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红色警戒之民国 >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20部分阅读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20部分阅读

匪时大鱼大肉的日子,有当上师长风光一时的画面,直到想到自己的身体被打出三个大洞,意识也随之消散。

    这时候,飞机里也传出驾驶员的笑声:“活该被打死,穿得那么引人注目,一看就知道是个大官,不打你打谁。”

    就在民团都在看着被屠杀的滇军,还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时。山坡的两边串出两排小汽车,汽车上还架着一把机枪,一个人在控制着机枪对滇军就是一阵射击,如同死神降临人间。经过轰炸和航空机枪的滇军,噩梦还未结束,不管是躺着还是站着和奔跑中的滇军,在重机枪的扫射下,原来死亡如此简单。越来越多的小汽车从两边冒出来,汽车的马达声配合机枪声和滇军临死的哀嚎声,汇成了一曲死亡序曲。

    这款汽车是陈绍根据后世的美国悍马,研究出的一款汽车,同样叫悍马。在具有防弹的同时,汽车后座上还装上一架中华z型重机枪。一辆车四个,一个驾驶,两个通过车窗可以直接射击,一个控制重机枪。

    在悍马的后面,人民军的战士跟在后面,清除那些漏网之鱼。凡是被步兵击中的滇军,伤口不是头部就是胸口,根本看不到伤到手脚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人民军战士的实力,每天大量的子弹都被消耗掉,才练出如此精准的枪法。

    这时候一辆装甲车开了过来,在车上还立着一个扩音器。从里面传出:

    “投降不杀。”

    在喊了几遍之后,一个个滇军面对死神般的敌人时,纷纷举起武器投降。

    “投降的滇军,把武器集中在一起后列成纵队。”

    在人民军开始收拢俘虏的时候,杜聿明带着一个警卫班,直接走上民团的阵地。看着眼前这个灰头土脸的朋友,杜聿明哈哈一笑说:“怎么,不认识老朋友了。”

    听到杜聿明的招呼声,大牛这才反映过来,直接给了杜聿明一个熊抱。

    “怎么会不认识呢?我还要再谢谢你来的这么快。”

    “不算快的,我之前还耽搁了几分钟,换了身衣服。”

    这是大牛也看到杜聿明的肩章上多了颗星星,他直接叫了起来:“你这个家伙怎么又升官了,怎么升得那么快,我们刚认识的时候你还只是个营长,没有过多久便成团长,现在是什么职位。”

    “那要多谢校长看得起,我现在是大校师长。”杜聿明感慨的说。

    “大校,那是什么官衔。上校之上不是少将吗?”大牛有些疑惑的问。

    “大校是我们人民军的一种军衔,介于少将和上校之间,师长在我们人民军里就是大校。”

    “师长啊!你太厉害了,看看你的部队,真是了不得,要是我的话,给个军长都不换。”大牛看着山坡下的人民军说道。

    “这没有什么,在人民军里面比我厉害的人多的去了。”对于大牛的夸奖,杜聿明并没有表现出兴奋。他心里的想法是,师长并不是自己靠战功得到的,而是校长的器重,他并不为这种升官感到lwen2,而是一种压力。面对校长的器重,他只有全力以赴报答校长的知遇之恩。

    “不行,你必须请客。”大牛并没有打算直接放过他。

    “行,不过现在叫你的士兵,帮忙打扫战场。”

    “嗯,我马上安排。”大牛说完叫过身边的警卫吩咐道:“叫兄弟们全部去帮忙打扫战场。”

    “是。”

    等警卫走远后,杜聿明又开口说:“你有什么打算,以后滇黔地区都要改姓了。”

    大牛毫不迟疑的说:“当然去报考军校了,去当你的学弟。”

    “好,我支持你。”

    “我算算看,你是21年毕业的,第一届,我明年进去不就是第八届了。”大牛掰着手指头慢慢的算着。

    “那你还想怎么样,不管是几届的,都是我学弟,来叫声学长来听听。”

    “放屁,等我进了军校再说。”

    “现在离军校开学还有近半年的时间,你这段是做什么?”

    “等我把队伍交给你们的时候,我就跟在你身边,提前学习一下。”

    “你要放弃你的民团?下定决心了?”

    “是啊!你知道我的民团是意外的产物,当初要不是回来给我老爹送终,我也不会组建民团,现在已经是军校的学员了。”大牛有些感慨的说。

    “好,这件事我帮你去说。”杜聿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嗯,一定要善待我的这些兄弟,他们都是穷苦出身,没有劣迹,都是铮铮汉子。”

    “放心,我一定会安排好他们的。”杜聿明说得很认真。

    第七十一章 伙食

    打扫战场的时候,还有不少民团战士吐了起来,等吐习惯了,再看到那些残肢断臂时好了很多。医疗兵在战场外搭了几个帐篷,救治受伤的人员,民团先来,等民团治完,才轮到滇军。

    黄昏时,人民军的战士直接在富林县外面搭起帐篷,炊事班也开始埋锅造饭忙碌起来。许多在驻扎在人民军周围的民团士兵都好奇的站在远处观望。

    在炊事班掌勺师傅的手下,大盘大盘的菜一一出锅。蒸笼里挣着馒头和米饭,旁边两个巨大的铁桶里传出阵阵肉香。

    等开饭的时候,一个个士兵拿着自己的饭盒开始排队。一个个战士依次走过打饭点,有的直接拿起馒头,有的叫炊事员打米饭。走到菜桌边的时候,除了固定的鸡腿红烧肉和鸡蛋外,还可以打两份自己喜欢的青菜,之后还有饮料和热汤二选一。野外宿营没有固定的就餐地点,战士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吃起丰富的晚饭。

    这一日三餐是陈绍定下来的,人民军的战士们训练十分幸苦,营养方面要跟得上,而且现在所有现役部队都实行特种训练,营养这方面更不能落下。也幸好陈绍的牲畜基地大量的建造,不然靠钱买肉和鸡蛋,那就能把陈绍的财政拖垮。不是说买不起,而是现在的钱都拿去发展民生设施,军队的伙食并没有安排太多。别看陈绍的家业很大,其实每年都没有剩下多少,而且还要避免财政赤字,不然基地就无法建造新的单位了。

    人民军驻地旁边的民团战士,看着他们丰富的伙食,不少人都在咽口水。他们不知道多久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饭了,平时能吃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至于吃什么他们并没有计较。不过看到人民军的伙食,所有人都露出极度羡慕的表情。当兵能像向人民军这样的待遇,那还有什么是自己不敢干的。装备好不说,单单吃饭这点,就能让当兵的人,挤破招兵的大门。累,不怕,能吃饱怕什么。危险,不怕,能吃饱怕什么。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是,既要受累又要拼命还吃不饱。

    下午的时候杜聿明进城和林清他们商量民团士兵的安置工作,刚出县城就看到驻地边围着不少民团的士兵,他走过去,拉住一个士兵问了起来:“你们围在这里做什么?”

    “报告长官,没什么。”这个士兵看到是个军官问自己,紧张的回道,说完还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杜聿明闻着驻地里传来的饭香,忍不住说道:“你们都还没有吃饭吗?”

    “报告长官,吃了。”

    “那是没有吃饱?”

    对于杜聿明的话,那个士兵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来,但还是偷偷咽了下口水。里面传来的香味,让他实在是忍不住。

    杜聿明并没有再追问什么,直接转身走到大牛的民团驻地,里面不少的民团战士还在吃饭。他直接走过去看了一下他们的晚饭,发现民团的士兵每人只有一碗看起来很清澈的稀饭,还有一个拳头大小的窝头。随后他又逛了几个民团驻地,发现大牛的民团伙食算是最好的。有的甚至只有一些野菜沫和半个烧饼而已。不但是士兵,所有的军官也和士兵吃一样的东西。

    杜聿明并没有说什么,回到人民军驻地后,直接到通信班的帐篷里。对还在吃东西的通信兵说道:“以我的名义给总司令发报,内容:富临县各民团衣食无周,学生看到他们都只是吃些野菜和窝头,数量稀少,根本无法吃饱。学生不忍心,想将我团的物资分给他们,希望校长允许。学生杜聿明。”

    陈绍看到这封电报的时候,正在喂着自己的女儿。奶瓶递给谢雨欣,接过王杰的电报。看完以后,直接对王杰说:“回电,电文:你有此心,身为你的校长,我感到很欣慰,此事准了。”

    等王杰走出去以后,正在喂女儿的谢雨欣看着自己丈夫在出神,忍不住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没有什么,刚刚杜聿明来电说,富林那的几个民团连饭都吃不饱。”

    “那你在发什么呆。”

    “我常常在自责自己做的还不够,真希望从明天开始,所有的中华儿女都能告别饥饿。而我现在只能偏居一隅,我是不是很没有用?”陈绍有些伤感。

    谢雨欣走过来拉住他的手说:“军事我不懂,但是我看得出来,辖区内的百姓那种对你敬若神明的态度,这种态度,我是第一次看到,我相信只要你说一声,便有无数的跟随者。对于辖区外的百姓饥饿只是一时的饥饿,到时候他们都会和辖区内的百姓一样。我相信你能做到,就在不远的将来。我相信你的能力,就像辖区内所有的百姓相信你一样。”

    听着老婆的开导,陈绍再次陷入了沉思:神明吗?现在的中国的确需要一个神明要拯救他,后世也不是有个神明。那就让自己踏上神位,相信自己绝对不会比他差。

    陈绍的回电很快就发了过来,杜聿明第一时间就收到了,看了下电报,杜聿明感慨了一句:“到底是自己的校长。”

    随后叫来警卫,吩咐他去通知所有的民团团长来驻地一下。

    各团长的动作很快,不到十分钟就来到人民军驻地。杜聿明并没有在意他们几个人都在空地上,直接开口说:“我看到各位的士兵连晚饭都吃不饱,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也是尽力了,此时我们的经费还都是百姓凑给我们的。”一个民团团长一脸无奈的说道。

    “唉!我的还好点,一天三餐还有窝头,其他的有没有那么乐观了。”大牛叹了口气。

    “你们有困难可以和我说,按照我们之前也约定,这些士兵都会加入人民军预备役兵团,现在也算是一个体系的人。”杜聿明有些责怪的说道。

    “杜师长,我们也是不好意思开口。”听到杜聿明责怪的语气,林清开口解释。

    “幸亏我看到你们的伙食,而且我也得到人民军最高长官陈绍的同意,现在报上你们的人员数量,我通知后勤给你们调集一些物资过去。”

    “太好了。”大牛第一个叫了起来。

    随后几个民团团长一一说出了各自民团的人数,不过东西并没有拉走,摆在几个营地的中间,几个民团把自己的炊事员派出来,帮助人民军的炊事班,直接在物资旁边架起煮饭的工具。当民团的士兵都知道这件事之后,除了站岗的之外,其他都围在旁边,还有不少战士直接过去帮忙,切肉的切肉,烧火的烧火,和面的和面……。

    整个场面看起来十分的热闹,就连关押在一边的滇军俘虏看到这种场面都羡慕不已,试想要是自己也他们当中的一员,那该多好。不过等待他们的将是战后调查,只要不是大j大恶之徒,修路或者挖矿两年就可以自由了,到时候去留自己决定,当兵也可以。要是大j大恶之徒,看罪责大小决定他们的未来。

    一个小时以后,民团也开饭了,在各自团长的指挥下排好队,一个个领取自己的事物。就连俘虏也每人有两个馒头和一碗肉汤。

    杜聿明和几个团长也围在一起吃着晚饭,和士兵一样的伙食。这样的伙食让不少战士感慨就是大户人家,都不一定有自己吃的好。

    这时杜聿明看到不少的民团战士把鸡腿和红烧肉包了起来,没有在意烫不烫就塞到自己的怀里。放下手中的饭盒,走过去对那些战士问:“你们怎么不吃,收起来做什么?。”

    “长官,我想留给我妹妹吃。”一个战士答道。

    杜聿明又指了另一个战士:“你呢?”

    “长官,我想留给我母亲。她都很久没有吃饱了。”

    “你呢?”

    “长官,我要留给我弟弟。”

    “你们都要留给的自己的家人?”杜聿明看着那些战士说道。

    “长官,是的。”那些战士异口同声的回答。

    杜聿明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直接走到发餐点,叫炊事班给他们每人再发一份肉菜。看到那些战士的动作,杜聿明心里有些发堵,也体会到校长一直强调的那种为民精神。也对校长一直推行利民政策有了一种真正的认识。

    走到几个团长的身边,拿起自己的饭盒,继续吃了起来。

    他们几个注意到杜聿明的动作,也对他做的一切都看在眼里。林清放下饭盒,站了起来,对杜聿明鞠躬说道:“感谢杜师长义举,我铭记在心。”

    其他几个团长也站起来向杜聿明鞠了下躬同声说道:“谢谢杜师长,我等不会忘记的。”

    杜聿明摇摇头说道:“不,你们该谢的不是我,这些东西都是当初在军校时校长教我们的,我记得当时校长讲过一句话:人民军为的就是人民。”

    对于中华军校,林清等人都是如雷贯耳。对于陈绍的种种事迹他们也都清楚,也只有那种奇人,才有这样的学生。看来以后云贵百姓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大牛紧紧握住拳头,两眼坚定的望着中华军校的方向。

    第七十二章 各方动态

    1923年,9月6日

    衡阳的湘军督军府,湖南省长兼湘军总司令的譚延闿接到唐继尧的电报后,没有马上给他答复。此时他也在天人交战中,和赵恒惕之战刚结束没有多久,手底下的将士都疲惫不堪。可况对于桂系,他又敬佩又顾忌,之前的争湘之战要不是有桂系卖自己的大量武器,自己也很难保住半省的地盘。他赵恒惕有直系的支持,自己是单身一个,本来还想去找唐继尧谈谈,两军互相合作。不过之前的唐继尧正在对黔作战,和自己差不多,都陷入战火中。现在他唐继尧又拿到了黔系地盘,自己也守住了半省的地盘,自己正想派人去云南,没有想到倒是那唐继尧来找自己。要是对付赵恒惕自己没有二话,但是对付桂系,那就要好好思量思量了。

    他滇系有二三十万人,自己也有六七万(历史上没有这么多),桂系的军队才十几万,按道理说两家联手,根本不用怕。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譚延闿一想起桂系总一种不安的感觉,摸了摸腰间的王八盒子(气死小日本),不安的感觉更强烈了。也许是自己太杞人忧天了,想到桂系这些年卖武器赚了不少,他的心里又是有一种和滇系合作的冲动。

    文人出身的譚延闿是一个喜欢投机倒把的货色,现在他的官职和身份都是南京那里给的,当初因为赵恒惕的兵谏,譚延闿灰溜溜的下台,逃到沪,加入了南京政府。在南京的支持下才回到湖南,到今天才拉起自己的队伍。虽然没有在湖南立住脚,但总算也带出了一支军队。有了军队就有了政治资本,凭借着这支湘军,他被南京委为湘军总司令兼大元帅大本营秘书长。

    就在譚延闿举棋不定的时候,他的老部下鲁涤平等人走了进来,鲁涤平对譚延闿说:“司令,还没有想好吗?要我说,桂系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他要是真的有那么厉害,早就打过来,还会安安静静待在两广。”

    “我看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要是桂系不厉害,那粤军能在短短了几天就被灭掉了,当初赵恒惕想分一杯羹的时候,都来不及出兵,粤系就完了。”譚延闿一直都不敢小觑桂系。

    吴剑学开口道:“司令,桂系再厉害,也厉害不过滇湘联手,而且当初是他陈炯明大意,被偷袭而亡,桂系也不见得有多厉害。”

    譚延闿:“小心驶得万年船。”

    “其实我们都想误了,司令,现在是桂滇之战,他桂系最多也就是防着点我们,我估计人数不会太多。而且唐继尧的电报里不是说要和桂系决战吗?我们?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