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红色警戒之民国 >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38部分阅读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38部分阅读

着装甲车快速的推进。被压制住的日军根本无法反击,跟进的人民军战士可没有丝毫的客气,一颗颗手雷被扔进了两边的建筑,爆炸声夹杂着日军的叫喊声。

    一直没有出手的火焰喷射手,此时也开始攻击。一条条火龙被喷到了日军躲藏的房屋中。火焰引燃了房屋里的可燃物质。当然还包括那些躲在里面的日军。

    本来还算干净的天空,很快被浓烟掩盖。那些被火焰烧灼的日军,挣扎的跑出房屋,便被躲在三楼上的狙击手击毙。

    还没有被攻击到的房屋,里面的日军看到这样的情形。根本不敢呆在屋子里。十几个日军在一个军曹的带领下,跑出一间商铺,一边喊着“板载”一边冲向街上的人民军战士。装甲车上的机枪和房顶的狙击手一起出手,那十几个日军还没有跑出二十米,便倒在枪下。

    越来越多的日军跑出躲藏的房屋,他们宁可被子弹打死,也不想被大火烧死。

    本来还向加快推进速度的曹军,看到日军都跑到街道上,马上命令部队减缓攻击步伐。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

    后面跑出来的日军并没有一窝蜂的往上冲,而且学着人民军躲在墙角和寻找各种掩体,开始和曹军等人对射起来。虽说日军的枪法不赖,但是人民军战士的枪法更好。而且现在日军方面没有了机枪,虽然在人数上多于曹军等人,但是面对装甲车上面的两架重机枪。完全处于一种被压着打的姿态。

    曹军等人可以说是枪枪夺命,而且躲避及时,对射了十分钟。只有一个战士不小心,小腿被日军的三八大盖穿了个口子,经过紧急包扎,又投入到和日军的交火中。

    日军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不但伤亡惨重,更是被曹军等人赶出老远,随着装甲车的推进,日军也跟着一路后退。等日军退到另一个战场的时候,才发现原本守在那里的一个小队,已经只剩下了不到五个。当剩余的五个日军和另一个小队残兵的日军汇合时才发现,战斗仅仅过去了不到半个小时,他们防守的街区已经被攻破,街道被打通,原本两个小队的兵力,现在只剩了不到二十人。

    曹军看到那五个日军和远处跑来的日军汇合在一起,而且远处也可以看到,对面的街口也有自己人在追赶过来。双方可以相互看到对方是谁的时候,那些日军已经被压缩在一起,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十几个日军无奈的躲进一个小胡同里,现在他们像是惊弓之鸟。

    两个班的士兵汇合到一起,两辆装甲车堵在小胡同的两端。曹军和另外一个带队的班长点了点头后,曹军对着胡同里面大声的喊道:“里面的小日本听着,马上放下武器出来投降,不然我们就要防火了,到时候你们一个也活不了。”喊的是中国话,曹军也不怕里面的日本人听不懂。

    很快,也不用曹军喊第二遍,被堵在小胡同里的日军就举着武器走了出来,等在一旁的战士,马上走过去,把投降日军身上所有的武器收缴起来,除了一身遮体的军装外,其余的东西全部被收刮集中起来。

    俘虏移交之后,两个班的士兵便又分开,朝着自己各自的目标继续推进。

    此时人民军的推进速度很快,本来还指望能够挡住西南军的日军巷战战术,此时完全不奏效。而且西南军的进攻方法和驻台师团长想的完全不一样。按照他的思路,攻击之前要开始炮击,随后再展开陆地上的攻击。可西南军并没有炮击,而是直接就进攻,效果还很好。一直引以为豪的大日本皇军,在西南军的面前,毫无优势可言。更让驻台师团长无法相信的是。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硕大的台北城已经沦陷了三分之一。

    人民军以班级建制为单位。辅以装甲车、坦克,从四面八方向台北城的大街小巷展开攻击。遇到难啃的防御点时,还可以呼叫城外的炮兵火力支援。在喷火器和火箭筒的联合攻击下,只是简易的房屋或者用沙包组成的防线,根本不堪一击。再加上此时的人民军斗志昂扬,巷战经验丰富,武器装备先进。反之日本方面士气不佳,巷战经验几乎为零,武器装备上更是无法相比。两个小时的时间,要不是为了交割俘虏。耽误了不少的时间。现在拿下一半的可能都有。

    位于台北城中心的日军指挥部,此时愁云惨淡。这里有着日军防御的大部分力量,同时那些侨民也都集中在这里。现在人民军组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从四面向这里压来。那些侨民是不知道现在的战况,但是不妨碍他们从那些紧张的军官脸上看出什么来。之后一个从前方撤下来的伤员口中传出。现在台北已经快沦陷一半了。这下子那些侨民才知道,原来形势已经如此严峻。

    两天的战斗,这里的侨民许多家人都倒在了战场上,现在听到战况越来越不利,这让不少的侨民感到不满。这两天军队没有死多少人,死的大部分是武装侨民,本来还想这些军队能打败西南军,现在听到这样的消息,实在让他们难以接受。不少人心里菲薄:早知如此。开始时还不如直接投降,省得死那么多人……此时的陈绍借着中午吃饭时间,正在家里陪着妻女。对于台湾的战事,他一直保持高度的关注,从昨天开始,一封封详细的战报已经摆在他的办公桌上。除了一些大致的方向外,其余的如何战斗,采取什么战术。对这些东西,陈绍都放任蔡锷和孔文鸿他们自己去决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既然把指挥权交给他们,那就要相信他们,何况陈绍也不认为自己的军事指挥很厉害。只是有着比别人更加宽广的见识,在后世各种经典战例也都耳熟能详,所以在军校时,那些学员都认为自己的校长的军事素养绝对是全军校第一的。不过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对此陈绍也没有去否认什么。

    下午一点的时候,陈绍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里面,在处理了几份不是很主要的文件后,拿起一旁的各地区发展报告看了起来。

    奉系改弦和进兵蒙古之事陈绍也十分关注,收回东北三省还好点,之前已经在奉系里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许多的官员开始在东北三省展开工作。原本奉系的官员也在筛选中,令缺毋滥,这是西南一向的准则。特别是在官员任命上,更是严格了许多。

    蒙古的事就显得比较严重,蒙古的版图很大,从东北到西北。这次为了决解蒙古的灾荒,陈绍已经从各大城市调集了几万吨的粮食上去,这才缓解了蒙古地区的粮食问题。饥荒是一个问题,拿回蒙古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苏联的问题。在蒙古地区,苏联做了不少的动作,虽然此时还不是很严重,但现在的陈绍还不想过多的触及苏联的神经。

    为此早在出兵蒙古的时候,陈绍就命宗离和苏联大使好好谈谈,以苏联购买的武装为筹码,和苏联方面展开对话,迫使苏联答应承认蒙古是属于中华的。为此陈绍答应苏联,这次的军火交易,陈绍方面会给苏联打八折。本来苏联还是支支吾吾,扯东扯西,一副不合作的态度。但是当钟离把筹码一说,苏联大使在和莫斯科方面联系之后,最终答应了陈绍的要求。

    此时正是苏联工业经济复苏的时候,本来斯大林在拿出那么多的钱向西南购买军火时就十分的不情愿,要说现在苏联也是家大业大,但还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机,到处都需要花钱。还有一点此时斯大林的注意力还不在蒙古那个地方,虽说有些小动作,但都是一些可有可无的小事,再者说,现在蒙古还是苏联的,而且中华有了坦克这种东西,斯大林也不想和陈绍搞得太僵,至少在苏联在拥有更强大的坦克之前是这样的,更何况斯大林也不想让现在的苏联陷入战争中,埋头发展才是最主要的。

    陈绍本来还以为那批装备要打五折对方才会同意,为此陈绍还想到,就算不赚钱也要苏联人答应。没有想到八折就打发了,这到是很出乎陈绍的预料。当此事尘埃落定的时候,陈绍心里也十分的不爽,蒙古是中华的地域,没有想到拿回自己的东西还要外国来同意不来干涉。当初宗离把此事和他报告之后,在宗离惊讶的表情中爆了句粗口:“真他吗的窝囊,斯大林,我们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要说那几天陈绍都有一种和对方拼命的冲动,但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苏联不是日本,就算能打败苏联,但是对中华来说,一点好处都没有。而此时还在和日本交战中,到时候两国联合起来,陈绍获胜的机会渺茫。而且刚刚南北统一,到时候再搞出什么幺蛾子,那会使原本大好的局面毁于一旦,中华大地很有可能再次陷入战火中。这也是陈绍尽量不和苏联起冲突的原因,不是害怕,而是还不是时机。

    十几天过去了,现在的蒙古也被拿下,除了一些偏僻地区外,其余的地方尽入西南之手。两个军和大量的预备役部队已经开展到苏联的国界线,不过还好,双方都很克制,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就在陈绍看着报告时,王杰敲门而入。递给陈绍一份最新的台湾战报,便转身走了出去。

    陈绍拿起战报看了起来。

    此时西南军的攻势一如既往的猛烈,虽说是打巷战,但是速度一点也不慢,从早上到现在,战线一推再推。现在大部分的日军全部被包围在台北城的中心地域,直径五公里的范围内。不过范围是小了,但是密度很高,这也减缓了西南人民军的进攻速度,在最进的半个小时,更是没有前进一步。为此,蔡锷已经从金门出发,赶到了基隆港。在发出战报的时候,西南军已经停止了进攻。为此蔡锷特地在战报的后面向陈绍请示,是不是可以出动轰炸机和火炮,轰炸台北。

    这件事并不简单,此时台北里被围困的不只有日军士兵,还有几十万的侨民。此次的战斗,世界各国都在关注,要是不顾那些侨民发起炮击的话,会在国际舆论上,造成一些不良后果。所以蔡锷特地向陈绍请示。

    这点陈绍的想法很简单,并没有蔡锷那么复杂,此时在台湾的侨民,有多少没有做过对不起台湾人民的事,对于这些人,陈绍没有丝毫的怜懔之心。至于国际舆论,陈绍也有话说,那么多的武装侨民在和人民军战斗,大不了说是难以分辨,纯属误伤。要说担心,陈绍想到的是,台北里的建筑,要是轰炸一开始,免不了要花钱重建,投炸弹要花钱,到时候再花钱重建。陈绍心里对那些反抗的日军,很是不爽。这也导致,当台湾的日本人当了俘虏后,每个人都被收刮得只剩下一身遮体的衣物。而且还要担负起重建台北的工作。

    很快,陈绍同意炮击的回复就出现在蔡锷的手上。对于陈绍的回复,蔡锷也早猜到了。以他对陈绍的理解,想要叫陈绍用士兵的生命去换取胜利,这简直比登天还难。君不见此时的海面上还停靠着一艘医疗舰,随时准备救助那些受伤的战士,基隆港也建立了一座临时医疗所。对于陈绍护犊子的心思,蔡锷等人都十分的清楚。所以像面对这样的战况,蔡锷在发出请示的时候,也猜到了陈绍的答复。rv

    最快更新,请。

    笔下文学lwen2

    第一百三十四章 轰炸(二合一)

    当西南军停止进攻的时候,让日军方面也都暂时放松下来。”

    狙击手点了点头:“当然,那是我的目标,你小心点。”

    侦察兵自信一笑,便离开楼顶。

    狙击手又把专注力放在瞄准镜上,“王牌狙击手”,这个称号每个狙击手都向往,他当然也不例外。但是要达到王牌狙击手的要求,现在全人民军都找不出一个来,而且还有其他的几个要求。当初这个称号一出来,荣耀加上配套的福利,让所有的狙击手都发誓一定要拿到这个称号。不过当公布第一个要求时,让不少人都感到绝非一般的难度,毙敌总数一千,或者单场战斗毙敌过百。这只是第一点要求,后面还有各种测试,比如检查你的隐蔽能力,毅力。还要展开各种高强度的比赛,一挑十,或者一挑二十。通过测试才能拿到这个称号。要求不是一般的高,不过这也更能证明这个称号的价值。

    经过一个小时的休息,本来正处于高度紧张的日军都放松了不少,每个人都吃了一点后方送来的干粮。俗话说,要死也当个饱死鬼,此时不少的日军就是这个心态,他们对于自己接下来的命运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此时身在前线,一旦再次和西南军交手,生存的希望渺茫。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庆幸自己身在前线。

    基隆的临时基地里,几台步话机上的绿灯一直在闪烁,几个戴着耳机的通信兵一边听着,一边用手中的笔在纸张上记录着。记录完后,那些纸张被汇集在一起,几个参谋根据纸张上的内容,在台北的城市平面图上标记出各种数据。当这一切都停止时,原本还算干净的地图上,此时已被各种数字充斥。

    “马上给空军和炮兵发报,把需要轰炸和炮击的地点发给他们。”蔡锷看了一遍地图上的标记,对身边的一个参谋说道。

    “是。”

    孔文鸿和钱四海也都围在地图边,看完以后孔文鸿率先开口道:“这回够小鬼子喝一壶的。”

    “不错,总指挥,轰炸过后,要不要先劝降?”钱四海也开口说。

    “可以先喊几次试试,要是不投降就直接进攻。”蔡锷点了点头。眼里闪过一阵寒光。虽说蔡锷是在日本留学过的,但是他对日本并没有太多的好感。特别是这几年看了不少关于日本的情报,让他对于这个国家更是讨厌。

    此时台北城的中心地带已经躺着众多的伤员,这些伤员都是在和西南人民军交手时负伤的。他们被转移到这里,他们之中除了正规军外绝大部分的是武装侨民。他们很多是被烧伤或者被炸弹的弹片击伤,相比那些已经到下面的倒霉鬼来说,他们算是幸运的,虽然有不少人的下辈子都在要床上或者轮椅上度过,但至少他们此时还活着,还能感受到伤口带来的疼痛。

    农历六月天,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午后的阳光十分刺眼。那些躺在地上的伤员。只能眯着眼睛,由于伤员过多,并不是所有的伤员都能躺在屋里,剩下的伤员只能躺在街道上,各个屋角阴影处已经被伤员占满。街道上来来往往的日本女人正在帮助照顾这些伤员。几个组成的临时手术室也在不停歇的工作着。

    一个靠在墙壁上的伤兵两眼无神的望着远处的天空,忽然从空中的云层里窜出一个个小黑点,黑点的数量越来越多。当黑点越来越近的时候,这个伤兵也看清了那些黑点原来是一架架飞机,他的脑海便闪过一个名词“空袭”,就在他准备喊出什么的时候。摆在台北城外的150榴弹炮开始了炮击,在这个伤兵刚刚喊出“支那飞机”的时候,炮弹已经落在了人群中。

    顿时整个台北中心便陷入了一阵火海中,呼喊声和尖叫声在炮声中此起彼伏。有着行动能力的人在四处奔跑着。那些伤员就只能躺在地上等待死神的降临。陆地上的火炮只是开胃菜,主菜来至天上,两个中队的轰2,六十几架轰炸机分成几个梯队,对着已经陷入炮火的台北城中心,投下了他们带来的航弹。这次的轰炸没有携带重型航弹,都是一些轻型航弹,主要以杀伤人员为主。

    此时在四周防线上的日军,看着他们守卫的地方正在遭受轰炸和炮击,所有的人都是一脸痴呆。此时他们都可以听到那隆隆的爆炸声,其中还夹杂这许多的尖叫声。偶尔还有几颗炮弹就在他们的不远处爆炸,不过并没有伤到他们,看样子对方轰炸地方不包括他们的防线。刚刚还是最危险的地方,现在反而变成了最安全的地方。

    轰炸和炮击很快便结束,当天上的飞机开始远去,炮弹的呼啸声都停止后。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日本人,都感到无尽的恐惧,刚刚所经历的情景,他们绝对是毕生难忘。

    幸存下来的日本人正在到处寻找自己的亲人,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满地的残肢,大批的房屋在爆炸下坍塌。一些还未死透的伤者在地上挣扎翻滚,细心裂肺的哀嚎着,对他们来说死亡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时候从四?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