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红色警戒之民国 >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128部分阅读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128部分阅读

    ,那充血的面容,他更加满意了。

    随后两人再次谈了一些细节上的东西,无非就是这些装备会什么时候到达,在哪里接受装备等问题。

    以此同时,伊拉克的费萨尔也接见了一个他很熟悉的华人。当那个华人走出费萨尔的府邸时,费萨尔满脸喜色的召见了伊拉克军方高级将领。

    阿富汗的复国圣战组织,也迎来一个很重要的客人,同时而来的还有大量的食物药品和武器弹药。当这位客人离开时,这个复国组织的高层也都欢呼起来。

    中华以往对中东地区的帮助都很有局限性,最多只是打折卖武器给他们,派遣军事教官帮他们训练军队。这次,是要动真格的。

    以前中华也有帮他们建立空军和装备部队,但数量都很少,无非就是让他们训练装甲兵和战斗机飞行员用的。规模都不大,这次直接援助他们共计一个装甲集团军的装备和一个空军师的战机。并且当中还有大量的火炮和众多单兵武器装备,绝对是一个大手笔。

    而且事情并没有结束,犹太复国组织,也收到了大量的重型武器装备,加快犹太人军队的武装速度。

    陈绍从没有打算过要和同盟国结盟或者和轴心国结盟,在他看来,这两个组织都不行。不管加入哪一个,在碰到利益时,都很容易翻脸。

    从一开始,他便把目光放在了第三世界国家。比起白人,陈绍更喜欢中东地区的民族,最少他们比起白人,会更懂得知恩图报。而且这些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敢于拼搏,不会屈服。

    这点从后世的阿富汗中就很容易看得出来,这个神奇的民族打败了强大的苏联,拖得美国人没有丝毫办法。陈绍看中的,正是这种顽强的精神。

    用友谊换取友谊,这是陈绍思考再三做出的决定。他可以用武力占领这些地方,但会招致中东地区各民族的反抗。事实已经证明,殖民统治的时代在中东地区已经成为了过去,日薄西山,殖民的手段将会消失。

    以其占领这些随时会反抗的地区,耗费过多的精力,还只能获得短期的利益。还不如和他们建立起长久的友谊,利用两国共同的遭遇,将他们绑在中华的战车上。

    这才是最符合中华现在的利益。

    武装伊朗等国,这个决定陈绍一早便准备好了,只不过到现在才开始实施而已。陈绍不需要他们去组织大规模的军队,独自去进攻苏联或者印度。只需要他们在必要的时候,配合中华军队行事便可。

    同时,也可以随时遏制盟军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军事力量,只要中华准备好了,可以随时切断盟军在阿拉伯半岛上的供应石油。这才是他们最大的用途。

    阿富汗复国组织虽然无法作用到阿拉伯半岛,但是却可以直接影响到苏联和印度。尽管阿富汗这个国家还未正式成立,但是军事力量存在便可。

    到时候,这支力量就会成为陈绍手上重要的砝码,不管是北上还是南下,都很好用。

    在后世,有一句话,谁能控制中东,谁就能左右世界。这句话有些夸张,但并非没有道理。随着战争的发展和汽车民用领域的普及,中东地区的石油一旦被完全发现,那将会是世界各国博弈的重点地方。

    后世,北约各国在中东地区搞风搞雨,不管什么狗屁理由都是既要当子又要立牌坊,说到底,还不是为了石油利益。

    陈绍这样做,也是为了强占先机,为以后中华作考虑。毕竟中华境内的石油储存量不多,又不像美国那样,国内有大量的油田。算是为后代未雨绸缪。(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435章 布莱德雷

    位于印度新德里城内,盟军东南亚战区新的司令部中。

    布莱德雷正在司令部里面来回踱步,他此刻的心情正如他的脚步一样,来回不定。

    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现今美国陆军四星上将,美国第一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这位号称“美国大兵的将军”的美方著名将领,这个时空的地位,并不比艾森豪威尔差多少。

    西点军校出身,有是步兵学院院长,最擅长的便是陆地步兵战术战法。在战略大局上他或许没有艾森豪威尔的眼光,但是在步兵战术运用上,一点也不比艾森豪威尔差。

    至从中华踩着西方世界的脸面崛起后,当时这位美国步兵学院特聘顾问的布莱德雷便开始注意起中华。学习中华的文化,了解中华的历史。

    是许多地方,他甚至曾放言:美国最大的敌人不会是德国,而是东方神秘的国度,按照东方流传几千年的战术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战胜敌人,就要先了解敌人。呼吁,美方,要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了解美国未来最强大的对手。

    他说出来,也做得出来。近十几年来,他一直都在研究中华文化,像什么《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三略》《六韬》…等大量的中华历史上有名的军事谋略书籍。为此他更是下决心学习华语,如今更是能说出一口流利的华语。

    中华古代名将中,韩信也倍受他的喜爱。“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句话他也十分认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庞大的兵力的确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为了奉行自己的主张思想,布莱德雷也的确是这样做了。他不但带来了二十万的美国援军,还带来了数量众多的步枪子弹。进入印度后,他接任盟军东南亚战区总司令的第一个命令,便是征召大量的印度年轻男子服兵役。

    庞大的人口基数,让他完全不必要为兵员担心,有多少武器便能武装起多少部队。小小的日本岛国,六百多万军队还不是武装起近四百万伪军。

    有了强大的工业支持,布莱德雷有信心,能够武装起超过百万的印度军队。这些印度军队会在美国和英官的带领下,像蝗虫似的扑向中华军队。用数量堆死质量,消耗中华的军事力量。

    不得不说,布莱德雷的这个想法真的很不错。印度被英国人统治已久,虽然国内有一些组织在进行口头抗议,但在盟军的武力下,只能是乖乖的顺从。

    昔日的文明古国,如今已经成为奴隶遍地,什么权利都没有的不入流殖民地,成为别人皇冠上的明珠。

    来回踱步的布莱德雷感觉自己走到了一个三岔口,一方面是国内希望借着庞大的兵力,反攻东南亚那些被中华占领的区域。另一方面他有自己的考虑。

    反攻缅甸,他从接任以来,就没有这个想法。中华军队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就连蒙巴顿这位英国老将都身死败北。这时候也是中华军队兵锋正盛的时候,反攻无异于自寻死路。这种想法既不理智而又不负责任,是拿士兵的生命在开玩笑。

    如今的印度有四十万各国联军,美国二十万,英法十五万,其他的五万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部队。还有近六十万的印度人组成的军队,他们除了少量配备有少量火炮外,其他的都是人人只有一把步枪和几个基数的子弹。缺乏训练,很多都是刚刚从家里被征召入伍。

    对那四十万盟军布莱德雷还有信心,可是说道六十万印度军队,他并不抱任何希望。除了人海战术外,他们根本没有丝毫的用处。

    最乐观的估计,这六十万印度军队,或许能够堆死十万中华军队。正常来说,能够消灭五万中华士兵,已经达到了布莱德雷的臆想了。他实在是不敢奢望。

    而他自己的想法和美国国内的要求完全相反,他主张积极防御,利用印度的战略纵深防御优势。让中华主动进攻印度,再用随时可以武装起来的庞大兵员,拖垮中华军队。

    中印相隔喜马拉雅山脉,就算补给线可以从缅甸进入,也是十分漫长。几万的大军还能够维持,如果是几十万大军,那将会变得很艰难。一旦战事不顺利,很有可能被后勤拖垮。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这里不是中华国内,没有强大的交通网,也没有像北方西伯利亚平原上有铁路可以使用。一方面是丛林,交通困难,一方面是山脉,交通更加困难。这足够让中华方面犯难了,要不是考虑到诸多方面,中华现在已经向印度展开攻势了。哪里还会让布莱德雷还有心情在这里考虑走哪一条路。

    布莱德雷的想法还有一条,印度距离中华在波斯湾的贾斯克并不远,这里以前就是英国人的地盘。先是租给了中华,让中华在这里有开采权。没有想到,这里石油丰富,成为中华最主要的石油输送地。

    到后来,还演变成中华地盘,租地变成了卖地,英国人已经完全丧失了对那里的掌控。布莱德雷不止一次骂英国决策者都是猪脑子,这么重要的地方也能卖给中华。

    可布莱德雷不知道的是,英国哪一次不是充满了无奈,有得选择的话,英国人也不会这么做。

    攻击占领贾斯克,切断中华的石油供给。现在布莱德雷的脑海里,这个想法不断的涌现。关于是否会抗命,这个他已经不去多想了。

    用华人的一句古话来说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战场上的局势,他了解得很透彻,也越来越发现,国内让他去反攻的命令,纯粹是在找死。被动防守也不是他的一贯的主张。所以,他的脑海中,才会不断的闪现出想要偷袭贾斯克的想法。

    其实他的这个想法,他的前任,蒙巴顿就已经在考虑了。并且也有了一些部署,只不过蒙巴顿已经去陪撒旦下棋了,这个想法也就流产了。不过,布莱德雷的出现,恰好也有这样的想法,两者就刚好结合在一起。蒙巴顿的部署,让布莱德雷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和步骤,更加有利于行事。

    支持这个做法的还有一个人,马修邦克李奇微,美国陆军中将,现任盟军东南亚战区军事顾问。连同布莱德雷一起指挥印度的盟军部队。

    他也支持布莱德雷进攻中华贾斯克石油基地,切断中华产自贾斯克的石油基地。同时李奇微想得更远,占领贾斯克,化被动为主动。

    就在布莱德雷脚步刚刚停下的时候,李奇微拿着一封电报走了过来,在他身旁说道:“司令,情报部门发来电报,中华一个整编步兵师已经登上火车,目的地是贾斯克。中华的印度洋舰队也离开仰光港口,暂时不知道去向。”

    布莱德雷一皱眉头,接过电报看了起来,随后开口道:“奇怪了,我们才有一点想法,中华怎么会知道我们要对贾斯克动手的。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李奇微摇摇头,说道:“这件事依我看,不过是可巧合而已。按照火车的速度,加上沿路我们小分队对铁路的破坏,中华这个步兵师最少要走五天。如果我们要对贾斯克动手,最好是现在就开始,五天的时间,完全占领贾斯克,并且构筑防御工事,准备迎接中华的反攻。”

    “根据情报显示,在贾斯克只有一个步兵师的防御规模,加上几艘军舰和一支小规模的空军部队,人数只有两万人。按照已经部署的兵力,十万人对两万人,需要多久的时间,才能攻下贾斯克?”布莱德雷转身看了下战术地图,想了想开口问道。

    “步兵方面我不担心,两万人防守的贾斯克,在我们十万大军的进攻下,最多三天的时间就可以拿下。而中华在贾斯克还有一个航空大队,拥有一百多架未知型号的战斗机。波斯湾中,也有四艘中华的巡洋舰和驱逐舰,能够对陆地进行火力支援。这才是我们头疼的。”

    三天的时间,其实是李奇微的保守估计。因为只要攻击一开始,后方的盟军部队就会源源不断的开进贾斯克,到时候进攻的将不会是十万大军,而是二十万乃至三十万。

    不过海空军方面,是有点头疼。印度洋上,除了一些拿不出手的小型军舰外,盟军根本没有半点的海军力量。空军方面,自从东南亚战事一打响,就被中华消灭了一大半。如今的印度,盟军空军所剩下的力量,不过只有四五百架,还是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补充。毁一架少一架。

    “如果开始进攻贾斯克,就不是考虑是否保留空军的时候了。一定要第一时间将中华的空军消灭,至于那四艘军舰,也交给空军去处理。”布莱德雷很清楚,这场战斗一开始,就没有必要再保留下去了。这些空军留着防守中华军队进攻印度的想法是不错,但用来进攻,才更加符合空军的作用。(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436章 空袭警报

    李奇微也很快就明白了布莱德雷的意思,的确,只要能够短时间内占领贾斯克,动用这些空军已经势在必行了。现在也确实不是保留的时候。

    “我明白了,既然如此,那司令是否已经下定决心,进攻中华贾斯克石油基地了?”李奇微将话题转到重点。之前说的那些都是如果,假如不进攻贾斯克,等于都是白说了。

    “国内希望我们反攻缅甸,可是说得轻巧,进攻中华军队岂是那么容易的!总统阁下中风瘫痪,脑袋有些不清醒了。”布莱德雷嘀咕了一句,刚好只有两人听得到。随后再正声对李奇微说道:“我是决定进攻贾斯克,你有什么想法。”

    “我的想法司令一早就知道了,进攻贾斯克是打破现在这种局面最好的方法。不但可以切断中华的石油基地,也能够打破我们不利的僵局。进攻贾斯克,我坚决赞同,就算华盛顿怪罪下来,我会和司令一起承担抗命的罪名。”李奇微正声说道,随后露出微微的忧色再次说道:“我一直都很担心,中华在贾斯克的空军。实在是太神秘了,到现在,我们连里面是什么机型都不清楚。就算只有一百多架战机,也不容小视。”

    布莱德雷拍了拍李奇微的肩膀,说道:“谢谢!希望我们这个决定真的能够挽回颓势。至于中华的战机,我想等进攻的时候,就会知道了。反正空中优势,我一直都不奢望。”

    说完,布莱德雷摇摇头,心中有些自嘲:遇到中华军队,自己也变得不自信了。

    正如布莱德雷说的那样,这里距离中华太近了,中华又是战斗机强国大国,想要在这里和中华争夺制空权,只能是妄想。

    “话虽如此,但占据短时间的制空权,还是很重要的。更有利于我们的进攻。”李奇微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短时间的制空权,还是很重要的。就算只有几天的时间,也完全足够了。要是没有制空权,那这场突袭,将会很麻烦。

    “这个道理我也明白,我们还有五百架姓能优异的战机,就算贾斯克里面的中华战机再神秘,再强大,我们用数量也可以堆死他们。短时间的制空权,对我们现在的力量对比,并非机会渺茫。”布莱德雷从来没有想过要占据永久姓的制空权,只要这几天就够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两人都是美国步兵学院一系,不但都担任过步兵学院重要职务,也有着浓厚的战友情和友谊。和很多充满铜臭味的美国人很不同,最少他们两个可以站在一起。

    两人商量完毕,便立即召开了高级军官会议。英国和法国等高级将领到达后,经过了一番介绍和谋划,也确定了进攻的方案和具体行动时间。

    在伊朗靠近贾斯克的恰赫巴哈尔,三万盟军已经就绪,等待进攻的命令。沿海地区还都是英国人的地盘,恰赫巴哈尔和贾斯克临近,也成为了盟军进攻贾斯克的桥头堡。

    ————————中兴十五年,10月20曰。

    有些凉风的中东地区,凌晨东方的天空有些微微的发白,太阳已经升起。就在布莱德雷和李奇微商量之后的十个小时后,也就是今天凌晨。

    贾斯克繁忙的码头一如既往,黎明未至,这里已经是热闹一片。不少中东人来这里为华人打工,虽然又苦又累,但每月都能赚取一笔可以让人眼红的薪水。

    这个时代最怕的就是空有一身力气,却找不到事情做。或者每天干的活无比的繁重,却只能拿到一点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工钱。做事情,累得要死,到头来还是饿肚子。不做事,更是一点希望都没有。这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贾斯克的码头,中华建设了十来年,已经成为了海湾地区很重要的出海口,繁忙的水道交通,每天都有大型油轮船队靠停,将石油运回国内。

    今天也不例外,天微亮,夜晚较为宁静的码头开始喧嚣起来。工人们也成群结队的来这里上班,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