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红色警戒之民国 >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227部分阅读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227部分阅读

力都很强,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防弹衣、车辆和飞机等装备的防护装甲。也是天启坦克主要的防护装甲。

    在弹头撞击陶瓷装甲的瞬间,撞击产生的超压冲击波沿着陶瓷装甲和弹头传播,造成两者损坏,尤其是当超压冲击波传播到陶瓷层和衬层的分界面时具有更大的破坏作用。大多数陶瓷装甲与衬层之间采用低硬度、低密度的粘性聚合物粘接而成。当超压冲击波传播到陶瓷与聚合物粘合层的分界面时,超压冲击波产生强烈的拉伸作用,破坏陶瓷层,同时强烈的剪切作用破坏聚合物粘合层。在拉伸和剪切作用下,陶瓷层与衬层分离。与此同时,弹头受压而碎裂。在撞击点四周会形成圆锥形的碎裂区。

    正是由于陶瓷具有硬度高的优点,才会阻止弹头穿透装甲。高硬度陶瓷可以对弹头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降低弹头速度。

    而对于诸如后世大名鼎鼎的rpg-7火箭弹配用的成型装药战斗部,陶瓷材料的易碎特性使其具有更好的防护作用。当成型装药战斗部爆炸产生的金属shè流穿过陶瓷装甲时,受金属shè流侵彻的陶瓷立刻碎裂成很小的碎块,造成金属shè流侵彻形成的空腔相对不稳定,因此对金属shè流有较大的干扰,从而使其穿甲性能大大降低。

    其实不单单是天启坦克有陶瓷装甲,其实像陆军的悍马车身上的装甲,也是使用了一定的陶瓷装甲技术。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悍马车的战场生存能力。

    “俗话说,一板砖撂倒功夫大师。就算我们的武器装备再先进,但是骄傲之心不可起。一旦遇到敌人的重兵合围,就算我们的坦克再先进,会有淹没在敌人的攻击之下。

    告知,东北战区,他们面对的敌人还有一百多万,那不是一群待宰的羊羔,而是一群依旧有着强大装甲力量的敌人。我不希望自己的部下,开始目空敌人。永远记住一句不过时的话,战略上,我们可以藐视敌人,战术上,我们一定要正视任何敌人,就算对方拿的是木棍。”陈绍可不想自己的部队,重复当年美军索马里的局面。(黑鹰坠落)

    “是。”陈绍的话让自豪中的蒋百里和蔡锷都反应了过来。

    就在此时,王杰打开飞机舱门走了进来,把一份电报交到陈绍手中。随后,便转身离开。

    “你们也看看。”随意翻了几页,陈绍便把电报交到蒋百里手上。

    “这是中东盟友的求援电报,看来盟军已经不惜一切了。”蒋百里一边翻看这电报,一边开口道。

    “他们也不容易,轴心国已经丧失了对地中海的控制,而隆美尔在北非的日子是朝不保夕。大量的美国士兵直接在地中海登陆阿拉伯半岛,目前阿拉伯半岛已经汇集了超过八十万美军,还有许多同盟国部队也进入了阿拉伯半岛。除去沙特阿拉伯自己的近百万大军,盟军在阿拉伯半岛已经集结了超过一百二十万的军队。不容小觑啊!”蔡锷日有所思道。

    “别忽略了印度的盟军,在印度还有超过一百万英美联军,最主要的是,盟军武装起来了几百万印度军团,这也是一支不弱的军队。再加上苏联和阿富汗边境上,苏联的六十万部队,中东这块地方,大战已经无法避免了。”蒋百里道。

    “的确,中东的局势本来就很复杂,苏德一直都在争夺高加索地区,土耳其如今也是轴心国的一员。盟军想要快速结束欧洲战场,打破目前不利的局面,选在中东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要不是我们对犹太人的恩惠太多,加上犹太人组织对当初西方各国漠视的失望,恐怕我们现在就少了一个盟友,多了一个有钱的敌人。拉拢犹太人,陛下真是算无遗策。”蔡锷感慨道。

    “犹太人,其实我们只拉拢了一半的犹太人,盟军使用的武器装备,其实很多都是犹太人旗下军工厂生产的,特别是在美国,犹太人控制了大量的石油、钢铁,这些都是我们的阻碍。”

    说到犹太人,陈绍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少功劳,因为全世界也有不少犹太人倾向于美国,尽管是少部分的犹太人,可是这些犹太人掌握的财力,却比信赖中华的犹太人还多。

    对那些深居美国的犹太人,陈绍无能为力,也没有想要去拉拢他们,阵营已经确立,没什么好说的。只要中东那些犹太人能够绑在中华战车上,其他方面陈绍并不在意。

    “目前中东局势很复杂,我们是不是让xjiāng战区有所行动。”蒋百里看完电报,交给蔡锷后,忍不住对陈绍问道。

    “xjiāng战区可动可不动,不是每一件事都需要我们去负责。我们在中东的盟友加起来,也有两三百万的军队,对面沙特阿拉伯的军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主要的敌人不过是那一百二十万盟军而已。这些盟军,说句实在话,除了那些从欧洲战场转移过来的士兵外,像美国的八十万军队,都是一群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根本不需要我们动用精锐部队去对付。”陈绍摇摇头,对蒋百里的话,不置可否。

    “那按照陛下的意思是?”蔡锷从听到电报的大致内容后,其实也有意让xjiāng战区打出国门,和蒋百里想的一样。不过,很显然,陈绍有不同的意见。

    “我的意思很简单,我们在中东的盟友,其部队的战斗力,并不弱。从他们脱离西方控制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帮他们训练军队了,十几年下来,那些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弱。

    他们目前最缺少的不是援军,而是尖端武器装备。我相信,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国土,是由别人来帮忙守护,所以,中东的事情,我们应该交给中东人自己去决解。理由很简单,我们是盟友,既然是盟友,我们就要信任盟友的实力。”

    说到这里,陈绍话音一转:“不过,我们也不能让盟友遭受太大的损失。更何况犹太人需要更大的地盘来建立自己的国家,该帮忙的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

    既然盟军要玩,那我们就玩大一点。

    给xjiāng战区下达最新作战命令,让他们立即派遣一个装甲军前往伊拉克。

    命令后勤部,立即打开xjiāng封存武器仓库,将我们封存的中国虎坦克(非虎王)和中国豹,解封两千辆。同时,解封八十万支半自动步枪,五万挺轻重机枪,两万具反坦克火箭炮,三万门迫击炮,五千门七十五毫米以上各型火炮,两千具防空武器,卡车五千辆,装甲车一千辆,让装甲军一起护送到我们的盟友手上。后续按照战损,随时做好补充的准备。

    命令空军司令部,调集两个空军师的战斗机和一个轰炸机师的轰-2改进型轰炸机,再送我们的盟友三千架战鹰-2改进型,一起出发支援中东。

    命令印度洋舰队剩余的两支航母编队,进入波斯湾,做好支援中东战争的准备。”

    蒋百里和蔡锷心中一跳,还真是大手笔。如此庞大的武器装备数量,已经是以前一个战区的规模了。有了这些武器装备支持的中东,足够他们武装起上百万的精锐部队。

    而且连印度洋舰队剩下了最后两个航母战斗群,都调往波斯湾,陈绍的态度十分的明朗了。

    就连蒋百里和蔡锷都觉得,之前只是想到动用xjiāng战区去帮助对方,是不是显得太小气了。(未完待续。)

    第615章 铁钳合围

    在空军一号上面的命令传达到东北战区司令部的时候,在指挥部中,孔文鸿、陈诚、张自忠三人就下一步的攻势,展开了讨论。

    目前,摆在他们眼前有三个地方,一个是靠近库页海湾的沿海线一带,这里是盟军大兵团最后的防线。盟军重兵集结,又有大量的坦克,是盟军目前在这个地方最强大的力量。

    另一个地方就是库页岛了,因为天气回暖的关系,张自忠主张,派遣伞兵,直接空降库页岛,配合海军陆战队,直接登陆库页岛,对库页岛进行占领。同时也可以防止聚集在沿海的盟军部队,借助海湾狭窄,进行撤退,重兵死守库页岛。

    第三个地方,就是远东第一不冻港,海参崴了。这个远东要塞里面,二十几万的关东军困兽犹斗,企图利用海参崴要塞进行死守,保住他们大ri本帝国在这里的最后一块殖民地。

    三个目标,战略价值都很大。可是分兵三处是兵家大忌,特别是在他们的前面,还有近百万的盟军,这些盟军也是武装到牙齿的jg锐部队。特别是他们还拥有超过一万辆坦克以及同等数量的装甲车,并不是什么软柿子。

    陈绍传达下来的命令,对三人的讨论没有太大的帮助。

    到底先打哪一个,成为了目前东北战区的关键。

    “按照我的意思,必须先把那百万盟军消灭了。只要消灭了这个重兵集团,那敌人在这里,就掀不起任何的风浪。而且海参崴,我们根本不用强攻,利用云爆弹,将里面的‘老鼠’直接闷死,或则再向陛下申请一下,直接来个核爆,也十分的干脆。至于库页岛,我们只要防范对面的重兵集团,没有渡过海峡就可以。等我们解决了这个重兵集团,那库页岛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了。”陈诚道。

    对目前讨论不下来的决议,陈诚的话还是比较中肯。

    “核爆就不要想了,陛下也绝对不会同意的,海参崴可不是共青城,对于一个优良的港口,浪费是可耻的。不过云爆弹,就没有什么可顾忌的。小鬼子想得很好,我们就不让他们如意。”张自忠道。

    “海参崴,里面通道的复杂胜过了共青城,不管是苏联还是小ri本,都是苦心经营。里面的待个几十万人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按照粮食储存的数量,足够他们生产大半年的。在我看来,对海参崴完全不着急,我们目前的主要目标就是那个重兵集团,我想看看,换了一个司令,敌人提高了多少战斗力。”

    “刚刚陛下的指示大家也都知道了,既然如此,那就集中力量,干掉这个重兵集团,从此以后,东西伯利亚再无大战了。我们也可以空出手来,光复库页岛和海参崴了。”

    “好吧,既然这样,那就先决解这个重兵集团。”

    意见统一后,就是制定战术的时候了。在三人继续讨论的时候,他们口中的重兵集团,一点也没有空闲下来。

    在艾布拉姆斯正式接任司令的时候,便开始大张旗鼓的进行布置作战命令。这位年轻的司令,下达起命令来,一点也不间断。他脑海的想法,很快就变成了实际。

    在和中华交战的区域后面,一条条深沟被挖出来。根据对中华坦克的掌握,判断对方的爬越能力,艾布拉姆斯很快就制定了壕沟的深度和宽度。

    宽度八米以上,深度也达到了六七米。这是完全考虑到中华坦克的车身,而修建的反坦克壕沟。而且修建的还不只是一条,而是一条接一条的纵深布置下去。

    并且在这些壕沟的后面,布置了大量的反坦克步兵。大量的布置反坦克地雷以及反步兵地雷。

    这个想法可把近百万盟军部队给彻底累到了,冰雪渐渐融化的大地,要想挖出这样的条壕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这样的一条壕沟,更是要一次xg横跨几公里。听着就无比的恐怖,更别说做出来了。

    还有,让不少盟军士兵感觉欣慰的是,他们似忽有不少像挖掘机这样的工程车。

    可是天不遂人愿,中华的飞机每天都在光顾,哪里会让他们如意去修建这样的大工程。尽管盟军已经尽可能的把防空武器都集中起来,保护挖掘的部队,但是狡猾的中华战机直接在防空武器的shè程之外,直接发shè导弹,将那一辆辆忙碌不停的挖掘机炸成废铁。

    只是半天的时间,近百万盟军士兵,看着成为废铁的工程车,无奈拿出工兵铲,面朝黄土背朝天,慢慢挖吧!

    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要是少了时不时来捣乱的中华战机,这样的画面真的很像当年中华进行大建设时的场面。

    如果真的给这些盟军一两天的时间,或许艾布拉姆斯理想的防御阵地,就会真的完美的出现。只不过战争打的就是时间,孔文鸿等人也不是傻子,哪里会让他们如意的去哇深沟,阻挡装甲部队的前进。

    在大地不断的颤抖下,休整过后的中华装甲集群,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而且也是最后一轮了。

    中兴十六年4月4号。

    对于这个也许是盟军士兵一年中最长的一天,辽阔富饶的东西伯利亚还笼罩在一片黑夜之中,仍旧沉沉地熟睡着。

    凌晨2点,中华装甲集群中军主力的第一线突击部队进入了出发阵地,而在四条战线上的中华国防军的高级将领们也开始进入野战指挥所。

    凌晨3点,中华军队在东西伯利亚的数个航空队的数千架飞机开始起飞,准备空袭盟军最后重兵集团,这里面就包括盟军的装甲部队,已经暴露的各级指挥所,刚刚修建的防御阵地,碉堡和战壕。

    这个时刻,从荒无人烟的森林和雪地上空进入东西伯利亚领空的中华军队作战飞机排列着密密麻麻买的队形正在接近预定目标,这些目标包括高级参谋司令部的机构,已经侦察好的大型兵营,各个重要地点的炮兵阵地尤其是高炮阵地,重点防御地段的筑垒工事,坦克装甲集群集结地、后勤仓储基地及油料和波罗的海、黑海沿岸的港口设施等等。

    2000余架机身上印着龙形图案的午夜幽灵,此时在已经身经百战的驾驶员cāo纵下,利用夜sè的掩护,驾机经边境线上人烟稀少、不易被发现的地区,实施第一波攻击,而在他们身后,接近3000架各类作战飞机,甚至包括运载两个空降师的运输机组成第二梯队,黑压压用的跟了上来。

    凌晨4点,几乎就在中华军队作战飞机的第一颗炸弹落到盟军头上的同时,中华军队在边境地区部署的上万门各类火炮也开始向盟军的防御前线以及纵深地区开始长达1个小时的炮火覆盖xgshè击。

    从4月4ri凌晨到当天夜间,还在修建防御工事的盟军部队,在整个战线上陷入了极大的被动之中,尤其是盟军士兵更是损失惨重,五个装甲师一千多辆正在休整的坦克,尚未进入隐蔽点就被摧毁。

    而盟军所剩不多,正冒险起飞的战斗机也是经不起两下打击就纷纷坠毁。在获得了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中华军队分为北方、zhongyāng、南方三个集群仿佛是一股浩浩荡荡的铁流向着盟军百万大军滚滚袭来。

    突如其来的进攻,让艾布拉姆斯有些难以置信,他从未想过,中华的攻击来得如此之快,让他根本做不出任何反应。作为装甲兵出身的他,很早就断定,中华的装甲部队,最少还需要几天的整修时间,才能再一次形成战斗力,根本不可能在此时,就能组织起有效的攻势。

    只不过眼前发生的一切,狠狠推翻了他的设想,打得他体无完肤。

    几十万jg锐陆军从共青城东部两百多公里外,再以共青城为中点上下延伸拉到230公里的正面战线展开,装甲部队运用楔形队形,撕开本来就很脆弱的盟军士兵边防线,而后大量机械化部队和摩托化步兵一起涌入,配合的炮兵部队展开火力延伸,而中华军队的空军部队已经对盟军进行大规模的轰炸。

    东北战区的主力部队共计六十多万组成了庞大的攻击部队。这些部队按照战区最高统帅的计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进行,按照方向分成北方、zhongyāng和南方集团军群,并且每个集团军群有一个航空师和一个陆航师支援,做到了充分的空中力量保障。

    其中北方集团军群的规模是三个集团军群中最小的一个,由一个装甲集群和两个步兵军组成,共计十一个师,其中有三个装甲师、六个机械化步兵师,加上北方重炮集群以及一个空降师和一个陆航师。

    4ri凌晨,该集团军群从共青城北部跨过了伯克托尔,然后转向东北经布列亚河北段径直朝正东方向进攻。

    北方集团军群的三个装甲师有坦克1600多辆(中华军队陆军装甲部队的jg锐——天启坦克和犀牛坦克装备了将近800辆,这成为了北方集群的绝对拳头),加上中华军队特有的伴随装甲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