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戒之灵 > 戒之灵第11部分阅读

戒之灵第11部分阅读

按市场价格收购人家的对联,这明显是想从人家身上赚钱的。

    凡是了解古玩行当的人都知道,所谓黄金有价藏品无价,很多东西并没有明显的定价,完全是根据个人的喜恶,有的东西,被喜欢的人看到了,不用你说什么,也能卖出个好价钱;如果被不喜欢的人看到了,哪怕你巧舌如莲,那人也未必会掏钱买。

    那么就有人要问了,既然收藏市场中的藏品,除了本身的价值之外,很大程度上要看购买者的喜好来决定价值,为什么却又经常有着“市场价”这样的价格标准出现呢?

    其实,这所谓的“市场价”是当代的那些古玩商人参考国际拍卖公司,所得出来的。

    或者更通俗点说,现今做古玩生意不同于过去了,随着西方资本模式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所谓“明码标价”的买卖方式。

    过去古玩买卖中的那种“坐地起价,应价还价”的买卖方式,在西方“明码标价”的买卖模式冲击下,逐渐没落。

    很多古玩商人,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于是便将一些古董文玩也进行“明码标价”。

    可这古玩的“明码标价”不像很多其它类型的商品,利润是稳定的,产品价格是逐步上升或逐步下滑的,古玩物件儿是根据一段时间内人们的主流收藏风潮,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某某收藏风,而决定古玩物件的当时的价格的,那这些古玩商为了抓住当下的收藏趋势,准确的把握收藏市场的走向,于是,便根据国内的几大拍卖行,在近期所拍出的产品的平均价格,对应自己手中类似的古玩物件,便得出了有一个很小浮动空间的所谓“市场价”了。

    而这所谓“市场价”因为是由古玩商所制定出来的,因此,所有接触过古玩行当的人都应该知道,这“市场价”是有着不小上升空间的,如果说,一个古玩商按照市场价花五万块买了一块和田玉玉雕把件儿,那么,这个古玩商在一段时间之后,便可按六万甚至八万的价格再卖掉,而他再转手卖掉的价格,也是所谓的“市场价”。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孟三铎如果说就按照所谓“市场价”从段玉衡手中购得这副对联的话,如果传出去,一定会说,人家段玉衡如何如何仗义,他孟三铎如何如何j诈,利用对方的仗义心态,用“市场价”赚人家一副对联,等等等等。

    “小段啊,这对联是你的,怎么也是应该你给我个报价才对,孟叔叔作为长辈,不能占你的便宜,这样,你给个报价,不管你报多高,我都绝不还价,如何?”

    孟三铎怎么说也是在南都市古玩圈子里打拼了一辈子的人,对于段玉衡所耍的手段,虽然心中郁闷,但是并不是没法破解,这不,接着段玉衡的话,就玩了一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孟三铎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利用与段玉衡同样的手法,简单改了几个用词,就让段玉衡不敢开出太高的价格。

    段玉衡作为晚辈,如果在孟三铎说了这话之后,还漫天要价,那绝对会被古玩圈子里的人给扣上一个“唯利是图,算计前辈”的大帽子。

    孟三铎这话的杀伤力丝毫不亚于段玉衡那句话的杀伤力,甚至在某种程度犹有过之。

    要知道,我国自古将的礼仪道德中,都是尊老爱幼,从来都是尊老在前面。

    段玉衡的话,顶多让孟三铎在报出的报价不够高时,被扣上不照顾晚辈的帽子。

    但孟三铎的话,却让段玉衡的处境变得很纠结,如果段玉衡敢报出太高的价格,不仅会被诟病不尊重前辈,还会说段玉衡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算计前辈等等等等。

    孟三铎在收藏领域的名望始终就放在那里,他给段玉衡报价给低了,要比段玉衡给他报价给高了,所带来的后果要小得多。

    孟三铎的手段的确很好,而且也施展的非常到位,不过却可惜,孟三铎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段玉衡根本不在乎这个。

    首先,段玉衡现在还不是古玩圈子里的人,他没有必要去担心古玩圈里的人对他是什么评价。

    其次是,段玉衡跟孟三铎较量,耍手段,玩技巧,无论最后结果怎样,自己最后都不会被太诟病。

    想到这里,段玉衡都不自觉地露出了一个得意的微笑。

    坐在段玉衡身边的林艾雪,看到段玉衡与孟三铎一老一少,针对一副对联的交易,使尽浑身解数,玩弄手段,感到很是惊奇,同时又感觉很新鲜。

    对于林艾雪而言,她虽然也经常在必要的时候,会和林氏珠宝的一些合作商耍些手段,但是绝对不会像这一老一少二人一般,为了价格,从舆论,到名誉,从心理,到意识,各种较劲。

    这段孟二人的行为,让林艾雪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他们不是真的在计较价格,而是在通过谈价手段,享受这种“讲价”的快感。

    孟三铎和林艾雪这个旁观者不同,当他看到段玉衡露出微笑的表情,心中马上就是咯噔一下,心中的感受完全没有像林艾雪那般平和。

    因为,孟三铎在看到段玉衡的微笑时一瞬间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千算万算就差一步没有算到,而恰巧没算到的这一步,却是“致命”的一步。

    第五十三章 低价转让

    段玉衡就好像一开始就知道孟三铎会算不到这一步一般,早早在那个地方等待着孟三铎把自己逼到这个位置上来。

    其实,如果非要说孟三铎没有算到什么的话,那就是资历。

    跟准确点说,就是段玉衡与孟三铎身份的差异。孟三铎是南都市有名的收藏家,有着自己的古玩店,在南都市的收藏圈子里,地位颇高。

    而段玉衡呢?估计整个南都市的古玩圈子,都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按照收藏圈子的定义,段玉衡就属于收藏新人,而孟三铎属于收藏大师。

    一个收藏新手,在面对收藏大师的时候,不仅没有露怯,而且还和这个收藏大师在买卖古董字画上玩起了手段。

    无论段玉衡最终是高价卖了,还是孟三铎低价买了,这场价格战无论谁赢了,都会给这个面对收藏大师,敢于正面博弈的段玉衡,留下良好的口碑。

    孟三铎之所以没有想到这一点,是因为段玉衡之前给他的惊喜实在太多了,以至于孟三铎不知不觉间便把段玉衡放在了与自己同等的位置上。

    殊不知,段玉衡在外界的眼中,不过就是个收藏新人,如果自己作为收藏大师,在这里跟对方玩手段,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人家都会觉得,作为收藏圈子的新人,段玉衡“犯了错误”,报出了高价,那叫不知者不怪;如果万一段玉衡脑子一热,真给把价格报低了,还能落得个尊重前辈的美名,无论怎样,段玉衡都不会吃亏。

    “呵呵,孟叔叔既然这么说了,那我就根据我自己对王了望作品的了解,给个报价吧。”段玉衡得意的笑容变得越来越明显。

    而伴随着段玉衡的笑容,孟三铎的心却越来越沉重。

    此时的孟三铎,才算是真正认识了自己对面的这个小青年,不畏强权,敢作敢为,眼光独到,鉴赏能力高超,但这些都不是这个小青年最大的特点,这个小青年最大的特点是敏锐,就好像是枪械中的狙击枪一般,总能发现最大弱点的所在,然后静静等待,直到对方主动暴露弱点,最终一枪毙命。

    孟三铎已经做好了被段玉衡报个天价的准备,像孟三铎这种有身份地位的人,一个唾沫,一个钉,绝不能做出食言这种事情,因此,无论段玉衡报出一个多高的价格,孟三铎都会接受,并且按照段玉衡给出的价格,完成这次交易。

    而这一刻,一直坐在段玉衡旁边的林艾雪,此时也发现了段玉衡与孟三铎二人博弈中的关键所在,明白了段玉衡露出得意笑容的原因,眼中充满了恍然地神色。

    段玉衡转动着眼睛,看了看孟三铎和坐在自己身边的林艾雪,都正一脸期待的等着自己给出报价,于是缓缓开口说道:“这副对联,我是真心喜欢的,王了望作为明末清初有名的书法家、诗人,他的作品因为时代的推移,存世的并不是很多,再加上,这个王了望是陇右人,因此他所流传下来的作品,也都大量集中在西北地区,咱们南方地区的古玩市场上非常少见,因此,我觉得这副对联的价值应该不会很低,如果让我给个报价的话,应该是……”

    段玉衡停下了自己的话,一副有些犹豫的样子。

    孟三铎看到段玉衡这个样子,心中不禁有些来火,孟三铎心里觉得,段玉衡反正在价格博弈中已经获胜了,自己也愿意认栽,段玉衡没有必要还继续装腔作势下去。

    其实,孟三铎并不知道,段玉衡这次的犹豫并不是在装腔作势,而是真的在犹豫,也正是因为段玉衡这次的犹豫,为孟三铎剩下了不少钱。

    “小段,给个报价吧,我孟三铎说话算话,你给出的报价,只要价格是在我能力范围内的,我绝不二话,立马成交!”孟三铎的脸色微微变得有些不好看,话也说得有些冲。

    “好,既然孟叔叔这么说,我就不客气了,这副王了望的书法对联,我的报价是15万。”段玉衡听到孟三铎说话的口气有些不高兴了,赶紧开口说道。

    “什么?!不对,小段,你是说你打算十五万就把这幅对联让给我?”

    孟三铎听到段玉衡的报价,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有些发懵。

    “是的,孟叔叔,我的报价就是十五万。”

    段玉衡面露微笑,一副安然自得的模样,坐在那里,很笃定地说道。

    孟三铎早就做好了被段玉衡狠宰一刀的准备了,以为段玉衡会报出一个远高于市场价的报价来,可是哪知道,到最后了,段玉衡却给出了一个十五万的报价,这个报价不仅没有高于市场价,还比市场价值要低不少。

    段玉衡可能不知道,可是孟三铎却很清楚,王了望的对联,在如今的字画收藏市场,是多么的贵。在去年香港佳士得拍卖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副王了望的四字书法,无论从保存的完好程度,还是从字数,亦或者是从平尺大小来看,都没有面前这幅对联好,最后的成交价都要二十二万,段玉衡却把这副明显比去年香港佳士得上拍的那四字书法要更精美的,王了望亲笔对联,十五万就让给自己了,这实在是让孟三铎有些想不通。

    在孟三铎认为,段玉衡这个小子既然对王了望的作品这么熟悉,那么对它的市场价值肯定也不会陌生,报出一个十五万的市场报价,显然是不合理的。

    “小段啊,你不会不知道这副对联的市场价值,你给我这么低的报价究竟是图个什么?”

    孟三铎不解地望着段玉衡,发现自己越来越琢磨不透自己对面这个外表看上去很是阳光的青年了。

    “孟叔叔,你说玉衡给出的十五万这个报价比市场价格还要低?”

    还不待段玉衡开口,林艾雪先抢着向孟三铎问道。

    “是啊,林小姐,小段给我的这个报价,可是比市场价低了不少啊。去年香港佳士得拍卖行上拍的一副王了望四字书法,最终成交价是二十二万,可那副字比起这副对联来,无论从完整度,还是尺幅,还是字数,都要比去年佳士得上拍的那个四字书法要好;也就是说,如果这副对联拿去上拍的话,保守估计,成交价至少在二十五万到三十万之间。”

    孟三铎听到林艾雪的提问,解释起来段玉衡这个报价的问题所在,一边说着,还一边悄悄瞅着给出这个报价的段玉衡。

    第五十四章 低于市场价【二更】

    段玉衡知道孟三铎在悄悄瞅自己,于是便强压下心中懊恼的情绪,装作一副很云淡风轻的模样,悠然地坐在那里。

    林艾雪在听完了孟三铎的解释之后,眼中也满是疑惑地望向段玉衡,想要听听看,段玉衡会怎么解释。

    看到孟三铎和林艾雪都在瞅着自己,无奈之下,只能润了润嗓子,说道:“孟叔叔,您不要怀疑,我给出这个报价是有原因的,第一,您是我的长辈,我作为晚辈,不能去下刀子宰长辈,这不合适;

    第二,我这是想代刚才卖给我这副对联的邹奶奶谢谢您,如果之前不是您出面呵退了那个姓赵的小流氓,邹奶奶已经不能在那里摆摊了,我今天也就买不到这副对联了;

    第三,说起来这十五万的报价,我已经捡了大漏了,做人不能贪得无厌,虽然收藏艺术品市场有一定的投机成分,但是也不能因为投机而贪婪,从小我妈就对我说过,人的心是红的,眼睛是黑的;不能为了钱而让眼睛变成红的,心变成黑的。

    所以,我觉的十五万这个价格非常合适。”

    孟三铎听到段玉衡的话,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孟三铎做了一辈子的古玩生意,各式各样的人都见过,唯独没有见过嫌自己挣钱挣得多的,像段玉衡这样处心积虑跟他玩手段,目的是为了不让自己抬价,这样的人,孟三铎确是平生仅见。

    “我说,小段啊,你这,你这个报价也太吃亏了吧?”

    孟三铎依然不愿意相信段玉衡会不贪财,试探性地问道。

    “孟叔叔,我段玉衡说过的话,绝对不会改,既然我说十五万,就是十五万;您可是说过的,我报个价,您就绝不还口,怎么?难道孟叔叔您想反悔了?”

    段玉衡听到孟三铎的话,于是很大气地说道。

    坐在段玉衡身边的林艾雪,看着段玉衡的表现,心中也是非常地疑惑。

    按理说,当初段玉衡找自己出售坦桑石的时候,为了三万块钱的差价争取了那么久,可如今名人书法在此,明明可以给出更高的价格,段玉衡却反倒不愿争取了,这让林艾雪心中产生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就是仿佛林艾雪自己永远不可能摸清段玉衡的心思。

    其实林艾雪和孟三铎完全是因为不了解,而想得太多了。

    实际情况并不是段玉衡忽然变得不爱财了,也不是段玉衡面对金钱诱惑,有过人的定力,而是段玉衡根本就不了解王了望的书法在市场中的价值,因此,当孟三铎让段玉衡报个价的时候,段玉衡下意识地想到了一百万,后来犹豫了一下,觉得一副对联而已,不可能值这么多钱,于是便按照自己心中主观以为的价值,报出了十五万的报价。

    后来,当段玉衡听到孟三铎说自己给出的报价远低于市场价的时候,已经晚了,虽然段玉衡心中也很是不甘,但是考虑到孟三铎在南都市的影响力和人脉,再想到结交一个这样有社会地位的人,为自己以后在这座城市发展也有好处,才稍稍释然一些了。

    “好!小段,在金钱面前能抵得住诱惑,不失本心,这样的心性就是老朽自己也做不到,我孟三铎佩服!”

    孟三铎听到段玉衡的话之后,仔细地端详了一会,发现段玉衡一脸坦然的神色,一股敬佩之情便涌上了孟三铎的心头,心中暗暗决定,以后一定要好好维护与姓段的这个小子的关系。

    “孟叔叔,您客气了,这对联?”段玉衡已经因为不了解市场价而少赚了不少,此时心中更是着急想把这幅对联出手。

    “行啦,小段,你高风亮节,我可比不上你,你也不用担心我会觉得不好意思给你更高的价格,你说十五万,我便乐得十五万,现在我就给银行的客户经理打电话,让他给你转账,你把你银行账号告诉我。”

    孟三铎听到段玉衡又说起对联,主观地以为段玉衡是害怕自己碍于面子会多给他钱,于是出言解释了一句。

    说完,孟三铎便站起身来,从柜台里找出一张白纸和一支笔,拿到段玉衡的面前,让段玉衡将自己的银行卡号写在上面。

    段玉衡在纸上写好了自己的银行账号,然后交给了孟三铎,孟三铎接过写着段玉衡银行账号的纸,然后掏出手机,给银行的客户经理打了电话,要求对方立即从自己的账户里转出十五万到他指定的账户之内。

    像孟三铎这样的有钱人,对于银行来说属于是大客户,他们这样的大客户在银行也都有着指定的客户经理,替他们负责账户内的资金流动,办理起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