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戒之灵 > 戒之灵第44部分阅读

戒之灵第44部分阅读

从小就爱读书的段玉衡而言,陆老的话,也并不算艰涩难懂,段玉衡很快也就捕捉到了其中的重点,于是乎,才会如此说道。

    “鲁迅是大富之家出生,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后來,我看鲁迅的文章,不是说他后來家道中落,连给父亲抓药都要去当铺当东西吗!”

    陈喆虽然沒有听懂陆老话中的意思,但是对于段玉衡的话,却还是听明白了,此时,才会发出如此一问。

    “呵呵,去当铺当东西的先决条件,是有得当才行啊。”陆老听了段玉衡的话,也颇为认可,虽然段玉衡的话是在反驳自己的观点,但是,陆老不得不承认,段玉衡的话是有道理的,此时也就率先开口,替段玉衡向陈喆回答道,“鲁迅一生,可以说都是在很富有的条件下度过的。

    鲁迅年幼之时,生在绍兴大富大贵之家,生活无忧之外,还有最好的受教育条件。

    而所谓家道中落,也不过是鲁迅的父亲濒临去世,家庭环境偶有下滑,生活水平不复极盛之时,所发出的无病呻吟而已。

    再说了,鲁迅所谓的‘家道中落’也不过只是一时而已,在鲁迅赴日留学归來之后,他的生活则又开始走起了上坡路,他不仅拥有自己的杂志和在当时而言很高的稿费之外,还享受着当时国民政府的津贴补助,那种生活,仍不是今日之你我平头百姓,可与之比较的!”

    “好家伙,敢情鲁迅是个有钱有马蚤包的家伙啊!”

    陈喆听到陆老的解释,也忍不住笑着感叹道。

    “不仅马蚤包,还未必是个什么好东西!”

    段玉衡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说道。

    其实,段玉衡的话,也不是无的放矢,鲁迅年幼之时,生活阔绰,挥霍无度,却从未想过帮助别人,而后,家里生活条件开始下滑起,鲁迅不仅沒有像他的哥哥周作人,以及他的弟弟周建人一般,去努力工作,扛起家中的重担,反而一天到晚,持才自傲,怨天尤人。

    而在私生活上,鲁迅也并非什么检点的人,曾就因起违理娶妾,甚至扶正妾室为妻,曾遭周作人写文批判,痛斥其行为人品之不苟。

    “行了,这天色以渐渐两趟了,咱们去吃个早饭吧,吃完了饭,再去老朽家中坐坐,我们再品茶论道,如何!”

    陆老此时的心思,本就不是在一个已经死了那么久的鲁迅身上,而是在段玉衡的身上,因此,也不想坐在这里,跟两个都可以做自己孙子的小青年,去谈论往者的是非功过,于是,才开口说道。

    “哎,陆老,您还沒讲,这石头里究竟是个什么宝石呢,这就走了啊!”

    陈喆本以为会在这茶馆之中,衬着这优雅的环境,与段玉衡和陆老品茶论宝石,附庸风雅一番呢,却沒想到陆老这就打算走了。

    陆老听到陈喆的话,低头看了一眼摆在桌子上的那块石头,然后说道:“这样的宝物,如果光靠说,是感受不到个中滋味的,一会吃完了早点,去我那里,我将这里面的宝石清理出來之后,咱们边欣赏边说,岂不是更好!”

    段玉衡和陈喆,一听陆老愿意出手,帮他们将这内里的宝石清理出來,心中也是一喜,陈喆更是催促道:“那咱们还等什么啊,现在就去吃早点吧!”

    陆老看到陈喆这大大咧咧的样子,也是摇头苦笑,不知该说他什么,只能开口叫來了服务员买单。

    “陆老,一共三千二百八十块,您给个三千就成!”

    服务员在算好了账单之后,便拿着小票,來到桌边,对着陆老说道。

    “我擦,啥玩意啊,就三千二百八十块!”

    陆老还沒开口,却是把坐在陆老对面的段玉衡和陈喆给吓了一跳,不过好在段玉衡生性沉稳,虽然对这高昂的价格也颇为咋舌,但却也沒有表露出來,倒是陈喆这个直來直去的家伙,差点跳起來,问道。

    “这位先生,你们点得这壶茶,是陆老每次來这里指定要喝的雨前龙井,我们这里雨前龙井的价格,就是三千块一壶,而这一碟蜜饯,两碟干果,正好是二百八十块,因此,一共是三千二百八十块,不过,陆老是我们的老顾客了,这三样小点,我们就当送的,只收个茶钱!”

    服务员听到陈喆咋咋呼呼地质问,也沒有生气,依然面带微笑地说道,而最后一句,则是对着陆老说的。

    “擦,一壶茶就三千块,!”

    陈喆虽然也是出生在小富之家,但是对于一壶茶三千块这样的消费层次,还是无法理解,忍不住惊叹道。

    “小陈啊,这雨前龙井可是龙井茶中的极品,市面上就是这雨前龙井的茶叶,也在千元一两,这里一壶卖三千,不算贵了!”

    陆老听到陈喆的惊呼,为了不让陈喆继续丢人下去,赶紧开口解释道。

    在解释的同时,陆老已经掏出了厚厚一叠钞票,递给了服务员。

    陈喆见状,也不再废话,站起身來,捧起茶壶,就咕咚咕咚牛饮起來,一口气将茶壶中剩下的茶水给喝了个干净,喝完之后,还用袖子擦了擦嘴,感叹了一句:“妈/的,三千多的茶叶,也不过如此嘛!”

    陈喆此举,确实把坐在那里的段玉衡和陆老二人,给搞得哭笑不得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京城四合院(上)

    在陆老结过账之后,段玉衡与陈喆便跟着陆老离开了瑞霖茶庄,然后三人在潘家园附近的一个面馆,简单地吃了一顿炸酱面,最后,还是由陈喆开车,在陆老的指路之下,來到了内城的一个胡同之内。

    因为陆老所住的胡同,道路非常狭窄,因此,陈喆也只能将自己的车停在了胡同外面的一个路边停车位上,跟着陆老,步行走进了胡同里。

    “胡同”,这两个字原是蒙古语的译音,《析津志》载称“巷通本方言”,是1267年元代建大都沿袭下來的,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所以,京城的胡同是久远历史的产物,它反映了京城历史的面貌,属于京城独有的一种标志性建筑群体。

    段玉衡与陈喆跟随着陆老的步伐,在胡同里左拐右拐,最后來到了一座极具复古风格的院子面前。

    “嚯,陆老,您别告诉我这就是你家啊!”

    段玉衡对于京城内城里的这些院落,并沒有什么特别的印象,或者说是了解,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京城本地人的陈喆,却是知道,能够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内城里,拥有这样一座院落,是何等地富贵。

    自元代正式建都京城,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这里所谓“街通”即我们今日所称的胡同,胡同与胡同之间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 当时,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迁京之官贾营建住宅,京城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即由此开始。

    而已观四合院之由來,便可思起之富贵。

    简单点來解释的话,就是说,这些位于京城内城里的四合院,在始建之初,便是供给那些來京城当官的官员及其家眷,以及大富贵的商贾及其家眷居住所用的。

    这样的院落,在新中国建国之初,曾一度被国家征用,利用这些四合院占地大,房间多,四合而避外者窥的优势,在这四合院里建立行政机构,进行办公。

    后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的经济水平日益提高,国家各个行政单位自然不可能永远呆在这样的四合院之中办公,于是,便又将这四合院,进行了公开出售。

    当然,很多事情并不是绝对的,如今的京城之内,虽然说四合院以不如古代那般多了,但是却也不少,当初国家在经济条件还沒有发展起來之前,所占用的那些四合院,一部分是因为并不属于任何私人,而被国家收回的,因此,后來国家拿出來公开出售也就很好理解了。

    而这并不是说,所有京城的四合院都是如此,还有很多四合院,在建国之初,便是有主的,这些人拥有着对应的房屋所有权,以及房契证明,因此,还有很大一部分四合院是在一些个人手中的。

    但无论是哪一种,首先这些四合院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占地面积就决定了,这些四合院如果拿出來买卖的话,本身就不是一般人能够买的起的。

    在京城,凡是去过一些四合院的人,一定就很清楚,因为这些京城四合院一开始的时候,都是供大富商贾,或朝廷命官,所居住生活的居所,因此,每一个四合院的面积,都并不小。

    在京城的四合院中,除了处于外城的一些四合院,就比如那著名的八大胡同里的四合院之外,凡是内城中的四合院,很少有一进的。

    一般内城的四合院也在两进左右,甚至还有一些曾为清代大官府邸的四合院,甚至达到了四进到五进的恐怖规模。

    单单面积这一点,就足以让那些小富之家望院兴叹了,更不要说,这种四合院还有着其突出的地理位置,以及四合院本身在建筑以及传统历史传承上的文化价值了。

    这正是因为这些复杂的原因,才使得陈喆还沒进门,只是站在院落门口,就已经发出了如此感叹。

    “呵呵,是老朽买的院子,怎么样,有沒有兴趣进去参观参观啊!”

    陆老听到陈喆的话,也忍不住得意地说道。

    这也难怪陆老这样一个老而弥坚的人,会在这个时候表现地这么得意。

    要知道,想要在京城的内城,弄这么一个四合院,除了钱之外,沒有相当的关系和人脉,你就是提着钱,也买不着的。

    “好啊,我在京城生活了这么长时间,说实话,还沒好好逛过内城的四合院呢,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打扰了陆老您的邻居!”

    陈喆听到陆老的话,也很是高兴地点了点头,然后又仿佛想到了什么,赶紧不好意思地问道。

    “呵呵,你小子也太小看我了吧,这整个院子是我一个人买下來的,沒有什么邻居!”

    陆老听到陈喆的话,笑了笑,然后说道。

    “什么,我还以为您是和别人合买的这个院子呢,敢情,您,您老一个人买下來的啊,哎,老大,你可沒告诉我,这搞收藏搞久了,还能腐/败的啊!”

    陈喆听到陆老的话,忍不住惊呼出声,不可思议地扭头朝着段玉衡说道。

    “你小子胡扯什么呢,收藏那都是喜好与文化,同时,再利用自己的藏品,以物易物,以物换钱再换物,哪來什么腐/败可言啊!”

    段玉衡看到陈喆的表现,显然觉得陈喆有些夸张了,不过是一个有些年头了平房而已,不值得陈喆如此夸张。

    “虽然我也知道这古玩挣钱,而且只要有本事,來钱也快,但是也不至于能买得起这么一套四合院啊,老大,你知道这京城内城里的四合院现在都是什么价儿吗!”

    陈喆看到段玉衡如此轻描淡写地说话,心中便知道了,段玉衡根本就沒搞清楚这院落的价值,于是才如此开口问道。

    “这么大个院子,至少也四五间房呢吧,怎么也要个三四百万吧!”

    段玉衡透过院子大门的比例,大概推测了一下这个院子的规模,然后心中仔细盘算了一下京城如今的楼房价格,以及这个院子所在位置的地价,增增减减推算了一番,然后说道。

    “三四百万!!老大,你要能给我搞來三四百万的内成里的四合院,我立马给你凑钱,你给我弄两个去!”

    陈喆听到段玉衡竟然说出了如此不靠谱的话,忍不住幽怨地说道,

    第二百一十七章 京城四合院(中)

    “不会吧,这不过是个平房院落而已,三四百万还买不下來!”

    段玉衡听到陈喆的话,忍不住惊讶地问道。

    “三四百万,你买个院墙还差不多,如今京城内城的这种四合院,少说都要五六千万,而且,就算如此,还是找人托关系才能买到,否则的话,就是提着五六千万的现金,也未必找得到庙门啊!”

    陈喆听到段玉衡的话,略带得意地说道,就好像这个四合院不是陆老的,而是他陈喆的一般。

    “不会吧,这个一个平房院落,在我们吴镇,也不过是六七十万的事情,到了京城,竟要五六千万,还未必买得到,这也太夸张了吧!”

    段玉衡听到陈喆的叙述,心中也很是震惊。

    现在的段玉衡,才算是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究竟有多穷酸了。

    想当初,在唤醒封印在翡翠戒指中的戒灵梦璇玑之后,在梦璇玑的协助之下,段玉衡屡屡捡漏,可以说是收益颇丰,而那时的段玉衡也便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怎么也算得上是一个有钱人了,可如今跟陆老这位不显山不漏水的前辈一比,才知道,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是,他这段时间靠捡漏赚來的钱,在人家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啊。

    不过,段玉衡和陈喆不知道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越來越重视,像陆老这样的四合院,要不了几年,就不再是五六千万的问題了,就是花个两三个亿,也未必能够买得到。

    “行了,别站在这里感慨了,这房子也不是老朽买下來的,而是当初参与国家的一个文保项目,国家暂时借给我的,后來,在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的注意力都盯在现代化住宅上时,我便以很便宜的价格将这个院落买了下來。

    因为当时我本身就住在这个院落里,再加上当时国家也不像如今这般重视古建筑,沒有意识到这个院落的价值所在,于是,便随了个人情在里面,卖给了我!”

    陆老看到段玉衡吃惊的样子,也不想吓到这个小子,于是便开口说道。

    不过,陆老所说也的确是事实,在建国初期,很多机构在设立之后,因为配套设施还沒來得及跟上,因此,有很多机构便都临时设立在这种四合院之内,后來,随着行政大楼的逐渐建立,自然而然的,这些院落也就空了出來,而那时又恰逢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的意识里还沒有古建筑历史传承的意识,国家自然也沒有,因此,这些机构在搬走之后,这些无主的院落,便作为国有资产的一部分,出售给了个人。

    现如今,很多京城内城中的四合院,除了那些本身家族传承有序的,以及当时政府分给百姓的之外,剩下的都是像陆老这样的情况,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很低廉的价格从国家的手中买來的。

    “走吧,进去坐着聊!”

    陆老笑着掏出了院门的钥匙,打开了紧闭着的院门,然后带着段玉衡和陈喆,朝着院子里面走去。

    进去之后,段玉衡才发现,这院子果然是别有洞天的。

    陆老的这个四合院共有两进,前面一进当中,主要是改建后的厕所,厨房以及二进通廊而已,院子中的地面也都还保持着过去的青砖地面,看上去颇为复古。

    而跟着陆老走进了第二进之后,才算是真正见识到了这个院子的独特之处。

    在第二进的左右两侧,分别是几间卧室和一间陆老雕琢鉴定珠宝玉石的工作室,而在段玉衡等人的正对面,则是陆老平时用來接待客人所用的客厅。

    过去在古代,这样的院落房间布局,也跟今天陆老的布局几乎一样,段玉衡等人如今正对的那间房,在古代也正是官员用來接待贵宾,招呼客人,以及承接圣旨的主厅,如今改成客厅之后,唯一的变化就是,不用去承接什么圣旨,而接待贵宾和招呼客人的作用,却依然沒变。

    在二进的院子当中,段玉衡还看到了一颗不高的小树,段玉衡在询问了陆老之后,才知道这棵树原來是枇杷树,但这枇杷并非北方的水果树种,因此,虽然秋天也会结出果实,但是结出來的果实也只能供人欣赏,如若食用起來,却是苦涩难咽。

    而在这不高的枇杷树下,陆老正巧放着一张不大的小方桌,小方桌之上还摆着一套茶具,在小方桌的周围,也放了一把看上去有些年头的藤椅。

    段玉衡看到这些,心中便能相见,陆老平时,应当就是在这枇杷树下,一边喝茶乘凉,一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