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权柄 > 权柄第22部分阅读

权柄第22部分阅读

    是为了这个目地。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辛苦工作,若是连哲郡王府反应迅速都没有,他真要找块豆腐撞死了。如果这个时代有这种东西的话。既然现在什么消息都没有,那就证明一切正常。

    秦雷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即使有心理准备,依然大吃一惊。滚滚的浓烟在东城好几处府邸升起,看火势,竟有蔓延的趋向。秦雷感受下风向,确认火蔓延不到东宫方向。便放心地站在那观赏起这火烧中都城的壮观景象来。

    火越烧越大,北风送来浓烟。秦雷不仅从中闻到了呛人的烟气,还闻到了浓浓的阴谋味道。这个想法一出现在脑海,便越来越清晰。秦雷也不再流连火景,转身下楼。命沈冰驱车赶往西城一处名为‘谢园’的庭院。

    小半个时辰后,谢园书房中,沈洛不在家,只有馆陶与秦雷面对面坐着。

    秦雷劈头问道:“今天的事情先生都知道了吧!”

    馆陶点点头,秦雷吩咐所有的情报都会抄送一份给他。一刻钟以前他便收到了这次事件的大概描述。他沉吟道:“这里面有蹊跷啊!殿下。”

    秦雷轻笑道:“我也觉得蹊跷,但到底是哪里不对劲,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就得先生为我解答了。”

    馆陶摇头道:“事出突然,相关信息又太少,我也看不懂。”

    秦雷笑道:“要是什么都未卜先知,那馆陶先生不就变成卧龙先生了吗?但起码给个思路吧!”

    馆陶沉吟道:“查清三点便可得出结论。一,弄清楚大殿下的目地。二、这件事情谁会最终得利。三、哲简两位府上,自昨日起是否有异常状况发生。这三件事情,按顺序挨件去查。”

    搞清楚大殿下的目地,就会明白这场火到底是不是他纵的。搞清楚谁最终得利,有可能找到纵火案的幕后元凶。弄清楚两个王府的情况,便可谓前面的推论,找到相关证据。

    秦雷拊掌道:“三个步骤分步进行,只要有一步证实,后面的便不用执行了。先生这个想法好啊!有条不紊不说,还避开了咱们现如今人手短缺的命门。说不准先生还真有卧龙之才。”

    馆陶捻须笑道:“昔年在山上学艺时,学生也常自比管仲乐毅之才,不认为就比诸葛丞相差到哪去。可惜一直没有刘备三顾茅庐罢了。”

    秦雷看他一脸惋惜的模样,笑骂道:“没有三顾茅庐,可我待你也不比刘备对诸葛亮差到哪去。再说,我可比刘皇叔有前途多了。到时候有你施展的地方。”

    馆陶听出他话中隐含之意,高兴的起身施礼道:“既然如此,就让学生拜在殿下门下,效犬马之劳吧!”说完,三扣九拜,行了主仆之礼。

    秦雷见原先数次劝说无果的馆陶,终于放下心中包袱,彻底加入自己的队伍中,而不是以前那种吊儿郎当的客卿身份。生受了馆陶的大礼后,把他拉起来兴奋道:“有了先生,我真是如虎添翼啊!”

    第三卷 中都雨 第一零二章 昭武帝的态度

    馆陶既然决定二次出山,便一扫往日松散模样,当即跟着秦雷回了书香阁。

    铁鹰他们因为忤了太尉府,不用秦雷吩咐,都老老实实待在府里。秦雷一回来就宣布闭府,同时把所有伺候的宫人重新排查一遍。

    嘱咐完铁鹰加强戒备,他便想抬腿往前院走。走了几步,却又停了下来,自嘲的笑笑,又折返回去。

    跟在后面的沈冰心中明了,太子自从没有为秦雷争下巡查寺的位子后,便很少像往日一般,一日三唤秦雷去用膳聊天。表面看来,是太子心中愧疚,躲着秦雷。可连沈冰这种丘八都知道,事情不是这样的。

    秦雷心中敞亮,除夕那天发生了太多看起来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先是皇帝不仅没有为他去争一个巡查寺的位子,还默许了文丞相把自己往户部黑洞里拖的举动。再加夜里太极殿辞旧宴,自己被安排在一群小官中间,很明显受到帝王冷淡。

    更何况自己又得罪了太尉、大皇子,像自己这样的麻烦人物,太子做一下冷处理,也是应该的。

    但即便他有这么多理由说服自己,心中仍然有些黯然。天家子弟的心性果然都有些凉薄,觉得帮助你有好处,便会一副古道热肠、扶危济困的模样,一欸感到你不但没有价值,甚至还会牵累到他时,便会换上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嘴脸。自己好不容易培养出的那一点兄弟亲情,又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老三老四还好说,毕竟大家一见面就不愉快。但老二一直待他不错,让秦雷一度感觉扶着太子上位,将来做个国之贤王也不错。谁成想,这才多大点风浪,太子就忙不迭地把自己推下船。

    将来不知还有多少惊涛骇浪等着秦雷呢!因而秦雷终于满足了馆陶的条件。馆陶说过,秦雷的目标若是双亲王,他当客卿足矣,不必去费那心神,劳那体魄。

    秦雷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像看起来那么糟,那日昭武帝那番教诲、甚至是隐晦的警告已经可以说明问题。他不认为皇帝会对一个没有用的人多费口舌。当他对馆陶描述当日情形后,馆陶只对他说一句话:“皇上要用你。”

    既然如此,皇上那‘慎独’自己就不得不照做。秦雷关门闭户,想避开这场是非。可是,是非却找上门。过了两天,宫里一道旨意:宣五皇子雷觐见长水阁。

    秦雷让人招呼传旨太监,借着到后堂换王服的机会,与馆陶碰了个面。馆陶沉吟片刻,微微兴奋道:“殿下去了,只管公正说话。咱们火种取粟的机会来了。”

    天子传召,岂敢怠慢。小半个时辰后,昭武帝便在书房中见到了身穿黑色团龙王袍的秦雷。望着额头见汗的秦雷,他冷峻的神色稍稍缓和。

    待秦雷行礼完毕,天子赐坐。昭武帝没有废话,直接问道:“这两日中都大火,混乱不堪,你那没有事吧?”

    秦雷恭声回道:“儿臣老实呆在府里,安然无恙。”

    昭武帝见他恭谨模样,一阵气愤,冷声道:“朕教你‘慎独’,不是叫你躲在家里不出门。”

    秦雷知道这只是引子,忙起身小意陪笑几句。昭武帝也不是要说这事,骂他两句便过去了。转而问道:“朕听说那日老大说要你‘等着瞧’,可有此事?”

    秦雷点头道:“是有此事,但儿臣既然先对如娘娘不敬,大哥揍我一顿也是应该的。儿臣定然不会还手。”

    这话意思是,可以让老大有限度的出出气,但不能过火。皇帝手指轻敲下桌案道:“朕知道那件事并非你的本意,你也领了双份的罚。已经告诉秦雳不可去找你麻烦。你放心吧!”

    秦雷忙谢恩道:“谢父皇护佑。”说完又嘿嘿笑道:“看大哥雄伟模样,儿臣还真怕他那醋钵似的拳头呢。”

    昭武不禁莞尔,声音缓和道:“你过些日子与老大道个歉,揭过这一章。兄弟和睦才是正理。”

    秦雷心中微动,赶紧应下道:“孩儿定不教父皇操心。”

    昭武帝见他如此听话,便进入今日正题。他指了指桌边一个奏章,让秦雷拿去看。

    秦雷恭敬地上前,双手取下,退回座位,打开一看,乃是京都府上的京都大火奏报。

    他粗略的浏览一下,为损失之大暗暗咋舌。昭武帝见他看完,沉声道:“六家王公府邸、七个部府衙门、四千间民宅被烧为白地。这是十六年前京都大乱都没有造成的损失。”

    竟有上万百姓因为这两日的大火失去了家园,秦雷默然点头。

    昭武帝眯着眼睛,冷声道:“这件事不可能像表面那么简单,朕已经责成大理寺、刑部、京都府严查。事涉皇室子弟,宗人府也应出面,朕问过嘉皇叔……”

    秦雷凝神静听,生怕漏了皇帝每一个字。

    昭武帝顿了顿,才肃声道:“他举荐你代表天家去应这个差事。”

    秦雷面色不变,起身拱手道:“孩儿愿为父皇分忧,但经历不足,唯恐把差事办砸了。”

    昭武帝颔首道:“不妄自菲薄,不妄自尊大。不错。你只要记住三点,朕就算你这次差事完成的好。”

    “儿臣洗耳恭听。”

    “多听少说、少做多想、敢说敢做。”

    ……

    “多听少说、少做多想、敢说敢做?”馆陶笑着对回到府中的秦雷道:“多听少说,是让殿下虚心学习。多想少做是让您心里要有正注意。敢说敢做、是让您关键时刻要站出来,维护陛下的立场。”

    “陛下的立场?”秦雷沉吟道。

    “对,陛下既然说过要殿下‘兄弟和睦’,那就是让您保住大殿下啊!”

    第三卷 中都雨 第一零三章 出其东门 有女如云

    翌日一早,便有内官过来宣旨,封秦雷为宗人府右宗人。因祖制郡王衔以上方可担任此职,特晋秦雷为郡王衔,称隆郡王。

    叩首谢恩后,卓老太监笑眯眯道:“恭喜隆郡王,老奴可要讨个喜钱了。”

    秦雷也笑道:“那是自然。”说罢,吩咐一旁的沈冰去封些红包。两人坐下说话。

    卓老太监唏嘘道:“我朝开国二百余年,仅有三位龙子十八以前封王,殿下您可是他们中最年轻的。实在是可喜可贺呀!”

    秦雷客气几句,面上没有什么特别的欣喜。等沈冰把红包奉上,卓言告辞,秦雷都没有与这位皇帝的贴身太监多说些什么。

    卓言一回到宫里,便向皇帝禀告传旨的过程。皇帝听完后,玩味道:“看来这孩子没把朕的话当耳旁风。你怎么看啊?卓言。”

    卓言低眉顺目道:“确实如此,陛下。像隆郡王这样的人中龙凤可不多。”

    昭武帝‘哦’一声,沉声道:“话里有话啊!卓言。”

    老太监跪下道:“陛下,您前次训斥奴婢要把心中所想讲与圣听。是以奴才不敢隐瞒。”

    昭武帝面色一沉,哼道:“讲!”

    老太监早已习惯昭武的喜怒无常,声音平静道:“于殊荣而不色变,见内臣而不结交。非大贤便乃大j。”

    昭武帝盯着他半天,才缓和道:“你做得很好,就要与朕讲真话。起来吧!”

    背后已经湿透的卓老太监才颤巍巍地站起来,便听皇帝幽幽道:“大贤也好,大j也罢。只要不是庸才便好。”

    看来陛下铁了心要用隆郡王了,卓老太监心中默默道。

    ……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皇帝家的墙。一个时辰后,皇帝与老太监极为隐秘的谈话,便几乎一字不差的出现在太子书房的那张书桌上。

    太子面色阴沉地盯着桌面的情报。他的对面,坐着一个手持羽扇,峨冠博带,俊逸绝伦的白衣年青人。

    太子把视线从桌上移开,语气微重的对年青人道:“云辞,这次你却失算了。”

    对面这人名唤公良羽,表字云辞,号湖海散人。却有几分传奇色彩,其自称鬼谷传人,要游遍天下,观各国气象而事明主。这公良羽先去了南楚,半年时间把南楚上下仔细考察一番,便飘然去了东齐。

    按说这种人,楚皇不应该放走。但楚国的景泰帝却一句:“相信先生周游列国后,必然还回到我大楚,助朕解北方百姓于水火。”这话把北齐昌元皇帝郁闷的半死,只能由着这湖海散人在境内游历。最后还得礼送处境,生怕留下昌元帝气量不如南楚景泰帝的恶名。

    五个月前,公良羽终于来到了秦国,游历一段时间后。在太子三番五次的诚挚邀请下,勉为其难的答应为他做一段时间客卿。

    即使是半年,太子也非常高兴。这公良羽可说过,历天下而择一明主事之。他能投入自己帐下,是不是就说明自己真有明主之资呢?

    当他把这件事情汇报给昭武帝时,昭武帝只是淡淡道:“你乃大秦太子,可开府设帐。用什么人,不必问朕。”

    得到皇帝的许可,太子便隆重地把公良羽接进府中,与他同食同塌,朝夕相处。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太子最近的很多举动,都是来自他的授意。

    面对太子的责难,被叫做云辞的公良羽,轻摇几下羽扇,潇洒笑道:“人算有时穷,无伤大雅。”

    太子被他的厚脸皮绝倒,想了一圈,也只有秦雷能与之媲美。便温和道:“云辞,你最懂孤的心,应该知道孤无论如何都不会怪你,只是我那五弟自幼离落,尝尽人情冷暖。至情至性,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只要我们稍有怠慢,必然心生不满,以至隔阂渐生。倘若我们以诚相待,他便会报我们以诚。”

    公良羽面色微愠道:“既然殿下早知,为什么还要按我的意思做。”语气完全不像在与一位国之储君说话。

    太子竟然歉意一笑道:“当时孤也觉得五弟可能见弃于父皇,听你的主意也未尝不可。”

    公良羽喟叹一声:“你们兄弟的事,我这外人本就不该插手。谁知哪天你与老大复合,会不会又怪罪于我。”

    提到老大,神色温柔的太子面色顿时凝固,冷声道:“我与那厮血债累累,誓不两立,永无妥协之日。”

    公良羽见触到太子伤心处,也有些歉意,柔声道:“是我不好,不该提那畜生。算了,除了你和老五的事,其余我还管,成了吧?”

    太子这才面色缓和,微笑道:“知我者云辞也。”

    ……

    当天晚上,秦雷与若兰早早洗完鸳鸯浴,准备共效于飞时,太子的贴身太监德全来请他。秦雷只好放开已经被面色潮红的美人,让她伺候着重新穿上衣服,怏怏地跟着一脸莫名其妙的小德公公去了前院。

    还是那间书房、还是那个净室,还是那两个兄弟。

    太子不紧不慢地把茶水倒入茶盏,轻轻送到秦雷面前。秦雷便喝下去。如是反复三杯,因情欲而浮躁的心便平息下来。

    秦雷知道,太子这是以茶代酒,向自己敬三杯赔不是。

    太子见他面色渐渐平和,微笑道:“小五,这几日过年,哥哥府上整日里高朋满座,弄得哥哥不胜其扰。竟然疏忽了弟弟,你可不要怪罪哥哥。”

    秦雷便住在太子府中,对前院的事情自然了若指掌。知道太子没有撒谎,确实自初一到初九,一直有客人叨扰太子。再加上太子与一个叫公良羽的过从甚密,说没有时间,倒也可以接受。

    秦雷便强迫自己接受了这个经不太起推敲的解释。不接受又能怎样?难道为这几日的冷落与太子翻脸,那太小器了。

    但即使接受了这个解释,他也不打算失信于馆陶了。

    第三卷 中都雨 第一零四章 四堂会审纵火案

    兄弟两个饮一会茶,太子状作不经意问道:“五弟,赶明你就去京都府报备了,心里可有个章程?”

    秦雷摇头道:“到现在还一头雾水,哪有什么章程。”

    太子温声安慰道:“你只要记住多听少说,多想少做就可以了。”

    秦雷点头受教。

    ……

    次日一早,秦雷便乘车赶往座落在铜锁大街的京都府衙门。

    《秦书·职官志六》上说:“京都府尹掌尹正畿甸之事,以教法导民而劝课之。中都之狱讼皆受而听焉,小事则专决,大事则禀奏。”也就是说,京都府尹是中都百姓的父母官,中都城的市容、民政、治安以及刑事案件都归他管。这么大的权利官衔自然不能低了,位列尚书之下,侍郎之上。乃是响当当的正三品大员。

    但京都府乃天子脚下,权贵如狗。有时抓到个地痞混混都有可能是破落男爵,比府尹大人还高一级。是以京都府尹不能自决的事情真不少,往往要请示丞相府和陛下才能决定。又加上时常会卷入王公大臣之间的恩恩怨怨,沦为替罪羔羊。这天下最大的地方官,竟成了全天下最不稳的位子。是以这任府尹秦大人自叹做的不是三品官,而是‘三桶官’。哪三桶?“传声筒、出气筒、泔水桶”而已。

    大秦开国二百年,竟然换了二百个京都府尹,正好一年一个。这还不算这位秦守拙大人创纪录的八年。

    文丞相尝与人言,自己一生佩服三个半人。三个是李浑、赵无咎、文庄。那半个就是秦守拙。旁人问:“秦府尹何德何能可以半跻身与当世巨掣之列?”文丞相笑曰:“于京都府尹任上五年者,足令老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