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第132部分阅读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第132部分阅读

戴上手环后,心境也有了变化呢?我可不记得你有这么容易入戏啊。”

    莎乐美轻声笑道,掏耳勺轻轻搔刮罗兰的耳道。穿了半天的女装,精神上有一直紧绷着,此刻疲惫已经渗入到骨髓之中,勉强变回男儿身,穿上便服后,再也没力气保持仪态,罗兰就这么枕在莎乐美的膝上,半闭眼睛,红着脸嘟囔道:

    “那还真是对不起啦。”

    演着演着,不自禁的对扮演的角色萌发超乎必要之上的共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罗兰自己也说不清楚。

    多半,是将为了追求理想,在错误道路上越行越远的贝阿朵莉斯和别的什么人重叠在一起了呢?

    或许是这样。

    可两者并不一样。

    和贝阿朵莉斯宛如少女的理念与怨念,讲述对人类的认知,却又不理解人类的假道学不同。某人的目标比那更加长远,手段也现实得多。

    那是身为上位者的、成年人的特权吗

    “不用勉强自己哦。”

    莎乐美微笑着让罗兰继续躺在自己膝头,全然无视背后几道火热的视线,缓缓低头,在罗兰耳边低语。

    “你已经干得很不错了。”

    闷闷的“嗯”了一声,怀抱着复杂的心情,眼睑渐渐变得沉重,不一会儿,发出安详的鼻息,罗兰居然睡着了。

    ps:晚上还有一更,敬请期待

    12会议,舞会(一)

    吕德斯在跳舞。

    这是外交界最近流行起来的刻薄话,意指最近吕德斯杜伊勒里宫、凡尔赛宫一系列的舞会。原本应该在谈判桌互打嘴炮,扔杯子、砸凳子、演全武行的外交官们整天流连舞池,海军裁军会议完全变成了看不到尽头的舞会,故而有这种贬损广为流传。

    会变成这样的局面,是由于查理曼、阿尔比昂之间关于海军舰艇总吨位的上限、比例,主力舰吨位比例,战舰性能等一系列问题针锋相对、寸步不让造成的。查理曼希望和阿尔比昂平起平坐,阿尔比昂冀望通过条约遏制查理曼海军,与会的拉普兰和卡斯蒂利亚属于打酱油的路人角色,唯一镇得住场面的伊密尔涉外局利奥波德枢机主教既不懂海军,又缺乏能让两国接受的可行方案,以及运筹帷幄的手腕。相持不下,又不能撕破脸皮,于是外交官和海军将领们就用接连不断的舞会、宴会来打发时间。

    上流社会是如此,基层民众的表现总体来说也差不多。

    镇压叛乱,塞爆路口的尸体对有暴乱天赋和热情的吕德斯人不是什么陌生的事情,不少人端着咖啡躲在窗户后面欣赏完镇暴,然后该干嘛干嘛。比起单调无趣的排队枪毙,那一天上演的更多的被讨论,首日公演大成功之后,有名的剧团接受了新版剧本,演员阵容也是一流,但再也没能见到传闻中被黄金蝴蝶包围的魔女出现在舞台上。多少令观众们有些失望。

    天下太平,一切照旧

    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廉价的事情,压碎几只不自量的螳螂后,局势沿着预先铺设好的轨道继续前进,其结果还要再过几年才会显现出来。眼下比起飘渺不定的未来,大多数人更关注明确的现在。

    特别是成功游离于陆军动乱风暴之外,独善其身的家伙。

    “除了主力舰之外,问题最大的还是巡洋舰部分。”

    海军上校安娜?伊拉里翁?德?科唐?图尔维尔伯爵拧着眉头,一脸不快的说到。

    在谈判中,主力战舰还能讨价还价一番。但一涉及到巡洋舰。阿尔比昂佬立刻就龇牙咧嘴,摆出一副“你敢动我试试”的嘴脸。

    骄傲的查理曼公鸡很难理解,为什么在一款“次等战舰”上,阿尔比昂雄牛们会表现的如此激动。身为陆权国家的查理曼不明白。对阿尔比昂这种绝对海权主义国家而言。巡洋舰在非战时期。乃是是超越主力舰的存在,其担负远洋巡逻、殖民地联络、控制权宣示、突发危机处置等任务,直接代表了一个国家对海洋的控制。说庞大的巡洋舰群一手撑起阿尔比昂的海权基石也不为过。

    查理曼最理想的目标是舰队规模达到与阿尔比昂相同。由两国确定一个“共同认可的最高限额”,在此吨位内,两国可以自由得装备海军。

    这种要求显然是阿尔比昂和卡斯蒂利亚不能接受的,查理曼对此也有所自觉,因此在坚持此要求的基础上,还准备了第二、第三套方案。

    所谓第二套方案,是在第一方案没有可能达成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通过在主力舰吨位上做出部分让步,同意主力舰规模小于阿尔比昂。作为交换,阿尔比昂应当在巡洋舰、护卫舰等辅助舰艇的吨位上作出“补偿”,即两国主力舰吨位比例为10:6,辅助舰艇吨位比例则为7:10。在此基础上双方就海外势力划分,停止扩建海外军事基地,殖民地“门户开放”等问题达成一揽子协议。

    方案表面上对阿尔比昂做出了让步,彰显了查理曼宣誓和平的诚意,实际上包藏祸心。乍一看查理曼海军作战力量甘居阿尔比昂之下,实际上查理曼在和平时期对海上通道的控制力反而更强了,在战时,这支规模庞大的巡洋舰可以成为执行“巡洋战争”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单舰游猎,袭杀敌国落单的商船,也可以组成打击集群,攻击商船团,攻克兵力不足的敌国殖民岛屿。处处设防,防不胜防的阿尔比昂海军唯有被动应敌,这样拖上一两年疲于奔命的阿尔比昂将会不战而溃。

    对这种坑爹提案,阿尔比昂自然是抵死不从,马尔伯勒公爵明确提出阿尔比昂海军至少需要保有80艘巡洋舰,查理曼的巡洋舰应保持在33艘至40艘左右,公爵对此给出的理由是“查理曼没那么多殖民地和海外利益需要保护,20艘巡洋舰也已经够多了,如果你们坚持要建造比阿尔比昂更多的巡洋舰,我们只能认为查理曼在准备和阿尔比昂的战争,没有通过谈判维持和平的诚意。如果因此导致和谈失败,查理曼要对此承担全部责任。”

    这是一个指责,也是一个威胁。卡斯蒂利亚这次没打酱油,旗帜鲜明的跳出来赞同阿尔比昂的提法,显然他们也有类似的担心。没有殖民地,也不是海军强国的拉普兰继续打酱油,谈判桌上一时间变成了2:1的形式。

    尽管双方都谈不上有和谈的诚意,暗地里都在谋划坑对手、坑谈判,但出于老谋深算,谁都没主动跳出来说“老子不谈了,你们玩蛋去吧”。主动扮演坑掉谈判的“坏家伙”,将道德制高点攻受让人。各种因素一系列相互作用下,和谈就成了无尽的华尔兹。

    代表们在吕德斯大小宫殿里的舞池跟包厢里忙活,造船厂的工人也没闲着,反而比战前更忙。因为假如和谈失败,双方将会发生一场大战,对战舰数量的需求是不言而喻的;万一和谈成功,也可以用“战舰已经建成服役”这样的既成事实来多占便宜。

    在舞池悠扬的圆舞曲和船厂铿锵作响的喧嚣中,谁也不曾知晓,查理曼正在台面下缓慢推进第三方案,与前两个咄咄逼人的方案相比,第三方案要“软”不少,连巡洋舰吨位的补偿也放弃了,似乎是一个查理曼全面服软的提案。可唯有仔细研究其中的细节,人们才会发现,这个带有某公司式精细的方案之中,究竟打着什么样的算盘。

    ps:抱歉,白天忙工作,忘了更了,晚上还有双更。敬请期待。

    12会议,舞会(二)

    端起茶杯,杯中的红茶带有第一季大吉岭独特的微绿,嗅嗅新鲜的香味,慢慢将茶水含入口中,沁人芬芳从舌尖、口腔、鼻腔迅速渗透至全身,温热的茶汁润过喉咙,茶杯无声地回到茶盘,李林睁开眼睛。

    “……有进步哦。”

    对御主的评论没有明显的表情显露,做执事打扮的尼德霍格微微欠身,迅速而不失优雅地续上红茶,接着分秒不差的在上午9时给办公桌上的花瓶里换上新的蔷薇。

    永远充斥各类办公用品、文件、报告书、信件的总裁办公室里,唯有此刻才会散发出一缕生活气息的暖意,对日常的景象一如既往感到安心,加上被小小称赞了一下,尼德霍格的嘴角不自禁的稍稍上扬。

    “关于陆军部叛乱事件调查组人选的事情,首相大人那边有消息了吗?”

    摇晃着杯中红茶,俯瞰车水马龙的街道,一如享受片刻偷闲和日光的中年人,怎么看都不会将这样一个相貌普通的男人和“阴谋家”、“腹黑”、“j商”、“杀人魔”等等荣誉称号联系到一起。保持着人畜无害的笑容,李林的视线重新回到尼德霍格身上。

    “首相阁下表示内阁还未就此事达成一致,重臣们还要再斟酌一番。”

    尼德霍格语调平静,眼睛里流露出轻蔑。

    风月二十六日的叛乱落幕后,除了对首恶分子、直接参与者从严处理之外,另一个重头戏就是对叛乱策源地、王道派大本营陆军部进行调查和清洗。黎塞留首相当然想把王道派份子一扫而空。可又不想让ve公司借机染指陆军部,填补王道派失势后的权力真空。是故,对调查委员会相关人员的选拔异常谨慎。

    ve公司对此表现出高度的“善解人意”,他们没有按照首相预想的提出抗议,要求让提坦斯接管陆军部,或是干脆解散陆军,让提坦斯取而代之。李林只提出了一个“非常小”的要求:调查委员会的首席必须是路易王太子。

    乍一看,这要求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让王道派的总后台去查自己人,这不明摆着防水么?黎大主教却很清楚,在ve公司和统制派全面得势的情况下。让王太子去查又何妨?等他从北方前线回来。调查也做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王太子签字上交。退一步,等王太子回国后在开始调查也一样,先有国王陛下将此事定性为叛乱。再有巴士底狱的行刑手用各种新奇刑法开导出来的口供。加上从王道派干将们家中、陆军部大楼里搜出来的东西做铺垫。调查结果可想而知。

    李林这是逼着王太子自己扇自己耳光,给自己脸上抹黑,吃了亏还喊不出冤。浸滛官场多年的红衣主教不得不钦佩老对手心机之深、手腕之狠。用意之毒海军、提坦斯这群得益者自然感谢你,哑巴吃黄连的王太子明面上还得拿你当好人,谢谢你让他有机会撇清干系,好事全让李林一个人占了!

    正因为这手段委实很好很强大,黎塞留至今仍迟迟未能接受。路易王太子固然不争气,可那位心高气傲、神经粗细直追战列舰主炮的殿下经过这番精神折磨后,再出个三长两短,让第二王子顺利上位的话,这个国家可就真成了ve公司的天下了。在妥善安排好缓冲措施前,他老人家还有的“斟酌”哩。

    反正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李林也不在意首相磨磨蹭蹭,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他处理。

    “海军部在早上7点派人询问公司,希望我们研究一下千吨级巡洋舰,千吨以下的护卫舰能最大限度武装到什么程度。”

    尼德霍格阖上记事本,将腋下厚厚一叠资料放在桌上。在海军谈判正式开始之前,李林就已经下达指示,调集造船设计部门的专家对吨位限制的舰艇如何强化性能展开预研,这些图纸便是研究成果。

    李林早已预见,不,是预测到了这种状况。另一个世界各种甩节操、秀下限的历史早就无数次证明了条约这种东西是多么空洞和可笑。

    从来没人会将人为制定的规则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准则,国家之间签署的条约更是一个冷笑话,签署条约的唯一目的就是在未来某个时候撕毁它。只要有必要,政客和军人都会毫不犹豫的抛弃条约和准则,而在没必要那么蛮干的时候,大家则喜欢钻空子。

    典型的案例是,当达姆弹之类的扩张性弹头被禁止之后,人们就着手研究新子弹,先是铅铝复合弹芯,再是小口径步枪弹,最后是钢芯弹。这些子弹碰撞目标后产生的翻滚和空腔效应带来巨大的杀伤力,足以把最初的达姆弹甩出几条大街,而且并未违反。于是政客很高兴,军队也很高兴。

    类似的事情在其它有关军备限制的条约上也可以找到例证,地球的历史曾经这么干过,查理曼和阿尔比昂同样会这么干。

    “只有结果是最重要的,过程和手段无足轻重。”

    李林很透彻的理解这一点,然后为他的客户们早早准备好了钻空子需要的东西。

    查理曼王家海军的第一、第二方案都太强势,只要阿尔比昂没发生什么异常状况,一般不会接受那种苛刻的要求。最有可能成为条约内容的还是方案三,即查理曼接受10:6的舰队吨位比例,在巡洋舰问题上也不再纠缠不清,同意阿尔比昂关于限定巡洋舰吨位、性能、数量的要求,最终达成海军条约。

    这是一种皆大欢喜的结局,不过台面下的猫腻可就多了去了,就算做出种种限制,要从技术层面钻空子并不是什么难事。二战爆发前的条约巡洋舰,还有脚盆的最上级,米帝的布鲁克林级都算是这方面的范例,打造风帆版“惊人违约舰”对ve公司不算难题,预研工作也相当顺利。和两国海军关于技术转让的接洽已经开始,等到条约签字生效,两国一定会出个好价钱购买相关技术和图纸。

    唯一的问题是,技术发展极少有一蹴而就的,当中少不了挫折、困难,有时还要搭上性命。旧日本海军也是交了“美保关事件”、“友鹤事件”、“第四舰队事件”这些血淋淋的学费后,头脑才稍许灵清一点,能相对较客观理性的看待造舰竞赛。

    所以,为了吉尔曼尼亚的未来,为了科学的循序渐进发展,阿尔比昂和查理曼该交的学费一个字儿都不能少。

    ps:还有一更因为剧情修改,明早放出,见谅!

    12会议,舞会(三)

    古朴的办公室里充满焚香的香味,三重金冠摆在一旁的天鹅绒软垫上,带着红色小帽的教皇格里高利五世猊下反复阅读从吕德斯发来的密信,抬头看看摊在办公桌上的地图,老脸皱成一团。

    历任教皇皆为出色的神学家、辩论家、宗教家,鲜为人知的是,他们还是老于世故的外交家、政治家。

    每当与罗斯联合公国的“圣战”结束,教会的权威出现动摇的征兆时。教皇们便会选择利用几组相互牵制的联盟关系来巩固伊密尔的地位。通常的流程是:首先安抚拉普兰,为其提供经济援助和国家安全的保证,换取拉普兰继续承担防范罗斯联合公国南下的“肉盾”角色。其次,利用信仰和查理曼的扩张野心为要挟,迫使塞雷斯和伊密尔保持特殊关系;作为交换,伊密尔尽己所能的保障塞雷斯的独立自主,为有朝一日可能出现的扩张主义查理曼背后埋下一颗钉子。在与阿尔比昂方面,部分放弃干涉阿尔比昂国内宗教、政治事务,调停卡斯蒂利亚和阿尔比昂之间间歇性的教义分歧冲突,确保这个联盟从海陆两个方向牵制查理曼,但又保证三个国家不会爆发全面战争。

    以上几组关系中,任意一国需要伊密尔的程度都大于伊密尔需要他们的程度,如此一来,伊密尔就总能扮演人类阵营领导者和仲裁者的角色。等到各国抚平战争创伤,教皇就会宣布发动新一轮“圣战”。能赢过罗斯联合公国自然最好,万一又以不胜不败告终,就重启上述流程,从原点开始再次循环。

    这是一套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战略体系,千年来确保了伊密尔崇高超然的地位。无独有偶,李林为亚尔夫海姆制定的外交战略也是相似的路数,都是权力政治的产物。唯一不同的是,李林的手段和理念更加现代化和进步,同时也更为节制。在遇到新问题时,亚尔夫海姆方面总能迅速调整策略。而教会这架老旧的权力机器则有些难以适应。

    如何调解由于海军军备竞赛。诸国之间火药味十足的关系,重新将这些贵金属中毒的家伙给领回原来的循环轨迹上?一想到这个问题,格里高利五世的胃疼就发作起来,强忍着胃袋被小刀刮来刮去的痛楚。从抽屉里取出胃药服下。

    该死的查理曼。该死的黎塞留。该死的军备竞赛,该死的殖民地,还有……该死的ve公司。都是李林的错!

    还没等药效完全发挥,教皇猊下一边在心里咒骂,一边忿忿的看着办公室一角摆放的ve公司总裁半身像,画框里的李林端着盛有红酒的高脚酒杯,姿势优雅得体。

    自从ve公司崛起,教会的安稳日子就越来越少。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