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神话三国 > 神话三国第32部分阅读

神话三国第32部分阅读

汇报,纪灵、桥蕤率领一万大军,正在赶来。

    看完战报,贾诩有些担心的对徐晃:“能守得住登封城吗?”

    徐晃微微一笑:“请贾侍中放心,请陛下放心,有徐晃在,袁术休想进登封一步。”

    贾诩满意的点点头,随即与杨凤一起率领主力赶往二十八浦。

    贾诩刚刚离开,纪灵、桥蕤也接到了消息,率军直扑登封城,同时派人向袁术汇报,请他立刻派人增援。如果不能及时夺回登封城,戏志才的计划会全部落空。

    徐晃坐在城头上,看着远处袁军激起的烟尘,微微一笑,对族弟徐商说道:“阿商,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切勿错过。”

    徐商看看远处的敌军旌旗,眉头微皱:“兄长,敌众我寡,恐怕守不住啊。”

    徐晃看看他,暗自叹了一口气:“你守城,我出战,先挫其锐气。”

    徐商大惊失色,看看城外,再看看徐晃。徐晃已经提起大斧,大步下城,宏亮的声音远远传来:“不论我是生是死,你都不准出城,违令者,斩!”

    徐商打了个寒颤,下意识的大声应道:“喏!”

    第152章 徐晃发威

    纪灵率领三千人为前锋,奔到城下,勒住了战马,打量着城头。

    城头已经换上了朝廷的战旗,旁边还有一杆将旗,上面有一个“徐”字。

    纪灵冥思苦想,也没想出朝廷有哪个将军姓徐。

    不过,他随即看到了一个姓徐的将领。一个年轻的将领,率领五百将士,在城门外列阵。一杆小一些的将旗在他身后飞舞,上面应该也是一个“徐”字。

    纪灵笑了,年轻人就是冲动啊,和天子一样,这位年轻的将领居然想以五百人迎战他的三千大军。既然你要送我功劳,那我就不客气的了。纪灵举起三尖两刃刀,向前一指,厉声喝道:“前锋营,击杀之!”

    战鼓声响起,一千前锋营冲出战阵,直扑徐晃。

    徐晃背着手,一动不动。两名亲卫站在他的身后,一个手持大旗,一个拄着徐晃的战斧。

    两军相距一百步,徐晃低下了头,不动如山。

    两军相距五十步,袁军兴奋的吼声传入徐晃的耳朵。徐晃依然低着头,伸出右手,亲卫立刻将战斧递到他的手中。徐晃接斧在手,在地上轻轻一顿。“嗡”的一声闷响,整个大地似乎都跟着晃了一下,每一个战士的心也跟着跳了一下,猛然惊醒。每一个人都睁开了眼睛,眼神凌厉,面目狰狞。

    两军相隔二十步,徐晃抬起了头,冷漠的目光越过身前的盾牌,锁定了那个被亲卫簇拥的袁军校尉。那校尉正在奔跑,被徐晃看了一眼,突然觉得寒意彻骨,心生惧意。他下意识的想停住脚步,急切间哪里停得住,被身后的士卒推得踉跄向前。

    没等他反应过来,徐晃举斧大吼:“杀!”吼声未落,他冲出了战阵,战斧划出一道银光,向冲在最前面的两个袁军士卒砍去。袁军士卒报以怒吼,举盾相迎,挥刀便砍。

    “呯”的一声巨响,盾裂,刀碎,人亡。

    一颗首级,半面盾牌,飞跃二十余步的距离,砸向那个惊魂未定的袁军校尉。

    袁军将士目瞪口呆。

    徐晃沉默的挥动战斧,卷起一道道斧影,隐隐有风雷之声,当者披靡。

    五百将士以徐晃为锋,势不可挡的杀入袁军阵中,轻而易举的撕开了袁军原本就不算严整的战阵。只不过数息之间,徐晃连杀六人,冲到了那个袁军校尉面前,一斧劈下。

    校尉与两名亲卫同时举起了盾牌,劈出了战刀。

    徐晃身体微侧,手中战斧不变,一斧劈在校尉的盾牌上。

    两柄战刀从他身侧刺过,刀锋刮在战甲上,擦出一溜火星,摩擦声刺耳。

    “轰!”盾碎,露出了校尉惊恐的脸。

    斧落,劈开了校尉的头盔,劈开了校尉的面门,劈开了校尉的身体。

    徐晃收斧,左右一挥,沉重的斧头敲在那两名袁军亲卫的头盔上。一声脆响,两名袁军亲卫口鼻喷血,踉跄着向左右摔倒。

    此时,校尉的身体像一朵盛开的花,慢慢的分开。

    徐晃迈步从两片身体中穿过,血淋淋的战斧一指远处的纪灵:“杀!”

    他身后的将士热血贲张,齐声怒吼:“斩将!”

    更多的人同声大喝:“夺旗!”

    袁军被徐晃的骁勇吓得魂不附体,他们看看被徐晃一斧劈成两半,残躯犹自扭动的校尉,心神俱震,再也没有人敢和徐晃面对面,有人大叫一声,掉头就跑,有人哭出声来,如丧考妣。

    徐晃拔步飞奔,直扑纪灵。

    纪灵汗如雨下,两眼发直。他万万没想到,这个不知名的年轻将领居然有这样高明的武艺。这简直是传说中的万人敌啊,明悟了命格,据说有白虎命的孙坚也不过如此吧?可是,为什么他之前却没看到一点点杀气,白虎命的孙坚可是百步之外都能让人感受到他的压力。

    纪灵来得匆忙,刚刚到城下,面对着徐晃五百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压力,所以他也没有急着布阵。他相信,以千人前锋营足以缠住徐晃,他的任务是防止城里的人出城支援徐晃,这样一来,他就可以趁势夺城。

    他没想到徐晃如此强悍,眨眼之间就斩杀了他的前锋营校尉,破阵而出,直扑他的本阵。

    他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排兵布阵需要时间,而徐晃根本不可能给他这么多时间。

    纪灵在瞬间做出了最正确的反应,他猛踢战马,举起三尖两刃刀,向徐晃冲去,同时厉声大吼“亲卫骑,冲锋!”

    纪灵是袁术手下的大将,有五十名亲卫骑,对于缺马的山东人来说,这是不多见的。骑士当然也是精挑细选的精锐,是纪灵手中最强悍的力量,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这是他的胜负手,在形势不利的时候,这是他保命的倚仗。

    纪灵从来没有想过,战斗一开始,他就不得不用这五十名亲卫骑来挽救战局。

    早在城楼上,徐晃就从烟尘中看到了纪灵和他的五十名亲卫骑,他当然也清楚骑兵的优劣。一出手就以雷霆之势斩杀袁军前锋营校尉,就是为了尽快突破他的阵势,接近纪灵的本阵,不给纪灵反应的时间,不给骑兵加速的距离。

    骑兵刚刚起动,徐晃已经冲到了他们面前。

    战斧横扫,“啪啪”两声脆响,一匹战马被敲断了腿骨,悲嘶着倒地。马背上的骑士飞身落马,徐晃的亲卫赶到,凌空一刀,一刀枭首。

    徐晃一击得手,战斧连挥,接连砍断三匹战马的马腿。战马轰然倒在,剧烈的抽动着身体,挡住了后面骑士冲锋的道路。后面的骑士不得不勒住了缰绳,放弃了加速,以免踩中残马,摔落马下。

    没有了速度,骑兵连步卒都不如,徐晃率先杀入,势如破竹,扑向纪灵。

    纪灵心如死灰,看着劈波斩浪,越来越近的徐晃,他知道自己的一时疏忽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这个年轻的将领不仅武艺高强,很可能明悟了命格,一步踏入了半神境界,而且善于捕捉战机,一旦得手,就不会给对手任何反扑的机会。

    他现在就是这个可怜的对手。

    纪灵欲哭无泪。怎么一上阵就遇到这么一个怪胎?这已经不能用时运不济来解释了,简直是倒霉到了极点。如果他知道有这样的人存在,他怎么会用这样的散阵来应战,如果让他扎好了阵势再迎敌,徐晃又怎么可能如此轻松的破阵。

    一切的一切,都只能用天意来解释。

    纪灵悲愤交加,怒吼一声,举起了手中的三尖两刃刀,狠狠的劈向徐晃。徐晃冷笑一声,沉重的战斧荡开一柄长矛,劈开一名袁军骑士,反撩而起,迎上了纪灵的三尖两刃刀。

    “当”的一声脆响,纪灵虽然居高临下,占尽了优势,却依然不敌徐晃的巨力。他双臂酸麻,三尖两刃刀几乎脱手。没等他反应过来,徐晃拧身,扬起的战斧顺势下劈,直奔纪灵后背。纪灵吓出一身冷汗,本能的猛踢战马。战马向前一窜,徐晃的斧尖擦着纪灵的背甲滑过,一斧劈在马臀上。

    一劈两半。

    战马悲嘶一声,向前冲出半步,翻身摔倒。纪灵虽然没有回头,听到背后战斧刮擦战甲的声音,也猜到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下意识的飞身下马,避免了被战马压住的厄运。倒毙的战马还帮他挡住了徐晃的部下,给纪灵一个难得的喘息的喘息机会。纪灵双目圆睁,再也没有迎战的勇气,伸手将一名骑士推下马,飞身跃上战马,拨转马头,向斜刺里奔去。

    亲卫骑见状,也无心恋战,纷纷催马逃离战场,逃离徐晃这个非人的对手。

    袁军瞬间崩溃。

    ……

    “什么?”戏志才一跃而起,冲到斥候面前,厉声吼道:“你有没有看错?”

    斥候吓得脸色煞白,一句话也不敢说。

    “不可能,不可能!”戏志才挥舞着脏兮兮的袖子,连声嘶吼。他的声音沙哑,似乎每一个字里都带着血丝,正如他的眼睛一样。

    曹操也惊骇莫名,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贾诩率领主力赶往二十八浦与刘辩会合,却留下了两个尾巴。伍玄占据少室山,徐晃抢占登封城。这个并不意外,戏志才早就算到贾诩会这么干,只等贾诩通过登封,他就会让袁术抢回登封城,切断刘辩的退路,将他堵死在二十八浦。

    袁术显然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所以他派出纪灵、桥蕤抢攻登封。就算贾诩给徐晃下了三千人,仓促之间,他也很难挡得住袁术的三万大军围攻,登封失守应该是一两天的事。

    可是,谁也没想到,徐晃居然有这样的战力,以区区五百人一举击溃了纪灵的三千人马。

    曹操很熟悉纪灵,他虽然还没有明悟,可是他的武艺绝非等闲,徐晃能这么轻易的击溃他,只有一个可能:徐晃已经迈过了那道门。

    什么时候明悟命格变得如此容易,区区一个不知名的徐晃也迈过了那道门?

    这世道究竟是怎么了?当真是乱世将临,谋臣、勇将争先恐后的出现,要趁此乱世一展身手?

    一念及此,曹操不寒而栗。

    第153章 反其道而行

    “要不要派孙坚去增援?”曹操试探的提议道。

    “不行。”戏志才一口拒绝。曹操讪讪的把后面的话又咽了回去。戏志才看了他一眼,放缓了口气,解释道:“我们的目的是屠龙,击杀刘辩,一战功成,而天下可定,避免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事……”

    说到这里,他迟疑了片刻,眼神有些不安,似乎自己对这个理由也不太相信。他走了两步,调整了一下情绪,接着说道:“徐晃虽然占据了登封,可是他兵力太少,袁术越过登封,在城东的山谷中列阵,依然可以堵住刘辩的退路,徐晃无能为也。刘辩身边有吕布、张绣二将,只有典韦、关羽、孙坚三人联手,才有可能屠龙成功。”

    “更何况,孙坚手中有剖鲧吴刀,他才是屠龙的真正主力,用来对付徐晃,岂不是委屈了。”

    曹操点头同意。

    “贾诩真是个麻烦,居然留下这么多人守后路,又让我的计划打了些折扣。”戏志才懊丧的拍拍脑门:“如果是在平时,和这样的人斗智的确是个乐趣,现在……是个麻烦。”

    曹操欲言又止。戏志才一向自负,甚至有些目中无人,他能这么说贾诩,实在是对贾诩的一种称许。不过,贾诩当年在洛阳为郎中,可没有一个人看得起他,就连以识人蓍称的郭林宗、李膺都没有提到他。他们不提携他,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有和贾诩接触过,也许是认识也不肯提携。因为贾诩是个凉州的寒门士子。

    地域偏见,门户偏见,害人不浅啊。如果当初山东人愿意接纳贾诩,贾诩又怎么会因为天子的赏识而死心塌地的为天子卖命。

    “将军去见见袁术吧。”戏志才叹了一口气,“我要休息一夜,养养精神。”

    ……

    刘辩见到贾诩之前,就接到了徐晃大破纪灵的战报。他又惊又喜,麾下又多一员猛将,胜算又多了一分。徐晃守住登封,退路有了保障。这都是好消息。

    “文和这双眼睛,堪比许子将了。”刘辩半开玩笑的说道。

    贾诩微微一笑:“臣怎么能和许子将比。他是半仙,臣最多只是一个略微聪明一些的人罢了。”

    刘辩放声大笑。

    “陛下,吕布已经救出,是不是该撤了?”

    “不急。”刘辩好整以暇,不紧不慢的说道上:“朕还没搞清楚戏志才究竟在搞什么鬼,现在走,岂不是太可惜了。”他把吕布就在百山谷中,离此不过五六里,他却无法听到一点音讯的事告诉了贾诩,最后说道:“文和,你可曾听说过这样的事?”

    贾诩皱着眉头,思索了良久,最后还是摇摇头:“臣想不出这其中的道理。声音乃无形之物,用什么样的办法能够隔绝声音?”

    “朕也想不能啊。”刘辩指着不远的石潭说道:“诡异的还有这些石潭,不知道戏志才用了些什么手段,居然让石潭里的水比往常少了许多。文和,你亏得让伍玄和徐晃留守后路,要不然,我们的用水可能更紧张。”

    贾诩听了,感慨不已。他原本觉得自己学问驳杂,见识也算广,现在才知道还有很多东西自己一无所知。这世家传承千年,果然不是一般寒门能够相提并论的。

    “那陛下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朕准备迁一部分人去龙渊。”刘辩指了指远处:“龙渊的水虽然苦咸,不能饮用,但是用来洗刷没什么问题。省下这些水用来饮用,我们可以多支撑几天。以人力逆天,我想戏志才支撑不了太久。我不能让他在我刘氏祖山击败我,否则,对舆论不利。”

    贾诩沉吟片刻:“陛下准备再等多久?”

    “三天。”刘辩知道贾诩在担心什么,伸出三根指头:“三天之内,如果戏志才还不出手,朕就可以正大光明的撤退了。”

    “好,臣就陪陛下赌这一回。”

    ……

    袁术接到纪灵被徐晃击败的消息,勃然大怒,立刻下令要强攻登封城。就在这时,他接到了戏志才的消息。戏志才难得的放低了姿势,解释了击杀刘辩的重要性,并承认非袁术不足以当此重任。至于徐晃,根本无足轻重,刘辩一死,他除了投降之外还能有什么出路?

    最后,戏志才不经意的提了一句:袁绍正在河内与张燕大战,进展顺利。

    听到这句话,袁术再也没心思和徐晃较劲了,他率领大军绕过登封城,在孙坚被刘辩击败的地方布阵,切退了刘辩的退路。看着当日的战场,袁术冷笑不已。孙坚明悟了命格又如何,个人的武力代替不了号召力,兵力不足,孙坚还是只能做他的打手。

    得知袁术赶到,曹操、孙坚和刘备等人赶来拜见,戏志才没有来,他正在静养,准备给刘辩最后一击。袁术虽然有些不高兴,可是一想戏志才如果击杀了刘辩,他袁术就可以抢在袁绍前面进入洛阳,他还是很满意。

    商量定了作战方案,袁术设宴,款待曹操等人,尽欢而散。

    ……

    二十八浦。

    刘辩坐在山坡上的一块巨石上,看着将士们忙碌。虽然依照常理说,二十八浦的水量不足以形成水攻,刘辩还是下令将军营扎在了地势较高的地方,以免戏志才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手段,移山倒海,给他来个水淹七军。

    居在高处,可以防止被淹,但是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那就是用水问题。经过和荀攸、贾诩等人商量,趁着水潭中的水势还没有变化的时候,利用一切材料,尽可能的多储备一些水,以备不时之需。

    一声令下,将士们开始忙碌起来,用各种工具从水潭中取水。

    一万多人取水,不到半个时辰,附近的几个石潭里的水就被取空,露出了潭底。

    “陛下,没水了。”卫观端着一只瓢走了过来,瓢里只有半瓢混着泥浆的水。刘辩看了一眼,和贾诩、荀攸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有些异样的感觉。这水潭里的比估计的还要少得多。

    “文和,你在这里等着,看看还能不能渗出一些水来。”刘辩站了起来:“朕去龙渊看看。”

    “陛下小心些。”贾诩难得的?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