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神话三国 > 神话三国第101部分阅读

神话三国第101部分阅读

    ,特别是在眼下这种情况。

    “爱卿,你回朝吧。”

    “唯!”刘虞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但是随即又关切的问道:“陛下,袁绍对幽州虎视眈眈,公孙瓒虽然善战,却性格偏激,不善治民,又与各地的世家不太和睦,如果……”

    刘辩明白了。公孙瓒虽然也是出身辽西世家,但他是庶出子,对世家内部的那种等级森严和傲慢非常反感,他宁愿用一些出身贫寒的人,也不肯给那些世家机会。如此一来,世家当然也不肯支持他。有刘虞从中弥和时还好,如果由他来掌控全局,幽州内部必然不安,公孙瓒也会成为孤臣。

    “多谢爱卿提醒,朕会安排的。”

    “唯。”刘虞二话不说,躬身答应。

    ……

    刘辩住在弹汗山,迟迟没有离开的意思,阙居几乎急得一夜白头。刘辩没有一口咬定是他的问题,却也没有放过他。不管怎么说,那些汉骑是从鲜卑人的驻牧地通过的,他这个王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交出一个能顶罪的人给刘辩,否则,刘辩不会满意。

    可是,交出谁给刘辩,才能让刘辩满意呢?

    同样,不管交出谁,阙居在鲜卑人心目中的地位都会受损。当初东部鲜卑投降汉人,并不是因为心向教化,而是迫于兵势,生怕刘辩趁势挥兵东部鲜卑,像杀中部鲜卑的人一样杀得血流成河,这才不得不低头。在鲜卑人看来,一时投降并不可耻,但失去了独立地位,彻底沦为附庸,却是他们不太愿意接受的。

    如果为了让汉人满意,还要交出鲜卑人顶罪,他们会更加恼怒,说不定会铤而走险,再次反叛。如此一来,弹汗山对各部落的控制力就会受到质疑,而阙居这个王相能不能再做下去,也要打个问号。

    夹在刘辩和各部落之间,阙居左右为难。他本想拖一段时间再说,刘辩回到了中原,他随便找一个小部落交上去也就算了,想来刘辩也不会千里迢迢的来验证。可是刘辩滞留弹汗山不走,他这个想法落了空,每天还要面临着刘辩的追问,他实在无法忍受。

    与此同时,刘辩下令各部落的精锐集结,准备西征作战,也让阙居有一种强烈的不安。

    刘辩西征自然是要攻击和连,却绝不仅仅是和连,他的目标中还包括落置犍落罗、律日推演这样的西部鲜卑豪强。如果东部鲜卑听他的指挥,鲜卑人自相残杀,实力必然大减。阙居之前和落置犍落罗的联合也就成了空。如果不听,刘辩很可能先对东部鲜卑举起屠刀。

    这同样是个左右为难的死局。

    阙居焉能不急。他觉得自己脖子上似乎套了一根绳索,而绳索就抓住刘辩的手中。开始很松,他还不觉得怎么样,现在刘辩慢慢的开始收紧绳索,他就有点喘不过气来了。

    阙居向相府里的汉人儒生智囊们问计。这些儒生都非常兴奋,一个个慷慨陈词,或不屑,或激烈,唾沫横飞,给阙居献上了一条又一条的好计。有的建议阙居施缓兵之计,借口查证责任人,远离弹汗山,让刘辩找不到他。有的建议阙居集结东部鲜卑的部落首领,将自己的困境和盘托出,争取他们的同情,一致对外,抱成团和刘辩据理力争。

    正说得热闹,一个儒生突然从外面走了进来,面色惊惶。

    “王相,天子身边是不是有一个中年儒生?”

    被儒生们的引经据典说得晕头转向的阙居愣了一下,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连连点头。

    “那王相知不知道他叫什么?”

    阙居又想了好一会:“好象叫……荀彧。”

    “什么,荀彧?”首席智囊,一个年约六旬的长者失声惊叫。

    大帐里顿时鸦雀无声,儒生智囊们面面相觑,尴尬不已。有一个中年儒生不解,起身拱了拱手,问道:“荀彧是谁?夫子何以如此惊讶?”

    长者鄙视的看了他一眼:“你连荀彧都不知道是谁?”

    “他……很有名么?”中年儒生觉得很好笑,本想说笑两句,可是一看长者脸上嫌恶的神情,又觉得有些尴尬。

    “名倒不是很有名,不过,他在儒门内的地位却很高。”长者不动声色的挪了挪位置,似乎想离这个没见识的家伙远一点。他看看四周,见不少人与身边这位一样,用求教的目光看着他,不禁得意起来,抚着胡须,慢条斯理的说道:“如果说袁绍是儒门公开的领袖,那么荀彧就是儒门藏在暗处的领袖。只有真正的儒门中人才会知道他的身份,我也是偶尔从师门得知,颍川四长,荀淑称神君,陈寔父子并称三君,可不是凭空得来的,他们都是传承千年的世家,儒门内举足轻重的人物……”

    听完长者卖弄式的讲解,帐内的儒生顿时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有人起身告辞,匆匆而去。没等阙居明白过来,原本热闹的大帐里已经空空如也,只剩下阙居和长者。

    阙居一把抓住长者的袖子,生怕他也起身告辞。他虽然听不懂那些汉话,但是他已经感受到荀彧带来的压力。他恳切的说道:“夫子,荀彧……很厉害么?”

    长者叹了一口气,指了指那些空出来的位置。“王相,你知道他们急着离开,是干什么去吗?”

    阙居茫然的摇摇头。

    “他们都是赶去拜见荀彧。”长者站起身,轻轻的抖了抖袖子。“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老朽无能,蒙王相厚待,临行前有一言相告。”

    阙居不敢怠慢,连忙起身,执弟子礼。

    “大汉内乱,与其说是袁绍起兵复仇,不如说是儒门要与皇室争权。没有袁绍,还会有方绍,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可是荀彧作为儒门中不可替代的人物,他站在天子一边,却将影响很多儒生的选择。如果我猜得不错,大汉的局势很快就会有大的逆转。王相,大汉内乱,鲜卑人可以分一杯羹,可是如果儒门与朝廷合作,大汉内部统一,别说鲜卑人现在四分五裂,不堪一击,就算是像当年的匈奴人一样控弦三十万,也无法逃脱远遁漠北的下场。王相,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阙居半懂不懂,但是他至少知道长者话语中的警告。儒门与朝廷合作,大汉分裂的局面很快就会结束,统一的大汉不是目前的鲜卑人所能抗衡的。从长远计,不要与刘辩对抗才是明智的选择。

    不等阙居说话,长者挣脱了袖子,匆匆而去。

    ……

    “荀彧,你很有号召力啊。”刘辩摇着马鞭,似笑非笑的说道。

    荀彧一脸的无奈:“这不是陛下想看到的结果吗?如果我没有这样的号召力,陛下又何必天天带着我招摇过市,唯恐那些儒生不知。”

    刘辩哈哈大笑。唐陶也跟着笑了,看向荀彧的目光有些调侃,还有些欣慰。在他眼中,荀彧一直是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的智者形象,现在被刘辩玩弄于股掌之上,是以前是很难想象的事。想起妹妹的话,他不由得暗自佩服。还是妹妹有眼光,别人都以为刘辩是个废物,她却认定刘辩有前途,即使刘辩远赴玄冥海,她也不改初衷,至死不渝。如今刘辩归来,唐家的前途简直一片光明。

    荀家就说不定了。

    “说你胖,你还真喘了。”刘辩斜睨了荀彧一眼:“你真以为天下事取决于你们这几个书生之手?那些个儒生除了说一些不着边际的空话之外,还能有什么本事。他们真要有本事,又怎么会逃到草原上来忽悠阙居。”

    荀彧无言以对,只好紧紧的闭上嘴巴。

    刘辩正待再损荀彧两句,远处一骑飞奔而来。刘辩眼力过人,一眼看到了骑士背后插着的三面小旗,不由得眼神一缩。这是六百里加急的驿卒,居然会出现在弹汗山附近,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消息。

    很快,龙骑的将士也看到了这个驿卒,有人上前拦住,验证了身份,才将他带到刘辩面前。驿卒仔细看了刘辩一眼,双手奉上一封急信。刘辩拆开一看,嘴角一挑,目光转向荀彧。

    “陈纪死了。”他抖了抖手中的急信。“他死在戏志才的手中。”

    荀彧心头“嗡”的一声,惊得半晌无语。他已经猜到戏志才会去长安抢夺剖鲧吴刀,但是他万万没想到陈纪会因此死在戏志才的手中。荀家、陈家明争暗斗了这么多年,陈纪是三君中硕果仅存的前辈,却死在戏志才这个疯子的手里,他的罪孽又深了一重。

    第399章 华雄

    刘辩将荀彧的神情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

    他之所以滞留弹汗山,迟迟没有南归,就是要等长安的消息。

    荀彧担心的是袁绍手中的凤卵,刘协手中的剖鲧吴刀,他担心的却是贾诩能不能明白他的心意,按照他预设的计划进行。他不杀戏志才,不是杀不了戏志才,而是希望戏志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可是,如果贾诩不能理解他的用意,竭尽全力的阻止戏志才,那他的计划就算最后能够实现,损失也会非常大。

    现在看来,贾诩虽然还没有得到他已经从玄冥海返回的消息,却已经做出了最正确的反应。不管陈纪死不死,他的计划都不会受到影响。

    当然,陈纪死了,对他的计划更有利。荀彧回归,儒门的力量有所增强,如果陈纪不死,他还要多费一番手脚。陈纪一死,他就无须再费心思,即可保证儒门的势力不会太膨胀。

    一路走来,虽然荀彧并没有完全向他敞开心扉,只是有选择的向他透露了一些儒门收藏的道术。可是他已经意识到,儒门也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他们在保存文化这方面还是有功的。很多上古流传的道术因为儒门历代精心甚至以生命为代价的保护,才能够流传到今天。他们自己也许并不清楚这些典籍和道术有多么重要,可是刘辩却非常清楚,儒门守护着一个神秘宝藏的大门。

    这个宝藏里面,也许就包含着龙文明的秘密,㭎鼓十曲只是其实的一项而已。

    所以,他不能简而化之的清洗儒门,也不能粗暴的出兵平叛,将儒门赶尽杀绝。他有这样的实力,可是这样做的损失将是惊人的,华夏文明积累千年的文明将毁于一旦。

    费尽心机的和荀彧周旋,甚至不惜将戏志才这个强劲的对手放回中原,就是要迫使荀彧和他合作,一点点的吐出儒门的秘密。在这一点上,最可能体会他心思的人就是贾诩,在没有得到确切消息的情况下,贾诩承担了丢失剖鲧吴刀的责任,让戏志才取走了剖鲧吴刀,又最大程度的保存了实力。不得不说,贾诩这只灵龟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智慧。

    有贾诩坐镇长安,他可以放心了。

    当然,有李儒坐镇定襄,他同样也很放心。

    贾诩也好,李儒也罢,甚至可以包括一直在洛阳不显山不显水的阎忠,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博学多识,机智过人,又偏偏出身寒门。在这个重视门第的时代,他们很难出头,如今遇到了他这个器重他们的“明君”,他们愿意付出百倍的努力来回报他的赏识。

    在这一点上,他其实和公孙瓒有一样的看法,世家子弟自认为仕途是他们应得的,不管你怎么赏识他们,他们都不会感激你。和他们相比,寒门士子才是可以依靠的对象。只不过他和公孙瓒相比,他的地位更高,选择余地更大,主动权也更多。

    “钟繇也懂兵法?”

    荀彧愣了一下,不知道刘辩为什么会突然问起这个问题。他眨巴着眼睛,看着刘辩。

    “陛下为何有此问?”

    “公达向长公主建议,将钟繇转为军职。”刘辩淡淡的说道:“陈纪死了,陈群自认实力不足,已经将守护数百年的秘密转到了钟繇手中。钟繇愿意献出《风后书》。”

    荀彧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现在他才知道,戏志才回到中原,陈纪战死,会引发这么多的连锁反应,即使他聪明过人,他也有些应接不暇。

    “陛下……同意么?”

    “为什么不同意?颍川四家之一的钟家愿意入军职,我求之不得。”

    “陛下不怕儒门掌握了兵权之后,会对朝廷有所威胁?”

    “你是怕钟家压过荀家吧?”刘辩哈哈一笑,反问道:“其实你大可不必担心,我知道你的两个兄弟都有将兵之能。怎么样,让他们到朕的身边来吧,朕志在天下,不怕人才多。”

    荀彧没吭声,他不打算让荀谌、荀衍重归朝廷。如果是那样的话,儒门就等于彻底向朝廷投降了。

    他还没死心。让袁绍、曹操保存一份实力,他才有和刘辩周旋的底气,才能避免让刘辩肆意妄为,哪怕因此将两位兄长推进深渊,他也在所不惜。与天下人相比,与儒门的事业相比,荀家的任何损失都是值得的,何谈两位兄弟的前途。

    “钟繇的确有坐镇一方的能力。陛下准备如何安置他?”

    “贾诩建议让他出任幽州刺史,朕觉得很合适。”

    荀彧皱起了眉头,好半天没有说话,眼神中全是忧虑。

    刘虞失职,幽州牧肯定是做不成了。可是让钟繇出任幽州刺史,其中的深义却非常值得深究。幽州刺史不是幽州牧,在官职上,钟繇比公孙瓒低,这样一来,钟繇就不能完局掌控幽州,就算他想和袁绍有什么联系,他也无法跨过公孙瓒这一关。

    可是,刘辩任命钟繇为幽州刺史,却向天下人展示了他的胸怀。颍川四家之一的钟繇都能担任幽州刺史,处于与袁绍直接对抗的前线,还有谁是刘辩不肯原谅的呢?

    如此一来,儒门倒向朝廷的人会更多,而袁绍的实力将进一步被削弱。

    看似很简单的一个人事变动,却有可能带来无法想象的人心转向。刘辩的心思已经够深沉,而那个贾诩在情况不明下做出的反应更让他不安。有这样的奇才协助刘辩,他还有多少机会?

    “陛下打算什么时候回长安?”

    “本来还想着早一点回去,现在看来,没有必要了。”刘辩哈哈一笑:“先收拾了和连、落置犍落罗再说。”

    荀彧暗自叹了一口气。他猜得没错,有贾诩坐镇长安,刘辩从容多了。这两个人之间的默契非常人可以想象。他们联手,没有人敢说有把握战胜他们。

    ……

    李儒兴冲冲的走上了大堂,将一封诏书递到董卓的面前。

    “太尉,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槐头死了?”

    “槐头倒是没死,不过也和死差不了太多。”李儒笑吟吟的说道:“陛下已经从玄冥海返回,到达弹汗山……”

    李儒还没说完,董卓就突然跳了起来:“当真?”

    “当然是真的。”李儒哈哈大笑,“太尉,你是不是担心陛下会抢你的功劳?”

    董卓转了转眼睛,也放声大笑。

    “放心吧,陛下说,这次出兵还是以你为主。他会率领龙骑和鲜卑精骑为奇兵,在必要的时候助你一臂之力。”

    董卓如释重负,抚着花白的胡须,满意的点了点头。“有陛下相助,我这个功立定了。和连小儿,我看你能逃到哪里去。”

    “太尉,和连算什么,陛下回到了弹汗山,却不回中原,依我看,他这是志在天下啊。”李儒向往的说道:“太尉啊,我们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

    “然!”董卓兴奋的大叫一声,想了想,又道:“牛金去了狼骑,唐陶是皇亲国戚,没什么真本事。陛下身边缺少一个掌骑的悍将,文优,你觉得谁比较合适,李傕还是华雄?”

    “华雄吧。”李儒想了想,道:“李傕太残暴,陛下可能不喜欢。”

    董卓连连点头。“我也觉得华雄比较合适。让他到陛下身边,一定能让陛下喜欢。”

    ……

    “你就是华雄?”刘辩很诧异。这位西凉悍将居然到现在还默默无闻,让他很是意外。

    “臣就是华雄。”华雄有些拘谨。“闻说陛下归来,董太尉非常欢喜,特命臣到陛下麾下听令。”

    “哦,你的境界如何,要在龙骑站稳脚跟,可不是一件易事。龙骑骑督可是张绣,悟命破境的悍将。”

    “臣不敢和张骑督相提并论。”华雄不好意思的笑笑:“臣悟命已久,只是进展缓慢,一直未能破境。”

    “你什么时候悟的命?”刘辩早就看出华雄已经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