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神话三国 > 神话三国第109部分阅读

神话三国第109部分阅读

捧着一大叠帐本。杨彪不时的拿起一本帐本,翻到某一页,向刘辩报出一串数字。

    “陛下,出兵山东,平定天下,的确是理所当然。可是,这事急不来,欲速则不达啊。”

    刘辩走下凉亭,在栏杆前坐下,指了指对面的石栏杆。“杨公,你也坐吧。”又对那个司徒府的属吏说道:“把帐本放下,捧着怪累的。”

    属吏怯怯的看了杨彪一眼。杨彪没好气的说道:“陛下让你放下,你就放下,犹豫什么。”

    属吏红了脸,连忙将帐本放在杨彪身边,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刘辩打趣道:“杨公这两天是不是太累了,火气不小啊。”

    杨彪尴尬的笑笑:“为了陛下出征的事,臣这些天的确有些累,火气是大了些。不过,这些年轻人也让人生气,听说陛下征召贤良入京议政,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也想着一鸣惊人,连自己的差事都不用心了。好多事都要臣自己去办,实在有些不堪重负。”

    刘辩同情的点点头。“没错,有热情是好的,却也不能耽误了本职工作。不过,司徒府的属吏都是杨公看中的年青俊杰,他们有这样的热情,也是一件好事。”

    “唉——”杨彪长叹一声:“事的确是好事,只是……”他欲言又止。不知怎么说才好。说实在的,他对刘辩是有些微词的。山东失守,国家财赋本来就捉襟见肘,刘辩还要同时办两件大事,对他这个司徒来说,压力太大了。各地成千上万的贤良应征入京,沿途的开支,入京后的食宿,哪样不要花钱?刘辩还要组建大军出征,又要支出大量的军费,这钱从哪儿来?

    杨彪今天来找刘辩,就是为了这事。贤良征召的诏书已经发出去了,不少人可能已经在路上。再让他们回去,显然不合适。可是大军出征却不急在一时,完全可以再等一等。等贤良会议结束之后,差不多秋收的粮食也下来了,正是出征的好时机。

    刘辩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只是静静的听着。杨彪知道他还在等长安的消息,希望杨修、刘巴能从长安调拨一些粮赋来解决问题。不过,杨彪清楚,这个可能性微乎其乎,长安一直在备战益州战事,也没什么节余。

    史阿快步走了过来,后面跟着一个风尘仆仆的骑士。

    “陛下,长安来了使者。”

    骑士走到刘辩面前,单膝跪地,奉上一份奏疏。刘辩接过,看了一眼,眉毛渐渐的挑了起来。

    “杨公,山东的战事看来必须缓一缓了,益州有突发情况。朕要先取益州。”

    杨彪大喜:“什么突发情况?”

    “刘焉病重,快死了。”

    第429章 根基与枝干

    戏志才劫走了卢夫人,火烧刘焉大堂的事,刘辩早就知道。这本就是他计划中的事,所以他并不意外。可是他并不知道刘焉因此落下了病根,等贾诩安排在益州的密探发现刘焉久不露面,而且有医匠频繁出入州牧府的时候,已经是几个月后的事了。

    刘焉是个野心很大,手段也很毒辣的强权人物,为官经验老到,所以敢违抗朝廷,而朝廷在短时间内也拿他没办法。可是他的几个儿子没有这样的本事,如果刘焉病重而死,益州内部必然会发生内讧,此时取益州,正是最佳时机。

    更何况刘协监国的一年时间里,已经做了不少准备工作。西线的张辽已经平定了羌地,虎视眈眈的准备杀入益州,而东线的刘表也一直陈兵江陵,如果不是逆流而上的难度太大,他大概已经攻入了益州。

    取益州的条件已经成熟。

    所以,贾诩一接到刘焉病重的消息,就派六百里加急送来了消息,而刘辩一看到这个消息,也立刻做出了先取益州的决定。在与杨彪、皇甫嵩等人商议之后,刘辩立刻带着禁卫营和龙骑赶往荆州。与此同时,张辽出武都,牛辅出汉中的诏书也用六百里加急发了出去。

    ……

    颍川郡,三千龙骑像一头巨龙,挟带着雷霆之势,沿着官道急速前进,沿途的百姓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们已经越境而过,留下一路震惊。

    镇南将军张燕闻讯,带着数十名亲卫,出城三十里,赶到阳关迎接。

    看着远处扬起的烟尘,张燕又惊又喜。惊的是刘辩为了行军速度,居然只带三千精骑,喜的是这三千龙骑的气势惊人,即使还没有到眼前,他已经感觉到了那种慑人的压力。

    得知张燕亲自前来迎接,刘辩也没有放慢脚步,他策马而来,在张燕面前停住,勒住了驳兽。

    “飞燕,辛苦你了。”

    “陛下亲征,尚不言辛苦,臣怎么敢说辛苦。”张燕满面笑容,连忙上前行礼。见刘辩没有停下来说话的意思,他也不客气,翻身上马,与刘辩一起前进,只是落后刘辩半个马身。感受到驳兽的凶猛气息,他胯下的那匹战马有些紧张,不停的打着喷鼻,烦躁不安。

    刘辩见了,摆了摆手,将刘协叫到跟前。“阿协,将你的马换给镇南将军,你带人到前面去,打理一下驻营的事宜。”

    “唯!”刘协翻身下马,将马缰递到张燕手中。张燕受宠若惊,不敢受,刘协笑了,伸手接过张燕的马缰。张燕见了,不敢再犹豫,否则就成了刘协为他牵马了。他连忙翻身下马,对刘协深施一礼。

    “多谢殿下。”

    刘协微微一笑,也不多说什么,翻身下马,带着孙策等人急驰而去。他的年纪虽小,身手却非常敏捷,看得张燕又是一呆。

    这片刻的功夫,刘辩已经驰出十余步远,见张燕还没有赶上来,便叫了一声:“飞燕!”

    张燕如梦初醒,翻身上马,赶上刘辩,半是解释,半是赞叹道:“陛下,数月不见,陈留王进步神速,让臣大感意外。”

    “是么?”刘辩笑笑:“你别看我这弟弟年纪小,境界可不低。对了,栖之最近有没有给你写信?”

    张燕摇摇头:“臣驻守颍川,军务繁杂,很少和栖之他们联络。”

    刘辩没有点破张燕。张燕警惕心非常重,借此机会表明黄巾军出身的将领之间并没有联合之意。他转头看看张燕。“飞燕,栖之年初悟命,西征之际又破了境,你可要抓紧一些,要不然将来黄巾四将再聚首,你这个大帅将何以自处?”

    张燕当然知道杨凤悟命破境的事,也想过刘辩提出的问题,当下便笑道:“栖之是西征之际破境,陛下如果希望臣也能破境,不如也给臣一个征战的机会吧。”

    “哈哈,我正准备说,你就先等不急了。”刘辩哈哈大笑,摇了摇手中的马鞭。“这次取益州,虽说是三路围攻,可是益州四塞,易守难攻,难度可不小。我担心袁术会趁机生事,断我粮道,你能不能为我守住后方?”

    张燕有些失望,可是随即又高兴起来。虽然不能随刘辩出征,可是独领一军更有立功的机会。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刘辩要想攻克益州,就必须取江淮之间的粮食为资,他这个任务可是非常重要的啊。

    “陛下有诏,臣焉敢不从。”张燕挺起了胸膛。“但有臣一口气在,可保袁术不能进荆州一步。”

    “如此,我就放心了。”刘辩沉吟片刻,又道:“黄巾力士还有多少?”

    张燕心头一紧,略作犹豫,随即说道:“多年征战,损失不小,这些年又有一些因年龄和伤痛失去战力,目前能战者还有两百余。”

    “挑一些精锐,加以训练,凑满五百人吧。堂堂的镇南将军,手里不能没有一点杀手锏。”

    张燕大喜,连忙躬身拜谢。他知道徐晃的贴身亲卫是五百战斧手,刘辩让他把黄巾力士增加到五百人,无异于将他与徐晃并列,这是对他的器重和信任,也是对他谨小慎微的酬赏。

    “谢陛下。”

    “这一仗打完,你就要挺进江南。江南多山多林,骑兵施展不开,到时候就要靠黄巾力士这样的精锐步卒。你要提前做好准备。另外,你给管亥送个消息,朕希望他能挑选一些精通水性的将士,将来在水师上有一技之长。”

    张燕欣喜若狂。杨凤、郭泰坐镇西北,手下有强悍的骑兵,他有黄巾力士这样的强力步卒,如果管亥等青徐黄巾再在水师占一席之地,那黄巾军的实力将在大汉的军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了实力,谁还敢轻视黄巾军?由此可见,刘辩诚意满满,他不仅没有违背当初的承诺,而且对黄巾军寄予厚望。

    张燕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他虽然投降了朝廷,却没有放弃黄巾大旗,而且把这杆大旗举得更高。有了刘辩的鼎力相助,他相信黄巾军可以走得更远,他们不再是蝼蚁一样的存在,而是大汉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刘辩拒绝了张燕入城驻营的邀请,就在城外的军营中休息。

    处理完相关的事务之后,刘协起身,准备向刘辩告辞。他想了想,重新坐了下来。刘辩见了,眼皮微挑:“还有事?”

    “皇兄,臣弟有一事不明,想请皇兄指点。”

    “说。”

    “臣弟听说,陛下不仅增加了黄巾力士的限额,将来还要让他镇守江南?”

    刘辩瞥了刘协一眼,无声的笑了。刘协知道这件事并不奇怪,他敢当面质疑,这件事却很难得。

    “黄巾四将,各镇一方,这原本是好事。可是杨凤、郭泰都曾经是张燕的部下,如果让张燕进据江淮,黄巾军就有了富庶之地,万一有异心,如何是好?”

    “那就不要让他们有异心。”

    刘协皱着眉头,不解其意。刘辩招了招手,让刘协靠近一点。他抚着刘协的肩头,温和的说道:“阿协,你说,是黄巾军野心大,还是世家豪强的野心大?”

    刘协不假思索。“当然是世家豪强的野心大。”

    “那我再问你,大汉的根基是世家豪强,还是像黄巾军一样的普通百姓?”

    刘协沉默了片刻,拱手道:“皇兄,臣弟明白了。大汉就是一根大树,世家豪强是大树的枝,可是普通百姓却是大树赖以存活的土地。根深则叶茂,枝强则干弱。”

    刘辩赞赏的看着刘协,轻轻的拍了拍。“阿协,你能这么想,我非常高兴。你才十一岁,就有这样的见识,可见你的天资是好的,只是以前总是忙于眼前的事务,眼界未免太窄了些。这次出来,有机会见见世面,对你大有裨益。”

    “多谢皇兄教诲。”刘协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拱身起身。“忙了一天,皇兄早些歇息,臣弟不打扰了。”

    刘辩没有多说什么,摆摆手,示意刘协自便。刘协转身离帐。

    ……

    荆州,襄阳城。

    诸葛玄坐着马车,缓缓驶进了西门。诸葛亮坐在他的右边,两人谁也不说话,眼神凝重。他们一直隐居在城西的隆中,平时来襄阳城的机会不少,可是这次与往常不太一样,是荆州刺史刘表下令,让蒯祺亲自作书,邀请他们前来议事。这让他们心生疑虑,刘表与诸葛玄的关系不错,两人经常往来,可是诸葛亮却一直以年幼为理由,多次婉拒了刘表的征召。刘表也没有勉强。这次让蒯褀出面,却让诸葛亮无法拒绝。

    蒯祺是诸葛亮的大姐夫,又是荆州豪强蒯家的子弟,论情论理,诸葛亮都不能拒绝。

    刘表一定要他来,是为了什么,难道是又要他入幕?

    诸葛亮心生疑虑,心里有些忐忑。

    马车来到刺史府前,通报之后,蒯褀从里面迎了出来。一看到诸葛亮的脸色,蒯褀就笑了。

    “不要紧张,使君还没有强人所难的习惯。请你来,只是为了验证一件事。”

    诸葛亮松了一口气,笑了一声:“不知道是什么事?”

    “《风后书》。”

    第430章 聪明误

    诸葛亮脸上的笑容一僵,诸葛玄的眼中甚至闪过一抹惊恐。

    诸葛亮手中有《风后书》是秘密,除了他们两人之外,就连诸葛亮的姐姐都不知道,蒯褀是从哪里知道的,刘表又是从哪里知道的?

    看到诸葛亮叔侄的惊愕,蒯褀很满意。他对诸葛亮叔侄很不满。诸葛玄将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他,目的并不单纯。他们背井离乡,客居荆州,说是隐居隆中,耕读避世,可他们怎么可能真正做一个农夫呢。他们是士大夫,根本不会操持农活,更不可能以佃户的身份立世。他们需要土地,需要耕作土地的佃户,这些从哪儿来?除了刺史刘表的赠与之外,当然是蒯家、庞家这样的姻亲之家来供给。

    蒯家、庞家愿意与诸葛氏结亲,不是因为诸葛亮的姐姐长得漂亮,更不是因为诸葛氏的家族背景——对他们来说,琅琊诸葛氏并不是什么显赫的家族,更何况他们背井离乡,一无所有。

    他们是看刘表的面子。

    可是诸葛亮却一而二,再而三的不给刘表面子,这让他们很不舒服。更让他恼火的是,诸葛亮藏有《风后书》这样的上古秘笈,却连一点风声都不透露给他们,还把他们当姻亲吗?

    蒯祺有一种被人利用,同时又被人蔑视的屈辱感。不过,世家子弟的涵养让他不会把这些情绪摆在脸上,此刻看到诸葛亮刹那间的惊愕,他非常满意。

    你以为你有秘笈,隐居参悟,就能真的呼风唤雨?错!没有家族的实力有支撑,你什么也做不成。同样,如果你不把我们当回事,你连最基本的消息都得不到,还怎么运筹帷幄。

    “《风后书》?”诸葛亮很快恢复了平静,“姐夫从哪儿听来的?”

    蒯祺笑容灿烂,如春日阳光。“孔明,你隐居深山,不问世事,当然不知道了。陈纪陈元方死了,你知道么?”

    诸葛亮的眼角抽搐了一下,心头涌过一阵悲哀。陈纪死了?

    “《风后书》是陈氏家族守护千年的秘密,陈纪死了,陈群力有不逮,便转给了钟繇。没想到钟繇转身就将《风后书》献给了朝廷,换取了幽州的兵权。”

    诸葛亮吸了一口气,两只手攥得紧紧的,小脸有些发白。钟繇将《风后书》献给了朝廷,那我守着这个秘密还有什么意义?

    “那……使君既然已经得到了消息,又要向我求证什么?”

    “据说陈纪之前曾经去过泰山,按照时日计算,当时你们应该还在老家,使君想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风后书》这样的秘典。”蒯祺一边陪着诸葛亮叔侄往里走,一边说道:“使君还得到消息,陈纪去泰山,就是为了将《风后书》藏在泰山。不过,他的希望落空了,袁绍可能找到了他藏的《风后书》,易水之战,他就是用《风后书》里所载的阵法击败了公孙瓒。”

    诸葛亮大吃一惊:“袁绍用《风后书》击败了公孙瓒?”

    “是啊,听说袁绍境界提升很快。”蒯祺笑眯眯的打量着诸葛亮:“我估计应该比你的境界还要高一阶。孔明,闭门造车……不行啊。”

    诸葛亮无言以对。他知道,蒯祺肯定知道了这个秘密,刘表当然也知道了,不然不会特地请他们来对质。只是刘表用意何在,他难道也想得到《风后书》?

    诸葛亮忐忑不安的走进了刺史府,刘表坐在大堂上,正和蒯越、蔡瑁等人议事。看到他们进来,刘表停住了,抚着胡须,扫了他们一眼,神情有些冷淡,有些愠怒。

    诸葛玄尴尬的上前行礼,刘表淡淡的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入座。诸葛玄心里不安,却又不好主动开口,只好耐着性子,竖起耳朵听着。诸葛亮也差不多,虽然他只是一个孩子,刘表不至于和他计较,可是一旦诸葛玄受窘,他又岂能置身事外。

    刘表轻咳一声,语气沉重的开了口。“表亦无能,到荆州三年有余,未立尺功。如今陛下亲临荆州,我也能卸下这副重任了。这三年,荆州安定,诸位有功,我会向陛下言明,尽力推荐,希望陛下择优录用。这也是我能为诸位做的一点力量。诸位都有安邦定国之能,将来拖青纡紫,富贵可期。”

    “谢使君。”蒯越等人躬身施礼,脸色兴奋,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在山东绝大部分世家豪强都依附袁氏的情况下,荆州人没有随大流,而是一直坚定的坚持朝廷,承受了不少损失,也冒了不少风险。现在回报来了,天子亲临荆州作战,他们有机会与天子见面,征战立功,前途一片光明。

    看?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