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极限奇兵 > 穿越之极限奇兵第44部分阅读

穿越之极限奇兵第44部分阅读

    献策的人一听,沉默了。

    又有人道:“那这样,不如我们去借,不让皇上亲自去。”

    董承一听,觉得这主意可行,便请示小皇帝。

    小皇帝饿得连爹都快不认识了(当然,汉献帝的爹早已经死了,死的时候,汉献帝连尿尿活泥巴的年龄都不到,要说认不认识,小绝认为,肯定是他认识我我不认识他的这种情况),哪有力气说话,废了好大的力气才勉强的点了下头。

    董承一看皇上同意了,立马差人去借粮。

    一会儿功夫,借粮的人还真得将粮食借来了,当然,还把华阴的一些平民百姓引了过来围观看皇帝。

    借来的粮食并不多,只够几个人吃的份。没办法,现在兵荒马乱的,又赶上粮食歉收,能借上已经不错了。

    董承咽着口水,将最多的一部分食物呈到小皇帝面前,恭敬道:“皇上,您吃点吧?”

    小皇帝也不客气,一把抢过,看也不看的就往嘴里塞。

    董承看着心疼,连忙弄来一碗水递了过去。

    小皇帝头也不抬,另一只手抢过水碗,也不顾吃相狼狈了,直接就往嘴边凑。

    “皇上、皇上,您慢点”

    小皇帝咕嘟咕嘟的喝着碗水,直到一饮而尽,才扔下空碗。

    董承哭了:“天啊,难道我们还要一直这样下去吗?”

    董承一句话,又将一干文臣侍从婢女弄哭了。

    就在此时,不远处突然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这声音道:“皇帝小儿何不去向段隈求援?”

    董承愣了一下,连忙护在皇帝身前,大吼道:“何人,出来!”

    那声音哈哈两下,接着,在距离众人的不远处,缓缓的走出来一个全身淡绿色火焰的紫发男人。

    没错,这紫发男人正是马孝全。

    话说马孝全偷听众人的话后才发现,原来这些人还不知道向段隈求援,因此,马孝全决定稍微的用一下“绿灵之火”,一来,为了体现自己刚才的霸气想法,二来,则也是为了“老子闪亮登场”。

    果然,马孝全一出场,“技惊四座”。

    先不说他全身着着淡绿色的火焰,就那一头的紫发,就已经让人惊讶无比了。

    不过,小皇帝毕竟16岁了,也懂事多了,他躲在董承身后,看着对面的马孝全,怎么都感觉好像以前见过。

    “哦~~是他啊~~”小皇帝突然一拍脑袋,然后一把拨开董承,指着马孝全,“是你,是你,你是董老贼那个”

    小皇帝想说的话是:你是董卓老贼的同党,可是,刚才挡在他身前的董承也姓董啊。

    董承一听,脸一红,虽然他知道小皇帝并没有再说他,可是董卓姓董,我董承也他娘的姓董啊,皇上你一个“董老贼”,岂不将我们都骂了啊。

    马孝全哈哈笑着,熄灭了身上的绿灵之火。

    “皇帝小儿,你是不是想说,我是昔日那董卓老贼的同党啊?”

    小皇帝刚想回答,董承先接过话茬,厉声道:“你当然就是!”

    “嗯?”小皇帝有点不满的看着董承,董承脸又一红,羞愧的低下了头。

    小皇帝问马孝全:“难道你不是吗?”

    马孝全摇摇头:“本仙是神仙,岂能和那种人为伍,本仙只是顺着天意做事罢了。”

    小皇帝一愣,惊讶道:“你是神仙?”

    马孝全没有回答,但是他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再加上他那一头的紫发,已经算是回答了小皇帝的话了。

    小皇帝也不客气,直接道:“你既然是神仙,何不为我们大家变出一点食物来,供我等享用!”

    马孝全上前,狠狠的扇了小皇帝的脑袋一巴掌,骂道:“已经这么落魄了,还想着‘享用’?”

    马孝全这一巴掌,立马将众人的警惕心提了起来,随行的一干皇帝亲卫“锵锵锵”的拔出佩刀,直指马孝全。

    马孝全呵呵一笑,伸手抓起小皇帝刚才拿过的那个水碗,稍一集中精神,水碗立刻“咔咔”作响起来,不出几个呼吸,水碗便犹如烧脆了的石块一样,碎裂开来。

    “嘶~~”众人一看,吓了一跳。

    马孝全怕众人拼死反扑,连忙拍了拍手道:“放心,本仙不是来害你们的,本仙是来帮你们的!”

    董承不信,连忙将小皇帝拉到自己身后,吼道:“你凭什么叫我等相信你?”

    马孝全耸了耸肩:“本仙刚才已经说过了,你们可以去想段隈求援,你们呢,信也好,不信嘛,本仙也没办法。”

    小皇帝探出头来:“那你能保证段隈接到朕的旨意就前来救驾吗?”

    马孝全撇撇嘴:“救驾谈不上,不过管你们这些人几顿饭还是有可能的。”

    小皇帝眼珠一转,又看了看四周的随行人员,一咬牙,道:“好,那就听你一次,传朕的旨意,命段隈前来救驾。”

    段隈人不错,至少他在接到皇帝“命令”时,是恭敬应承的,虽然,此时的小皇帝境况十分的落魄。可段隈依然迅速的前来给皇帝送了食物和衣物。

    看着这群人像是饿狼一般的争抢着食物和衣物,马孝全忍不住叹口气道:“这就是乱世啊~”

    马孝全说完,也加入了抢食的大队。没办法,驱动绿灵之火是很耗费体力的,此刻的马孝全,其实也是很饿的。

    段隈看着一干人争抢着食物,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当他看到一个一身华服,紫色头发的男人也跟着抢食物,段隈忍不住了,问一个已经吃的差不多的随行文臣:“那人是谁?”

    文臣答道:“哦,你说那个紫头发的呀,那个是神仙~”

    段隈搔着头皮,诧异的道:“神仙也吃饭呢?奇怪了”

    终于饱餐了一顿,众人现在才明白,什么荣华富贵,什么美女珠宝,其实都比不上饥饿时候吃上一顿饱饭来的实在。

    小皇帝命董承上前感谢段隈,可小皇帝却不知,董承和段隈不对味。

    董承虽然执行了皇帝的命令,但那不冷不热的表情,让段隈十分的不爽。

    段隈一甩衣袖,愤然而回。

    这一切,马孝全全都看在了眼里,但是熟知历史的他,是绝对不会上前做任何劝阻的,因为,接下来,还有其他的好戏要看。

    马孝全剥了一个鸡蛋,满意的吞了下去。

    小皇帝看到马孝全吃了个鸡蛋,也跟着拿起一个,剥开吃掉了。

    “咳咳~~”小皇帝吃的有点猛,一下子噎住了。

    马孝全上前轻轻的拍着小皇帝的后背:“慢点慢点儿,没人和你抢,慢慢儿吃!”

    小皇帝咳嗽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眼泪汪汪的道:“神仙,你真好!”

    马孝全摇摇头:“别夸本仙,本仙所做的事情,全都是顺应天命,至于好不好的,就不要再说了吧。”

    小皇帝对于段隈前来救驾送食物的事情非常高兴,晚饭后当即表彰了段隈,并破格给段隈升了一官,可苦于现在朝廷都流亡在外,小皇帝只好先命行令官记下来,等以后再做封赏。

    董承听着小皇帝对段隈的夸奖,心里很不是滋味,越想越气,越气就越想,终于,强烈的嫉妒心让董承眼红了,他一把拉过杨奉,问道:“那段隈有没有什么仇家?”

    杨奉想了一下,点点头:“后将军,杨定!”

    董承一拍大腿:“好!”

    二人一合计,嘿嘿嘿的j笑起来

    杨定接到董承的迷信,展开一看,气不打一处来。

    “狗日的段隈,敢抢老子的先?来人啊”

    杨定将一干手下叫到身前,众人一合计,决定诬告段隈谋反。

    说干就干,段隈谋反的谣言很快便传到了小皇帝的耳朵里,小皇帝一开始还不太相信,但是一些下级官员也说段隈谋反,不仅谋反,听说郭汜也在段隈的军中。

    小皇帝这回十有的信了。

    不过,信归信,做不做处罚决定是另一回事了。

    这段隈不管谋反不谋反,人家一日三餐的饮食给供应着,如果要批了段隈,那以后吃饭咋办?

    小皇帝迟疑了,实在拿不定主意,小皇帝便问身边的上仙大人——马孝全。

    马孝全早知会有此插曲,便告诉小皇帝说,你去问问太尉吧。

    小皇帝依言,将太尉杨彪等人招了进来。

    杨彪对于段隈谋反的事情,本就不信,再者,那杨定和段隈不睦,这可是众人都知的事情。正好,杨彪有点讨厌董承和杨奉,便建言小皇帝,三思而后行。

    这一下,小皇帝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一迟疑,小皇帝的诏书就下不下来了。

    杨定一看,怕情势有变,也不管有没有诏书了,先打再说。

    兴平二年10月下旬,杨定举兵攻打段隈。

    这段隈还真算个人物,杨定打了他十几天,都不见成效,段隈方面,不仅积极同杨定军作战,另一边,还对小皇帝等人的一日三餐照常供应。

    小皇帝这些天吃饭吃得是心惊肉跳,而马孝全,才不管那么多。鸡腿你不吃是吧?我吃!鸡蛋你不吃吧?我吃!羊腿你不吃吧?我吃!糕饼你也不吃吧?行,那我也

    马孝全刚准备将糕饼拿起来,小皇帝一把抢了过去,苦笑道:“神仙啊,你这一会儿,可是将朕的食物也吃完了。”

    马孝全呵呵一笑,重新拿起一块儿糕饼,道:“皇上啊,你放心,杨定和段隈两人打不了多久,到时候你下个停战的诏书就行了。”

    小皇帝一听,眼睛一亮:“此话当真?他们能听我的吗?”

    马孝全呵呵一笑,没有说话。

    【141】皇帝叫我叔

    杨定和段隈果然如马孝全所说的那样,打不下去了。

    但是打不下去归打不下去,总得有一方先停住再说吧,可惜的是,这俩人偏偏又都是一根筋,谁也不肯先停下来。

    不过好在马孝全事先给小献帝了一个建议,让小献帝下诏书“命令”二人停战。

    小献帝照做了。

    二人接到诏书后,心中同时冒出一个想法:皇帝终于他娘的给台阶让俺们下了

    杨定和段隈停战了,皇帝身边也安静了许多,兴平2年12月,一行人终于到了弘农,从长安到弘农,足足“爬”了有五个月。虽然辛苦,但总算是看到了一丝安定的希望了。

    可惜,好景不长,皇帝一行人刚在弘农没住几天,又有人犯幺蛾子了。

    原来,张济也和董承杨奉等人不和,但是苦于皇帝在场,又不好当面翻脸,张济心中憋屈,越想越气,回家在被窝里和媳妇邹氏一合计——他娘的,投奔李傕郭汜去吧。(邹氏是美女哦~)

    说干就干,是夜,张济就带着皇帝亲封的骠骑大将军头衔,连夜领着自己的兵马投奔李傕郭汜去了。

    翌日,当董承杨奉等人听说张济溜了,心中十分的高兴,而小皇帝却郁闷了。

    不过郁闷归郁闷,小皇帝最近认识了一个紫头发的神仙,阅历特别丰富,这些日子,如果不是这个神仙全程陪同着自己,小皇帝还真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

    原来,自杨定和段隈闹别扭之后,马孝全就一直跟在了小皇帝的身边,说是“跟”,那也只是外人看来的假象,私底下,小皇帝管马孝全叫“叔”,这可把马孝全爽坏了。

    马孝全想起来自己看过的一本小说,叫做《皇帝是我叔》,不过那个里面写的是女娃娃的心理思想,而现在,自己可是实打实的给着汉献帝当叔啊。

    想到这里,马孝全就暗爽不已,心里盘算着下次再回去的时候,怎么着也得给明天心阮龙飞等人炫耀炫耀,让这帮家伙美美的嫉妒一下。

    “叔叔?”

    马孝全摇了摇头,回过神来,看了看身边的小皇帝,笑着道:“怎么了?”

    小皇帝舔着嘴唇,问道:“叔,张济跑了,我们怎么办才好啊?”

    马孝全故作深沉的“想了一下”,回答道:“据你叔我,啊,也就是本仙算来,你什么也不用做,只管跑就是了。”

    小皇帝不甘心:“难道我只能一直的跑下去吗?难道我就不能逆天改命吗?”

    马孝全不做任何表态,心中却感慨道:是啊,其实这小皇帝还是很有想法的,可惜啊可惜,生不逢时啊

    感慨到此,马孝全突然想起自己最后一次执行特种任务时的情景,如果不是因为老七给自己顶了缸,或许,现在的自己,恐怕已经吃枪子儿长眠地下了吧。(呃,剧透了,这个是第四卷的内容了,现在才第一卷,呵呵,敬请期待吧)

    “哎!”马孝全叹了口气,拍了拍小皇帝的肩膀,“逆天改命是不可能的,天命如此,不过,叔可以向你保证,如果有人敢伤你分毫的话,叔绝不轻饶!”

    有了神仙叔叔的保证,小皇帝悬着的心一下子安定了许多。

    小皇帝的心刚安定一点,李傕郭汜张济就卷土重来了。这一次,大司马(李傕)加车骑大将军(郭汜)再加骠骑大将军(张济)三合一联手进攻杨奉董承,也不管皇帝在不在场了,只要是活的,除了皇帝以外,一律给俺们杀。

    杨奉董承哪里顶得住这么大的阵势,还没打几下,就被三人在东涧打得大败。百官士卒尸横遍野,各种宝贝印绶典籍全都扔了逃命。

    马孝全为了保护小皇帝不受伤,可谓是煞费苦心,不过还好,小皇帝挺机灵,多次的惊险,都被他比避过去了。

    李郭张三人的手下兵将都是痞油子,有些胆子大的想打小皇帝的主意,但都被马孝全一通烈火烧成了灰烬。

    这一战,李郭张三人赢的很爽,马孝全的上仙名号也打了出去。

    董承和杨奉向小皇帝求援,小皇帝哪里有什么兵啊,只好无奈的拜托马孝全前去解决。

    马孝全本来是不想参与董承他们之间的恩怨,毕竟,自己的任务始终只是寻找那个太阳能记录器,可是马孝全又一想,不管是谁,只要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那对找太阳能记录器应该也有很大的帮助的,更何况,马孝全听说董承貌似有个貌美如花的丫头

    “嘿嘿”董承杨奉看到上仙大人来了,急忙示好装孙子。

    马孝全云淡风轻的笑了笑,问二人:“你们打算怎么办?”

    二人一愣,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怎么来回答上仙大人的话了。

    马孝全呵呵一笑,道:“给你们个建议吧,第一,假和;第二,找人来救。”

    马孝全说完,也不作太多的停留,便甩着衣袖走了,留下董杨二人,继续面面相觑的大眼瞪小眼。

    瞪了半天,董承一拍脑袋,道:“那咱就按上仙大人的话做?”

    杨奉哭丧着脸:“这假装和谈还好说,那找人救找谁啊?”

    董承转了转眼珠:“听说附近有几伙土匪,其中尤以李乐韩暹胡才最为有名,我看,要不咱找他们来保驾?”

    杨奉一听,也一拍脑袋:“我看行!这样,咱们再差人去把那匈奴的右贤王也请来护驾,来个双保险。”

    董承闻言,高兴的一把将杨奉抱住:“你太有才了。”

    病急乱投医的董承和杨奉,这一昏招还真的起了些作用,集结了几处的大队人马,董杨二人还真的就将“李郭张”组合的第一次进攻打退了。

    董承一看机会来了,连忙拉着小皇帝就跑,可小皇帝不依,非要和他“叔”,也就是上仙大人马孝全一起跑。

    马孝全无奈,只好一边拉着小皇帝的手,一边在心里默念:老子不搅基,老子不搅基

    可惜的是,众人的两条腿必定是比不过“李郭张”组合的铁骑速度。刚没跑多远,小皇帝等人又被人追上了。

    这一次,“李郭张”组合大杀特杀,本来还有着不要杀皇帝之类的话,现在也不管了,他奶奶的什么董承杨奉、什么汉献帝,只要是活着的,全给俺们死!

    这时,土匪李乐建议大家走水路,存活下来的人虽然觉得这大冬天的走水路不可取,可是后有追兵啊,哎,得,不管了,走水路就走水路吧。

    一行人决定由李乐先去备船,等船到了,举火把为信号。

    等众人到了河岸,才发现河岸挺高,当然,和马孝全体内资料器中记载的十几丈,那是大相径庭的,马孝全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河岸高?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