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龙渊大唐 > 龙渊大唐第12部分阅读

龙渊大唐第12部分阅读

负陛下厚望。”接过圣旨,揣入怀中,走到豫章面前,握了握她的手,大步离去。时间紧迫,他也顾不上儿女情长了。

    “陛下,薛枫能行吗?”李世绩忧虑地望着他离去的背影。

    李世民淡淡一笑,“如果薛枫引不来救兵,朕这大唐10万军兵,恐怕就要魂断麦谷城了。实在不行,朕带领爱卿等,与高丽军杀他个鱼死网破!”

    “可是,外面高丽大军围困,我军多次派骑兵突围试图联络张士贵部,都无一成功,他怎么能冲出包围圈?”长孙无忌望着李世民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他总有他的办法吧。”李世民没吭声,一旁的豫章低沉的说。

    ……

    卑沙城西南方向,张士贵大营。张士贵正与麾下众将商议军情,士卒来报:“启禀大将军,门外有钦差大人到了!”

    张士贵一惊,继而面色阴沉下来,缓缓摆了摆手,“什么?有请!”

    “勋国公大人一向可好?”薛枫神情潇洒地走进帐来。

    “是你?!”张士贵腾地一声站起身,眼中发出的仇恨目光似乎要将薛枫吞噬了一般。张志彪虽然不堪,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张士贵事后曾亲自到那个山坳查看,发现了上官允和张志彪的无头尸身,却没有找到薛枫的尸体,因而他明白,薛枫八成是没死。要是他见到皇上,说出真相,一切就都完了。张志彪有陷害大将之罪,自己有虚报和欺君罔上之罪,身家性命难保啊!因此,他明知高丽围困麦谷,却装作不知,迟迟不去救援。假如李世民大军被高丽一网打尽,最多自己承担救援不力的罪名,起码可以保住家人的性命。

    但没成想,薛枫不但没死,还成为钦差。真相败露了吗?他心里一阵发慌。如果不是多年征战锻造的坚强心志,他恐怕早就流露于形色了。

    薛枫是怎么突破高丽封锁线的?其实说穿了一文钱不值,一个字:混。硬闯是不行的,单枪匹马冲破几十万人的堵截,除非你是神仙。他从城门一侧的排水沟钻了出去,然后隐藏在城外的壕沟里,等夜幕降临,他悄然摸向了高丽军营,打晕了一个高丽士卒,换上高丽军装,大摇大摆横穿高丽的营帐而去。毕竟,他曾经在高丽军中呆过一段时间,对高丽军队情况较为熟悉,所以才成功混了出去。

    “勋国公接旨……”薛枫缓缓读完圣旨,双手把圣旨递给了愕然跪倒在地的张士贵。张士贵接过,略扫了一眼,面色阴沉地站起身,“帅令兵符在此,请薛大将军接管吧!”

    “军情紧急,我就不客气了。”薛枫大踏步走上帅台,扫了众人一眼,缓缓坐下,声音低沉地说,“圣驾以及大唐10万大军被高丽人围困在麦谷城,日前粮草渐尽,危在旦夕。薛枫奉圣上之命,调动本部大军即刻前往救援。兵者之道,在于令行禁止,诸位可懂薛枫的意思吗?”

    众将躬身,肃然齐声应道:“尊神机大将军号令是从!”张士贵蓦然垂首,肃立一旁,闭眼无语。

    “勋国公,本部兵马除神机营5000骑兵之外,依旧交与大人指挥。大人率军兵分四路分别在高丽围军的四个方向驻扎待命。一旦闻得高丽军中金鼓齐鸣,立即向高丽军发起进攻。”薛枫冷冷一笑,低声而言,“勋国公若是有违军令,陛下面前,可不好说。解了麦谷之围,你我过去之恩怨可一笔勾销,否则……”

    “老夫明白。”张士贵缓缓闭上眼睛,但眼角却闪过一丝恶毒。

    薛枫站起身,“军情紧急,我军马上开拔,诸位下去准备吧。”

    众将点头应是,纷纷离帐而去。半日后,张士贵率领所部9万五千余众向麦谷方向开拔。大营原地,只剩下一支只有区区5000人的骑兵部队——神机营。

    第三十七章 神机之营

    “将军没阵亡,将军终于回来了!”神机营骑兵们排成一个严整的方队,呐喊着,迎接着这个“阵亡”又复生的神机将军,神机营的缔造者!冯越等都尉围住薛枫,个个欣喜异常,激动的泪水都在眼眶里打起了转转。

    “诸位兄弟,现在不是叙旧的时候,现在,我来部署一下神机营的任务。”薛枫一阵感动,冲这10位他一手带出来的青年都尉亲切地笑了笑,面色转而变得严肃起来。

    “请将军下令,卑将等惟命是从。”冯越等齐声应道。

    “全营依旧是分为10个小队,到达麦谷城外后,每队轮番冲入敌阵,不要恋战,充分发挥神机营骑兵速度快的特点以及火器装备的优势,尽量避免与敌军发生正面的纠缠作战,我们的目的在于搅乱敌军的阵营和动摇他们的军心。真正的攻击,留给张士贵的大部队。”薛枫仰首看了看乌云密布的天空,摆了摆手,“上马,整队出发!”

    第二天下午,一支5000人的盔甲鲜明行动迅速的骑兵部队悄然接近了高丽的十面埋伏大营,在一片树林里扎营。

    “记住,听我号令进退,行动一定要整齐划一,前后保持队形。以半个时辰为限,第一支冲杀小队返回后就地修整,第二小队紧接着跟上,如此循环往复,大家记住了吗?”薛枫身着临时找来的一副银色铠甲,手执长枪,腰佩龙渊,马头前挂着一个令旗筒。

    “得令!”众都尉在马上拱手为礼。

    “好,冯越,带领第一队500人随我冲杀!”薛枫大喝一声,带头纵马向黑压压的高丽军营中冲去。

    阵营前,500人的漫天黑雨箭突地从天而降,四散射去,瞬间点燃了高丽军的帐幕和辎重,高丽军大惊,号角声次第响起,乱成一团。500名精锐骑兵横冲直撞,逢人边杀,到处放火射箭,一时间,高丽军措不及防,薛枫带领第一队骑兵趁乱居然冲到了麦谷城下。

    城墙上,李世民带领众文武大臣已经闻讯赶来观阵。

    李世绩疑惑地边看边说,“陛下,薛将军居然真引来了救兵。但他如何只带这少许人马冲了进来?在数十万的大军中,这几百骑兵很容易就被吃掉了啊!”

    “李爱卿,我们先稍安勿躁,且看他如何杀敌。”李世民双手把住城墙,向下俯身看去。

    越来越多的高丽军向薛枫等在的位置包围过来,薛枫大呼,“冯越,带领骑兵分队迅速换个方向折返杀回去,快!”

    “将军,你呢?”冯越看了看越来越近的高丽军。

    “不要管我,快!这是军令!记住,按照事先的安排,按次序冲杀,目的在于搅乱敌阵,不需恋战。”薛枫挥动长枪刺杀了几个高丽士兵,怒喝道。

    冯越长吸一口气,“兄弟们,随我冲出去!”500骑兵掉头向高丽军稀少的方向向回奔杀而去。

    高丽军一愣,大部分掉头追赶冯越的骑兵而去,只留下少部分包围住薛枫,十数名士兵搭弓引箭,箭出如雨。

    城楼上,豫章发出一声惊叫。

    箭雨纷飞而至,薛枫已经杀红了眼,长枪迅速环绕舞动,带起一圈青色的光圈,在他的一人一马外部形成一个保护罩,箭雨大多被挡在马前,少数射中了他腰部的甲胄和坐骑。战马负疼倒地,薛枫措不及防之下,被摔在地上。幸好他有备而来,事先在甲胄腰处又衬了一块薄铁片,箭支虽然穿透甲胄但却被铁片挡住。

    高丽军士立即围拢过来,薛枫挺身而起,拔掉腰部的箭支,挥舞长枪,吼叫着左挺右刺!其实,他根本不懂什么枪法,就是乱刺罢了,有了一定的体能、速度和力量作为支撑,他的一番“乱刺”也是威不可挡的。

    一个高丽骑兵纵马过来,大刀横劈过来,薛枫身子一蹲,长枪斜着往上一扫,骑兵惨叫一声跌落马背。薛枫一枪刺中他的咽喉,纵身跃上马背。

    城楼上,李世民欣慰地点头,手重重地捶在了城墙之上,“快看,诸位爱卿,又一队我军骑兵冲进来了,哦,那是何物?漫天火箭纷飞威力无匹,朕如何没有见过我军装备有此种火器?”

    “父皇,那是明堂发明的火箭——漫天黑雨箭,轻便易发,内藏铁砂,攻击力极大。”豫章面带自豪,轻轻说道。

    “好!此次战役之后,朕要大力推广这种火器。”李世民转首轻轻拍了拍豫章的肩膀。

    说话的功夫,薛枫一边应付身边高丽军的围攻,一边看到,第二队骑兵似乎在不远处遇到了强有力的阻击。他猛然挥动长枪,纵马驰去。

    原来,高丽军中一个黑脸将军勇猛无比,带领一队骑兵将周凌带领的小队骑兵团团围住,一时间唐军冲杀不出,被死死地纠缠住了。倘若如此,用不了多久,即便神机营骑兵再善战,也要被消灭干净,英雄难敌双拳啊!

    薛枫逐渐驰到跟前,银色的铠甲上,溅满了敌军的鲜血。他大喝一声,纵横沙场的豪气从心底里涌动上来,深吸一口气,甩落马镫,从马背上腾越而起,冲入敌群,半空中手中的长枪横挡右扫。他喝道:“继续前冲!”

    周凌大吼,“弟兄们,大将军神威无敌,继续冲啊!”众骑兵振作精神,纵马向前冲进。高丽军绝对没有想到,这支数百人的骑兵在差点全军覆灭后居然还敢冲杀进来。

    薛枫纵身回到战马身边,翻身上马,呐喊着挥动长枪,冲杀过去。银色的甲胄上,血迹斑斑,煞是醒目。

    正当高丽军重整人马继续围剿这支骑兵小队的时候,薛枫大呼一声,“折返!”周凌带领队伍猛然折返,沿原路杀回。

    从下午一直到晚上,神机营的骑兵轮番冲阵,高丽阵脚大乱,军心惶惶。他们搞不懂,唐军这到底是干什么?说来打吧,他来去如风,说不打吧,他又到处烧杀冲击。

    神机营骑兵死伤不多,大约减员了百人左右。这应该得益于薛枫的魔鬼训练让神机营骑兵拥有了超乎常人的体能和战斗力,个个以一当十勇不可挡,再加上此次战略部属非常得当,又有火器的震慑,为神机营骑兵纵横于敌军之中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高丽军摸不着头脑,刚要休息会,骑兵又冲进来了,刚要包围之,他们又冲杀而回,如此循环,搞得高丽军心浮气躁,疲倦不堪。

    还有一点,就是高丽军已经发现张士贵的大军埋伏在四面,为了预防冲阵,高丽军绝大多数兵力都按兵不动,用来牵制和严密监视张士贵的兵马。

    薛枫一看时机到了,向冯越使了个眼色,“撤!”冲进高丽军中的神机营骑兵纷纷调转马头,向营外冲去,片刻功夫,便冲到了营外的一片密林中集结起来。

    冯越一摆手,让背后的士卒们金鼓齐鸣,为张士贵发出总攻的信号。

    第三十八章 钻下水道

    然而,半响,也没听见张士贵的进军号角。薛枫的脸色慢慢冷厉下来,毫无疑问,张士贵临场不听号令!把自己晾了!

    冯越等都尉纷纷上前,问道:“将军,勋国公不按计划进军,这该如何是好?”

    薛枫沉吟半响。他隐约揣摩出张士贵的用意,他是害怕东窗事发,所以,故意不听号令,没准,他这会恨不能李世民死在麦谷呢。如今该怎么办?张士贵是指望不上了,他手下的将领跟随他多年,自己虽然有圣旨在身,也未必能调动的了,所以自己才将大部分兵力仍然交给他指挥,本想他不能置皇帝的安危于不顾,岂料他竟敢如此!

    薛枫长吁一声,“冯越,尔等暂且在此等候,以本将军发放漫天黑雨箭为号,尔等再率部一起冲进敌军。”说罢,薛枫纵马再次冲进高丽大营。

    城楼上已经点起了火把,李世民等众文武仍然在观战。而高丽军中,同样也点起了一堆堆篝火和大量的火把。麦谷城上城下,一片灯火通明。人声喧哗,马嘶长鸣,兵器碰撞的声响,交织在一起,乱成一团。

    “陛下,不知薛枫在搞什么名堂?老是这么冲冲杀杀,何时才能解围啊?”李道宗有些不耐烦了。

    “皇叔,明堂自有他的安排。”豫章有些心疼地看着城下高丽大营中,纵马驰骋过来的在黑夜中犹如一点晨星的银色盔甲。

    “当年,常山赵子龙单骑救主,在长阪坡曹军百万大军中来去自如。今观薛爱卿,勇猛神威,胜过当年赵子龙甚多啊!看来,赤手与猛虎搏斗的事情并非虚言啊。”李世民接过太监递过的一杯热茶,抿了一口。

    薛枫一边冲杀,一边纵马疾驰,眼看到了城下,他从马背上一跃纵身跳入了城楼下的一道壕沟,一阵密集的箭雨射来,然而,薛枫却失去了踪迹。

    城楼上,豫章四处张望,忧心如焚,“父皇,明堂怎么不见了?”

    “这?朕刚才还看见他刺死一个高丽骑兵,可如今却不见了。”李世民焦躁地站起身来,向下望去。

    身后,突然传来一个疲倦的声音:“陛下,臣在此!”

    李世民等人回头一看,愣在那里。薛枫满身血迹,脸色苍白,望着豫章微微一笑,便软软地倒在地上。豫章惊呼一声,奔跑过去扶起他,薛枫无力地靠在豫章身上,大声喊道:“陛下,张士贵不听号令,按兵不动,置陛下和大唐10万将士安危于不顾,导致臣的解围计划功亏一篑!”

    “什么?!张士贵胆敢如此?朕诛了他的九族!”李世民勃然大怒。

    “陛下,当今之计,只能如此了:英国公大人率城内大军突出,我率领神机营骑兵在外呼应,趁今日高丽军心浮动,方有一线机会,否则……”

    “这?也罢,英国公!”李世民喝道。

    “臣在。”

    “爱卿觉得薛枫所言如何?”

    “臣以为,薛将军之言有理。臣不知张士贵何以会按兵不动无视陛下安危,但臣知道,今日是解围的大好时机。臣观高丽军中人心浮动,阵营开始混乱,此时我城内大军冲出,里应外合,或者能大败高丽围军。”李世绩看了薛枫一眼,道。

    “好,爱卿去集合兵马,冲出城去,与高丽人拼个鱼死网破!”李世民厉声道,猛然将拳头收紧。

    “遵旨。”李世绩应命而去。

    “薛爱卿,你还能出城作战吗?”李世民看着半靠在豫章怀里的薛枫,神色和缓了一些。

    “为了大唐社稷,为了陛下安危,薛枫万死不辞!”薛枫深吸一口气,猛然站起身来,“臣这就出城而去!”

    豫章刚要说话,薛枫已经几步纵下城楼了。一边纵越,一边叹息,自己一个现代青年,现在居然一幅古代忠臣良将的风骨!

    夜色如水,繁星点点,薛枫冲天放起了漫天黑雨箭。火星四射冲向天际,远处,冯越等人集中部队,呐喊着一起冲进了敌阵。

    冲杀声四起,城内唐军也倾城而出。里外夹击,经过一天一夜的苦战,唐军终以伤亡2万多众的代价,大破高丽号称50万的包围大军。高丽军死伤近10万,剩下的兵马分散朝各个方向逃遁而去。

    一来,高丽围军军心在神机营的连番冲杀下,开始浮动不稳,阵营马蚤乱;二来,这是一支联合军队,虽然以高丽军为主,但也有借来的外族兵马,心并不齐;三来,唐军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人人奋勇向前,个个以一当十,士气空前高涨。这是唐军致胜的三个关键因素。

    此一战,大涨唐军士气,也牢固地树立了薛枫在军中的地位,战神的绰号不胫而走。与他的文采诗名相比,这种赞誉在战争频发的大唐王朝,显然要“实惠”得多。也就是说,经此以后,薛枫获取功名立足于大唐朝野的愿望,算是初步达成了。

    黎明很快到来,战场硝烟弥漫,一片狼藉。李世民站在麦谷城楼下,望着城下遍地都是的唐军或者高丽军尸体,心头一阵恶心。

    “陛下,罪臣张士贵叩见陛下!”张士贵在御林军的押解下,跪倒在李世民身后。

    李世民缓缓转过身来,面色冷得跟万年玄冰一样,“张士贵,朕被围麦谷,你居然敢违抗军令,按兵不动。你,难道,想让朕,大唐皇帝,天可汗,死在高丽人的马蹄下吗?”

    “陛下,臣按照薛将军的安排,屯兵在高丽围军外围,但臣一直没有收到薛将军发出的信号啊!”张士贵痛哭流涕连连叩首,“臣追随陛下多年,一直忠心耿耿啊!岂能置陛下安危于不顾!”

    李世民沉吟着,心想,“薛?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