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龙渊大唐 > 龙渊大唐第57部分阅读

龙渊大唐第57部分阅读

不知日后你能否被气死?

    提着酒壶,他晃悠悠走到场中,将壶中的酒一饮而尽,心想,索性一不作二不休,借这个机会出出名吧。对不起了,还没有出生的大诗人李白!

    看了满脸期待的豫章公主一眼,薛枫仰面朝天,缓缓吟出李白的千古绝唱《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吟到此处,薛枫也不禁为李白绝唱勾画的意境所感染,深浸其中,情怀激荡着。而堂中众人才鸦雀无声,面若痴呆。

    环顾四周,薛枫继续吟出——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堂中一片沉默。半响,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夹杂着众人的欢呼惊叹之声。而豫章公主站在那里,呆了,痴了,这是凡人所作的诗句吗?豪情壮志与如天才气混合在一起,她把目光深深地投向了场中似乎仍旧沉浸其中的薛枫身上,潇洒的神情,英俊的面容……她走过去,“来人,拿酒来。我敬薛公子一杯。来啊,我们为这首惊世之作,共同干杯!”

    一个中年男子端着一杯酒,径自走过来,“公主殿下,下官上官仪敬这位薛公子一杯!”

    “上官仪!”薛枫一惊,打量了他一眼,这可是初唐诗人的领袖啊!

    “不敢当,薛枫先干为敬。”薛枫一饮而尽。今天的酒喝得太多了,他已经有些飘飘然不知所以然了。

    “薛公子如此盖世才华,为本次诗酒会增色不少,请再满饮一杯,再为公主以及我等吟上一首如何?”上官仪微微一笑,目光中滑过一丝狐疑。

    薛枫酒劲上涌,听罢又端起宫女斟满的酒杯,灌了下去。也只能叫“灌”了,此刻,他已经不分东西南北了。

    身躯晃悠着,李白的另外一首绝唱《将进酒》一气吟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全场又是一阵片刻的沉默寂静。旁边的上官仪面露震惊和陶醉,缓缓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忽翕忽张,由悲转喜、转狂放、转激愤、再转狂放的诗情,如大河奔流,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句式长短参差,气象不凡,如鬼斧神工,惊天地、泣鬼神,真乃酒中诗仙也!他的话音刚落,全场众人全都站起身来,望着场中的薛枫,除了鼓掌之外,再也说不出话来。

    磅礴的气势,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让豫章公主良久才回过神来。这样的诗句,从古至今,恐怕也只有屈原才能比拟吧?与薛枫的诗相比,名满长安的上官仪等人的诗作简直就成了无病,不值一看的垃圾了。她望着薛枫的眼神,变得十分欣喜,也有一点复杂。

    她缓缓走上前去,神情激动,在场中的桌案上挥笔写下了“酒中诗仙”四个秀丽大字,刚要说话,突然,只听扑通一声巨响,同时,还伴有瓷器摔碎的清脆声音。她愕然回首,目瞪口呆,手中的毛笔不自觉地滑落在地,笔端的浓墨溅起,在她华贵的衣裙上增添了几点黑色的墨花。

    [ ]

    [!]

    龙渊大唐最新章节 第二卷绝世驸马 第四章糯米团子

    若雨 更新时间:2008-4-25 16:04:20 本章字数:2731

    豫章公主回头一看,先是一惊,后哑然而笑。原来,薛枫已经不胜酒力,直挺挺倒在地上,昏迷不醒了。

    豫章公主摆了摆手,“青霞,叫人把薛公子先送到府中去。”青霞快步走过来,带着几个家仆将薛枫抬了下去,不提。

    诗酒会因为薛枫的“酒醉”而半路草草结束,但尽管如此,薛枫的“酒中诗仙”之名也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第二天一大早,太阳已经从宽大的窗户里照了进来。薛枫慢慢睁开了眼睛,头疼地要炸开一样。撑起身子,他大惊:这是一间华丽的卧房,看里面的华贵陈设和床榻上的丝绸棉被,这家人非大富即大贵。

    门,吱丫一声开了,进来一个俏丽的丫鬟,是青霞。

    青霞笑着,“薛公子,你醒了?你昨天喝了很多酒,醉倒在地,我家公主让我把你带到府里来了。”

    “啊?这是豫章公主府?青霞姑娘,实在不好意思,我该告辞了!”说着,薛枫就要下床。

    “可别,公子,我去给你准备早饭,你起来洗漱一下,一会公主还要召见你呢。”青霞过来轻轻地按住他。

    就在薛枫洗漱完毕,在青霞目光注视下吃早饭的时候,豫章公主在她的客厅中与一个衣着华丽的清秀青年相谈甚欢。

    “王兄,你看这几首诗如何?”

    “豫章,这是那个叫薛枫的人所作吧?这酒中诗仙的名字在长安,已经是无人不晓了。这首《助兴诗》缠绵悱恻,韵律奇古;这首《行路难》才情横溢,抑扬顿挫,可谓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佳作;而这首《将进酒》,气象万千,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王兄所言甚是。”

    “没想到,我大唐居然还有如此诗才。此人诗作意境深邃,胸怀博大,由诗度人,可见此人胸有宏图伟志。要不是其是一个布衣白丁,我倒要奏请父皇,为豫章妹妹保上一媒呢!”

    “王兄,你不要取笑小妹。”

    “哦?豫章妹子难道不喜欢此人吗?听说,可是一表人才啊。”

    “王兄,你!”

    “哈哈哈哈。”

    此时,青霞进来,跪倒在地,“公主殿下,薛枫公子已经用过早点,等候公主召见。”

    “好,让他进来。王兄,你也陪我见见此位酒中诗仙吧。”豫章公主微微一笑,青年含笑不语。

    韩冰走进来,这大概是他来到唐朝最紧张的时刻了。面前,可是皇帝的女儿,最顶尖的贵族。自己在现代社会,见过最大的官也不过是大学的校长。

    望了一眼一身草绿色长裙,气质高贵不华的豫章公主一眼,他手心微微沁出了些许汗珠。跪倒在地,“草民薛枫,见过公主殿下。”

    豫章笑着摆了摆手,“公子不必多礼,此系私宅,你我还是以诗会友。来,见过……”刚要说话,见青年摇了摇头便打住了。

    “公子坐吧。”

    “谢公主。”

    “公子何方人氏?”

    “绛州龙门县。”

    看到薛枫头也不敢抬,她问一句就答一句的样子,豫章公主再次笑了笑,“公子,如此才情横溢,如何不去考取功名以图报效朝廷呢?”

    “回禀公主,薛枫本欲参军报国,可惜,被拒收了。”薛枫微微一叹。

    “你欲参军?看你不过一个文弱书生,如何行得了军呢?”青年插话道。

    虽然不知这是什么人,但能和豫章公主平起平坐,想必起码是个皇子吧?薛枫不敢怠慢,欠身回答,谎言脱口而出:“薛枫自幼跟随师父修炼在深山,诗书琴艺,医技剑术,兵法韬略,治国之道等各项技能都略通一点。”

    “什么?诗书琴艺、医技剑术、兵法韬略、治国之道都通?”青年霍然站起,目光炯炯,盯着薛枫。

    薛枫心想,我脑海中的知识包罗万象,说各行各业略通一点,算是谦虚了。更何况,自己又经过了绝谷中孙思邈的魔鬼训练,已经具备了不俗的“功夫”,说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文能武也不为过。因而,他淡淡一笑,保持沉默。

    青年在厅中踱了几步,突然问道,“我且问你,你对我朝时局如何看法?”

    “这,小民岂敢妄谈政局?”

    “薛公子,太子殿下问你,你就畅所欲言吧。”豫章公主也站起身。

    “啊?小民叩见太子殿下。”薛枫大惊,太子?难道?哦,对了,是李治,日后的唐高宗。据史书记载,贞观17年李治被立为太子。

    “起来说话。”李治呵呵一笑。

    薛枫站起身,心头忐忑。

    “回答我刚才的问题。”李治缓缓坐下。

    薛枫沉吟良久,方才开口道:“我大唐江山取自隋朝,所以,无论是高祖皇帝还是当今皇上,都吸取了灭亡的教训,严明律法,减轻税负,修养生息,宽以待民,因而我朝才能在短短几十年间成就辉煌的繁荣盛世。”

    青年赞许地点点头,“你说的不错,我父皇曾经说过,仁政是立国万年的根本,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众就为水,而君王社稷就为舟。那么,我再请教你,为君之道又该如何?”

    “为君之道,当今皇上就是太子殿下最好的老师,小民不敢妄言。”

    “没关系,此刻是私下交流,但说无妨。”

    “那么,薛枫就谈一点。为君者,最理想的目标应是摆脱人治的束缚,而通过集中的王权建立制度管制系统。”

    “哦?何谓人治?又何谓制度管制?”李治颇有兴致地看着薛枫。

    “所谓人治,就是通过人来管理社会的治理模式,比如我朝设立的多层次官僚机构体系。而制度管制,是指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去约束民众、管理社会事务。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前者以人的思想为主要管理方式,但人毕竟不是圣人,难免会有失误和个人欲望、喜好,所以管理也就存在弊端;而后者,则以制度为主要准绳,该怎么管理、如何管理等有制度来判定,辅以人的管理,会避免管理失误,会提高管理效率,还能消弭管理。还在于,制度管制会让君王从繁忙的朝政事务中解脱出来。”薛枫侃侃而谈,他以现代的管理思维去说话,也就是图个新鲜而已,根本没指望李治能听进去。

    “好!真是闻所未闻的高见!”李治拍着手,大声叫好。

    薛枫在一旁,汗颜无地,这哪里是我的见解,我不过是把现代社会的管理学知识拿出来卖弄了下而已。

    还有,史书不是记载,李治此人温厚文弱,是个一无所长的糯米团子吗?怎么现在看来,精明强干,见识颇为不俗,不像是个无能之辈啊!

    [ ]

    [!]

    龙渊大唐最新章节 第二卷绝世驸马 第五章狂野公主

    若雨 更新时间:2008-4-25 16:04:22 本章字数:3241

    李治深深地望了薛枫一眼,口气变得极其温和,“薛公子,你说你还懂音律和剑术?”

    “略通一二。”薛枫暗暗叫苦,这怎么跟考试一样,一样一样的试探啊。

    “好,不知,公子擅长何种乐器弹奏呢?可否为我和豫章弹奏一曲呢?”李治又是微微一笑。

    “草民遵命,请公主殿下派人为草民取一只箫来吧。”薛枫一咬牙,豁出去了。

    豫章公主点点头,唤人取来了一只箫。她平素喜欢诗文音律,箫自然少不了。

    接过箫,薛枫犯起了难。自己虽然吹箫水平也算可以,但古曲却所知不多,该吹什么呢?想来想去,他突然想起了电影红楼梦中的插曲《枉凝眉》,也罢,就它了。

    定了定神,他开始吹,心中默念着这首箫曲缠绵悱恻的歌词——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一曲下来,李治先是入神,继而拍掌叫绝。而豫章公主眼角居然流出几点晶莹的泪珠,“薛公子,此曲何名?太感人了,豫章从未听过如此哀怨动人的箫曲!”

    薛枫脸一红,瞎话张嘴就来,“回公主,这是小民自己创作的一首箫曲,名为《枉凝眉》。”

    “哦,公子是为一位红颜知己所作吧,曲调哀怨,寄情极深。”豫章公主眼中的神采一闪即逝。

    “公主见笑了。”

    “薛公子,箫艺如此之高,还是再吹奏一曲,让我们饱饱耳福吧。”李治拍了拍手。

    薛枫点头应是,一首平沙落雁吹完,李治和豫章公主一起拍手喝彩。

    “公子的箫声如天籁之音啊。既然如此,我们再来看看你的剑术。来人,摆驾演武场。”李治喝道。

    马上,跑进了几个宫女和家仆,簇拥着李治和豫章以及薛枫朝后花园的演武场走去。

    接过一个家仆手中的宝剑,薛枫长吁一口气,舞起了在绝谷中孙思邈传授的剑舞。只见剑影翻飞,激荡的剑气旋转着,洋溢着,等他停手站立的时候,旁边一棵桂花树上盛开的朵朵金色桂花纷纷飘扬落下,如同下起了一场花瓣雨。

    李治心头大震。此人真是个超级的人才啊,能文能武,文才一流,武艺超群。逐渐,他有了收为己用的想法。

    而豫章,眼中的神色也越来越复杂。诗文音律剑术样样超绝!此人如果——她突然脸色一红,转首向李治看去。

    李治缓缓走了过去,拍了拍薛枫的肩膀,“薛公子,多才多艺,才高八斗,本宫意欲聘请公子为东宫幕僚,你可愿意?”

    薛枫一愣。李治日后为皇帝,自己跟了他,倒也是一条发达的途径。但自己与柳湘兰有三年之约,这李治登基起码在4年之后,自己等不及了。况且,进入东宫说是幕僚,实为奴才,自己不能干。他是一个傲骨天生的人,名利之心本来就很淡薄,要不他就不学历史和汉语言文学这种现代经济社会冷门的专业了,要不是为了柳湘兰,他压根就没有博取功名的念头。同时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更加不愿意当权贵的附属品。想到这里,他躬身一礼,“多谢太子殿下厚爱,薛枫才疏学浅不知礼仪,懒散惯了,进宫怕有损殿下威仪。”

    李治叹息一声,这是拒绝自己啊。这也就是李治,性情仁厚,要是李世民的其他皇子,早就恼羞成怒了。点点头,“既然公子不愿辅佐本宫,也不能勉强于你。但你一身才学武艺,如果不能报效朝廷,实在可惜了。”

    这时,豫章公主走了过来,轻启,“公子既然不愿入宫,可否留在本宫府中,本宫也好请教公子诗文音律。”

    “这,公主恕罪。小民尚有要事在身,望公主见谅!”薛枫再次躬身。

    豫章和李治对视一眼,眼中除了失望之外,倒也有一丝赞许。此人不趋炎附势,的确是高人。两人几乎同时打定主意,一定想方设法将他拉拢过来。不过,李治想要“用”,而豫章则是有其他想法。

    见豫章公主和李治没说话,薛枫硬着头皮说,“太子殿下,公主殿下,小民就此告辞了!”

    豫章叹息一声,“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