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秦皇纪 > 秦皇纪第33部分阅读

秦皇纪第33部分阅读

”赵姬不能辩护,只能求情了。

    “没用!休要再言!”司马梗何许人也,他岂能不知赵姬是要求情,不容她说出口,断然拒绝:“异人公子,你得给司马梗一个说法!”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能有什么说法?就是秦昭王在这里,也不能有说法;就是范睢这种能言善变之士,设身处地,也不可能有说法;说是集中天下所有的悠悠利口,也不可能有说法。

    “完了。”孟昭他们满腔喜悦化为乌有,大是惋惜,今天这事儿整大了。

    王绾不住摇头,惋惜无已,明智如他,也是找不到词儿。

    “娘嘞,你怎不见影了?真是个软蛋。”秦异人在心中暗中贬损前任,这都是前任的情绪整出的事儿,真不好收场。不住转念头,却是找不到词儿。

    “异人公子,你理亏了,是吧?”司马梗怒气难平,呼呼喘气,就要把怒气冲秦异人发作,悉数还给秦异人:“我也不用秦法治你,我只把今日所受的羞辱还给你。”

    动用秦法的话,秦异人今天不死也要脱层皮。司马梗不用秦法,只是把羞辱悉数奉还,这已经很大度了,非常大度了。要知道,秦法是“轻罪重罚”,这事看上去不大,一旦动用秦法,那就是重罪,后果难以想象。

    “谁说本公子理亏了?”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秦异人竟然振振有词的反驳。

    你不理亏,还有谁理亏?

    秦异人被所有人来了个集体大白眼。

    “你还有理了?”司马梗反诘一句。

    要是秦异人有理了,天下间还有公道吗?

    “本公子且问你,你身为国尉,来到邯郸,不去处置国事,为秦国博取好名声,你到本公子这里来摆什么臭架子?”秦异人却是一副有理样儿,大声质问。

    “我来邯郸,前来拜访你这个抡材大典的主事人,难道不对?难道这有错?”司马梗头一昂,胸一挺,大声质问。

    这理由理直气壮。

    “秦法无私情,即使我是秦国王孙,你也不应该前来拜访。在秦国,只需要做事儿,没有私情,哪怕是父子也不能有私情。”秦异人却是掷地有声,大声反驳:“秦国那么大的一个失误,良机当前,你不去弥补,你安的什么心?你想私结本公子?本公子一心为公,一心为大秦,绝不接受。”

    “你……”司马梗再度无言可答。

    秦异人的话有些强词夺理,却也在理。秦法森严,杜绝私情,哪怕是父子,也不能有私情,只有公心。只需要把事儿做好就成,不需要去走门串户,拉交情。

    司马梗非常委屈,却是找不到词儿反驳。

    “异人公子,秦国何来失误?”王绾为司马梗解围,接过话头。

    “是呀。”司马梗点头附和。

    秦国以一敌六,越战越强,令山东之地闻风丧胆,谈秦色变,这说明秦国强大,何来失误?司马梗虽然在气头上,也是大为惊疑。

    “亏你还是国尉,辨事如此之不明。”秦异人一裂嘴角,很是不屑,道:“你来到邯郸,可曾见到有人为秦国说好话?你只听到骂声吧?”

    山东之地与秦国是死敌,不骂秦国还能赞颂秦国?司马梗都懒得反驳了。

    王绾虽然没有说什么,心里却是不以为然。

    “你们一定以为,山东六国是秦国的死敌,骂秦国才是天经地义,是不是?”秦异人的声调转高,大声道:“你们这样想,你们就大错特错了。骂秦国的都是那些王室、世家、贵族,他们是少数;赞扬秦国,一心向往秦国,是受苦受难的国人、庶民、奴隶,他们才是大多数。你们来到邯郸,就应该大肆宣扬大秦的国策,要让山东的国人、庶民、奴隶知道:大秦无隶身,一体国人;大秦无贵贱,一体同法。唯有让他们知道,颂扬大秦,大秦才能成就伟业。”

    一席话说下来,司马梗直发愣。

    王绾嘴巴张得老大,半天说不出话来。

    秦国的国策比山东六国的哪一国都好,却是被山东之地骂得体无完肤,骂为“暴秦”、骂为“虎狼”,说到底,就是秦国的宣传做得不好。

    要彻底改变宣传这事,要等到秦始皇采纳尉缭的建议,出重金收买天下读书人,为秦国背书去了,方才有所改观。

    “你们以为,光靠秦军锐士就能打出个一统伟业?好的宣扬,可抵十万、数十万大军。”秦异人眼睛一翻,冷冷的道:“抡材大典,天下关注,如此好的良机,你们竟然不抓住,亏你还是秦国的国尉!”

    “谢公子!”司马梗满头冷汗,冲秦异人毕恭毕敬的见礼。

    “公子高见,王绾受教了。”秦异人所言绝对是秦国最大的失误,王绾心服口服。

    “呼!”秦异人暗松一口气:“娘嘞,总算忽悠过去了。”

    第七十八章 不打不成交

    “我又做梦了!”黑伯、茉儿、孟昭、马盖、范通、鲁句践,还有一众护卫,个个发懵,跟做清秋大梦似的。

    明明是秦异人理亏在先,到了他嘴里,竟然变无理为有理不说,还把司马梗说得心服口服,不得不向他毕恭毕敬见礼。

    要不是他们亲眼所见,就是打死他们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赵姬眨着明亮的俏媚眼,打量着秦异人,眼里全是美妙妙的小星星。

    秦异人虽然有转移话题、强辞夺理之嫌,毕竟把司马梗给说服了,这就是本事了得。要知道,当时的情形,对秦异人没有一点儿有利之处,就是有一万张利口也是说不过,然而,秦异人就是把这事了结了。

    还有比这更让赵姬欢喜的吗?嫁给如此了得的夫君,夫复何求?

    赵雄眼里尽是欣赏之色,有如此一个了得的女婿,此生何憾?

    “司马梗此人胸襟、度量远非常人所能及,当国尉有些屈才了,上将军也不是问题。”秦异人在心里对司马梗是赞不绝口。

    “有白起在,他真是不幸,当不上上将军。”秦异人又有些为司马梗叫屈。

    白起的光芒太盛,压住的不止司马梗一个人的光芒,还有还王陵、蒙骜这些猛将。他们若不是与白起同生一个时代,一定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只可惜,他们与白起同生在一起时代,是他们的不幸。

    “听公子一席话,司马梗茅塞顿开,一定把这事做好。公子,司马梗告辞。”司马梗一抱拳,冲秦异人见礼,就要离去。

    “就这么走了?”秦异人问道。

    不这样走,还能怎样?你不是说得清楚明白,不想与司马梗攀交情的?

    “公子可有明示?”司马梗毕竟是武人,还没有转过弯来,王绾却明白了,接过话头。

    “你们赶到邯郸,路途遥远,想必是累了,乏了,我们正好还没有用晚汤,就一起吧。”此时的秦异人十分通情达理,与适才怨气冲天的样儿判若两人。

    其实,也是两人。适才的秦异人是为前任的情绪左右,眼下的秦异人是理智在控制,合情合理,让人大起好感。

    “既然如此,那就叨扰公子了。”司马梗明白过来了,秦异人肯定还有事,也不客气。

    黑伯忙指挥佣仆忙碌,为司马梗、王绾,还有铁鹰锐士们摆好座,送上酒菜。

    “宣扬这事,你们要如何做?”秦异人喝着酒,问道。

    “这事,还请公子示下。”司马梗精明人一个,他明白,秦异人提起这事,必然是胸有成竹。

    “过奖了,若有不到之处,还请国尉莫要笑话。”秦异人放下酒爵,眼中光芒一闪,道:“异人来到邯郸数载,除了被赵国囚禁三载外,另一件事就是对邯郸、对山东之地相当了解。以异人之见,山东之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高高在上的王室、世家、贵族以及他们的爪牙,另一部分就是受苦受难的国人、庶民、奴隶。这两部分人之间,并没有什么深情厚谊,高高在上的贵族们夺走穷苦人的衣食金银,甚至妻儿,为的是作威作福。”

    山东之地是一锅夹生饭,一半封建制度,一半奴隶制度,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作威作福,百般盘剥穷苦的国人、庶民、奴隶,他们之间的矛盾极为尖锐。

    “你们都知晓,山东之地是‘人治’,而非秦国的‘法治’,赋税不定,随时会变更;律法无定,随时会变更;徭役无定,随时会变更;穷苦的国人、庶民、奴隶,不过是贵族砧板上的肉,任由他们鱼肉。”秦异人深入剖析山东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

    “是呀。”司马梗感慨一句,道:“放眼天下,唯有秦国,赋税、徭役皆有法式,不得随意变更。国人所收之粮,除了国府的,全是自己的。是以,国人勤于耕种,家给人足,秦国富甲天下。”

    若是举个例子的话,秦国的情况和改革开放之初极为相似。改革开放之初,农民只要交够了国家的粮食,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是以,那些年,农民的积极性很高,拼命种地,有饭吃,就连城里的工人都艳慕。

    “再者,山东之地实行的是分封旧制,诸侯要分封大臣,大臣还有家臣,家臣还有家臣,一层层的分封下去,就是一层层的盘剥,国人、庶民、奴隶深受其害,一年所种之粮十之八九是他人的,他们能不怨吗?能不怒吗?”秦异人的剖析更加深入。

    夏、商、周三代都是分封制,最有名的就是周朝了。虽然山东之地的封建制度已经有所发展,却不如秦国彻底,分封大行其道,层层分封,每多一层分封,就多了一层盘剥,是以,山东的国人、庶民、奴隶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正是因为如此,大秦每年都要吸纳大量的山东流民,少则数万,多则十数万。一旦到了荒年、灾年,更是多达数十万。”王绾对秦异人的剖析大为赞同,很是感慨。

    “秦若要成就一统伟业,这些贵族他们是不会甘心的,不会放弃自己手中的好处,骂秦国的就是这些人。”秦异人的眼光很是独到,道:“对于这些贵族,大秦不必手软,该杀就杀了。你们这次宣扬,就不对他们下功夫了,而是要把功夫用在国人、庶民、奴隶,还有穷苦出身的士子、读书人身上。”

    秦国的“虎狼之名”就是山东的旧贵族,那些既得利益者骂出来的,对于那些穷苦的国人、庶民、奴隶来说,秦国是他们的天堂,若是有机会的话,他们一定会赶去秦国。

    秦国要想统一天下,希望就要放在他们身上,要争取他们的支持。只要得到他们的支持,秦国统一天下就是铁定了。

    秦始皇能够成就伟业,能够统一中国,能够打造出中华文明,并不是如后世所骂的那样,是残暴不仁,其实秦始皇得到了受苦受难的国人、庶民、奴隶的支持。

    这点,在秦末大乱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真正仇秦、反秦的是哪些人?

    是张良、项梁、项羽这些六国旧贵族遗老,他们是恨不得秦国立时灭掉。张良的名气够大了吧?他却散财破家行刺秦始皇,因为他祖上“五世韩相”。

    刘邦是被逼反了的,他活不下去了。这又是秦国的徭役出了问题,秦始皇可能是失误,没有来得及修改秦法导致(关于秦国的徭役,会在相关章节中进一步剖析)。

    “公子此言有理,司马梗佩服。”秦异人把山东之地的社会结构分得很清楚,使得他们宣扬就更有针对性,收效就会更好。

    “我把胡风酒肆的论战台给你们。”秦异人再给他们一个好消息,胡风酒肆已经被秦异人包下来了。

    “胡风酒肆的论战台?好!”胡风酒肆的论战台闻名天下,秦异人交给司马梗他们使用,他们要是还不能干出一番成绩,就太对不起人了。

    接下来,就是商议一些细节。现代社会的宣传是铺天盖地,秦异人随口指点几句,司马梗和王绾就是大为震惊,惊为天人之作,把秦异人好一通狠夸。

    这餐饭,最后是其乐融融,好象压根儿就没有发生不快之事似的。

    酒足饭饱,司马梗满意之极,与秦异人告辞,带着王绾,在铁鹰锐士的护卫下离去。

    出了府第,司马梗回头打量秦异人府第,笑着赞扬道:“公子不凡!公子不凡呐!”

    “公子着实了得,精明强干,眼光独到,慧眼烛昭,远非常人所能及!大秦有公子这样的王孙,大事可期!”王绾眼中闪着精光,赞不绝口:“只是,他今日对国尉多有不敬,还请国尉……”

    司马梗挥手阻止王绾说下去,笑道:“这事虽对我不敬,却让我对公子倍加钦佩!质子就是为大秦抛弃,三载囚禁,那是何等的折磨?谁能没有怨气?要是公子不把这怨气冲我发作,我还瞧不起他!老秦人,岂能不没有血性?”

    “赳赳老秦!”

    护卫他们的铁鹰锐士,眼里射出炽烈的光芒,大声响应。

    秦人很有血性,要不然,岂能“闻战则喜”,把上战仗视为吃肉喝酒般痛快,打得山东六国闻风丧胆。司马梗这话说到铁鹰锐士心里去了,他们亲眼目睹秦异人羞辱司马梗的经过,对秦异人不仅没有不悦,反倒是更加佩服。

    一个人承受了人所不能忍的怨气,还不敢发作,不配为人,不配为血性的秦人!

    司马梗如此欢喜,不完全是因为他对秦异人大有好感,还在于,眼下的秦国青黄不接。秦昭王固然是一代风云雄杰,秦国在他手里发扬光大,甚至称帝了。可是,后继无人,秦昭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在余五十余年,活了七十多余。

    然而,上天就是捉弄人,他养了二十多个儿子,上百王孙,就没有一个杰出者,没有一个能挑起秦国江山的人。

    尤其是,眼下的秦国在长平大战中胜出,统一之路已经铺就,只需要出个了得的明君,再聚集一批雄杰之士,扫灭六国,成就一统伟业,就是必然之事了。

    一句话,秦国太需要一个杰出的接班人了。

    至于眼下的秦国太子赢柱,那是闻名天下的“病夫”,体弱多病,能活几多时日,谁也不清楚。至于他的才干,更是不怎么样,秦昭王立他为太子,是在筷子里挑竹杆,在矮子里挑高个,不得不立。

    上自秦昭王,下至寻常国人,都不把赢柱当一回事。

    司马梗此次入邯郸,秦昭王命他察考秦异人的秉性、才华,今天这一接触,让他老怀大畅,习惯性的摸胡须,却是一阵阵疼痛传来,不住抽凉气:“咝咝!”

    第七十九章 郭开

    三月天时,春光明媚,万物复苏,草木吐绿,生机盎然。

    邯郸城外的邯山脚下,树木青青,碧草连天,好一派美丽风光,不时就会出现赏景观光的士子、读书人、游人。

    在一处山花烂漫之地,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身材高大,不下八尺,国字脸,极为精神,一脸的开心笑容,一双眼睛很是清澈,四下里搜寻,仿佛在寻找宝贝似的。

    年轻人的脸上掠过一抹笑意:“媚儿,你在哪儿呢?快出来,快出来,为夫找不着你。”

    没有动静,年轻人嘀咕道:“你快出来吧,为夫认输了。咦,你是不是在这儿?”把草丛一阵拨动,一阵搜寻,什么也没有发现。

    “肯定在这边。”年轻人转过身,朝另一边走去。

    刷的一声响,年轻人适才拨弄的草丛中蹿出一个高挑的少女,约莫十七八岁,身段儿婀娜多姿,具有沉鱼落雁之容,羞花闭月之貌,浑身散发着诱人的媚惑之力。

    “郭开,你好笨哦!”少女一个飞扑,扑在年轻人背上,拧着年轻人的耳朵,笑得非常开心:“人家明明就在你眼皮底下嘛,你竟然没有发现,你真笨哦。”

    “我笨,我笨。我家的媚儿,美貌聪明,我哪是你对手呢。”郭开转过身,搂着少女,一脸的欢喜之色,充满怜爱,道:“我郭开不知是哪辈子积的福,能娶到你这么美貌、善解人意的可人儿,郭开此生足矣!”

    “你又逗人家开心了。”少女挂在郭开脖子上,好看的眉毛弯成了月牙儿:“郭开,你真好,老是变着法子逗人家开心。适才,你明明知道人家藏在这里,故意不找着人家,好让人家欢喜,你真好。”

    言语中充满柔情蜜意,足以把钢铁化为绕指柔肠。

    “没有啦,我是真的没找着你呢。”郭开忙否认。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