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秦皇纪 > 秦皇纪第118部分阅读

秦皇纪第118部分阅读

响起,群臣眼睛瞪得滚圆。

    他们绝对没有想到,秦异人是如此的深谋远虑,竟然已经在为十几二十年后的事做准备了,要他们不震惊都不成。

    “公子深谋远虑,白起佩服!”白起恍然,心悦诚服。

    白起是一个天才的将军,是旷世名将,说到打仗,他不会有任何问题。可是,说到这样的长策远谋,就非他所善长了,他不得不服气。

    “公子的雄图壮志让人振奋!让人佩服!”司马梗激动难已,声音都有些打颤了。

    秦异人已经在为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做准备了,这份远见无论如何赞誉都不为过。这也说明了秦异人的雄心壮志非常宏大,让人钦佩。能与这样的人杰并世而生,建功立业,还有比这更让人激动的吗?

    “传令:河套大捷殊为不易,就大庆三日。”秦昭王红光满面,声调很高,有些尖细刺耳了。

    “大庆三日?”群臣一愣,继而就是欢喜无已。

    秦国务实,不务虚,对于那些庆贺之事不怎么上心,就是长平大战和中牟之战都没有庆贺。这次,要大庆三日,他们能不惊讶吗?

    仔细一想,着实应该。这是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从未有过的壮举!不得不庆!

    ……

    韩国都城,新郑,韩国王宫。

    “什么?打得匈奴匹马无还?单于也被活捉了?”韩桓惠王如同被人爆了菊花似的,扯起嗓子尖叫,声音尖细刺耳,比起太监的声音还要难听。

    “是呀,君上。这消息已经传遍天下了。”韩开地红光满面,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仿佛这一仗是他打的似的,道:“君上,这是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从未有过的盛事呀,不得不庆贺,臣之意,大韩要大庆三日。”

    “三日?太少了!至少也要七日!”韩桓惠王眉头一挑,摇头道:“寡人虽然恨虎狼秦人,可是,这是华夏盛事,应当大庆!就这么定了!”

    第四十二章 普天同庆(下)

    燕国都城,蓟城,燕国王宫。

    刚刚即位不久的燕王僖得到禀报,大吃一惊,一脸的难以置信:“你没说错?”

    “君上,这事早就传遍天下了,怎会错呢?”内侍急得额头上冒汗了。

    “当真?”

    “千真万确!”

    “你没说假话?”

    “字字属实!”

    “你没骗寡人?”

    “君上,哪敢骗您呢?”

    燕王僖再三确认无误后,这才不得不相信,道:“既然如此,寡人就信了。虎狼秦人真是了得,打匈奴这么狠,竟然打得匈奴匹马无还不说,还把单于给活捉了。此,诚为华夏从未有过之盛事,不得不贺!来啊,传令,大燕要大庆半月。”

    “半月?”一片惊呼声响起,一众大臣一副见鬼的表情,他们宁愿相信太阳从西边出来,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这是华夏从未有过的盛事不假,可是,你用得着大庆半个月吗?这是秦国打的,好不好?燕国能够庆贺一番,就是认可了秦国的努力,认可了华夏盛事。

    “你们呀,有所不知。”燕王僖头一昂,胸一挺,大是得意:“寡人琢磨着,匈奴被秦国打得惨败,死伤无数,单于都被活捉了。若是大燕能请秦国出兵,帮大燕打东胡,那该多好?”

    在当时,北方的边患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匈奴,一个是东胡。匈奴主要攻击的对象是赵国,而东胡主要攻打的就是燕国。燕将秦开击胡,传为千古佳话,就是因此而发生。

    燕国是七大战国中最为保守的一个,国力很弱。再加上,地处北方苦寒之地,在当时,现在的华北平原属于不毛之地,经济极不发达。除了乐毅在燕国的时候,燕国国泰民安,风光了一次之后,燕国这个与周王室同族的战国再度没落了,一日不如一日。

    是以,燕国对东胡很是头疼,一提起东胡就是坐卧不宁。

    如今,秦国打得匈奴死伤无数,匹马无还,连单于都被活捉了,这让燕王僖有些意动,要是能请得秦国出兵,把东胡打败,那该多好?

    “君上,这不可呀。”群臣忙反对,道:“先不说秦国出不出兵,即使秦国出兵之后,进入大燕境内,于大燕不利,这该如何处置?”

    若是秦国出兵,来到燕国赖着不走了,甚至把燕国给灭了,都有可能。此事不可不虑。

    “你们所虑固然有理,可是,总得试试嘛。”燕王僖对东胡很是忌惮,道:“若是秦国能出兵固然是好,到时,我们防着点就成了。若是不能出兵,能派一介之使,去东胡威吓一通也是好的。以虎狼秦国之威,东胡也是忌惮呢。”

    若燕国真要把这事找到秦国头上,秦国出兵未必,不过,遣一介之使去吓吓匈奴很有可能。要知道,秦国的虎狼之名在外,就是东胡也怕。若真要如此的话,这对燕国仍是有好处。

    “你们莫要忘了,大燕之所以能成为七大战国中的一员,就是因为齐桓公应大燕之邀出兵攻灭孤竹嘛。虎狼秦人虽然可恨,还是华夏一脉嘛。”燕王僖想了想,道:“为了结交秦国,就派太子丹去秦国为质吧。”

    就这样,这事就定下了。

    燕国本是周武王之弟召公的封地,封地很小,一直不受人重视。直到春秋时期,孤竹进攻燕国,燕国抵挡不住,就向当时的霸主齐桓公求救。齐桓公率领管仲亲征孤竹,把孤竹国给灭了,把上千里之地送给燕国,燕国这才一举而成大诸候。

    ……

    齐国都城临淄,丞相府,田单卧病在榻,气色极为不好,脸色蜡黄,眼见是时日不多了。

    君王后、齐王建和后胜站在田单卧榻前,打量着气息微弱的田单,一颗心直往下沉。

    “丞相,你千万要挺住,大齐不能没有你。”对于田单之才,君王后很是欣赏,好看的凤目中垂下晶莹的泪珠。

    “丞相……”齐王建看着奄奄一息的田单,不知是喜还是悲。

    田单的才华自然是没得说的,齐王建很是敬重。只是,田单威名太盛,大名传于天下,天下只知有田单,不知他这个齐王,这让他很不爽。如今,田单离世在即,这座压在他身上的大山终于要不复存在了,他又有些窃喜。

    后胜望着田单,心里一阵狂喜。田单终于要辞世了,这丞相之位就要落到他手里了,他就要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以后就能享受荣华富贵。

    “北方有消息了吗?”田单好不容易鼓足力气,轻声问道。

    “丞相,你不挂心大齐,怎生挂心秦国打匈奴了呢?”后胜万分不解。

    “是呀。”齐王建重重点头,大声附和。

    田单是齐国丞相,当以齐国之事为重,他即将辞世之时,不挂念齐国的长治久安,却是在挂念秦国打匈奴一事,还真是让人想不到。

    “这是华夏盛事,丞相自然是挂虑。”君王后是个明白人,深知田单为何挂虑。

    “禀太后,君上,丞相,河套大捷!”就在这时,一个内侍飞也似的冲进来,向君王后、齐王建和田单禀报。

    “河套大捷?”田单无神的眼中精光暴射,如同利剑似的,身子微微挺起。

    “是的。百万匈奴匹马无还!单于也被活捉了!”内侍忙回答。

    “活捉单于了?”君王后、齐王建、田单、后胜一脸的震惊。

    秦军会取得大胜,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只是,活捉单于这事的难度太高,他们还真没有想过,此时乍得这消息,不由得大是震惊。

    单于完全可以在最后关头自杀成仁,被活捉的可能性很低,着实让人震憾。

    “还有秦军并未撤军,在秦异人的率领下,深入大漠,直奔龙城而去。”内侍接着禀报。

    “这是为何呀?”君王后一脸的诧异,万分不解。

    她虽是个精明人,甚有政治手腕,可是,她仍是不解秦异人此举的用意。

    连她都弄不明白,齐王建和后胜自然是更加不明白了,跟丈二金刚似的,摸不着头脑。

    田单眼里一片炽热,脸上泛着红光,呼吸急促,大声呼道:“天下有主!天下有主!”

    “天下有主?”君王后大是不解,问道:“丞相,此话怎讲?”

    田单呼呼急促,看样子即将断气了。君王后大急,忙问道:“丞相,大齐之事如何?”

    田单即将离世,要是不趁这时机问个清楚,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君王后很是急切,然而,田单并没有回答他的话,只听田单大声疾呼:“天下将一!天下将一!”

    “天下将一?”君王后、齐王建和后胜被田单的话弄糊涂了,这与齐国之事有何干?

    “咕咕!”田单喉头发出一阵怪异的声响,脸色灰暗,双眼无神,缓缓闭上了,头一歪,自此气绝而逝。

    他的脸上一片安详宁静,还有些满足,又有些遗憾,诸般表情同存,让人不明所以。

    ……

    赵国都城,邯郸,赵国王宫。

    “活捉单于了?”赵孝成王一蹦八丈高,一双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难以置信。

    秦军取得大胜仗,这在他的意料中,他不会有一点儿意外。只是,要活捉单于的难度太高,他把郭开那副认真样儿看在眼里,颇有些难以置信。

    “君上,这事早就传遍了,天下皆知了呢。”郭开忙回答。

    “哈哈!好好好!”赵孝成王仰首向天,开怀大笑,道:“嬴稷啊嬴稷,你虽然灭了大赵,可是,你还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匈奴一直是赵国的心头大患,赵国被匈奴压着打了上百年,赵孝成王很是憋屈。乍闻这一消息,心头大快,欢喜难言。

    “来啊,传令,大宴七日!”赵孝成王狠狠一晃拳头,喜悦不禁,仿佛这仗是赵国打的。

    ……

    乐毅府上,乐毅得到乐间禀报,大是欢喜,大声赞叹道:“秦异人,打得好!打得好!”

    “呵呵!”乐间也是欢喜难言,道:“这是华夏从未有过的盛事!赵王欢喜难言之下,又要大宴七日了呢。”

    “这是必须的!”乐毅重重点头,道:“匈奴是赵国的心头大患,让赵国吃尽了苦头,如今,匈奴大败,百万之众覆灭,是该好好庆贺。”

    “爹,刚刚得到消息:田单死了。”乐间瞄了一眼乐毅道。

    “什么?田单死了?”乐毅的眼睛猛的瞪圆了,精光暴射,如同利剑似的。

    “是呀。”乐间忙肯定一句。

    “田单啊田单,吾之大敌,吾之良朋,天不假年,英年夭逝,惜乎哉!”乐毅仰首向天,长叹一声,眼泪涌出,一脸的落寞。

    乐毅与田单之间是生死大敌,又是神交已久的良朋,乍闻田单辞世,乐毅悲从中来:“他可有遗言?”

    “遗言?有的。”乐间有些不解,道:“据说,田单是在病榻上得到河套大捷的消息后去世的。在辞世之前,田单大呼‘天下有主’,又呼‘天下将一’,他这是何意?”

    “这才是田单,不愧是吾之大敌,吾之良朋!”乐毅却是赞不绝口,道:“他的意思是说,秦异人没有立时撤军,这是在为十几二十年后横绝大漠,彻底解决匈奴而做准备。秦异人能有如此眼光,真人杰也!他不为天下之主,谁配为天下之主?有如此英才,天下能不归一?”

    第四十三章 隳龙城(上)

    魏国都城,大梁,魏国王宫。

    “你说什么?虎狼秦人真把百万匈奴杀光了?”魏安釐王嘴巴张得老大,可以塞进一只驼鸟蛋了,眼睛瞪得比牛眼睛还要大,一脸的难以置信。

    虽然早就知道秦军把匈奴围在隘口里,全歼匈奴只是时间问题,可是,当得知这一消息时,魏安釐王仍是难以置信,如同见鬼似的。

    这也不能怪魏安釐王,实在是百万之众太过骇人了,这是一个庞大到让人怵目惊心的数字,要相信这是真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是很大很大。

    “君上,千真万确呀!此事早就传遍天下了!”须贾一脸的讨好神色,忙肯定一句,语气非常笃定,让人不敢有丝毫怀疑。

    “你真的弄仔细了?没有弄错?”即使这样,魏安釐王仍是不太相信,再度询问一句,一双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使劲在须贾身上刮来刮去。

    “君上,如此大事,臣怎敢说假话?”须贾都快哭了,扯起嗓子嚷道:“臣接到消息时,亦是不信。可是,接二连三的接到消息,臣不信也不行呀。”

    “咝!”魏安釐王一脸的惊惧之色,不住吸凉气。

    “虎狼秦人真是够狠的,太狠了!那是百万匈奴呀,他们说杀就杀了,没有丝毫怜惜之心,还把单于给活捉了。放眼天下间,还有谁比虎狼秦人更心狠手辣?”魏安釐王脸上的惊惧之色越来越浓,不住后退,仿佛如狼似虎的秦军就在他眼前似的。

    百万之众的匈奴说完蛋就完蛋了,秦军之可怕由此可见。对于被秦国打怕了的魏安釐王来说,仿佛秦军歼灭的并不是匈奴,而是他似的。

    “君上,如此大事是华夏从未有过的盛事,大魏要不要庆贺?”须贾忙问道。

    “庆贺?庆贺个屁呀。”魏安釐王很没好气,这是秦军打的好不好?他为何要庆贺?

    “虎狼秦人如此之狠,让人生惧。一旦他们打完匈奴,再回过头来对付大魏,到那时,大魏该当如何是好?寡人为何要庆贺?”紧接着,魏安釐王脸的惧色越来越浓,整张脸苍白如纸,没有丝毫血色。

    他这并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必然会成为事实。秦军打完匈奴,就会回过头来对付山东之地,魏国因为与秦国靠得近,为秦国首先要对付的国家,由不得他不惧。

    “君上,你听听,到处都是欢呼声,国人庶民黔首,他们都在欢呼。要是我们不庆贺的话,这事传到秦王耳里,就是一大罪状呀。”须贾忙提醒一句。

    魏安釐王竖起耳朵一听,果然如须贾所言,阵阵欢呼声传来,是国人庶民黔首在欢庆华夏这一盛事。

    “那就大庆一番吧,嗯,就半月!”魏安釐王一抹额头,入手的是一片晶莹的汗珠,虎狼秦人也太骇人了。

    ……

    楚国都城,郢,楚国王宫。

    “咝!”楚考烈王不断吸凉气,仿佛他牙疼似的。

    他不仅在吸凉气,更是一脸的惊惧之色,一脸的害怕,如同见鬼似的。

    因为他得到秦军全歼百万匈奴的消息,吓得不轻。虽然匈奴覆灭只是早晚间事,可是,当最终得到这消息时,他仍是惊惧难安,仿佛秦军打的不是匈奴,而是楚国似的。

    自从秦国崛起以后,秦国兵锋所向,山东之地无不辟易,不少国家深受“秦祸”。其中楚国被秦国打得最惨,也最窝囊。不仅大片大片的土地城池被秦国夺取,楚国的都城被白起攻破,楚国的王陵被白起烧了,这是何等的震憾人心。

    更要命的是,张仪把楚怀王骗到秦国,楚怀王最终还死在楚国。放眼整个战国时代,再也没有比这更窝囊的了。

    是以,乍得秦军全歼匈奴的消息后,要楚考烈王不惊惧难安都不成。

    “秦军全歼了匈奴的百万之众,没有后顾之忧,回过头来对付大楚,大楚该当如何应付?”楚考烈王不住拍额头,想要拍出一个好办法,却是束手无策。

    楚国深受秦祸,秦国解除了北方的边患,再回过头来对付楚国那是必然之事。虽然楚国地大物丰,幅员是秦国的几倍,口众比秦国多,也是抵挡不住如狼似虎的秦军进攻吧,他能不惧吗?

    “该死!”紧接着,楚考烈王眼里又是艳慕,道:“要是大楚能如此打一次百越,那该多好!那该多好!”

    百越,就是五岭以南的越族,包括现在的浙江东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和越南。从名义上说,百越之地是楚国的,然而,这仅仅是名义上、理论上,楚国并未对百越之地进行有效统治。

    不仅没能进行有效统治不说,百越之地还时不时就会滋扰楚国边境,让楚国大是苦恼。在得到秦军大破匈奴的消息时,楚考烈王就想到了这一让楚国头疼的事儿。

    “君上,得赶紧庆贺,此事极为重要,不能后于人。”春申君也是一脸的惊惧之色,却不得不提醒楚考烈王一句。

    “庆贺?”楚考烈王一愣,忙重重点头,冲春申君道:“春申君,幸得你提醒寡人,不然寡人几犯大错也。秦国全歼百万匈奴,这是华夏从未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