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秦皇纪 > 秦皇纪第133部分阅读

秦皇纪第133部分阅读



    这两者的区别不小。

    “嗯。”众人大是赞赏王翦所言,微微颔首。

    “是以,臣以为灭国之战重在攻城,练兵就要以攻城为务,要多制造攻城器械。”王翦拥有不凡的政治智慧,把争霸之战和灭国之战的区别看得很是明白。

    争霸之战就是能有机会捞上一票就捞上一把,没有机会就算了。而灭国之战就不行,攻城将是重中之重,制造大型攻城器械,训练秦军攻城就成了头等大事。

    “好!”众人大声赞叹。

    “在这之外,还要让大秦锐士知道,这是灭国之战,一旦敌手破灭,其口众将是大秦子民,是以,不能过多杀戮,要尽可能少杀,最好是不杀。”王翦的政治智慧不凡。

    “好!采!”众人更是击掌喝采了。

    “王翦,你剖析得很好,你以为当练兵几多?”秦昭王很是赞赏的打量一眼王翦问道。

    “君上,臣以为当再练新兵五十万。”王翦的话很惊人。

    “什么?五十万?”一片惊呼声响起,众人震惊无已。

    五十万大军那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秦国眼下的总兵力也不过五十来万。王翦要求再练兵五十万,这着实太过惊人了。

    “王翦,你莫要信口胡说。”白起沉声喝道。

    “是呀。”秦昭王也是认为王翦在胡说。

    如此认为的人不少,他们摇头,不以为然。

    “王翦,你就一一道来。”秦异人却是微微点头,大为赞同王翦的结论。

    若论军事才干,兴许王翦还不如白起。可是,王翦比白起强的就在于,他有着不凡的政治智慧,他能着眼于全局。他的结论,必然是深思熟虑的,秦异人对王翦有着绝对的信心。

    “你说说看,为何要这么多军队?”秦昭王见秦异人支持王翦,只得同意听听了。

    第十四章 异人新政(下)

    这问题正是众人所想,无不是打量着王翦,静等他说话。

    “山东六国,赵国已灭,强赵不存,然大秦要一天下,仍有一番艰难的征战。”王翦开始剖析了,道:“齐燕魏韩四国皆不难灭,难灭者,唯楚国也。”

    “这……”秦昭王颇有些惊奇,道:“楚国虽大,却是少敢战之士,与大秦打了上百年,是屡战屡败,为何楚又最难灭?”

    山东之地最大的就是楚国了,人口多,土地广,物产丰饶。然而,楚国又是最为保守的战国,到了战国末期,还在沿用春秋时的车战,远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正是因为如此,楚国被秦国压着打了上百年,丢土失地不知几多。

    秦国如今的土地,很大一部分就是夺取楚国的,比如黔中之地、汉江平原,都是从楚国手里夺得的。

    在秦昭王的印象中,楚国就是软柿子,压根儿就不放在心上,王翦却说楚国最难灭,秦昭王还真的不太相信。

    山东六国中,秦昭王最为重视的是赵国,因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成功,赵国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劲卒,可与秦国叫板。正是因为这样,方才有长平大战。就连赵国这样强劲的对手都被灭了,还在乎一个区区楚国?

    “是呀。”秦昭王的话刚落音,就是一片附和声响起。

    这次就连范睢、白起这两人也不大相信了。

    范睢是盘盘大才,智计高千古,然而,他不善军事;而白起正好相反,征战是一流,却不善政治。而王翦的结论,却正好是把这两人的长处结合在一起得出的结论,要他们两人不惊奇都不行。

    “楚之难灭者,并非楚国土地最为广阔,口众最多,物产最为丰饶,而是因为楚国隐藏的实力难以估量。”王翦接着剖析,道:“众所周知,楚国是由世家大族把持,整个楚国除了王族外,屈、景、昭、黄、项五大世家势力最大。这些大世家,不仅有土地城池,还有子弟兵。这些世家为了把持朝政,为了夺得更多的土地城池,无所不用其极,哪怕是内斗,哪怕是令楚国吃败仗……”

    “嗯。”秦昭王若有所悟,重重点头。

    范睢也是赞成这话,微微颔首。

    楚国的实力是最为强大的,之所以没有在对外战争中体现出来,不是楚国没有实力,而是因为楚国内耗太厉害了,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内斗他们是一把好手,你整我,我整你,花样百出。可是,一旦遇到秦国这个强大的对手,就是束手无策了。

    “……大秦往昔对楚虽是屡战屡胜,那是因为大秦进行的是争霸之战,只是夺取一部分土地城池,并不是要灭亡楚国。”王翦的剖析越来越深入,道:“而大秦要一统天下,要灭掉楚国,有道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楚国若灭,这些世家必然不能存,为了自己的土地城池,这些世家势必会联合起来,共同抗秦。”

    众所周知,秦始皇发动的统一战争,打得很是顺利,即使强赵这样的对手,还有李牧这样的天才统帅,都没有奈何得了秦军。然而,秦国偏偏在楚国吃了一场大败仗,二十万秦军被项燕杀得大败,为何如此?

    就在于秦始皇轻敌了。秦国与楚国打了上百年,屡战屡胜,秦始皇并未把楚国放在眼里。直到李信大败,秦始皇这才猛然醒悟,楚国原来不可轻视,不得不重新启用王翦,并且给了王翦六十万大军。

    事实证明,王翦的判断完全正确。楚国一共出动了四十万大军抗秦,两军相持一年多。

    楚国的四十万大军并非楚国的全部军队,楚国还有不少军队,那就是世家的子弟兵,还隐藏在各自的封地里。这四十万大军,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各大世家,他们知道秦国这是要灭楚国,若是楚国被灭了,他们也就完了,虽然他们不愿意,却不得不拿出子弟兵共同抗秦。

    “是极!是极!”秦昭王轻轻击掌,大是赞叹。

    “好!采!”白起一边击掌,一边大声叫好喝采。

    “听王将军一席话,范睢幡然醒悟,楚国难灭也!”范睢感慨无已。

    众人皆是赞叹不已。

    “王翦,你以为要灭楚需兵几多?”秦昭王问道。

    “六十万!”秦异人知道王翦出兵灭楚的军队数目,在心里暗道。

    “七十万!”王翦却是想也没有想,就报出一个让人震惊的数字。

    “七十万?”秦昭王、白起、范睢、司马梗他们齐声惊呼,嘴巴张得老大。

    就是秦异人也是惊讶不已,心中暗道:“王翦,你闹什么玄虚?历史上你灭楚不是六十万吗?怎生又成了七十万?”

    念头转动之际,秦异人已经明白了,心中暗道:“原来如此。的确是要七十万!眼下的楚国比起秦始皇时期的楚国还要强大,因为李园并未把楚国弄乱。嗯,是该把李园扶持起来,让他把楚国弄乱。”

    的确是这样,眼下的楚国比起秦始皇时期的楚国更加强大。即使春申君很自私,把不少土地城池划到自己的名下,却与李园对楚国的危害要小很多。若眼下秦国出兵灭楚的话,着实需要七十万大军。

    “为何要这么多?”秦昭王满脸的震惊:“就是长平大战,也不过出动五十八万大军呀。”

    著名的长平大战,秦国出兵也不过五十八万大军,灭楚就要七十,这着实太惊人了。

    “君上,长平之战大秦最初只是想打败赵国,并未想过要灭赵。”王翦一针见血的剖析,道:“而这是灭国之战,不仅要战场决胜,还要把楚国的势力连根拔起,不留任何后患。若仅仅是战场决胜,不需七十万,有四十万便可。可是,若是军队不够,不能遮绝楚国的退路,一旦楚国退到百越之地,就是后患无穷。”

    百越之地就是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浙江一部分,在当时属于苦寒不毛之地,而且,百越之地在名义上属于楚国。若是秦国大军压境,楚国打不过的话,很可能退到百越之地,楚国再以此为依托对秦国进行滋扰,那真的是后患无穷了。

    历史上,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灭楚,这是一个让人震惊的数字,就是秦始皇也是心惊肉跳。不过,王翦却是做得很好,把楚国的势力连根拔起,没有让楚国逃到百越之地去。

    “是极!是极!”秦昭王恍然,大声赞赏。

    “没错。灭楚之战首要就是防止楚国逃到百越去。”范睢大声赞同。

    “有理,有理。”白起也是重重点头,很是赞赏的打量着王翦,一脸的欣慰,道:“君上,王翦盘盘大才,足堪重任,大秦有此良将,何愁天下不一!”

    “哈哈!”这话秦昭王爱听,大声畅笑。

    “君上,臣之意王翦就暂任蓝田将军,练兵一事就交给他。”白起冲秦昭王道。

    “好!”秦昭王当即决定,把练兵这等重任交给王翦。

    秦异人也是这么打算的,就是白起不举荐王翦来练兵,秦异人也会举荐。

    “王翦所说要练兵五十万,如今看来,还有些少。”秦昭王略一沉吟,道:“扫灭列国后,还要驻守,这就需要不少军队,寡人之意,以三年为期,先练兵三十万。然后,再一一训练,如此方能不伤国本。”

    若是一次性练兵五十万的话,秦国眼下就得大规模征召,这会伤国本。分批进行,就可以解决这问题了。

    “诺。”这是最好的处置之道,众人不会有异议。

    “异人,你还有话要说吗?”生息练兵之事都有了着落,秦昭王对今天这议事极为满意。

    “有。”秦异人点点头,道:“我认为,大秦当趁此机会大力办学。”

    “办学?”秦昭王的白眉一挑,颇有些意外。

    范睢、白起、司马梗他们都是不解。

    “我说的办学,不是指区区一座学馆,而是要在秦国办很多学馆。”秦异人知道他们的疑问,道:“自商君变法以来,大秦越战越强,为何如此?因为大秦能招来人才,能用好人才。自商君以后的历代丞相,如张仪、甘茂、穰侯、范丞相,皆为山东之人,却能大用于秦,这就是说大秦能做到人尽用,不会埋没人才。”

    秦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秦国能用好人才,不会埋没人才。在秦国,不愁你才干,就怕你才不高。若是在山东之地,才高才会招忌,会被埋没,象范睢差点送命,这在秦国绝不会发生。

    “如今,大秦的官员十之三四来自山东之地,吏员十之七八来自山东之地,这固然是喜事,也是堪忧之事。”秦异人的眉头一挑,道:“人才,土里不长,地里不生,光靠招揽还不够,还要着手培养。”

    “有理,有理。”秦国是七大战国中最为重视人才的,正是因为秦国得到了很多人才,这才越战越强,秦异人这话说到众人心坎上了,无不点头赞同。

    “异人,这要如何培养?”秦昭王的脖子伸得老长,一脸的期盼。

    对于人才的重要性,秦昭王最是清楚了,若无范睢相帮,说不定他至今还是一个虚位秦王,秦国实权很可能还把持在他的舅舅穰侯手里。

    “公子是要通过办学来培养人才?”范睢已经想到了。

    “没错,正是如此。”秦异人点点头,道:“一统,不仅仅是战场决胜,还在于要治理,若不能治理好,仗就白打了。要治理好天下,就需要大量的人才,这就需要大秦提前准备。”

    第十五章 异人新政(续)

    秦异人这话太有道理了。战场决胜,实现疆域的统一,仅仅是开始,接下来还要治理。若是治理得不好,就会动乱,会发生战争,统一之战就是白打了。要想治理,就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人才必须要提前准备,不然的话,到时找不到人才来治理,就会出大问题。

    历史上,有不少大帝国,其疆域异常广阔,诸如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阿拉伯帝国……最终分裂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治理好,没有打造出让所有人都认可的文明。

    一提到秦始皇,我们就会想到秦始皇扫灭六国,一统华夏,没错,这是秦始皇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仅仅是秦始皇伟大功业的一部分,秦始皇的伟大不仅仅在统一了疆域,还在他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打造出了华夏文明,把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

    正是因为如此,自秦以后,中国多次大分裂,最后仍是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秦始皇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就是因为他身边有一大批杰出的人才,著名的有王翦、尉缭、蒙恬、李斯、王绾……

    秦国要想统一天下,就得提前储备人才,不然的话,到时就有大麻烦。秦异人这是高瞻远瞩,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

    “王太孙英明!”范睢、白起、司马梗、王翦他们个个打量着秦异人,极是赞赏,心悦诚服的颂扬一句。

    “呵呵!”秦昭王发出一阵畅笑声,捋着白须,打量着秦异人,笑得很是开心。

    秦异人能看到他没有看到的事情,能提出他不能提出的问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有比这更让秦昭王欢喜的吗?

    “我想要建的学馆,是集军、政、经济、法令、农田水利、军械制造、炼钢……于一体的大型学馆。”秦异人的胃口不小,说出来的话很是惊人。

    秦异人这话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要建位一所综合性的学府,把对秦国对天下有用的学科系统化。

    “公子,这要如何解?”范睢他们头一遭听到如此说法,大为不解。

    “先说军。大秦要一天下,就需要猛将千员,还需要大量的校尉,唯有如此,大秦之军才能骠悍善战。”秦异人开始一一解释,道:“而眼下的兵法多为秘技,等闲不传人,这不好,很不好。你白起,征战一生,必然有很多用兵的经验,你是想找个传人,还是带入地下?”

    “当然是找个传人。”白起想也没有想,脱口而答。

    “你找到了吗?”秦异人反问一句。

    “人才难得呀。”白起摇摇头,打量一眼王翦,那意思是说王翦倒是能传承他的兵法,只是王翦盘盘大才,不见得比他差。

    “要是找不到能传承你兵法之人,你就要把兵法带入地下,是吧?”秦异人再问一句。

    这次,白起只是叹息一声,没有说话,其意已明,若是找不到合适的传人,他就要把兵法带入地下。

    “臭毛病!你这是秘技自珍。”秦异人声调转高,指责起白起了。

    “公子,这话白起可不敢当。没有合适的传人,不带入地下,还能怎的?鬼谷子盘盘大才,经天纬地,若他没有找到李悝、商君、孙膑、庞涓、张仪、苏秦这些才具之士,他一身所学也会带入地下呀。”白起大叫冤枉。

    “要是没有合适的传人,你的兵法就不能传于世了?”秦异人的声调再高,有些尖细,道:“这就是我要建立学馆的原委所在。只要建起了学馆,你白起就去学馆教学,只要把种子传下来了,总有一天,会有人把你白起的兵法发扬光大。兴许,这时间比较长,会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不管时间多长,总比你白起带入地下要好得多。”

    这绝对是事实,白起无言以答。

    “有理。”秦昭王他们重重点头,大是赞成秦异人的话。

    “只要你白起传下兵法,学你兵法之人,不一定能象你那样纵横天下而无对手,至少对他们有着不可估量的帮助。你不要小瞧了这种帮助,众多的人习你兵法,他们或作为校尉,或作为将军上战场,对他们的帮助很大,对大秦的好处显而易见。”学习兵法的人并不一定能成为名将良将,这太奢望了。不过,对他们的帮助肯定很大,这就是军校存在的必要。

    “异人,你的意思是说把学馆建起来后,让白起去教兵法?”秦昭王心里一片火热,眼中精光大放,道:“若是白起用兵之法能传于世,大秦之军将更加善战。”

    白起是军事奇才,他征战一生,就没有打过败仗,他的兵法能传下来的话,虽然不一定能造就出第二个白起,对将军的帮助必然很大,那些将校一定会更加善于用兵。

    “没错。”秦异人重重点头,道:“政之一道与此相类,若是丞相有空的话,也可以去教弟子。丞相盘盘大才,精通政务,若是你的政道传诸于世,必然会有很多人从中受益。”

    “好啊!”范睢欣然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