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秦皇纪 > 秦皇纪第142部分阅读

秦皇纪第142部分阅读

军营地外,还没有发起进攻,韩军就先逃了。

    这对于一心想要打一仗的司马梗来说,太难以让他接受了。

    “我命咋就这么苦呢?我率军上战场,总是没有仗打。”若是战国时代有豆腐的话,司马梗一定会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莫要怨叹了,追击吧。”秦异人把司马梗郁闷的样儿看在眼里,颇有些无奈。

    司马梗这命真的不好,被白起压了一辈子不说,好不容易有上战场的机会了,却是遇到这种不战而溃的事儿。

    “杀!”司马梗一口怨气无处发作,化作一声怒吼,猛的拔出秦剑,手腕一振,一朵漂亮的剑花闪现,一拍马背,率先冲了出去。

    “他想打仗想疯了。”秦异人望着疾驰而去的司马梗,摇摇头。

    “杀!”秦军爆发出惊天的吼声,如同下山猛虎般,对着逃跑的韩军就冲了过去。

    韩军虽然先一步逃跑,然而,他们又哪里跑得过四条腿的秦军。秦异人征战异族成功,为秦国夺取了大量的战马,如今的秦军几乎是人手一匹战马,追击韩军再好不过了。

    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地上最初只有星星点点的红色,没过几多时间,红色越来越多,到最后,方圆数十里都成了红色。

    第四十二章 韩国震恐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让人作呕,秦异人吸口气,只觉肠胃一阵翻滚。

    秦异人多次上过战场,对于血腥味并不反胃,然而,这一次秦军杀得够狠,十万韩军幸存者不过十之一二,余者全被秦军杀死了。

    秦军完全可以要这些韩军投降,减少杀戮,秦军之所以没有这么作,而是进行一场大屠杀,就在于韩国是这次“肥周退秦”事件的始作俑者,必须予以严惩,唯有如此,方能震慑山东之地。

    鲜血,代价很大,有时候只能用鲜血来达到目的,这次也不例外。

    “呼!”司马梗吐出一口浊气,浑身全是鲜血,如同一个血人,一咧嘴角,冲秦异人道:“王太孙,杀了这么多韩军,韩王该破胆了吧?是时候派人前去问罪了。”

    “没错!”黄石公和尉缭齐声赞同。

    之所以大杀一通,就是要严惩韩国,先吓破韩国的胆,再派人前去问罪,相信韩王不敢说个不字。

    “这次肥周退秦是韩国挑起的,韩国必须要予以严惩,我们要提出十分苛刻的条件。若是韩王敢说个不字,我们就灭韩!”秦异人眼中精光一闪。

    “只要能保留韩国,无论我们提出多么苛刻的条件,相信韩王也不敢拒绝。”黄石公笑呵呵的道。

    黄石公这话很在理,秦军杀了这么多的韩军,要不吓破韩桓惠王的胆都难,只要能饶他一命,只要能保留韩国,无论秦国提出多么苛刻的条件,他必然会答应。

    “可惜了。”尉缭轻叹一声,道:“眼下的秦国极需要时间恢复国力,要不然的话,这次我们就会把韩国灭了。”

    灭韩国是必然的,只是眼下的时机并不成熟。因为韩国虽小,若秦国要灭韩的话,至少要出动二十万军队。二十万军队东进,这对秦国的影响就大了,而眼下的秦国正在消化秦异人征战异族的战果,正在恢复国力,承受不起这样的消耗。

    “韩国灭亡是必然的,只是时间迟早问题,不必太过操切。”秦异人深知尉缭的话有理,右手一挥,道:“派人去见韩王,我们的条件是……”

    “这……太苛刻了。”黄石公、尉缭和司马梗很是惊讶,秦异人提出的和解条件实在是太过苛刻,就是他们也觉得太过份了。

    ……

    韩国都城,新郑,韩国王宫。

    一派喜庆气氛,韩桓惠王正在大宴群臣,一众君臣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好不快活。

    韩桓惠王头戴王冠,身着王袍,高踞在宝座上,眼睛一眯一眯的打量着正在痛饮的群臣,大是满意,缓缓开口问道:“诸位爱卿,乐否?”

    “快活无边。”韩开地代表群臣回答,声调很高,很是激动。

    其实,韩开地对这种无聊的饮宴并没有多大兴趣,可是,在眼下这种情况下,若是他敢逆韩桓惠王的意,保证他死得很难看。

    韩桓惠王平生最好“奇计”,也好面子,要是谁不长眼睛在此时拂了他的面子,那就是自己找死。此时此刻,即使不快乐,也要装作快活无边。

    “呵呵!”群臣爆发出一阵畅笑声,人人脸上泛着喜色,仿佛真的是快活无边似的。

    听着群臣的笑声,再把群臣快活的样儿看在眼里,韩桓惠王大是满意,端起酒爵,一饮而尽,笑呵呵的道:“诸位爱卿,你们说寡人肥周退秦的奇计可好?”

    “好好好!只有君上这等英明神武之君才能想得出如此奇计。”

    “君上英明,料事如神,如此盖世奇计放眼天下间,又有几人想得出来?”

    “你什么话?什么叫几人想得出来?以君上之英明,放眼天下间如此奇计除了君上谁也想不出来。”

    韩桓惠王平生最好“奇计”,虽然他所谓的奇计全是乌龙,其中还不乏大乌龙、超级乌龙,却没有一个人敢揭穿。谁要是敢说他的奇计不好,比起挖了韩桓惠王的祖坟还要让他愤怒,保证让你死得很难看,很难看。

    每当韩桓惠王提到奇计时,群臣就是可劲儿的拍他马屁,只要赞扬韩桓惠王的“奇计”世间少有,保证让他欢喜无已。

    果然,只见韩桓惠王眉毛根根向上翻,如同停着一只报喜鸟儿似的,满脸的欢喜之色,满脸的自得,摇头晃脑道:“要说奇计,放眼天下,寡人认了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韩桓惠王很愚蠢,这次却是说了这一句大实话,放眼天下间,把乌龙当奇计的只此一号,没有第二个。

    不,象他这样把乌龙当奇计的人,在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

    “这次肥周退秦,周天子一切按照寡人之意行事,在王师面前,秦军虽是善战,能逆天子堂堂正正之义乎?”韩桓王兴致更高,一颗脑袋不断晃着圈圈,声调转高:“到时,大韩之军突然杀出,一定会杀得秦军血流成河,尸积如山。虎狼秦国压着大韩打了上百年,终于轮到大韩扬眉吐气了!”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崛起以后,大举东进,而韩国处在秦国东进的必经之路上,“被秦祸”最为严重,大量的土地城池被秦国夺走,这让韩国不得不忍气吞声,屁都不敢放一个。

    若这次真能打败秦军的话,韩国着实是扬眉吐气,百载耻辱一朝而雪。

    “君上英明。”群臣齐声颂扬。

    “寡人估摸着,该有捷报了。”韩桓惠王眼中光芒一闪,很是期待的道。

    “报,洛阳军报。”就在这时,只见一个亲信飞也似的冲进来,远远就扯起嗓子吼起来。

    “听见没?你们听见没?寡人说有捷报,定是有捷报。”韩桓惠王朝飞奔而来的亲信一指,得意非凡的道。

    他欢喜之下,没有注意到亲信满脸的惊惶,如同丧家之犬一般。

    “君上圣明,料事如神!”群臣忙颂扬一句。

    有眼尖的大臣发现亲信的脸色不对劲,很是苍白,很是惊惶,却不敢说出来。

    “呵呵。”韩桓惠先是发出一阵快活的畅笑声,冲亲信问道:“可是有捷报了?”

    “捷报?”亲信一愣,哪来的捷报?

    “瞧!寡人说中了吧,真的是捷报!”韩桓惠王右手在短案上重重一拍,咧着一张嘴直笑,大牙都露出来了。

    “不……”亲信把韩桓惠王那副自鸣得意的样儿看在眼里,大是震惊,过了老半天,这才明白过来,忙澄清。

    只是,亲信的话刚一出口,又给韩桓惠王打断了,只听韩桓惠王扯起嗓子嚷道:“不是捷报,定是大大的捷报了!”

    “大大的捷报?”亲信听在耳里,差点一头栽倒在地上,有你这么自恋的么?

    “不是捷报,是败讯,是败讯。”亲信忙禀报。

    只是,他的话又被韩桓惠王打断了,只见韩桓惠王重重点头,道:“果然是捷报,好好好!”说到此处,方才回过神来,一愣神,问道:“什么?败讯?不可能,不可能,绝不可能!寡人奇计绝世,盖世无双,怎会有败讯?”

    韩桓惠王嘴巴张得老大,可以塞进两只驼鸟蛋了,眼睛瞪圆,眼珠子差点砸中短案了,一脸的难以置信。

    对于盲目自信,充满幻想的韩桓惠王来说,要他相信他的“奇计”不灵光了,打了大败仗,不是一般的难,是很难很难。

    好在韩开地还算明白人,忙问道:“快说,究竟怎生的事?”

    “是这样的……”亲信把探听到的消息一说。

    “什么?王师不战而溃?王师应当勇往直前,他们是王师,有天子旗号啊,他们怎能不战而溃呢?”亲信的话刚落音,韩桓惠王如同被壮汉爆了菊花似的,尖叫起来,一脸的震愕。

    依他想来,只要有天子旗号,就是无往而不利,至于所谓的“王师”不过是一如乌合之众一事,他是看不到的,因为他没有这份眼力劲。

    “不好!”

    “秦军战胜,一定不会饶过大韩,这可如何是好?”

    一众大臣惊呼不已,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国会问罪的。

    肥周退秦一事是韩国挑起,秦国要是不问罪韩国的话就不在情理中了。更别说,韩国这可不是第一次得罪秦国,而是在不久之前还挑起了秦赵之间的长平大战,再有这事,秦国会放过韩国吗?

    一想到这可怕的后果,一众大臣无不是惊恐难安,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只见对方脸上尽是惊惧之色,就是束手无策,拿不出主意。

    群臣把“奇计”层出不穷的韩桓惠王一瞧,只见他浑身哆嗦,早就吓得没了主意,哪能奢望他真的出一奇计,只能望着丞相韩开地,问道:“丞相,这要如何是好?”

    “这……”韩开地可没有他的孙子张良那份才智,处此之情哪有主意,双手一摊,苦恼的道:“别望着我,我要是有主意就好了。”

    “要不,我们遣使求和?”有大臣终于想到一个办法。

    “求和?”群臣眼睛一亮,紧接着就否决了,道:“这次是大韩挑起事端,秦国会接受求和吗?”

    只要稍有头脑的人都能想得到,这次的事情是韩国挑起的,肯定会激怒秦国,秦国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韩国,不会接受韩国的求和。

    “报,秦使到!”就在这时,只见一个亲信飞也似的冲进来,大声禀报。

    “什么?秦使到了?”一众大臣惊惧难安,一听这话,差点魂飞魄散。眼下的他们最怕的就是提到秦国,怕什么来什么,秦使竟然到了。

    “天啊!”韩桓惠王一听这话,尖叫一声,手忙脚乱的朝短案下一钻,如同一只受惊的小狗般蜷缩成一团。

    第四十三章 韩国称臣

    “呃。”群臣看在眼里,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一阵阵无力,堂堂一国之君,竟然吓得钻到短案下去了,现当于现代社会吓破了胆钻到桌子下。

    群臣只觉这是耻辱,无比的耻辱!

    就在这时,只见秦使带着一队秦军锐士,大步而来。瞧他们那直入的样儿,这哪里是韩国的王宫,好象是秦国的地盘似的。

    未得韩国允准,秦使径直而来,这是很无礼的事,是打韩国脸面的事儿,一众韩国大臣只觉怒气直贯顶门,很想与秦使争辩。然而,一见秦使黑着一张脸,怒气勃发,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似的,一众韩国大臣又觉一阵气沮,哪敢发作,只能把一腔怒气埋在心底。

    “我是大韩丞相韩开地,敢问秦使……”韩开地一见秦使来势汹汹,就知道这事不能善了,有心要躲,可是他在这里的官最大,他不说话说没人说话了,只得硬着头皮上前搭话。

    然而,他一句话还未说出口,就被秦使粗暴的打断了,冲他大喝一声:“滚!”

    “你……”韩开地是一国丞相,秦使竟然把一个滚字送给他,这对于他来说如同天方夜谭,一下子懵了。过了好半天,他这才清醒过来,这是对他的耻辱,他怒气勃发,就要喝问,就要找回脸面。

    “韩王呢?叫韩王出来。”秦使怒气冲冲,眼中精芒闪烁,杀气腾腾。

    “这……”韩开地一瞧秦使的盛怒样儿,一腔怨气刹那化作乌有。秦国这次是真的怒了,要不然的话,秦使绝不会如此愤怒,他要是再不识趣,有得他受的,他很可能会成为第二个魏齐。

    一众韩国大臣紧抿着嘴唇,满脸的羞愧。堂堂韩王竟然钻到短案下去了,这是何等的让人羞愧啊,他们是羞于启齿。

    “嗯?”秦使双眼一翻,眼中精芒闪烁,沉声道:“要是韩王不来相见,大秦锐士即刻踏平新郑。”

    这话不是威胁之言,以秦国的实力,完全可以踏平新郑。以前,秦国之所以没有这么做,是因为还不具备这条件。如今,这条件成熟了,更别说韩桓惠王还送了一个大大的籍口给秦国,秦国要出兵灭韩,谁也不敢说个不字。

    一众韩国大臣直吸凉气,一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他们最怕的就是秦国灭韩了,无不是眼睛瞄着短案下面。

    “这是……”秦使顺着一众大臣的目光望去,这才发现短案下面藏着一个人,还是头戴王冠,身着王袍之人,必是韩王无疑。

    这事太难以让人置信了,秦使还以为眼花了,揉揉眼睛,眼睛瞪得滚圆,朝短案下面一瞅,不是韩桓惠王还能有谁?

    “哈哈!”如此古怪之事竟然把秦使逗乐了,大笑数声,指着短案下面的韩桓惠王问道:“韩王,你怎生钻到短案下去了?难道这是你的嗜好?”

    “寡……人不……是韩……王。”韩桓惠王忙撒谎,一句话结结巴巴,向韩非看齐了。

    “哎!”韩开地这些韩国大臣听在耳里,羞愧难当,恨不得有条地缝,立时钻进去了。他们满面通红,没脸见人,忙以袖掩面,这太羞人了,太丢人了。

    堂堂一国之君钻到短案下不说,还被秦使逮个正着;被逮个正着不说,还当着秦使的面撒谎;当面撒谎不说,还撒得破绽百出,你都自称“寡人”了,还不是韩王吗?有你这样撒谎的吗?

    秦使睁大眼睛把韩桓惠王好一通打量,突然双手捂着肚子,笑得弯腰,都成九十度了,笑得眼泪花花的,一个劲的喘气,道:“笑死我了!笑死我了!你这样的人也配做一国之君?”

    “嗯。”这话说到韩开地他们心坎上了,无不是暗中赞成。

    秦使是韩国的死敌,按理说韩开地他们应该反对秦使的话,只是秦使这话太对了,堂堂一国之君钻到短案下,这把韩国的脸面丢到东海去了,要他们不赞成也不成。

    “寡人不……是国……君啊。”韩桓惠王还在自欺欺人的撒谎。

    “好啊,既然你不是韩王就好办了,杀了你就是。原本大秦还想留韩王一条性命呢。”秦使眼珠一转,立时有了主意,恐吓起来。

    “不,不,不,我是韩王,我是韩王。”一听可以说活命,韩桓惠王忙承认自己是韩王。

    “韩王出来吧,我们有话要说呢。你这样钻到短案下面,跟只吓破胆的小狗似的,我可没兴趣与你废话。”秦使一裂嘴角,极尽嘲讽之能事。

    秦使一张嘴真够毒的,竟然把韩桓惠王这堂堂一国之君骂成狗,还是吓破胆的小狗,这太侮辱人了,这是狠狠抽韩国的脸,韩开地这些大臣听在耳里,脸上发烧,再度以袖掩面,要是有条地缝的话,他们一定会不犹豫的钻进去。

    “是是是。”韩桓惠王颤颤兢兢,从短案下钻出来,站了起来。

    只不过,腰板没有挺直,弓着个身子,差不多有六十度,一脸的讨好,小心翼翼的问道:“敢问上使,有何话要说?”

    上使是指上下级关系,韩国与秦国同为七大战国,即使韩国害怕秦国,也不会以“上使”称呼,顶多称呼“秦使”。韩桓惠王这又是自降身份,把韩国摆得与秦国矮一等,这让韩开地他们再度羞愧无已。

    “上使?”秦使一愣,心说你这也太自降身份了吧。

    “韩王,你挑唆西周公联结天下诸侯与大秦为敌,罪莫大焉,大秦本将灭韩国,诛尔之身。然,大秦心存仁慈,不忍绝韩国宗庙,这才派我前来声讨尔之罪。若你敢不认罪,大秦定灭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