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秦皇纪 > 秦皇纪第188部分阅读

秦皇纪第188部分阅读

    往开来的新时代即将来临,谁能不欢喜?

    春秋战国大争之世,黎民苦战国,苦不堪言,家破人亡者不知几多,死于沟渠者不知几多,大争之世结束了,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就意味着有好日子过了,谁能不盼望?

    来自山东之地的名士,饱学之士,搜肠刮肚,准备了锦绣文章,准备趁秦异人登基之际,好好颂扬一番。当然,其中有拍马屁者,也有人是真诚颂扬。

    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他们的准备功夫白费了,压根儿就没有机会。

    秦异人登基的过程持续时间甚短,前后不到一个时辰。

    第一件事,当然是祭天地山川,这是战国时代的必行大礼,登基这样的大事更不能错过。

    然后就是去到宗庙,祭告列祖列宗,让他们在九泉之下知道,秦国经过数百多年的拼杀,终于成就伟业,一统天下了。

    第三件事就是戴上皇冠,穿上皇袍,秦异人正式成了“皇帝”,而不再是“秦帝”了。

    第四件事就是接受群臣的朝贺,这事所用时间并不长。很多人想要好好颂扬一通,秦异人却是不给他们机会,简单的朝贺一完,秦异人就一挥手,道:“朕即位,不能没有皇后。赵姬随朕日久,品行端正,从无失德,宜为皇后。”

    历史上的赵姬,遇人不淑,遇到吕不韦,最终成为荡妇,为秦国蒙羞,为后人讥嘲。然而,如今的赵姬,遇到秦异人,不仅没有失德不说,还多有帮助,可以说很是贤慧,甚得群臣爱戴,她做皇后没人有异议。

    授予赵姬玺印之后,赵姬就正式成了皇后。

    第五件事就是立太子,至此很多人这才明白过来,清夫人亦有贤德,没有被立为皇后,原因就在这里,因为秦异人要立嬴政为太子,子以母贵嘛,赵姬必然为皇后。

    嬴政不过十三四岁,却是聪慧过人,才华初显,朝臣大为赞叹,他做太子,没人有异议。

    就这样,嬴政正式成了太子。

    秦异人之所以如此早就立太子,一是因为嬴政的才华不凡,他最适合当太子。二是因为秦异人不想重蹈历史之覆辙。历史上,扶苏未被立为太子,这是赵高李斯能够矫诏的原委所在,若是扶苏被立为太子,他继位就是名正言顺了,兴许秦朝不会灭亡。

    最后一件事,就是赐群臣酒宴,让他们痛饮一番。然后,秦异人就下旨,要他们赶回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第十二章 征伐异族

    登基之事一完,秦异人立时把范睢、王翦、李牧、司马尚、李斯、韩非、蔡泽、范增、蒙骜、蒙武这些顾命大臣召集在一起,商议大事。

    秦异人扫视众人,只见众人一脸的欢喜之色,如同吃了蜜似的。这也难怪,秦异人登基当皇帝了,这是前无古人之事,他们躬逢盛事,由不得他们不乐。

    “你们很欢喜,是吧?朕也很欢喜,大秦拼杀数百年,终于大功告成,一统华夏了,这是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从未有过之盛事,是该欢喜。”秦异人脸上泛着笑容,说到这里,话锋一转,道:“然而,朕不得不提醒你们,治理天下,刚刚开始,还得努力。”

    “谢陛下训诲。”范睢他们神色一凛,齐声领训。

    “周武王伐商后,以为天下安定,从此无忧也,就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他太想当然而然之了,天下真的就此平安无事吗?”秦异人缓缓摇头,颇有些不屑,道:“没过几多时间,刀兵再起,周室不得不再次征伐,就因为周武王的这一昏招,令周室吃足了苦头。孔子孟子这两个迂腐之徒,竟然还在为周武王吹嘘,赞扬他有仁德,却是狗屁不通,大秦绝不能犯这种错误。”

    周武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向天下诏示周天子无意于兵革,其影响很深,有好的,也有坏的。好的一面就是令人放心,以后不再有刀兵之灾了。坏的一面,那就是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心中暗喜,你刀枪都入库了,马放南山了,你不再想打仗了,那就轮到我了。这无异于助涨了那些人的异心,最终刀兵再起。

    当然,其影响远远不止这些,到了三国时代,司马炎统一中国,他一心要仿效周武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想要解除武备,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一场大争议。最终,晋朝真的解除了不少武备。

    这事导致了“八王之乱”,当八王造反时,晋朝这才发现没有武备,虽然平定了八王之乱,却是令晋朝衰败,无力抗击北方的胡人,最后的结果就是长达数百年的南北朝大分裂,五胡乱华。

    “大秦不能有这种迂腐之举,武备应当常备不懈。”秦异人脸一肃,沉声道。

    秦国虽然统一了天下,然而,山东的残余势力仍在,要是象周武王那般马放南山,刀枪入库,那无异于告诉这些残余势力,你们反吧,我无力镇压你们。这种蠢事,秦异人肯定不会干。

    要想令这些残余势力不敢乱动,唯有武备不松懈,只要你敢冒头,直接打过来说是了。

    这话很有道理,范睢他们无不是点头赞同。

    “天下初定,本当休养生息,不再兴刀兵,有两处必须以刀兵解决之。”秦异人右手上举,伸出食中二指,道:“一是平定岭南,二是击破匈奴。”

    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平定岭南和击破匈奴,已经是必然之举了。这将是华夏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对付外敌,很是令人振奋,范睢他们无不是热血。

    “岭南之地,早在夏末商初,就有中原人进入岭南,传播中原文明。到了商末周初时,因为商末战乱而进入岭南的中原人就更多了。尤其是,春秋战国之际,天下大乱,诸侯力征,黎民苦战国,苦不堪言,为躲避战火,中原人大量进入岭南,极大的促进了岭南的发展。”秦异人脸色肃然,道:“经过千多年的发展,岭南已经与中原大为接近,若是不能并岭南之地,我辈就是愧对列祖列宗了。”

    中原人进入岭南可以追溯到夏末商初,只是那时候进入岭南的人并不多。到了商末周初时,中原人进入岭南之地是一次高嘲。这一波高嘲之后,到了春秋战国之时,中原战火频繁,为了躲避战火,不少中原人进入岭南之地,这又是一波高嘲。

    这些进入岭南的中原人带去了先进的文明,先进的技术,极大的促进了岭南的发展,与中原比起来,虽然仍有差距,却是已经大为缩短了。

    可以这样说,岭南之地是中原无意中发展的“殖民地”。

    楚国虽然名义上征服了岭南之地,却是无力控制,岭南之地想服从就服从,不想服从就反抗,楚国对岭南的拥有是有名无实。

    不管怎样说,岭南之地与中原息息相关,必须要拿下来,不然的话,就是有愧华夏的祖辈了。

    “陛下圣明!”平定百越,占领岭南之地,这已经是共识了,范睢他们不会有异议。

    “至于匈奴,你们都知道的,那是华夏的北方大患,一日不除,北方一日不宁。”秦异人的脸色肃然,冷声道:“数十年前,匈奴大举南下,幸得赵雍击破之,使得匈奴元气大伤,不得不退回漠北休养生息。十年前,匈奴想要趁着大秦大举东进之机南下,幸得大父英明,接受了李牧的求援,放弃东进,朕率三十万大秦锐士北征,河套一战,歼灭匈奴百万之众。这些年来,匈奴退回漠北,正在休养生息,积蓄力量,要不了几多时间,就会再度南下,是以,大秦与匈奴必然还会有一场生死大战。”

    漠北苦寒,虽然是匈奴的大后方,可以令匈奴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然而,匈奴必然不会在漠北呆多久。只要匈奴的力量恢复了,匈奴南下就是必然之事,与秦朝必有一战。

    “往昔,中原大乱,诸侯力征,不能拧成一股绳,力量不能集中使用,即使以大秦之强也不能彻底击破匈奴。”秦异人的声调转高,道:“如今,大秦一统天下,大秦的实力更加强大了,具备了彻底击破匈奴的实力,朕决心大秦这一次要攻入漠北,捣毁匈奴的老巢,使匈奴不再为祸华夏。”

    匈奴的危害谁个不知,哪个不晓?击破匈奴,还华夏安宁,谁个不想?秦异人这话说到众人的心坎上了,无不是眼中精光暴射,振奋异常。

    “如何方能完成这两件事,你们就说说。”秦异人冲众人道。

    “陛下,臣以为大秦要完成这两件事,必先做一件事。”王翦率先开口,道:“这件事就是重新部署大秦之军。往昔,大秦只有蓝田一座大营,如今天下一统,这已经不适用了。”

    “善!”众人齐声赞扬。

    蓝田大营是秦国最为重要的兵营,也是当天下间最大的兵营,符合当时的情形。如今,天下一统了,秦朝的疆域更加辽阔了,一座蓝田大营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重新部署秦军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王翦,你说说要如何重新部署?”秦异人微微颔首道。

    “陛下,臣以为应当在新郑、大梁、蓟城、临淄、郢、寿春、长沙设立兵营,分军驻守,镇守各地。”王翦早有思谋。

    “臣赞成。”范睢他们大为赞成,没人有异议。

    “如此甚好,朕也是如此想的。”秦异人冲王翦,道:“大秦锐士重新部署,就由上将军和李牧共同处置。”

    王翦是上将军,位高权重,此事是他份内事。至于李牧,有着杰出的才干,虽不是上将军,也是令人心服,他也应当参与。

    对这事没人有异议,尽皆称善。

    “击破匈奴这事就交由李牧谋划,平定北越之事就由上将军谋划。”秦异人冲二人道。

    李牧久在北地,对匈奴最是熟悉了,由他牵头来谋划此事最好不过了。

    “陛下,臣以为平定百越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保证后勤辎重。”王翦道出紧要事务。

    百越虽大,包括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越南和浙江一部分,就是现在整个华南之地。然而,百越内部却是四分五裂,而且还没有中原那么强大的经济实力,秦国要平定岭南并不是问题,问题就在于能不能保证秦军的后勤辎重。

    历史上,秦始皇发五十万大军平定岭南,一开始秦军打得非常顺利,很快就攻占了现在的桂林。然后,问题也就来了,后勤补给不上了,通过五岭那险恶的道路难以供应足够的粮草,令秦军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秦军几乎是饿着肚子在作战,士气低落,军心不稳,战力低下。

    更可痛者,秦军的统帅屠睢,更是在一次百越的偷袭者丧生了。

    后勤不解决,南越难以平定。王翦不愧是杰出的军事天才,一语切中要害。

    历史上,秦始皇平定岭南之时,王翦已经病逝了。若是他还健在,说不定以他敏锐的洞察力,会先一步发现这问题,秦军就不会打得那么艰苦。

    “上将军所言极是在理,只是这后勤辎重要如何解决呢?”范睢也犯愁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不需要说的,是个人都能明白。

    五岭道路难行,要想通过五岭运输足够的粮草,那是痴人做梦,众人无不是拧着眉头,大为焦虑。

    “无妨。此事朕早就部署。”秦异人道:“把郑国叫来。”

    孟昭领命,忙去带人。

    没过几多时间,郑国带着他的学生史禄进来了。二人冲秦异人见过礼,秦异人冲郑国,道:“郑国,上次在长沙之地,朕要你勘察之事如何了?”

    “陛下,这事臣是有愧于陛下之托,无计可施。然,臣的学生史禄却有妙想,还是让他来说吧。”郑国冲秦异人一抱拳道。

    第十三章 提倡商业

    “先生大才,修得郑国渠,你的这个学生史禄如此得你高看,想必非凡呐。”范睢已经从郑国的话语中读出了不同一般的韵味。

    郑国是绝世水工,他都没有办法的事儿,他的学生史禄却有办法,可想这个史禄是何等的了得。

    众人大为惊奇,目光炯炯,集中在史禄身上。

    史禄虽然年轻,不过二十余岁,却是镇定自若,并没有丝毫异样。要知道,在座之人个个都是非凡了得之辈,只要他们跺跺脚,就会风云失色,要是换个人,要么激动难已,要么惊恐不安,史禄平静异常,实是不凡。

    “好!”范睢他们齐声赞好。

    “史禄,你说。”秦异人当然知道这个灵渠的设计和修建者非凡了得,要不然的话,不会修成灵渠。

    “诺。”史禄应一声,开始陈述起来。

    “史禄与老师奉陛下之命,查勘把湘水和漓水连接之事,经过实地勘察,颇有些想法,要是不妥,还请陛下训诲。”史禄不卑不亢,先是来一句开场白,然后就切入正题,道:“湘水高而漓水低,若是要把两水相连,实为不易。然,并非没有办法。以史禄之见,可以在山上环绕,以减缓水流,就能通航。”

    历史上,秦国一共修了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这三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在这三大水利工程中,最有名的要数郑国渠了,因为这事引发了“逐客”风波,秦始皇差点犯下最为严重的错误。这也是后世谈论的好题材,是以被渲染得很是出名。

    然而,平心而论,在这三大水利工程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应该是灵渠。

    灵渠的设计思路本身就是一奇,象修盘山公路那样,在山上建渠,进行环绕,减缓水流速度,就可以达到通航的目的。

    “善!”众人齐声称善,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构想,令人有醍醐灌顶般的感觉。

    “先生想法虽好,然,要想通航有两难。一是湘水有不足十里高低起伏,不便于通航。二是一到枯水期,无水可用时,又是难以通航。”王翦却是眉头一挑,提出了两个问题。

    秦异人的目光落在王翦身上,大为诧异,这个王翦的洞察力真是了得,这也知道。

    湘水比漓水高出数百米,即使修通了,也不能通航,为解决此事,就得把运河象盘山公路那般修。

    不过,湘水有四公里长的落差太大,不能通航,王翦的第一问题就是针对此点。

    “这事不难办。”

    史禄却是信心十足,道:“湘水那不足十里处不能通航,却可以改变河道,只需要如此修便成。”

    一边说,史禄划出一个“s”形。

    湘水本身不便通航的这四公里,就这样被史禄解决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构想。

    “妙!”王翦右手轻拍着额头,大声赞好。

    “真是奇思妙想啊。”范睢他们一脸的赞叹。

    “至于枯水期不便通航一事,可以筑堤坝蓄水,到了枯水期放水调节水面便成。”史禄接着道。

    筑堤坝就得用船闸,这是世界首创,是整个世界上最早的船闸,能够很好的起到调节水位的作用,可以令灵渠一年四季都能通航。

    “妙!绝妙!”一片赞叹声响起,出自众人之口,个个一脸的赞叹。

    就是秦异人也是不免赞叹一番,虽然秦异人早就知道灵渠是史禄的杰作了,然而,当他亲耳听见史禄说出构想,仍是叹为观止。

    我们的祖先拥有大智慧,创造了很多杰出的工程,灵渠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若想修渠的话,就得先派一支军进入岭南,攻占漓水。”王翦眼中精光暴射。

    “这事就由上将军定夺便是。”秦异人很能放权,把这事交给了王翦。

    王翦说得没错,要想修灵渠,就得先把现在的桂林攻占了,然后再来修,方有安全保障。

    “诺。”王翦欣然领命。

    灵渠连接的是湘水和漓水,其实是把长江和珠江连接在一起,因为湘水通长江,漓水通珠江,这两大水系就因为一条灵渠就通航了,可以极大的促进中原与华南的交通,可以促进华南之地的经济发展。

    “只要此渠修成,后勤辎重就不再是问题了,平定岭南是必然。李牧,击破匈奴之事,你有何谋划?”秦异人冲李牧道。

    “君上,臣以为欲要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必得两路出兵,一路直取单于王庭,一路直捣匈奴祭祖圣地狼居胥山。”李牧对匈奴很是了解,侃侃而谈,道:“眼下的情势,大秦只能一路出兵,就是从河套之地所筑的朔方城出发,这难以给匈奴以致命一击。臣的意思,要想开辟另一条出兵道路,就得出兵辽东,扫灭燕国的残余势力,顺势击破东胡。如此,方能两路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