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清末北洋海军提督 > 清末北洋海军提督第35部分阅读

清末北洋海军提督第35部分阅读

    果然,方大人继续说道;“所以说,丁汝昌提督是为了保全自己,不惜牺牲我们,这就叫做丢卒保车,然后是他才能达到金蝉脱壳的目的呢。因此,我们不能成为人家的牺牲品,越是要在复杂的时候,越是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明白吗?”

    “可是,方大人,要知道定远舰上毕竟有我们大清帝国的皇上,有总理大臣李鸿章和军机大臣翁同龢这样的大人物,若是定远舰因为动力系统不好,而遭到日本联合舰队的趁机炮轰,并将定远舰击沉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大副说出他深深的担忧来。

    “你忧虑什么?什么后果不堪设想?”方大人冷冷的说道;“万一定远舰被日本联合舰队击沉,那么大清帝国也不会灭亡的,不是还有慈禧太后掌握着江山吗?不是还有我们吗?不是还有北洋水师的舰队吗?难道你不想借此机会高升吗?记住,只有你头上的位子空了,你才有可能坐上去,你明白吗?”

    哇,这个方大人如此的阴险,如此的毒辣,如此的可怕,如此的诡秘,假如正如方大人所说的那样,当定远舰遭受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战舰致命攻击的时候,丁汝昌提督所部署的用侧翼的济远舰对敌舰实施猛烈的攻击计划,将要成为泡影,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定远舰将在失去侧翼保护的情况下,存在被击沉的危险。

    第一百二十六章 皇上问;定远舰为何如此慢

    第一百二十六章 皇上问;定远舰为何如此之慢?

    女子服务队的女戏子的身份变成了北洋水师的在编女兵后,各个儿都是笑逐颜开,情绪高涨,而且对未来是信心满怀,大有与北洋水师舰队,同生死,共命运的豪情壮志。虽然女兵的制服还有龙旗的军功章没有领到,可是这些已经是女兵的年轻女人们,演出捰体折子戏来,十分的卖力。

    不管是任何军队,还是在历朝历代的女兵都是有所标志的。这不同于原始社会,那个时候的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在狩猎的时候,都是光着身子的。倒不是他们不想穿衣服,而是无衣服可穿,因为人类还没有进化到要包装自己的程度呢。

    在原始社会,集体狩猎也是类似一个军队,有男有女,大家都是一丝不挂,与几万年后的文明社会不同的是,一身蜷曲的毛发,就是天然的衣服。跟现在的猴子一样。在对付敌人(原始社会的敌人概念仅仅局限在侵入某个群体的另外一个群体)的时候,也是有男有女,女的也跟男的一样,一身,坦露着蜷曲的毛发,冲锋陷阵,在所不辞。

    封建社会的军队当然跟原始社会比,是今非昔比了。特别是晚清时期,女人参加军队,衡量她的标志就是一身外在的军衣了。军服上有女兵的等级和种类等信息。就拿北洋水师来说,女兵的制服还是丁汝昌提督专门到法国和德国等国,考察后博采众长,制定的比较适合中国女兵所穿的制服。

    军帽是宽体帽檐,便于遮阳,军服是上面略微有点长袍化,类似于中国的旗袍。不过是没有过膝盖的那种样式。裤子是西式的,也只有裤子是完全沿袭了法国和德国军队的标准女兵制服样式。脚上统一穿半高腰的军靴,

    当然皮靴底子钉有铁钉,一方面是防止在军舰的甲板上滑到,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敬礼的时候,跺脚发出悦耳的响声。之所以要让鞋子发出悦耳的响声,是因为这样的声音可以代替鼓掌声,也在表示对长官的一种敬意和尊重。

    这也是各国在欢迎外国元首来到本国访问的时候,为表示礼节,所放礼炮发出的一种声音类似,只不过是一种象征而已。现在,在舞台上准备表演捰体折子戏《打金枝》的女子服务队的女戏子们,身份已经是北洋水师的一名女兵了,可是,她们还没有来得及配发女兵制服,但在心里都认为自己已经不同于以往的女戏子了,而是以一种新的身份出现在舞台上了。从心理角度上感觉到比穿上女兵制服还要神气。

    演出即将开始的时候,为了掩饰自己对于捰体女人演出折子戏的极大兴趣和喜悦,光绪皇帝当然还要有责任维护封建帝制的尊严,他表面上装出心不在焉的神情,让别人都认为他只是出于一种礼仪上的程序,来给北洋水师增添光辉的。

    现在,光绪皇帝无意间看到自己所乘坐的定远舰开的如此之慢,找到了一个可以转移人们视线的话题。他扭转身,面对着李鸿章,为定远号旗舰为何开那么慢而提出了疑问;“军舰如此之慢,比朕骑得马快不了多少啊!”

    李鸿章也不明白军舰为什么要开得这样慢,他以为是为了让皇帝欣赏一下大海的黄昏美景。因为这个时候夕阳西下,黄昏时的夕阳把大海涂抹的如同在海面上撒下了一层金粉似的,煞是好看。“大概是为了让皇上好好的欣赏一下此刻的美景吧。

    皇上对总理大臣李鸿章模棱两可的话语并不满意。什么美景,是指的将要进行的捰体折子戏的美景,还是海上的美景?光绪皇帝一向是不满意李鸿章的为人。他也知道李鸿章是慈禧太后的宠臣。是属于后党派的重要人物。所谓后党就是指的以慈禧太后为核心的派系。

    在大清帝国的统治阶层,存在着两大派系;一个是以光绪皇帝为核心的帝党派,一个是以慈禧太后为核心的后党派。这两大统治派系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相互倾轧,谁也不甘心甘拜下风。可是,以慈禧太后为核心的后党派,还是略占上风。

    李鸿章就属于那种敷衍趋势的权术人物。他投身于后党派,充当了慈禧太后的的中流砥柱的人物,但是李鸿章也不想在表面上与光绪皇帝搞僵。还要利用帝党派的势力。所以表面上对光绪皇帝是阿玉奉承,极力表现出自己是皇上的忠实奴仆。

    军机大臣翁同龢也凑了过来,对于皇上质疑军舰为什么那么慢的问题,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他因为身为军机大臣,对这样的问题如果都不知道的话,岂不是有点吃馍馍混卷子的嫌疑吗?所以,他一本正经的对皇上说;“皇上,以奴才只见,军舰之所以如此之慢,大概是以慢制快。”

    皇上不解;“何谓以慢制快?”

    “这个”军机大臣翁同龢眼珠子转了转,慢条斯理地说道;“窃以为军舰快慢有度,该慢则慢,该快则快,或者以慢制快,以快制慢,纯粹是为了一种节奏,为了体现军舰之先进性能,另外,在海战当中,也是为了迷惑敌舰的一种手段。比如像现在这样的慢速度,就是为了制敌人之快的。不足为奇,不足为奇呀!”

    正巧这个时候丁汝昌提督来陪同皇上和总理大臣李鸿章和军机大臣翁同龢看折子戏。听了军机大臣翁同龢的一番狗屁不通的话,哭笑不得。但是,也不好当面驳顶头上司。只能是苦笑着点点头,敷衍趋势道;“军机大臣翁大人所言极是,卑职敬佩有加。”

    皇上对于军舰何为如此之慢的问题,依然没有一个准确的回答,好在现在女子服务队的女戏子们的捰体折子戏《打金枝》开场了。所有人包括皇上的眼睛都盯着舞台上。所谓舞台也就是把餐厅舱的前半部分,腾出一块地方,铺上了红氍毹,专供演出之用。

    为了保持一点京剧的神秘性,也为了演出的一种特定的效果,在舞台前面还挂着帷幕。瘸狐狸依然独自一人来为演出折子戏的女演员伴奏。身兼多种乐器手,比如说;板胡,京胡,唢呐,锣鼓之类的,统统由他一人来操作。

    随着鼓点开始,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然后是开场锣声响起了;将将将,将将,将将将将,然后是锣鼓交替;咚咚将,咚将咚咚将,将将咚咚,将咚咚将,咚咚将将将,随着锣鼓的富有节奏感的鼓点声,女演员们踩着鼓点和锣的点,很有节奏感的,一个接一个的扭着臀部上场了。

    犹如一串平放在舞台的鱼肉丸子,白花花的一个串一个的上场了。走台也是很有韵味儿的。比如说走起来身子一歪一歪的,胳膊还一条在上,一条在下,护着下面,来增加观众的强烈的期待感。两个脚丫儿,踩在地上,然后高高的翘起,几乎贴在臀部上,也是为了增加一种效果,好让观众看的时候,不是一览无余。

    可是,偏偏充当观众之一的军机大臣翁同龢,非要追求一览无余的观赏花效果,他虽然是七十有余,可谓是老当益壮,属于那种老牛明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之类的老人。无奈是老眼昏花,又不忍心让眼前青春的酮体一晃而过,留下终生遗憾。

    于是,他向丁汝昌提督提出,能否把他的太师椅挪动一下,最好是挪到舞台边上,好仰慕中国的国粹京剧。丁汝昌提督有点为难。因为按照官场之潜规则,只有官最大的才排坐在最前面,最中间,可是军机大臣比起皇上,比起总理大臣李鸿章来,显然属于这次参加检阅的大人物当中的第三号人物,并不足以排在第一号人物所应该有的位置。

    再则说了,人家皇上还没有说要往前凑呢,你翁同龢偏偏的要冒头往前凑,你不是找麻烦吗?你不是典型的对上不敬吗?或许你翁同龢也说了,我是三朝元老,谁能奈何我?但是即便你是三朝元老,守着当今皇上,你也不能出这个头呀?

    如果换一个角度,你可以对皇上说,皇上,你是帝王,我们是将相,欣赏国粹的要领,就是要贴近舞台看最好,当然,如果你对国粹不感兴趣,另当别论,可是,我想,皇上即便不喜欢国粹,难道还不喜欢用这样的别出心裁的方式,来演绎出来的新的一种带创新样式的折子戏吗?

    想归想,问归问,那么先暂且问问皇上,是不是要把太师椅挪到舞台边缘上呢?这样好有益观瞻呀!于是乎,丁汝昌提督斗胆问皇上;”皇上,窃以为欣赏如此别出心裁的折子戏,不如靠得越近越能够品味出其中的韵味和无限魅力,奴才给你挪动一下位置,挪到舞台边沿上,您看如何?”

    第一百二十七章 铁树开花,红烂漫

    第一百二十七章 铁树开花,红烂漫

    光绪皇帝无所谓了,毕竟他是阅尽人间铅华无数,想看什么,还不能够?想看多近,还不能够?非要在这个女子服务队表演的捰体折子戏演出的时候,将太师椅挪到跟前,须仰视才见的地步?no!那样看,朕的脖子还不好受呢?

    但是,自己的宠妃小红却建议让皇上往前靠,毕竟她觉察到实际上想往前挪的不是别人,而是军机大臣翁同龢。别看小看宠妃小红,年纪轻轻的,充其量也就是二八年纪,却将官场看得挺透彻。小红原来是慈禧太后的贴身丫鬟,因为光绪皇帝的宠妃珍妃娘娘,被慈禧太后给软禁了,为了安抚光绪,将小红送给光绪皇帝。实际上,小红长得国色天香,虽然是丫鬟,身世出身贫寒,但是命运却出奇的好。

    小红聪明伶俐,属于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女孩子。颇得慈禧太后的喜爱,后来到了光绪皇帝跟前,升格代替珍妃娘娘,成了光绪皇帝的宠妃。小红从丫鬟摇身一变,成为妃子,很大的原因在于她本人的努力和争取。

    首先,小红拥有着天姿国色的美貌,这是其一,但是小红更有着别的妃子所没有的智慧,只是其二,那么其三呢,便是小红善于审时度势,洞察官场是一个奇女子。若不然的话,伺候两个皇一个是太上皇慈禧太后,一个是光绪皇上,都颇得赏识,说明此女子的心计了得。

    别的不说,单说现在,她能一眼就看出军机大臣翁同龢想往前挪,便积极让皇上往前挪,好给军机大臣翁同龢往前挪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毕竟这可以满足军机大臣翁同龢的视觉欲望,也可以维护军机大臣翁同龢的面子。

    另外,军机大臣虽然人老昏花,但是毕竟是大清帝国的实权派,若是皇上想来个新政的话,军机大臣翁同龢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没有他的贯彻实施,新政也等于是零。所以,小红想为光绪皇帝笼络人心的手段,就可见小红非一般女子。

    既然宠妃都建议了,光绪皇帝也就点点头,说;“如是看得清楚,朕就往前挪挪无妨。”好一个往前挪挪无妨,便把军机大臣翁同龢的愿望给实现了。现在,军机大臣翁同龢可以挨得很近的距离,观看最新样式的捰体折子戏《打金枝》了。

    在他昏花的眼前,晃动着眼花缭乱的白花花,里面是黑是黑,白是白,红是红,看得他是垂涎欲滴,看得他是拍手叫好,看得他是下面终于有了复苏的迹象。在这里不得不略微交代一下;翁同龢虽然已经七十有余,可是花心依旧。这也不能责怪人家,江山都依旧,难道花心不能依旧吗?

    为了满足花心依旧,大清帝国也给他配备了贴身丫鬟,可是,他只能是有眼福,却不能饱口福。因为他的下面昏睡了好多年了,这跟太监没有两样,为此,他痛苦了多少年?无数的庸医在他身上试验了无数土方子,结果都不见奇效,眼看着到嘴的肉,却揽不进碗里,他有时真得是生不如死。

    可是,今天呢,却铁树开花,红烂漫,一串鱼肉丸子,却意外的让他的下面复苏了,觉醒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一个神奇的传说。他非常感激皇上,更感激皇上的宠妃小红,若不是她的暗中在支持,自己这晚年将不再燃烧激|情,生命烛光将暗淡无色了。

    以后,没说的,只要是光绪皇帝吩咐的事情,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干干干!以后,只要是小红委托办的私事,不管她三八二十四,搞搞搞!当然,那都是待海战结束,军舰靠了岸,等自己回了京城后,有情后补的事情了。

    眼下,他可要全神贯注的,努力将一对昏花的眼睛的瞳孔,放大,放大,再放大,放大到满眼尽是五花肉,看似五彩缤纷的图景,一如家乡(翁同龢的第二故乡在陕西)那样,满山遍野的,跟民歌唱得那样“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只恨当初来北洋水师参加检阅之时,没有将放大镜拿来,谁能有先天之明,知道在旗舰定远舰上,会欣赏到一出如此新奇,如此美妙,如此别样,如此大开眼界的演出呢?害的他,始终举着僵硬的脖子,仰望着天空一样的姿态,聚精会神的看着舞台上美轮美奂的演出。

    反正,耳朵聋一点不大要紧,那些锣鼓呀,那些女子们脚踩着红氍毹上,吧唧吧唧的声音呀,听不明白也不大要紧,关键是要看到眼里才成。而且,不仅看了,还要记在心上,是更不容易做到的一件事情。年轻的时候,翁同龢何许人也?那时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左抱女,右抱妾,还能做到江山依旧,涛声依旧。

    光绪皇帝有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身边的军机大臣翁同龢,看女子服务队演出的捰体折子戏,看得是如痴如醉的,心里感到好笑。这个一逢开会,便打瞌睡,然后不用五分钟,便昏昏欲睡的老家伙,何以此时此刻这样的精神矍铄,乐不思蜀呢?

    真是童颜未老,人已朽,心里不老,身先老。光绪皇帝看着几近昏聩的老臣,都如此的热衷于看这样的折子戏,心生感慨无限。想想大清帝国的江山,还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便是一番感叹。在一旁的小红以为是皇上看累了,就轻轻的为皇上捶腰,按摩脖颈。

    皇上摆摆手,他正处在青壮年时期,哪能跟眼前的人老昏花的老臣相比较呢。倒是翁同龢之流需要这个时候给他按摩一下倒是好的。不过,翁同龢也不示老,这次登上定远舰检阅北洋水师,竟然连贴身丫鬟都没有带一个来。

    他就是想在人们面前,表现出自己还没有衰老到需要人搀扶的地步。要知道,大清帝国的军机大臣的位置,是何等的重要?如果让一个垂垂老者占据的话,怎么可以?毕竟军机大臣需要经常去各地,视察大清帝国军队的情况,年老体弱怎么能够胜任呢?

    所以说,翁同龢在众人面前,总是如一棵老的无花果树,虽然在残冬之际,露出一副枯枝败叶的景象来,但是枝桠依然挺立,老树身依然伫立。不服老,就要先心不老才成。所以,经常的给予自己在女色方面的刺激和抚慰,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说眼前的这场别开生面的捰体折子戏,就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