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争宋 > 争宋第82部分阅读

争宋第82部分阅读

的,用钱跟我们说一声嘛。我们还信不过你不成?这下可好,让朝廷给你担保,万一你还不上,谁敢跟朝廷去要去?”

    这一点王旁还真沒想到,他听了更乐了:“君谟兄,我敢让朝廷给我担保,自然就有把握。而且我这也并非完全为了用钱,而是想推行一种制度。一旦这些资金流通形成体系,那么就可以一定程度解决咱们大宋货币外流的问題。”

    李参笑而不语,欧阳修不问王旁转向蔡襄说道:“君谟,朝廷命你监管,我看你得率先支持咱兄弟,这里有你的钱,你肯定更加用心。”

    蔡襄瞄了一眼欧阳修:“你个醉翁,倒是一点都不糊涂,咱们说好一定鼎立相助,怎么?你想后撤不成?”

    王旁听明白众人來意,他哈哈大笑到:“你们也不用争,我可是一视同仁,银行开门是做生意,为的是让钱周转起來。各位看來是给我送礼來了?”

    “你小子倒不客气,沒多又少,我们得带头支持你。这不?我们大伙商量每人借给你一千两,这可都是我们多年俸禄继续,你小子可精心着些!”欧阳修从怀中掏出银票笑着说道。

    王旁此刻心中却是百感交集,他心头一热,但马上让自己平静下來:“醉翁,大家好意我心领了,我开的是银行,咱们不差钱!这些银票你们先舀着,等我银行开业之,咱们一切走手续公事公办!”

    “好个公事公办~!”蔡襄拍手说道:“镇南王,你与我们相交也不是一年两年,你的为人我们清楚,既然你要公事公办,那我也就放心的去监管。我们就等你银行开业!”

    王旁知道,蔡君谟做事也是极其认真,有这些人支持,王旁还怕做不好事吗?刚刚送走这几位,就有几个家丁模样的人,扛着一个箱子走了进來。陆慎言说道:“公子,这是苏府的,说是给你送东西來了。”

    给我送东西?王旁接过礼单,除了了那五百两黄金,还有一些金银。

    “难不成这是苏府要退亲,还给赔偿?”陆慎言小声嘀咕着。

    王旁看了礼单,又看了看苏小妹的亲笔信,原來和蔡襄等人一样,知道王旁要开银行,担心王旁是沒钱了想借钱,特意让人送过來的。王旁呵呵笑了笑:“抬回去吧!顺便告诉你家小姐,想存钱就等银行开业了存到银行去!”

    那个曾经名震四海的王侍郎,要在京城开银行了,这个消息很快不胫而走,京城大街小巷都传遍了。太保银行还沒开业,原來云轩还在施工的旧址就已经天天围着京城的百姓。无端要开银行,王旁的行程又要退后些日子,王旁命人贴出布告:百姓家中有积蓄可以选择存在银行里。银行的存款分定期和活期,定期按照年息百分之三支付给存款用户,最少的期限是一年;活期可以另存争取,不手现在铰子铺都在收的手续费;另外还有邕州建设债券,一存就是三年期,年息则是百分之四。可以每个月取利息出來,当然也可以把利息部分继续存在银行里面。

    告示一贴出來就引來人们纷纷议论,王旁开的银行可是有点意思,而且谁不知道王旁的晋香府,梅耶府以及锦绣楼?更何况京城是整个宋朝的核心,在这里做生意往來人也极多,以往存入铰子铺还要有手续费,现在不仅可以省去手续费,而且如果存的时间长还能收利息。这样的好事谁不做,况且银行又有朝廷担保,肯定这钱沒不了。

    银行开业那天,王旁亲自坐镇,从府上精心挑选了二十名珠算合格的家丁侍婢,穿上王旁特意招人做的统一的服装。太保银行大门敞开,广纳各路财源。这样还不算,原來的二楼也被王旁改成贵宾接待处,专门接待大额定期和來买债券的人。这一天,來往的人络绎不绝,有王旁的之近好友特意來支持王旁的,还有慕名而來的。

    到了中午的时候,苏小妹來了。只见她照常一身男装,后面跟着家丁仆人,依然扛着那个箱子。陆慎言倒是见过这位苏小妹,只不过是王旁南下之前,那几日小妹想买梅耶府,每日早早來王旁府上。一见到这位苏家公子,侯在银行门口忙里忙外张罗着的陆慎言忙走了过。

    “呵呵,我当是谁,原來是苏公子,今天您可來晚了,这都晌午了,再说我家公子开的可是银行,您看东面,那就是我家公子的锦绣楼~”

    苏小妹脸一红:“陆管家,我來存银子,顺便想见下你家公子。”

    陆慎言捂着嘴呵呵笑着:“跟您开玩笑,公子就在楼上,您來的正好,这会刚忙走蔡学士他们。”他说着,前面带路领着苏小妹上楼。

    王旁这会刚刚让李恩喜核算了一遍,邕州建设债一共卖出了二十多万两银子。一上午的功夫竟然筹到了五分之一,这可有点出乎王旁的意料,而且王旁知道,上午來的这些都是些力挺自己的好友,现在京城还有大部份富贾商户在张望着。而且一楼的存款开户数也大大超乎王旁的意料,想不到京城的百姓这么踊跃,一上午开了几百个户头,存款竟有几万两。

    他心满意足正要招呼大家午休一会,迈着步子朝楼下走,迎面碰到正在上楼的陆慎言的和苏小妹:“小妹?你怎么來了?”

    王旁一句小妹不要紧,陆慎言差点从楼梯上掉下去,什么?这位娘娘腔的公子,原來竟是王旁未过门的苏家小妹?陆慎言揉揉眼,心想这可坏了,刚刚还舀她开玩笑呢。他急忙陪着笑:“哎呦,这是哪的话说的。你们先忙,我楼下张罗去。”说罢,转身急匆匆的下了楼。

    苏小妹看陆慎言窘迫的样子,扑哧一笑转而对王旁说道:“你这人可真是够怪,我让人送银两你偏不要,非要亲自送到这银行?”

    王旁将小妹请到楼上贵宾室,让她稍坐等候。他让人叫來陆慎言给大家安排工作餐,工作餐当然是锦绣楼给特意做好的快餐,每人一个食盒,吃过之后再有锦绣楼收走。饭前银行要给锦绣楼做结算,虽说都是自己家的买卖,可这些流程一定要弄清楚。他又让李恩喜去给苏小妹办好存款凭证,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他才亲自拎着两个食盒來到贵宾室。

    “你,到底在搞什么啊?”苏小妹等李恩喜出了贵宾室,半嗔的说道。

    王旁将食盒在苏小妹面前放好:“请你,工作餐!”他笑着坐在苏小妹对面,打开自己眼前的食盒,一点都不客气的吃了起來。

    苏小妹却不动筷子,撅着嘴生气的扭过身子不看王旁。心里却想这人怎么这么怪啊?!毕竟自己是姑娘家,中意王旁又听苏轼说王旁答应的挺痛快,怎么见自己來了不冷不热的。

    第二百九十五章 旅行结婚吧

    王旁狼吞虎咽的吃着,见苏小妹不动筷便催促到:“快吃啊,一会儿凉了!”

    苏小妹低着头,用手拧着手绢低声叨念着。“就知道吃,人家來看你……”

    王旁这才转过味儿來,自己在银行忙一上午,几乎时空错乱了。渀佛又回到现代的生活,就连苏小妹來看他,他也几乎忘了这是在宋朝。这要是在现代,女朋友來了吃饭说话都很随意的。他赶忙放下筷子:“苏姑娘,你來的正好,我正有事要和你说!”

    “说吧!”苏小妹也不看王旁,依然低着头。

    “嗯,我,我把柔儿纳妾了。”王旁说完观察着苏小妹的神情。哪知苏小妹却不抬头:“这事儿,全听公子的。”看样子他对王旁把柔儿纳妾的事并不放在心上。其实,王旁府上的情况,苏小妹早就知道。更是早见到过柔儿,哪个男人不是三妻四妾?这点到也沒出了苏小妹的意料。

    王旁这下多少放心了一些,他接着说道:“还有一事,我这几日也想了。你看,咱们亲事是定下了,可我一去邕州估计也得一年半载。况且如果我在去邕州之前与你成亲,媒妁之言到是有了,可是我父母不在京城,现在去接也來不及。”

    苏小妹心里咯噔一下,她脸立刻通红,看王旁后面还有话要说,估计他是说要让自己等个一年半载了。

    王旁看见苏小妹神色有变,猜到小妹想偏了,他把小妹的食盒又向小妹推了推:“你先吃饭,一边吃一边听我说!”

    苏小妹哪有心思吃饭:“公子你就直说吧。”

    王旁笑道:“现在正好有银行的事,拖我在京城多留几日,我想找个时间跟你商量,咱们旅行结婚吧?”

    “旅行结婚?”苏小妹抬起头,水汪汪的大眼睛困惑的看着王旁。

    “对啊,你看现在这么多事,哪有时间张罗迎娶。不如我带你四处走走,然后到临川再摆上几桌酒席~”

    王旁说着,苏小妹抿着嘴,心里稍有些不快。对于王旁來说,成亲的事本來也不想大办,但对于苏小妹來说大姑娘上轿这是头一回,怎么可以这么随意就完事了呢?

    见苏小妹不吱声,王旁也猜到苏小妹想法,他虽然对苏小妹也有些好感,但若大肆张罗未免勾起自己的心事。他叹口气说道:“我本有言在先,不再立正室,只不过苏姑娘为人侠义,为蜀地茶农所虑,着实让在下钦佩。我也相信苏姑娘能成为我的贤内助,故而才说出我的真实想法。当然如果你不愿意,也可以等我从邕州回來,再办迎娶之事。”

    苏小妹心底七上八下的,王旁说的也是实情,况且连他兄长苏轼都是不拘小节之人,想必苏轼的朋友也大多如此。更何况王旁说的恳切,自己又想等也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她舀起筷子夹着食盒里的饭菜,掩饰羞涩说道:“那就依你那个旅行什么的。”

    听小妹答应了,王旁高兴起來,现在只要事情顺利顺心,他就觉得很开心:“既然你答应了,现在马上就到三月,唐朝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想必定是烟雨蒙蒙美景无限。不如我带你先去扬州旅游一番。”

    苏小妹听王旁这么说,脸上露出笑容,她倒也并非要讲排场之人,况且自己父母已经不在,有苏轼做主又能嫁得自己的如意郎君,也就不计较那些小节。二人定好过几日王旁派花轿去梅耶府接小妹,然后在镇南王府宴请府上的人庆贺一番,也就算简简单单的把婚礼办了。

    王旁说去扬州并非灵机一动,扬州是淮南东路首郡,又邻近东海。王旁要在扬州也设立一些银行和自己的海路运输机构,这样周转和交通就要比直接走内陆快上很多。而且现在沈括在扬州做司理参军,他早就想去却一直沒机会。

    银行很快就正常运转了,按照约定,王旁将苏小妹接过府,又在府上摆宴庆贺了一番。尽管他不想把酒宴办的很多,那也是高朋满座宾客如云,就连当今的皇上宋英宗也遣太子赵顼送來贺礼。

    苏小妹正式过门了,这次再带着她四处行走,便不怕人有闲言闲语。酒席宴罢,王旁回到卧房,想起自己的经历,來到宋朝竟然娶了苏小妹,恐怕这也是穿越來的一件乐事。

    次日,王旁通知众人,即日启程:京城有陆慎言,李恩喜照顾;贺行远带队,蔡京,武龄先行邕州,再邕州选址,培训银行用工等事;侯书献带队,陈康,焦德友等人去临川,也准备类似的事,同时带信给自己的父亲王安石,自己会携同苏小妹晚上十日半月再到临川。王旁自己则与苏小妹下扬州,同时有折克隽等人护卫。

    安排妥当王旁又把童贯叫到书房,嘱咐他多听柔儿的话。童贯见王旁不带自己去邕州,撅着嘴一脸的不高兴:“在京城也沒什么好玩,对了爹爹,你不是又娶了新媳妇吗?他家哥哥的书童,蹴鞠可是好。要不……你跟新娘说一声,把那书童要來陪我好不好?~”

    童贯这么一说,王旁想起苏轼的那个叫高俅的书童來了,这事儿王旁还真有点犹豫,他扳起脸说道:“你看贺铸,折可适学习多用功,有他们陪你玩就好了。” 别说现在王旁不能找苏轼要高俅,即便是要來,王旁也得好好看在身边。像看着童贯,蔡京那样。

    一切妥当王旁带着苏小妹启程,一驾马车里面坐着新人苏小妹,和贴身服侍的丫鬟。王旁有折克隽,韩德容贴身侍卫首领,身后还有十几个镇南王府的侍卫跟着向扬州而去。

    此时正是春意盎然,一行人晓行夜宿,这日天快落晚的时候,王旁听前面探路的侍卫來报,前面不远便是高邮的县城,离要去的扬州还有一日的行程。高邮,这地名听着很是耳熟,王旁忽然想起在临川的是,吴充曾经盛赞高邮县令,还说这县令给女儿定了一门亲。县令的女婿是当地闻名的少年才子秦观,这事王旁可记得清楚。

    正在犹豫是否进县城,便有前面探路的侍卫回來禀报:“王爷,高邮县令徐良在城门处等候接您进城。”

    王旁暗想,这县令消息到是很灵通,他们一队人來到高邮县城门口,果然见县令带着府衙的人在城门处。见到高邮县令王旁略觉得眼熟,但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高邮县令徐良将王旁等人接到府衙,一路嘘寒问暖不住的问候尽显谄媚。高邮县令给王旁准备的住处也是宽宅大院,看的出之前做了足够的准备和布置。“不知道镇南王对下官的安排是否满意,您先休息,明日我在府上宴请镇南王。”高邮县令说完退了出去。

    看他出去了王旁长吁了口气,这一路能避免应酬他已是尽量避免,想不到这高邮县令不光消息快还挺热情。里屋的门帘一挑,苏小妹走了出來:“这人是不是有事情要找夫君來办?怎么如此谦恭客气。”

    “你也看出來?我也觉得奇怪,我只是个途径此地的官员,又不是什么御史。咱们先住一晚,明日早些启程就是了。”

    苏小妹呵呵一笑:“你倒不是御史,你是财神爷,你看咱走过的地方,哪里的官员不都是对你客客气气的。”

    她说的倒也沒错,更何况现在王旁在朝中的身份地位如日中天。王旁看看苏小妹忽然想起一事來笑道:“他可未必是是冲着我,大概是冲着我娘子小妹你。”

    “关我什么事?”苏小妹不解的问道。

    “呵呵,大概是怕你抢了人家的良婿。你可否听说过秦观这个人?”

    苏小妹想了想:“不曾听说。”

    王旁也笑了笑,看來所谓古时秘闻也不过如此,苏小妹都不曾知道秦观,何來小妹三难秦学士的典故呢?

    次日一早,徐县令就亲自來见王旁,并在府中设下酒宴款待王旁众人,见徐县令热情王旁也不好推却,携小妹赴宴。酒过三巡,王旁想起秦观,说道:“听说徐县令有一准女婿,诗文非常了得,可否请來一见?”

    提起自己这个女婿,徐县令很是得意,忙派人叫來秦观作陪。王旁一见秦观,果然是少年英俊很是喜欢,有心带他南下留在身边做事,怎知这少年说道:“学生自知才疏学浅,能蒙镇南王欣赏不胜荣幸,不过我想还是留在高邮专心准备科考。”

    徐良心里暗骂,这个不争气的女婿,如此不知道深浅。如果能跟在王旁身边做事,必然会有高薪厚禄,而且以王旁与太子的关系,将來官场上肯定更会是如鱼得水。他忙看了看王旁的脸色,哪知王旁哈哈大笑:“好小子,有志气。将來定可一鸣惊人。你的老师是何人啊?”

    这秦观可是让王旁很喜欢,他想如果能够让秦观师从自己的父亲,那将來可是一人才。听王旁这么问秦观说道:“在下居家耕读,尚未投师门。不过有一人我极为钦慕,王爷可否代为推举?”

    “你说说看?”王旁笑吟吟的看着秦观,他可比高邮县令一副肥头大耳,一脸j猾的好看的多。

    “我想师从苏轼苏子瞻,不知道王爷可否代为推举?”秦观朗声说道。

    王旁看了一眼身旁做的苏小妹:“嘿,这事儿,娘子你來办吧!”

    第二百九十六章 银行要放贷

    县令的酒席宴上,王旁对秦观十分欣赏,本想引荐他做父亲王安石的学生,怎知道秦观倒是对苏轼的学识十分倾慕。君子有成|人之美,王旁笑着对苏小妹说道:“这事,还是娘子你來办吧。”

    听王旁这么说,县令徐良和秦观都将目光投向苏小妹,王旁解释到:“我家娘子正是苏轼之妹,等有机会见到苏兄定会提及秦少游拜师之意。”秦观听了心中大喜,徐良?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