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争宋 > 争宋第89部分阅读

争宋第89部分阅读

行远悄悄比划这门口,在李丛耳边小声说道:“这小子收标书的时候,把他认识的一个人的放在上面,而且还故意晚报了他人的。王爷知道了,正生气呢。”

    “哦,哦!”李丛点点头,将李迪拉到一旁悄声说:“我说这事儿悬吧,你看看,让你正八经的办事你不办。唉,你等着!”

    “王爷!”李太守脸上堆着笑

    “嗯,什么事啊,李太守!”王旁看着李丛,李丛刚要说话,王旁突然冲着门说道:“太可恨了,以权谋私,不知道本王爷最恨这样的人么?才给你多大点权利,你就这么做!这要是让你再做更大点事,你还不把本王爷都卖了?!”

    这话听的李丛心里之哆嗦,本來他就觉得李迪这事不靠谱,可李家三代就这么一个男丁,又是自己亲侄子,他可是打着鼓來的。“李太守,你找我有什么事啊?”李丛,正想着,王旁突然问道。

    这会李丛看王旁面色稍缓,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侄子李迪,转过头鼓起勇气刚又要说话,王旁对着门口说道:“武龄,给我打他二十鞭子,等会,你把门关上,别让我听见他鬼哭狼嚎的!”

    接到王旁的命令,武龄一转身关上房门,抻出腰间掖着的鞭子对着楼廊的石板啪,啪,啪的抽了起來,一边抽一边还数着“一,二,三”,房内就听到蔡京的求饶声“哎呀,哎呀,王爷我再也不干啦!你就饶了小的吧。”

    李太守的脸都白了,看看李迪正冲着李太守摆摆手,这会说让自己走后面的事,不是往枪口上撞吗?

    “李太守?你到底有事沒事啊!王爷看着您呢。”贺行远拽了拽一头冷汗的太守李丛。

    “啊!沒事,沒事!就是來带小侄拜见下王爷。”李丛忙说道。

    王旁转过脸來,看了看李迪:“嗯,年轻人知道礼数,不错,给些赏银下去吧,以后要跟李太守多多为宋寿郡出力才是!”

    李迪也是心里紧张,本來就是想偷懒,趁着亲叔是太守找点活捞点油水,谁知道这个王爷做事这么严厉啊。忙接了赏银,谢过了王旁,跟着李丛退了出去。

    蔡京和武龄走了进來,蔡京一边揉着胳膊,一边嘟囔着:“这个武龄,假装还这么用力!”

    王旁笑了笑:“你们也有赏银,虽然是假装打你,但却是让府上和宋寿郡的人都要知道,谁也别接着权谋私,这次是假的,若真有人敢可就不是挨鞭子的事了。”

    高智升看着,心里暗自佩服:这王旁不但有财,而且有才。苦肉计吓退李太守,公开标不徇私情。

    争宋318_争宋全文免费阅读_第三百一十八章 招标不徇私更新完毕!

    第三百一十九章 新来的伙计

    争宋319_争宋全文免费阅读_第三百一十九章 新来的伙计来自()

    王旁敲山震虎吓退了李太守,李太守那想托人情求事做的侄子到也懂事,接了赏银在城中逢人便说:新王爷如何不徇私情责打手下人。【 高品质更新 】这下百姓更加觉得这个王爷与其他当官的不同,王旁的名声更大了,不仅仅是邕州,各地的百姓会手艺的,做生意的都纷纷南下,希望可以有生财的机会。南下,成了当前大宋最热门的事。

    沒几日,投标的项目里面比较不错都被挑了出來,王旁名人张贴出告示,召这些准中标人集体议事,议事的时候还要再阐述建设中的问題。这下这个招标更加透明了,百姓们慢慢也打消了疑虑,最后等到宣布中标结果的时候,宋寿郡都了,一些人精心准备的标书方案被采纳了。就连那些投标未中的,看到这样的结果也是心服口服。

    接下來就是紧锣密鼓的开工建设了,这件事有贺行远和李诫总负责。安排完了码头榷场建设的事,王旁的心里稍稍踏实了一些,接着他又收到劾里钵派人送來的信,说是高丽的事很顺利,中秋前后他就能带着高丽的第一批商榷的船队抵达邕州了。同时,京城也发來消息,王旁在京城的生意一切运转这场。

    听到这些,贺行远,李诫蔡京等人不禁高兴起來,唯独王旁微微皱着眉头。

    “王爷,您是不是担心到时候新的码头还建造不起來?”贺行远低声问道。

    王旁摇摇头:“这倒不是,宋寿郡外的旧码头暂时还可以用,只是应付高丽的商船停靠还是沒有问題的。另外,可以借着高丽这次通商,将市舶司各项制令流程顺一遍。”

    “那王爷您还有什么事忧心?”贺行远不解的问道。

    王旁拿着信函递给贺行远:“贺先生,您看上面的日期,距离现在多则两月,少则十多日,也就是说咱们这和京城之间消息传输最快,也要十多天,这一來一回就得一两个月。信息传递太慢了……”

    他的话说的贺行远和在座的似懂非懂,王旁也知道他们不明白。好在这是个慢节奏的朝代,什么事都会慢上好几拍,就好像那个大理国的高智升,不紧不慢的跟着王旁又回到邕州,似乎就等着王旁跟他回大理了。

    其实高智升心里也着急,但眼下着急沒有用,毕竟他还沒想好回去要怎么面对段素,面对可能发生的事。他跟着王旁回到邕州,发现邕州比他先前來的时候更热闹了许多。回到王旁的镇南王府,高智升少不了被燕儿和珠儿问这问那,但这次他沒多讲,只是说了说在宋寿郡的所见所闻。

    两个贴身的侍女听罢,悬着的心这才放下,珠儿不禁问道:“国相爷,我看您对这个王爷可谓赞誉有加,有张口闭口您这个兄弟,这要是段姑娘知道了,肯定心里更是埋怨。”

    “若是我这兄弟能帮我,不再让段素姑娘嫁去吐蕃,那又有什么可埋怨的?”高智升现在的神情,要比刚刚到邕州的时候轻松了很多,他在桌边坐下,一边喝茶一边想着最近发生的这些事。

    珠儿燕儿对视一下:“这么说,这位镇南王真能帮上国相爷?国相爷,您快说说,到底有什么好办法啊!”

    “办法么……现在我还不知道。不过,再过几日这位镇南王会和咱们一起上路回大理。”

    “啊,那可太好了~”珠儿,燕儿笑着说道。

    “好?看你们两个欣喜的样子,是不是喜欢上这位王爷啊?”

    被高智升这么一说,燕儿红着脸说道:“国相爷怎么开这玩笑,我们可是您的人……再说,您这次出來,连亲兵侍卫都沒带着,这路上万一出什么事……”

    “呵呵……”高智升笑着打断了她,又是老一套,这两个贴身侍女还挺唠叨:“好了,这次我的确有些意气用事了。对了,我不在这些天,可曾有人來找过我?”

    燕儿收住了笑回答到:“这些日子还真有人來找过您。一个是您的侍卫长应大容,还有一个是咱相府的管事,都是跟您请示事儿的。”

    “哦?”高智升挑了挑眉头:“应大容有沒有说什么?”

    “嗯,从上次这镇南王王府宴会出事之后,进出的人就沒那么方便了,我们也怕给国相惹麻烦,就给他们留了口信,等国相您回來再见他们。”

    “嗯”高智升点点头:“那应大容有沒有说关于杨义贞的事?”

    燕儿摇摇头:“王爷,您的侍卫怎么会和我们说这么多,对了,还有一个人找您,不是咱们国相府的,说是个姓贾先生的派人來的。”

    姓贾?那不是贾庆吗?看來武龄等人说的沒错,这小子果然來了邕州,不过他來邕州干什么。“此人下榻何处?有沒有留下什么口信?”

    “沒有,这人神神秘秘的,开始我们说您不在邕州,他还不相信,又跟其他人打听了,听说了您去宋寿郡找镇南王去了,这才沒再來。”

    听燕儿这么说,高智升不由得苦笑了一下,这个贾庆还真是阴魂不散,宁肯得罪君子莫要得罪小人,可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他了呢?按说贾庆本人也是不敢在镇南王府露面,想必是打发了手底下人,手底下的人又怕回去不好交差,才三番五次的來查探。经过宋寿郡的事,高智升觉得王旁这个人很值得交,但接下來的事该怎么做,王旁怎么想的,他也不清楚。

    高智升想了想,这事还得找王旁问清楚,而且他也得处理自己府上的事,现在他还真着急见应大容,应大容是自己的亲信侍卫,奉命去查杨义贞的下落,现在应大容这么快就回來邕州找自己,想必是有很重要的情况要向自己禀报。

    王旁回到邕州王府,他先是处理了一下知府和通判禀报的一些事,见当地官员大部分事还是按部就班做的挺好,王旁小小的鼓励一下:“放手去做,你们做的挺好。” 听这话,知府冯伸和通判陶然美得颠颠的,这位王爷并不像他们想像的那样难相处。重要的事汇报完了,两人离开王府各自去忙。王旁叫上侯书献和蔡京,一老一少跟着王旁去了太保银行。

    有这两个人跟着,王旁简装出行,乍看也不过像是个富家公子。尽管走在街上,有人认出來这是邕州的王爷,更有百姓扎在一起窃窃私语,但对王旁这样举动,似乎人们也习以为常了。一般百姓谁敢跟王爷打招呼?敬畏欣赏的远望下也就足够了。沒有拦路叫冤的,沒有围堵欢呼的,王旁反而觉得轻松自在。

    太保银行的大门开着,偶尔有进出的人,门口台基一侧,一个告示板上贴着各种存贷的利率,时不时有人经过会驻足看上一会。王旁三人迈步进了银行里面,大厅里四个柜台前都排着存钱或是取钱的人。一名银行的职员走了过來,按照王旁的规定,面带微笑的对三人说道:“三位,您是办什么业务?”

    这是一名小伙子,來银行做事不久,被安排个接待的差事,王旁心里发笑,自己家买卖干活的人不认识当家的。“焦德友在不在!”

    小伙计一愣,这人來头不小啊,焦德友可是这银行的管事,他竟然直呼其名,看样子也是有钱的大户的样子,他不敢怠慢忙恭敬的说着:“在,在楼上,您等着我去给您招呼一声。”

    伙计一转身朝楼上跑,楼下柜上的有抬头看一眼认出王旁的,忙低头接着办着手里的业务,脸上却带着悻悻的笑,似乎想看到那小伙计的笑话。不大功夫,楼梯上咚咚的脚步声,焦德友跟着那小伙计走了下來。二人下楼,焦德友一看是王旁与侯书献,蔡京三人站在大厅,他一回手就拍了小伙计一个脖溜:“臭小子,咱家王爷你都不认识。”

    小伙计用手摸了脖耿儿,忙一脸窘态的说道:“这,这就是咱王爷?我还真是头一次见。”

    焦德友不理他,赶忙迎上前來:“王爷,就知道您快回來了,这些日子的账目汇总都给您准备好了,您楼上请吧!”

    王旁笑了笑,那伙计立刻受宠若惊般的涨红了脸嘿嘿傻笑着。王旁都和焦德友上了楼了,他还看着王旁背影发愣呢。有在排队等着存钱的客人笑了起來:“嘿,你这自家王爷都不认识,还那一个劲儿傻笑啥,小心被你家管事的给你辞退了罢。哈哈”

    小伙计撇了撇嘴:“且,看见了么?这就是我们家王爷,帅不帅?刚还跟我笑呢,你说,人好不好?再说了,别说我这刚來的不认识王爷,王爷府上的有的都沒见过他。而且你们听说沒,我们王爷对底下人极其好的。才不像你说的呢?”

    那客人又笑了笑:“对对对,你现在还在柜外面站着,当然不认识王爷了。”他说的就是这银行的柜台,在外人看來,这柜里柜外区别可大了。

    小伙计撇了一眼柜台里面,嘴上沒说,但心里不服气的想,柜台里面算什么,将來我还到楼上去。更或者,自己还想要做到焦管事那样呢!

    争宋319_争宋全文免费阅读_第三百一十九章 新来的伙计更新完毕!

    第三百二十章 街头的巧遇

    争宋320_争宋全文免费阅读_第三百二十章 街头的巧遇来自()

    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王旁等人才从楼上下來,焦德友送王旁到银行门口口中说道:“王爷的吩咐我尽快准备,等今天收了工,我回到府上就去找您!”

    离开银行,王旁三人溜达着回王府,侯书献问道:“王爷,您要是在邕州还说好,可您近日就要去大理,朝廷的事我还能尽力给您点意见,可这银行的事我可是不懂啊!”

    “侯先生别担心,这次我让焦德友尽快去把扬州的银行办起來,这样银两上兑换以及异地存取都会跟更方便些,而且各地沟通起來信心也会相对快一点。百度搜索   看最新章节至于邕州这里,我看暂时还算稳定,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題。”王旁安慰着说道。

    侯书献听王旁这么说,也只好点点头。王旁刚要嘱咐蔡京,忽听身后有人说道:“王爷,王爷您留步,我,我想跟您说个事儿。”

    王旁一回头,正是刚才那个银行里的新伙计,见他气喘吁吁的小跑着过來,王旁站住脚步:“你叫我?”

    “嗳?站住!”蔡京见这伙计急冲冲就冲王旁过來了,急忙一伸胳膊拦住他。來人脚下急忙站住,站在那喘着大气:“是,是,是我叫您。”

    王旁上下打量了一下他,这小伙计二十三四岁,听口音不像邕州人:“你叫我什么事?”

    “刚才,不认识王爷,多有冒犯……”

    他还沒说完,蔡京拦住说道:“你要是因为这事,就算了,咱家王爷不计较这个。”

    小伙计看了一眼蔡京,看衣着打扮言谈举止,蔡京应该是王旁身边大小也能管点事儿的人,他笑笑说道:“我,我是有点建议跟王爷提,王爷不是说了吗?银行职员有好建议的,都会论功行赏。”

    “呵呵?”王旁笑了笑:“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來的?在银行做了多久?”

    “小人贾宪……从潭州慕名而來,本來打算应试王爷学院,只不过來了听说学院还在建,就在王爷的银行先谋个差事,这不是刚到银行沒两天,就遇到王爷了。”

    王旁听着点点头:“贾宪,那这么说你來应试学院,是想应试何职?找我是否为应试之事?”

    贾宪忙摆摆手:“不是,不是。我现在银行这干着也挺好,只不过,在下自小喜好算法,师从楚衍先生。这次來到邕州,就是冲着王爷您來的,而且我在银行这几日,感觉您定的利息上有些问題。”

    “哦?”这可有点意思,王旁饶有兴趣的看着贾宪。

    “这,如果银行有什么建议,你可以先和焦总管提议,自然会汇总到王爷这里的。”侯书献一旁提醒着这个小伙子,他也是好心,银行的利息的定法都是王旁亲自主持制定的,竟然有人在这个问題上和王旁提出异议。他一边说着一边看看王旁的脸色,王旁的脸上到看不出任何烦躁和生气。

    贾宪挠挠头:“也是,我的确应该先跟焦总管说,怪我沒写下來,跟他说的时候,他不明白我的意思。”

    “哈哈哈!”王旁听了大概就明白了,焦德友虽然是生意人,但却是接了老丈人家的家底,当年又赶上给朝廷造船,大数字过眼不出错,小数上却未必多精细,尤其是算到利息上,几分几毫的事。让焦德友执行什么事做那沒的说,让他抠心思算账可是难倒他了。而且王旁笑的是,这会焦德友已经站在贾宪的身后,正瞪着眼看着焦德友的后脑勺,那阵势似乎这小子要说什么自己坏话,马上就又是一巴掌过去一样。

    “贾宪,你小子怎么跑出來了,不怕我扣你薪水吗。”看见王旁大笑,焦德友实在忍不住了,在后面虚张声势的说道。

    贾宪一回头马上一缩脖子:“哎呀,焦总管,我我马上回去。”接着他一边躬身后撤,一边对王旁说道:“王爷,咱的利息不能固定了,粮价还变呢,何况咱的利息呢?您说是不?我先回去了。”说着,一溜烟的跑回太保银行去了。

    “臭小子!”焦德友看着贾宪的背影笑着骂道,随后他转头对王旁说道:“王爷,这下属刚來,有些规矩还的那个啥,您说的那个训练。不过,这小子算数倒是很快,可惜这小子不是本地人,一时半会找不到保人,所以我也沒敢让他到柜上。”

    到柜上做职员,银行的规矩可是要本地人,否则就要在当地能找到说的过去的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