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搅乱三国 > 搅乱三国第228部分阅读

搅乱三国第228部分阅读

型船楼,一路率快船尾随我们一路追击的话,因为夏口不在我们手上,不但我们的退路断掉,到时我们还会被曹军拦腰截断,主公就算率后面的援军在我们后面驰援我们,我们也会被吃掉,到时要是我们和孙静的汇合上再出现问题,我们就变成真正的孤军了!”周瑜终于说出了他担心的主要问题,“而且曹智现在在不在襄阳已经不好说了!”

    不得不说周瑜很聪明,很有预见性,说的也很有道理,他们整个计划是要充分发挥他们水军比曹军有优势的特点,扬长避短,在南方人的母亲河大江里,好好跟曹军戏耍一番。

    但真正的战事永远有不可遇见的东西,在他这个信息也不可能绝对清晰。这时就需要为将者思想眺望似的自己去把控和展望全局,周瑜想到了,所以表示他们要为他们预备退路。这是周瑜激进作风下稳重的一面,在制定计划时,谁都没注意到,夏口这个仅仅是在三江交汇之地小城镇,就是他们水陆两路的补给和退守的要道,谁都认为这地方是轻而易举会被他们抹掉,占领的。但谁会想到曹军的人马来的这么快,黄祖是死了,但刚没主人的江夏,不过转眼间江夏等于又姓了曹。

    如果曹智够聪明,一定能看出夏口这个战略重镇得知重要性。而要是他看出来了,加派重兵,死命的扼守住此处,不就等于掐住了孙军的咽喉。他们再在水陆两军追着周瑜他们穷追猛打,周瑜的水师就算在灵活,打不过就跑的速度再快,准备好长期呆在水上与曹军抗衡的决心再坚决,曹军就算围而不打,也能把周瑜的两万水师和程普的一万陆军活活困死、饿死!

    “那你准备如何改动计划?”在大是大非面前,程普等人不会因为个人恩怨,而故意歪曲事实的。该为大局考虑时,还是会放下恩怨服从大局的。

    周瑜听了程普的表态由衷的笑了,他转身走回挂在帐壁上的地图前,继续指着图上弯曲的大江,一直到江陵的方向停住,然后非常果断道:“我们放弃夏口,放弃原先夺取江陵的设想!”

    “什么?……”

    一连两个“放弃”,帐内一下子又炸开了锅,既定的目标是江陵,现在临时改变,这不等同于临阵退缩,说的好听叫“放弃”,说的难听点,就是没能力,没实力争夺这些地区,这是典型的不战而退。这对于满室的将领,这份改动真是太大了,太难以接受了。

    “我们这份计划才是几天前确定下来的,现在要放弃原定目标,我军会自乱阵脚!”

    “我们已经出师,后面主公的援兵、补给,还有在长沙配合我们行动的孙静孙太守都不知道我们的临时应变,会造成混乱!”

    “江陵就算被曹军占了,他们也不可能这么快搬空那里,我们去了还是有机会的!”

    “这只是你的猜想,并没有情报表明曹智已经洞悉我们的目标!”

    ……

    “不要吵,听周都督说完!”

    这次不光是黄盖等老一辈将领,对周瑜的改变计划提出异议了,就连包括周泰、吕蒙等人都反对周瑜如此大刀阔斧修改原定计划。在一片吵杂声中,还是程普断喝一声,阻止了吵闹。

    程普双目炯炯的看着周瑜,他很想听听这个总有着奇思妙想的后辈,到底要怎样修改原定计划。

    “周都督你继续!”程普冷冰冰的声音告诫着全场的人,不要再吵,让周瑜说完,称呼也绝对官方化。

    周瑜感激的看了一眼老前辈程普,把戳在地图上的手指移开江陵的位置,退回到大江和洞庭湖区域,非常认真的指着这个地方道:“我们在这里继续转道,与孙太守合兵后,直下长沙,把目标转为攻取零陵、桂阳两郡,打通与我们豫章、庐陵郡的这片地区,使我们再也没有后顾之忧。将后勤补给不在依赖江夏,或是不把自己的喉咙放在夏口这一点上后,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与曹智争夺另外半个荆州!”

    孙策在夺取豫章之后,就从豫章郡中分出一部分,设立庐陵郡,任孙贲为豫章太守,孙辅为庐陵太守,而留孙静一直镇守着他们家的老根据地长沙。但其实真正的庐陵郡还未全部到孙策手中,庐陵一直还是在荆州人手中。可以说周瑜此时将计划一改,着力打通庐陵,使之与豫章相同,倒是令他们原本有点投机取巧的攻袭江陵的计划,看上去更完美,更宏大。

    放弃江陵这块肥肉,固然可惜,但能最大化的利用己方手上的所有资源,不和曹智争荆州腹地,而先把荆州最下面的四郡拿下、打通,显得是那么的人尽其才,物尽所用。如果成功,可比与曹军在荆州腹地打游击强多了,孙策的地盘也随之会大大的扩增了。

    周瑜的新计划刚一落地,就受到了军帐内所有武将间的热烈讨论。

    当然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大部分人认为这新计划可行,这是一份跳出局部,着眼与大局的好计划。但反对者则还是认为不去争夺富庶的荆州中部,却要一路打到土著民族密集杂居的南越之地,那地方与现在北方所同用的话语都相差极大,彼此甚至不能通话,这种鸟不拉屎的地盘要来干什么,反对者还是坚持原定计划。他们相信曹智不是个完美的人,他也不是战神,能如此准确的把握和预测到他们的每一步动向,进而层层设防。只要他是个人,总有疏忽、出错的时候,他们坚定不移的进攻江陵,不一定就一点机会没有。

    双方一时争执不下,但此时全没了刚才的火药味,大家都是本着他们这个团队的利益最大化,而群策群力着。

    周瑜此时却把眼光还是注意到了程普这位右都督身上,因为在这么重大的问题上,周瑜他一个左都督是不能独断力行的了,必须要得到右都督程普和大部分将领的支持和认可,并还要及时通知他们后方的孙策。最终孙策或是他的智囊团不认可这份周瑜提出的新计划,一样不行。

    但周瑜不担心,在这里的将领,也不担心后方的孙策,周瑜认为这些人最终都会站在他这边。但就眼门前这个老一辈孙氏将领的不认可,就不能马上执行周瑜的计划,甚至摆脱眼前的进退两难的困境都不行,所以周瑜屏声静气的把全身心的注意力都投放到了程普身上,希望他给出令他满意的答复。

    周瑜静静等待程普结果的这份寂静,慢慢就影响到了帐内所有的人。帐内所有的人慢慢都停止的讨论,把焦点都定格在周瑜和程普身上,的确在此时此地最有决定权的就是这两人了。周瑜以说完改变的计划,也等于表明了态度,现在就看程普的了。

    孙策派遣他们出征时,并没有说明以谁为尊。所以遇到如此重大的问题是,左右都督双方协商,成了唯一,也是必须的途径。当然,最后总有一方要妥协另一方,才能使他们决定接下来的行军计划是照原来的,还是全新的。

    是继续打江陵呢?还是打桂阳等荆州南部四郡?说实话,程普打心眼里钦佩周瑜这个年轻人的思维敏捷,仅仅因为一战夏口未果,就马上跳出原有思路,能够这么短的时间内,因地制宜,根据掌握不多的情报,制定出一份跳出原定界限的新作战计划。这是很不容易的,最起码程普做不到。

    第九百二十五章 长坂坡

    但把眉头拧成一个川字的程普,心里头把旧计划、新计划反反复复,来回比较了千遍,冥思苦想的一时都未注意到身边已经没了声音,而且这么多目光都盯着他身上,程普都是浑然未觉。

    程普无论潜意识,还是内心所要的,都是偏向于周瑜的新计划的。但最终程普的老成稳重,还是占据了他冲动理智的上风。

    “嗯咳!”回过神来的程普一清醒,就发现这么多人看着他,立时有点不好意思的低头轻咳出声,提醒着别人,也掩饰了自己的尴尬。

    “我看这样,明日周都督率水师,先行,无论到江陵,还是到巴陵,还有几日的路程。我呢,就继续留守此地,监视乐进所部外,加急把周都督的新计划送交柴桑主公那里,让主公定夺!”程普说出了冥思苦想半个时辰最稳妥的方案。

    这个方案在黄盖等年纪稍大的将领中得到广泛认可,而周瑜失望的差点没一屁股直接坐在地上。

    “我今晚就走,晚了恐怕曹军又有新的异动!”说完的周瑜头也不回的转身走了。他属下的一众将领有点莫名,他们看了看程普,就转身跟着周瑜的背影也走了。

    “都督,程都督的做法也没什么不当之处,你担心什么?”周泰跟随起航开拔的周瑜,陪周瑜站在一艘走舸的船楼顶层吹了好一会儿江风。周泰和吕蒙相视了好几次了后,还是周泰忍不住对着周瑜问道。

    水师开拔已经航行了半个时辰,与汉江的相接处的弯道,渐渐抛在了水师舰队的身后。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正式踏上了进兵荆州中部的路程,但周瑜一点也没有兴奋或是喜悦的表情,他只是站在船楼之上,望着一片漆黑的大江上游方向,然后深深的叹了口气,不转身的幽幽对着身后两员战将道:“蔡瑁和张允在我们一路行来的过程中,你们收到过关于他们的情报吗?”

    周泰和吕蒙大吃一惊,双双惊愣之际,周瑜替他们回答了,“没有,一直没有,?我在会上没提,是怕影响军心,乐进、李典能出现在夏口,蔡瑁和张允却不知所踪,要是他就在前面等着我们,以荆州水师的强大,我们正面相对根本不能相抗。”

    “曹智用兵不会那么神吧?”吕蒙惊呼道。

    “都督不是说荆州军马刚投降曹智,并不一定会与曹智一条心吗?曹智不会让这支新降之军担任阻击我们这样重大的任务吧?”周泰显然比吕蒙年长几岁,举一反三的能力就是比吕蒙强上几分。

    “曹智此人我有过多次交道,此人用兵之奇,用人之大胆,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我们不得不考虑进这种可能,毕竟我们踏上的是荆州的地盘,要是让这两个老荆州在我们的前路上,设置些障碍,我们可就有大麻烦了……但愿这都是我的瞎担心,我们此时退肯定是不行了,那不但会招致我们内部人的耻笑,更会招致天下人的耻笑。主动进攻永远比死守要好,我们都还年轻,要对得起我们平时老是和那帮老家伙鼓吹的进取的赌博心了!”

    周瑜的话让吕蒙脸一红,刚才在程普的军帐,他嘲讽黄盖就是用的这段话。但吕蒙很快发现周瑜不是的嘲笑他,而是他很专注的在刚才自己的话语中。

    “他们去哪了?……”

    周瑜的主动进攻,比死守一地要更积极!他的主导思想没有错,错就错在了年代和对手。现在周瑜所面临的全新的一段历史,是一段难以让他抒写“赤壁”辉煌的一段新历史。

    在周瑜派出大量斥候,对前路与襄阳、樊城曹军的动向高度关注时,曹智在一众文臣武将的簇拥下,轻过当阳县,眼前就是造就三国史上最为英雄史一页的地域——长坂坡了。

    “燕人张翼德”的威名就从这里叫响,他有没有在这大吼一声,曹智不知道。应该是没机会了,而常胜将军赵子龙亦不可能在此地面,独闯曹营,救下刘备的儿子“阿斗”,创下一段史诗般的神话了。

    无论历史是否真实,这段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亦就这样代代相传了。也是因为这个地方有着这么多的传奇故事,让从襄阳出发,四百里地域马不停蹄的曹智,终于让曹纯的虎豹营停了下来。

    曹智要看看这个造就无数英雄和留下无数美好传奇的地方,但长坂坡多少让曹智有些失望。这叫长坂坡的地方其实是个渡口,再往前走,便是沮水与漳水交汇成的沮漳河了。此处道路狭窄,崎岖不平,其实极其不利大军快速通过。如果一支庞大的军队中的一辆辎车出现故障,就会堵住此处,令得后面的大军无法前行,而耽误速度。

    “曹纯,你的大军要快速通过此处渡口,追击前面的敌军,你会怎么做?”曹智突然在这个不毛之地,一边缅怀不再可能上演的那段历史传奇,一面突然心血来潮的要模拟一番当时的场景。

    曹纯等立马在曹智身边的将领,纷纷诧异,曹智突然考问曹纯如此肤浅的战术问题作甚?

    “控制渡口,在这段最窄的河面架设浮桥,就可快速通过此处,追击敌军!”曹纯略微诧异过后,一板一眼的回答道。

    曹纯是曹仁的亲弟弟,也是自曹操、曹智之后,曹家最为具有文武双修,全才型的人才,这也是曹智没有让其他宗室成员统领虎豹营的关系。

    虎豹营现在身兼数职,它有时是曹智的亲卫营,有时又是拱卫京师许都的禁卫军,他更是曹军中配备最精良,待遇最好,人员最精锐的一营士兵。所以这支部队常年编制有一万五千人,有三位统领分别统领这只军马。这三人分别为曹纯、典韦、许褚,这三人的将领职位可能不是很高,但地位和重要性是绝对超然的。

    而这么重要的军位上,曹纯是唯一曹家的本族人。可见曹智对他的信任,曹纯以不高的军功出任虎豹营三位统领之一,因为曹氏族人的身份,别人自然无话可说。但曹纯虽说还年轻,但统兵打仗也的确有真材实料,他能以纲纪持军,督御下属,管理他这一营的五千虎豹军从来不失条理,因此很多曹军中的宿将都认为其很有才干。曹纯身为武将还崇尚学问,尊敬学问渊博的儒士,他的好学、尊贤的名声为许都朝廷内外远近所称颂,所以虎豹营的众将士,对曹纯也很是敬佩。

    此时曹纯对答如流的也是符合此地的实战需求,但曹智好像并没有就此满意,突然又扭头对着身后总是差半个马身跟随在曹智左侧的许褚道:“许褚,我要你带一百人在河对岸防守,你要怎么守住曹纯五千铁骑的进攻?”

    “啊!一百人!”

    曹智身前身后的一众文臣武将一听“一百人”这个概念时,都为之惊讶出口。这按照常规来说应该是不可能的完成的任务,但也不是说没有办法。

    “仅凭一百人守住此地不可能,但要拖延一下子和(曹纯字)虎豹营的脚步,还是可以的!”许褚虽说有点吃不准曹智是在考校他,还是要为难曹纯。他性情耿直,有时甚至也是比较鲁莽的他,还是忍不住将他常年的军事生涯,积累地丰富作战经验,和一些对阵中的小计谋在此时拿出来显摆。

    曹纯平时和许褚关系也算不错,虽说对于许褚的大言不惭不以为意,但不屑之情依然飘荡在眼角。

    “那你说说,你怎么拖延一下曹纯的脚步?”曹智扬鞭指着长坂坡的渡口方向,煞有其事的认真问道。

    “嘿嘿……”许褚不好意思的先朝曹纯一笑,然后道:“我先让二十名骑兵,在后面的树林、坡地之后,在他们的马尾上绑上些树枝什么的,不停在那来回奔跑,就像当年邓艾在丹阳城郊救我们的方法一样,迷惑追赶到此地的敌军,哦,不不,对方……让追赶我的对方吃不准我们有多少兵力。树枝扬起的灰尘,甚至会让对方以为我军在后面藏有大量伏兵,进而疑惑不前。这样大概能拖上一时,待到被对方识破,我就烧了,或是砍了,反正不管用什么方法就是要把来犯之敌的这座浮桥给毁掉,此处地势狭窄,进攻不是用船,就是架桥,骑马渡河基本本可能,我就认准了一点,对方架桥我就烧桥,对方使用渡船,我就毁船  。一百个人虽说少了点,但我想我拖住来犯的对手一到两个时辰,应该没问题!”

    “胡说!许大杀神,你以为天底下的人都那么好骗吗?”曹纯在许褚信心满满说完,已是忍不住不屑地开口讽刺道。

    “我怎么胡说了,你现在和我同属一军,大家知根知底才不屑我的计谋,要是咱俩不认识,你敢说你不会上当?”许褚从来不会因为跟他说话的是曹氏宗室成员,就畏首畏尾。

    第九百二十六章 不同大戏

    “那你也只有一百人,能让我的五千精骑停下脚步,甚至裹足不前?笑话了……”曹纯强辩着。

    “会的……晚十年你会的……”

    正当两人因为曹智的一场不存在的军事对决,而你一句,我一句的争执起来时,曹智冷不丁的开口肯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