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大唐之理工天下 > 大唐之理工天下第13部分阅读

大唐之理工天下第13部分阅读

山公主才到,十三岁的她浑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小字儿,没有啦。耶耶没有哭。”李世民的声音都哽噎了,“来,让人奏乐,你们两个给我跳舞看好不好?耶耶要看你们跳胡旋舞和拍手舞。”

    “好啊,小字最爱跳舞了!”

    小姑娘就是好打发,一个转移注意力就糊弄过去了。

    可是晚上李治刚回到东宫,看到了一个他现在还不想看到的人……

    他舅舅,长孙无忌。

    “舅舅,你,你怎么来了,怎么这个时候在这里?”

    李治连忙装出一副惊喜的样子,心里却想着这货怎么来了,肯定没好事!

    “你知道张亮养了500义子?你还知道什么?圣人都知道了?”长孙无忌一脸焦急。

    “舅舅,我别的也不知道。你,你为何如此焦急?”

    “唉!雉儿啊,我正想找机会做掉张亮呢,你该不会不知道这老狗多恶心吧!这样就是打草惊蛇啊!”

    “舅舅,是不是我有做错什么了?”李治立刻装出一副虚心受教的嘴脸。

    长孙无忌为什么支持李治当太子,不就是因为关系近,好说话,好糊弄吗?

    李治可不能吓跑自己最坚定的支持者。

    “唉,现在也不是说你错,毕竟你也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总之,我们要加快节奏了。你这几天,不要再乱说话了,知道了吗?”

    长孙无忌说完就急匆匆的走了。

    李治心里感叹道:唉,你急个屁啊……张亮那样的绿帽王,还不是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啊。

    第五十一节 生财大计

    “殿下,你是怎么知道陨国公家有500义子的?”张太广不解的问道。

    李治没法解释自己是看史书知道的吧……他只能谎称某日听见张亮的养子慎己在酒楼吹牛逼,说自己有兄弟五百人才知道的。

    “那玩意是他自己吹牛呢?”

    “无论是不是,想整死张亮,这个传言就足够了。礼制规定国公家养仆从是有数的,张亮养了那么五百门客,难道安了什么好心吗?”

    “殿下你怎么知道就是五百的,难道数过?”

    “那需要数吗?你等着看吧,明天朝会就有大动作了。”

    “那我们要做什么?”

    “放心吧。这事不归我管。有人愿意当恶人的。”

    “那陨国公岂不是死定了?”

    李治眼里射出寒芒:“哼,这帮人只能让他倒台。要不要他死,也就是圣人一句话而已。”

    “那殿下的意思是……”张太广似乎很有兴趣打探这个消息。

    “知道的越少,越安全。不谈这个,现在东宫的财政情况如何?”李治打住话头,问起他的财政状况。

    “殿下,钟表销售已经积攒了八百多贯,玻璃制品的收入更是达到了五千贯。很多胡商也采购了一些不易破碎的贩卖到西方。善水教依旧是贴钱,一共支出了三千多贯在新修教堂,水利和购田的款项。小店村煤矿基本没有赚多少钱,去年赚了10贯钱而已。定州制作所现在没有军方的火药订单,解散了大部分手雷的装填工,只是烧了大概几百吨水泥。水泥基本没什么市场,都是自己用了。然后浇铸了五百多套水锤泵,给”

    善水教买的都是灌溉不利的半荒的田地,河北不缺地,地价每亩只要二三十文,可以说相当便宜。善水教去年在河北发展的很迅速,教众增加到了三千户,教会新购田产两千四百顷(50亩为一顷),这一笔支出成为主要的花费,共计三千贯。

    如果说,唐初多次禁止土地买卖,这样做真的没问题吗?

    开元二十二年户数不过八百万户,查出的逃亡农户就高达八十万户,田地八十多万亩(八百顷)。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逃户。

    均田制破坏成这样,那下行政命令还有什么意义呢?

    安史之乱以后,国家的土地大多归皇帝私有的皇庄,国家所有的官庄,官僚地主所有的私庄和寺院所有的田庄等。普通贫民有地的,百人中没有四五个。

    均田制的一个固有死结,除了它的土地数量和人口数量无法协调以外,另一个就是它让土地的所有制不明。

    它既承认土地的私有制——均田制中的永业田属于私有田产。它又规定土地是属于国家的公有制——口分田销户是要退田的。

    为什么中国越来越重男轻女?这除了与男女的劳动能力有关,更与社会的对女性的地位承认有关。

    一个户,不管是那个朝代,都是要交租,服役的。如果一个户里没有成年男人,那妇女怎么可能完成这些赋税劳役呢?因此,女人没有办法成为独立的纳税人。

    所以如果一个家人没有生出儿子,那么这家人就算“绝户”。他之前的口分田就是要收回的。这对一个家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如果是小户贫民,20亩田还能养活5口人。但对于稍微大一点的家庭,算上奴仆牲畜,20亩田的出产,连口粮都无法满足。

    为了国家的稳定,必然要限制土地兼并,这是共识!不仅土地兼并,什么房产兼并,资本兼并也是一样,这也是资本主义国家反垄断法的共识!

    唐代可以开发的耕地,也就是六百二十万顷。如果想让善水教占据人口的百分之十,那就要占六十二万顷土地,均价20文的话,就是价值六十二万贯。所以,善水教的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按照现在的速度,还要258年才能完成。李治等得起吗?

    “不行!太慢了!太慢了!”李治一声大吼,吓得张太广一哆嗦就跪下了。

    “奴有罪,有罪~”张太广把头磕的啪啪响。

    “起来吧,不是说你。”李治把脆弱的太广给救了回来。还要指望他跑腿呢。

    怎么才能快速提高收入呢?首先,现在官田大片没人种是肯定的。毕竟贞观年不过三百万户多一点,五十年后就增长了一倍,因此,至少有一小半也就是两百多万顷田肯定没人种。

    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改掉均田制和税法以后,这些田中拨出一部分,就可以顺利出售给善水教会。

    如果要从商业方面赚钱,那么要从什么商品上赚钱呢?什么商品才是唐代最大宗的商品呢?

    马匹!唐朝在最高峰的年份,一次要从回鹘人哪里买十万匹马!每匹马要花费四十匹绢!一匹绢折价五百文,那也是20贯钱,大大超出了马匹在市场上的实际价格(10贯左右)。考虑到绢的价格曾经到过3000文,那这笔买卖就更没法算了。

    绢就是丝绸制品中比较好的一种。丝绸之路正是因为商路上最大宗的商品是丝绸才得名的。唐代吐蕃人占据河西走廊以后,唐代出口丝绸进口马匹的对象,就不得不变成了回鹘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回鹘人才得以坐地起价,双重剥削唐朝。自己却赚的盆满钵满。

    “太广,你知道最近大宗马匹是哪里来的吗?”李治决心从这里再捞一点钱。

    “殿下,你忘记了吗?”张太广却用惊讶的眼神看着他。

    “我忘记?忘记什么?”

    “殿下你大胜突厥,掠夺回来人口五六万,马匹十多万。这些马都是拨给了皇家,由少府统一管理啊!”

    李治一口鲜血闷在胸口,差点没有昏倒过去。

    废了那么大力气打仗,结果便宜了自己老子!

    “额,太广啊。没,没别的事了。你让军器监在东宫给我整个铁匠铺,我要打铁。”

    李治没辙了,他自己把自己的财路断掉了,因此只能老老实实搞制造了。

    李治对军器监的人详细解释他要的东西,一个汽缸缸体和活塞。

    生铁熟铁铸造都可以,主要是气缸内壁要打磨光滑。军器监的黄大匠一听,就说:“那就用熟铁了,生铁毛躁,做出来可不中用。”

    “也罢,你先给我弄两个出来,花费算在内库。”

    既然打仗的好处享受不到,报销科研经费总没问题吧。

    黄大匠带着李治给他的模具就回去了。

    汉族在秦朝时,还是主要使用青铜剑。但在汉代,就换成铁制的环首刀了。因为在汉代炼钢技术还不成熟,环首刀为了保证硬度,就需要很厚重的刀身。因为刀身太重,影响刀的灵活性,就不得不在刀柄处加一个铁环配重。

    在魏晋南北朝,更是进一步发明了炒钢和揉钢的技术,使铁器的生产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到了唐代,炼钢的水平进一步发展,因此横刀不再需要厚重的刀身来保证强度。也因此可以制造出更长的陌刀。

    说道炒钢技术,铁矿石在高炉内被煤炭或者木炭还原出来之后,首先形成的是生铁熔融物。

    在这生铁熔液中加入石灰石,除去杂质和硫以后,再不断的搅拌,通以空气,将铁水里多余的碳烧去,就制得了熟铁。

    熟铁首先铸造成剑坯。但是熟铁含碳量很低,非常柔软,不适合做刃。于是工匠就把熟铁剑坯放在新鲜的生铁熔液中,让生铁水里的高碳环境在熟铁表面形成一层钢火。这样的钢刀,刀刃锋利,刀身富有弹性,劈砍的性能相当不错。

    只不过这样的钢刀,只是表面硬度高,因此在劈砍坚硬物体时,内部的熟铁还是不足以承受冲击力。而且钢刃在磨光以后,这把刀只剩下熟铁坯,整把刀就坏掉了。

    当时的最好的刀,并不是用这种技术制造而成的。比如大马士革钢和日本钢,都不是直接高炉炼的铁水脱碳形成的钢。它们属于直接还原铁经过反复锻打渗碳制造的钢。

    (现在流传下来日本刀的制作工艺是从唐传入的。它独有的是用泥包裹后的退火硬化技术。除此之外,它的直接还原铁和包钢技术都是和唐刀一致的。)

    第五十二节 古代空调,未来性能

    五六月的长安马上就要热起来了。历史上,李世民不堪炎热,多次外出行宫避暑。其中最近的是长安南钟南山的翠微宫,然后就是西北一百六十里的九成宫,以及正北方药王山上的玉华宫。

    李世民晚年为了能在行宫避暑办公,特地让人在玉华宫大兴土木,修建全套朝廷办公用的配套的屋舍,虽然他下令“务从节俭,除了正殿都用茅草盖顶”。但别的费用可剩不下来,谁敢盖一个会塌的房子给这帮高级官员住呢?

    所以,建造一个空调系统就是李治讨好李世民的一个重要任务。说道空调,人们心里想到的是……耗电大户。制冷剂泄漏,温室效应,压缩机……等等等等。

    其实使用压缩机蒸发器制冷的空调系统,工程上有两个优点,第一,是节省空间。用很少的制冷剂,一个小的压缩机和最占空间的冷凝器就可以完成比较大空间的制冷。第二就是热效率还凑合。因为它是热泵的原理,利用压力的强行的气-液相变,使制冷剂装载的热量大于维持它相变转换所需要的热量。但这个不是说,它制造的能量大于它消耗的能量,只是说它在一定限度内搬运的热量大于它消耗的能量。但这个热量重新扩散能够带来的能量则肯定不会大于它消耗的能量。因为物体的内能除了可以做功的部分(物理学称为焓),还有不能转化为能量的部分(称为熵)。这些搬运的热量,用一个计算可以说明:

    空调运行前,假设墙壁完全绝热,室内外空气都是27度(约等于300k绝对温度)。空调运行消耗了1度电,算成能量是一千瓦时=3600千焦耳。现代市场上的空调出于节能考虑,能效比小于3的都是不允许销售的。用3计算,那就是制冷量1080j

    这个是什么概念呢,空气密度是12kg/3,它的比热容是1005j/(kgk)

    如果这个房间30平(相当大的一房间了)空气量大概是84个立方。那么这1080j可以让这个房间的空气下降几度呢?(有人自己算吗?)

    答案是1066度。所以现在的房屋内气温是153度,约合288k,它的压力也改变了,也可以用热力学公式来计算。那么,现在它的内能损失了1080j,不考虑气体热量的传导损失,外界会把它的体积压缩,这个过程中做的功就是转移的这么多热量可以重新转换为机械能的能量。如果这个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1度电),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中制作一个永动机。

    可能吗?经过计算,这个重新转换出的机械能是多少呢……是237kj,仅仅是1080j的……零头都不到啊!和用掉的能量比仅仅只是658!可见,内能,制冷量和机械能虽然都是能量,但真的是两种概念啊!

    首先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计算出降温后p=096p0,然后用pv14=常数计算出绝热压缩过程p=1时v的改变值,最后用tv04=常数计算出温度的改变值。最后这个机械能等于气体内能的改变量nr(t-288)/04(因为没有热交换)。虽然这里没有给出nr的值,但这个计算是可以完成的。

    此外,它的效能极大的受制冷剂的制约:比如说臭名昭著的氟利昂。在现代的冰箱和空调中,氟利昂和氟利昂的代用品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气化的时候能够吸收大量的热。同样,它的气体被压缩为液体的时候也能够放出大量的热。而且它的这个气相液相变曲线的温度正好在冰箱和空调的工作温度的两侧。

    水之所以无法用作这样的制冷剂,就是因为它快速气化的温度很高(100度),理论上来说,在气温400度的金星上,它就可以做极其优良的空调制冷剂。

    在地球上,制冷的温度如果低于了水的沸点,效率就会很低直至无法工作。但其实,空调扇也是通过水气化吸热的原理工作的,因此这也是一个简易空调。水是作为一种无法代替的制冷剂存在——它不要钱,而且容易获得。

    低温工程中,使用的能够把温度降到4开尔文一下的制冷原理,不是蒸发制冷原理,而是气体膨胀吸热的原理。

    可是,这个拿到空调上用,真的合适吗?

    合适啊!因为这个简单的空调,不需要冷却剂也不需要蒸发皿。而且皇室用品,完全不用考虑安装空间的大小,也不用考虑工业生产成本方面的问题。

    因为它的工作介质就是空气本身,这也是一种不用考虑补给和维护的。

    让我们继续刚才的继续,如果我们把空气等温压缩到5个大气压,然后通过一个喷嘴进行放气,就像给轮胎放气一样。你的经验告诉你,那样确实会降低温度,而不仅仅是被吹风吹出来的心理作用。

    这个过程是等效刚才的计算中的绝热膨胀(压缩)过程的。因为空气在快速膨胀过程中,热量来不及交换。也正因为它是“绝热的”,所以才会产生降温,不是吗?

    实际上,常用的三种非压缩冷凝式的制冷方式分别是:斯特林循环,绝热膨胀和焦耳-汤普森膨胀。这三种其实都是通过气体膨胀做功而使温度降低的。具体的说,最后一种膨胀,更利用气体通过节流阀膨胀,利用需要克服气体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而做工,产生降温带走热量的效果。(这个过程还因为气体分子的运动特性具有一个温度逆变特性,这就留给有兴趣的人挖吧。)

    刚才的计算就是一个绝热膨胀的逆过程——绝热压缩的过程。简单跳过这个计算,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计算这个理论条件下降温量和效率的关系吧。这个理论上的效率就是卡诺循环的制冷效率。(卡诺循环是可逆循环,在作为热机使用时,它的效率表示热能转为机械能做功的效率)

    那就是制冷效率等于低温处以高温和低温的差值。比如,低温超导需要把温度降到42k,那么如果从室温300k开始降温,这个效率就只有42/(300-42)=14。意味着每花掉1度电,才只有54kj的热量被带走。这和通常用的空调比真是差太远了不是吗?

    恩,所以这个问题是要考虑降温的目标温度的。

    按照气温每升高一千米降低6度的通常数据,李世民跑到海拔2000+的翠微宫或者玉华宫避暑,可以享受到10+度的降温,基本上相当于现代人在30多度的时候开空调,把气温降到20多度左右。

    这意味着,李治要设计的土空调要把气温从303k降到293k。为了保证制冷传热上的效果,这个空调的出风或者说冷却器的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