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紫台行 > 紫台行第63部分阅读

紫台行第63部分阅读

己处处不甘落于人后,连女儿也一样。

    原本她所出的新泰公主才应该是长女,不想高太后忽然出手,她早产不说,还晚了姜氏几个时辰叫新泰成了次女,孙氏因此很是耿耿于怀,她和牧碧微本就有旧怨,在牧碧微抚养西平后怨怼更深了,两边先前斗来斗去,如今两位公主长到了可以学东西的时候,孙氏当然就迫不及待的开始揠苗助长了。

    牧碧微对这种比来比去压根就不屑一顾,她与孙氏出身不同,牧家算不得积年世家好歹也是数代为官作宦,她又是被捧在手心长大的元配嫡女,就冲着这个出身,随便露几手也有人称赞不已,孙氏贫家之女,在这个士庶分明的时代,就是有真本事在世家女跟前也得低一头。

    两人各自教女,路线自然不同。

    牧碧微见姬深果然爽快答应了,心里想了想孙氏听到送东西来的人强调是西平公主给新泰公主求去的赏赐,以孙氏在生产时逃出生天又晋为右昭仪以来一贯的心高气傲,那脸色……

    她忽然觉得心情大好,含笑问道:“陛下这几日不是都在宣室殿里和聂舍人处理朝政么?怎么这会就过来了?”

    ——聂元生是姬深亲政之后头一个要提拔为重臣的,然他实在太过年轻,加上先前顺着姬深的做派,叫前朝下了死劲反对,姬深究竟才掌政,无奈之下只得提了牧齐为尚书令,使楼万古为右相——至于左相,蒋、计执政多年,能够一时间接下此任的还真没几个,这几个又都是出身曲、高,姬深虽然贪乐,但对先帝临终前的叮嘱还是记得很牢固的。

    高家已经出了一位太后,曲家差点就出了皇后,这两家本就根深蒂固又势大,而且还都出过一堆将领,对邺城军、飞鹤卫皆是十分熟悉,先帝睿宗临终前可是殷切叮嘱过了这两人家不能为相的。

    姬深自然是说什么也不肯使他们为相,实际上曲家高家也早有这个觉悟,如今梁朝开国不过三十几年,他们也已经站在了仅次于皇室的位置,虽然姬深算不得明君,可梁朝根基仍旧坚固,想谋朝篡位可没那么容易,两家在姬深意思意思、试探更多的询问里都是坚辞不肯就任。

    那一个楼万古任右相还是宣宁长公主进宫,寻了姬深直截了当的表示想给楼万古攒点儿家声——到底做过右相比没做过好听,梁朝如今又没什么仗打,雪蓝关之外的失地一时间也没能力收回,楼万古这个将军做的实在憋屈。

    当然楼万古的能力资历做丞相是不够格的,宣宁长公主也是看到如今姬深没什么人可用,与姬深说开了,趁着姬深还没寻到合适的人叫楼万古出来充个数,这样将来姬深寻到合适的人选后,楼万古再寻个借口辞位——姬深就有理由给他提爵,嗯,攒点家声是委婉的说法,宣宁长公主真正的目的自然是提爵。

    姬深很是爽快的答应了自己这个阿姐的要求,所以左相还由蒋、计里头年轻几岁的计兼然任着,楼万古不过挂个名。

    在这种情况下,姬深便给聂元生调了一职,从从六品上的给事黄门侍郎晋为正六品上中书舍人,如此不过晋了半级,朝中却是无话可说——给事黄门侍郎是司传递诏命,中书舍人却是代拟诏命与将奏章分类或先行阅览,虽然只是半级的晋升,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若不是姬深早就打算在自己亲政后便大力提拔聂元生,所以当初就给他挂了个给侍黄门侍郎的头衔,这个职位早就给他了,相比之下,中书舍人不只比黄门侍郎高半级,身份也要清贵些。

    听了牧碧微的话,姬深面上的笑意却是一窒……

    第五章 沈环

    “龚氏小产了。”姬深有些无精打采的道,“朕方才本想到景福宫去看看,可想到上次锦娘小产哭的那模样,这一回虽然不是她自己没了孩子,恐怕也不好过,朕怕去了她更伤心,因此过来看看玉桐。”

    牧碧微面上露出一丝讶色,惊道:“好端端的怎么就……”随即又是一叹,“唉,陛下还请节哀,陛下春秋正盛,皇嗣总会有的。”她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姬深果然无情得紧,何氏这一年来折了容色,如今姬深连好容易诊出的一个男嗣也没了都懒得过去探望,龚氏小产虽然与何氏脱不了关系,但何氏心中未必不心疼这么一个难得的皇子,却不想姬深如今连看都不去看她了,这会还不知道在定兴殿里怎么个难过法呢!

    “朕在想着母后当初说的话倒也有理。”姬深语气萧索,但也只是萧索,道,“这两年来谢氏、锦娘、龚氏都有过身孕,只奈何都没能够生下来,其中谢氏本是世妇,有孕之后朕晋了她为承徽,锦娘是光训,龚氏也从才人晋到世妇……世妇是嫔中最高之位,也不算低了,可见母后所言位份高了难免折了她们子嗣上的福气到底是有理的。”

    牧碧微左右现在自己已经做到了宣徽,总不可能怀了身孕还要被降位,自然不会在这会逆了姬深的话,一脸赞同的点头道:“陛下不说妾身还没留意到,如今回想起来……唉!”

    她顺着说归顺着说,可不想有一天搬起石头砸到了自己,所以这么一叹就算了了。

    姬深心头到底烦闷,逗了几句西平,就将她交还给穆幼娘带下去,又将其他人都遣退了,只留了牧碧微一人,道:“朕欲用牧齐为左相,计兼然上了年纪,终究做不了多久了。”

    牧碧微听他突兀一说,心下一惊,道:“朝堂上的事情,妾身是不懂的,但阿爹他久在边关,蒙陛下之恩乍回朝中为尚书令,已有许多人不服,这会再晋左相,恐怕百官难以接受?”

    “若牧齐不能承担,那便只有沈环了。”姬深皱起眉,这次倒没说一定要牧齐任左相之职,可见朝中反对激烈的情况下,他这个从前从不理政的皇帝也没办法,“奈何沈环之妻出自高家,其女亦嫁给了曲家……朕怕他到头来还是被曲、高所控啊!”

    这番话已经是在详细的议论朝政了,牧碧微若非知道姬深不是个守规矩的人,是连听都不敢听的,这会听到沈环,她立刻想到了宫里那位沈世妇——这位沈世妇就是西平和新泰出生前几日进宫、原本已经和高家九郎订了亲,不想随高家女郎进宫觐见高太后,竟被姬深瞧上了的那一位。

    这沈世妇似乎就是沈环的亲侄女?

    牧碧微顿时警觉了起来,姬深不是看各人娘家来定宠爱的人,问题是娘家强势的妃子只要想开了宠爱这一层,在宫里好歹是能够过的还算可以的,譬如晏呢宫的那位崔列荣,从牧碧微进宫前就默默无闻,可太后隔三岔五的总要送些儿东西过去,内司那边克扣也是有分寸的。

    沈世妇据说是庶出,但究竟是沈家的女郎,沈家又和曲、高都有姻亲,若曲家高家自己端着忠臣和不恋权的架子不出面,操纵个沈环出来,既不是姬深想看到的,也不是牧碧微想看到的。

    想到了这里,牧碧微便抿嘴一笑,道:“妾身不懂朝上之事,但聂舍人一向对陛下忠心耿耿,陛下何不问一问聂舍人?”

    “元生这两日告病在家,朕派任仰宽去看过,道他还得歇上两日才能够进宫。”姬深道,“朕昨日微服出宫去探望,他却正吃了药昏睡……朕在想,若是实在不行也只能请安平王出来主持一下了。”

    安平王?!

    牧碧微悚然而惊,她可没忘记当初自己才进宫的时候逢上了春狩,随驾西极山的遭遇!

    这位先帝嫡长子可不是个清心寡欲安份于做个安平王的主儿!

    牧碧微虽然对姬深谈不上什么真心,可她如今一身荣华富贵、连带着牧家前程可都系在了姬深身上,自然无法坐视安平王得势,她定了定神,飞快的思索了一下,顿时心里有数:“妾身倒觉得广陵王更合适。”

    姬深嗯了一声,奇道:“两位皇兄都不曾在朝中任过实职,微娘怎么知道二兄更合适?”

    “妾身是女子,看事自然从后宅而入。”牧碧微心想,若不是想到了从你登基以来,安平王与广陵王都是空有王号,压根没接触过实权,虽然你不在乎后妃私下议政,我也还不敢这么明着堵安平王呢!

    “妾身身在后宫,对前朝的事情并不知晓什么,至于安平王与广陵王谁更合适主持朝政,妾身倒是想起当年妾身还在宣室伺候陛下时的情景。”牧碧微借着替姬深续茶,长长的睫毛垂下掩盖住情绪,柔声说道,“陛下可还记得吗?那一回,安平王为庶女请封县主,妾身才头一次觐见了太后呢!”

    听牧碧微提到那件自己差点被两个哥哥算计了的事,姬深不觉皱起了眉,沉吟道:“正因为记得次事,朕才觉得二兄不合适,毕竟二相总理朝局,左相更为二相之首,他这样容易被人利用,怎可担当得起百官之首的职责?”

    “以妾身看,广陵王当时虽然是有算计陛下之嫌,但也与他对安平王不设防有关,不然,怎不见广陵王为了旁人这么绕过了太后娘娘来寻陛下?”牧碧微拈了一块点心殷勤的递到姬深嘴边,看着他吃了,方笑吟吟的道,“而且广陵王此事是出自一片手足之情,倒是安平王……陛下恕妾身说句诛心之语,安平王为庶女请封县主,本就乱了尊卑纲常,明知道太后不允还用兄弟的情份哄了广陵王来欺瞒陛下,实在是……不念手足之情啊!”

    姬深脸色沉了下去!

    牧碧微见状,忙换了一副惊慌失措的模样,拿帕子掩住了嘴,失声道:“瞧妾身都说了些什么?陛下见谅,妾身也是当时从头到尾看了这件事儿,一直替陛下抱不平才惦记到现在的,若是妾身说差了,还求……求陛下饶恕!”

    见她露出楚楚之态,姬深脸色才缓和了些,却没有对她发作,而是若有所思道:“你说的倒不错……大兄的心思,究竟比二兄沉远许多!”

    “谢陛下!”牧碧微立刻破涕为笑,拉着姬深的袖子娇嗔道,“不是妾身心眼儿小,实在是妾身想到陛下一片体恤兄长孝顺太后之心却被这样利用,止不住的替陛下觉得委屈,这才念念不忘的记着……哎呀,妾身又多嘴了,陛下别与妾身计较才好!”

    姬深伸手捏住她下颔,似笑非笑道:“要朕不与你计较,你可打算怎样弥补朕呢?”

    牧碧微格格一笑,就势依偎进他怀抱……

    ………………………………………………………………………………………………………………………………………………

    景福宫,定兴殿,原本姿容艳丽犹如枝头开到最好时刻红蔷薇的何氏这一年来明显苍老了许多,眼角眉稍虽然还不至于现出细纹来,但那种恣意奔放、娇艳欲滴的气息却已经不翼而飞,她现在刻意没有作一贯以来的华美妆饰。

    茶色对襟宽袖襦衫,上绣缠枝石榴,下系琥珀色为底、栗色菖蒲纹的罗裙,腰间掐金丝厚缎玉勾带,松松绾着堕马髻,斜插着五蝠捧寿字金钗——这样一副明显祈求子孙昌盛福运连绵的装束,衬托着她刻意匀了白粉敷过的面颊并哀戚的眼神,即使知道小产的是龚氏,单这么看谁也不能不感到她的伤心。

    只是偏殿里龚氏的哭叫声已经因疲惫而消失,门口却还不见姬深的影子。

    何氏揉了揉额角,有些疲惫的问桃枝——如今是许青衣了:“圣驾还没到吗?”

    “是。”许桃枝抿了抿嘴,道,“是杏枝亲自去宣室殿禀告的,她回来时说过陛下当时惊的把手边雷大监才研好的一砚墨都打翻了的。”

    “那怎么还没到?”何氏看了眼偏殿,“龚氏呢?怎么样了?”

    许桃枝低着头道:“杏枝说当时陛下案头还有许多奏章堆着,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前朝政事牵住了?龚氏刚才叫嚷了许多不该说的话儿,奴婢怕她吵着了娘娘,就命人进了一碗安神汤给她,如今是睡着了。”

    顿了一顿,她又道,“龚氏身子也伤了。”

    被太医确诊过的何氏自然明白许桃枝所言伤了身子的意思,她眉宇之间掠过一丝痛色,随即淡淡道:“可惜了!”

    她可惜的当然不会是龚氏,而是龚氏的那个男胎。

    “娘娘不必难过,这宫里的美人才人良人多着呢,龚氏不识抬举,娘娘另择人选就是。”许桃枝轻声宽慰。

    何氏却怅然一叹:“你看,陛下到现在都没来……”

    许桃枝正要劝说她,却见殿外匆匆进来了一人,却是留在外头探望圣驾的小内侍,心头一喜,问道:“可是陛下来了?”

    何氏也是眼睛一亮,不想那小内侍却战战兢兢的俯伏于地,道:“回娘娘,圣驾……圣驾本来是往咱们景福宫而来的,可中途忽然转向,去了……去了长锦宫!”

    “牧、氏!”何氏目中怒色迸现,狠狠的拔下头上那支五蝠捧寿赤金钗砸到殿下!

    许桃枝也是感到一桶冰水,从头浇下!

    第六章 陈世妇

    次日一早,姬深被雷墨隔着屏风叫了起来,蒋遥是在六月里就借着一场病递了辞呈。计兼然身子骨儿比较好,被姬深扣到现在,也是铁了心要退了,这两人之下里真正掌权的臣子,十个里头有四五个和曲家高家脱不了关系。

    剩下的至少有一两个与其他世家有关,这是士庶分明的世代,姬深为了自己的帝位,再怎么厌恶繁冗的朝政,也不能不在没有一个可靠的人接手之前亲自上阵顶一段时间。

    牧碧微满面春风的送走圣驾,重新梳洗更衣了,抱着西平问了问几句闲话,素歌就走了进来,见状牧碧微一边拿帕子替西平擦着嘴角,一边看了一眼,旁边伺候的阿善便问:“什么事?”

    “陈世妇过来了。”素歌道,“她脸色不太好看。”

    牧碧微听了,便将西平交给穆幼娘,叮嘱道:“玉桐早膳吃了三块糯米糕,多了,你带她到池边走一走消食,记得多叫人跟着,仔细别掉了下去。”

    穆幼娘忙应了一声,等西平说了告退的话,就抱着她出去了。

    “叫陈世妇到这里来吧。”牧碧微说着命左右呈上靶镜来看了看,觉得仪容整齐,便吩咐道。

    陈世妇在牧碧微刚进宫的时候还只是御女,本朝的长锦宫她是头一个入住的。陈氏是姬深孝期满后头次采选入宫的,初封就是御女,御女做了两年都没晋升过,可见宠爱单薄,因此牧碧微后来居上,她也没什么嫉妒之心,一来二去的,牧碧微对她也算亲近,听说她来,就直接叫到后殿来见了。

    素歌答应着出去,片刻后引了陈氏与陈氏的贴身宫女进来,这陈氏比姬深长一岁,如今已经二十有一,照理也是正当韶华的时候,她却透着一股没精打采的气息,虽然望去也是眉眼端庄肌肤白腻,偏生神采不丰,又不像左昭仪曲氏那样气度高华,看着还不如旁边容貌平平但青春飞扬的素歌打眼。

    她穿着姜黄底夹缬联珠团鹿对襟窄袖襦衫,腰间束着三寸来阔的茶色厚缎纹飞燕带,下头是一条牙色留仙裙,钗环首饰都是世妇的份例,没什么缺的也没什么逾越——牧碧微盛宠,她不出手打压,长锦宫里人的份子内司也不敢克扣,两年前陈氏的日子还真没这么好过。

    “几日不见,你怎的气色又差了许多?”牧碧微和颜悦色的说道,抬手免了她的礼,“坐下说罢,本宫这儿你也不是头一次来了。”

    “妾身谢娘娘。”陈氏有些嗫喏着谢了,带着一抹凄苦之色在下首坐下,她知道牧碧微不爱底下人罗嗦,坐下之后便盘算了下,直言道,“妾身此来却是求娘娘一件事的!”

    牧碧微方才听素歌说她这会过来脸色又不好看,就知道她定然是遇见了什么事,这会也不奇怪,笑着问:“你说。”

    “妾身身边的陪嫁宫女昨儿回去,说妾身的母亲很是思念妾身。”陈氏恳切道,“妾身从太宁三年入宫至今,因位份低微,再也没见过家人,昨日听到宫女所言家中情形,夜不能寐,因而今日壮着胆子来求娘娘。”

    说着,泪下如雨。

    陈氏容貌可算清秀佳人,对于姬深来说却是看不上眼的,她当初被留下来,却是太后的主意,陈氏之父为正五品上的国子博士——说起来也是不走运,原本太宁三年那一次采选重在册后和留几个高位妃嫔,高太后原本只定了三品以上官家女郎才可以参选。

    后来横刺里杀出了一个孙氏,被姬深视若珍宝,搅得世家望族丢脸之极,虽然有高太后从中极力斡旋,但许多人家不管是觉得被打了脸,还是打听到孙氏绝色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