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奸臣 > 奸臣第137部分阅读

奸臣第137部分阅读

的中年书生,倒没计较人家磕不磕头。饶有兴致地打量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瞧你这样子是个读书人,倘若是想寻咱家来给你讨个功名,那可是找错人了。”

    “公公说笑了,您如今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功名利禄唾手可取,不过是有工夫没工夫的区别,晚生又怎会找错了人?”

    不过是区区一句话,刘瑾就听得心里极其熨帖。他自己没进过内书堂,对于那些内书堂出来出口成章的总有一种先天的排斥,因而一口气提拔起来的几个随堂和文书,都不是正经内书堂的人。这些人虽然也会说好话,可却难能把话这样说到人心眼子上。因而,眉开眼笑的他点了点头,当即打了个手势吩咐孙聪给人搬把椅子。

    “好,既然你如此敬着咱家,那咱家也不想兜圈子。你有什么话直接说就是,若是咱家有工夫办的,就给你办了。”

    “多谢公公!”中年书生深深欠了欠身,随即就抬头看着刘瑾,笑容满面地说道,“晚生并不是向公公求功名,只是替我家殿下来求公公一件随手就能办到的事。”

    “嗯?”

    见刘瑾的脸色一下子就紧了,中年书生索性站起身来,恭谦地再次深深一揖:“不瞒刘公公,我家殿下便是江西的宁王。我家殿下身为藩王,尊贵已极,原本没有别的奢求,奈何这几年噩梦缠身,屡屡梦见历代先祖怪责于他,为此延医问药多年。恰逢当今皇上登基之时,我家殿下又做了一个梦,道是当今皇上乃英明有为之君,礼待宗室,让他务必恳请皇上复宁王护卫。晚生为王府幕友,虽知道万般无望,却也不得不为我家殿下分忧,往京城一行。知道公公最是皇上信赖之人,所以晚生前次就登了门,可一时难以启齿,就心虚先回去了。”

    把自己之前送了重礼就回去的缘由如此解释清楚了之后,见刘瑾面色不似起初那样凝重,他这才一撩衣衫下摆,就这么跪了下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晚生也不敢让公公为难,只求若是有机会,请公公在皇上面前为我家殿下美言几句,不但晚生感激不尽,就是我家殿下感于公公恩义,也将重礼以谢!”

    这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刘瑾即便起头踌躇着是不是推了这么一桩麻烦,可听着听着,他不免觉得这宁王派来的人有些意思。不管怎么说,两万两银子送到他手里,他自然不想退回去,因而坐在那里思量好一会儿,他突然皮笑肉不笑地开口问道:“如今这京城里头,得皇上信赖的并不止咱家一个,平北伯徐勋宠眷不在咱家之下,你怎么不也去求他一求?”

    “公公说笑了,晚生若是一事托两头,未免有信不过公公之嫌。而平北伯虽是深受宠信,可怎比得上公公和皇上的情分?再者,如此大事,自然要交托到有担当的人手中,平北伯终究年轻,怎能及得上公公有担当。而且,据晚生所知……”中年书生微微一顿,这才犹犹豫豫地说道,“听说平北伯不自量力,和公公有些龃龉,若真的如此,纵使他如今声势再盛,恐怕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

    听到这里,刘瑾只觉得整个人舒服极了,越发觉得眼前这中年书生顺眼得很。可他脸上的表情却有些发沉,甚至没好气地训斥道:“胡言乱语,咱家和平北伯交情极好,这是谁在背后造谣生事,你休要道听途说!”

    “是是是,是晚生瞎揣摩,瞎揣摩!”

    “好了好了,起来吧!”刘瑾这才发话叫了人起来,见这中年书生满脸紧张,他觉得有趣,便又问道,“闹来闹去,咱家知道你那主人是谁,却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回禀公公,晚生罗迪克,启迪之迪,攻克之克。”见刘瑾反反复复念着这名字,脸色有些奇怪,他连忙解释道,“都是家父曾经见过几个金发碧眼的蛮夷商人,这才一时起意给起了这么个名字。只不过身体发肤尚且受之父母,更何况名姓?晚生虽也觉拗口,可也不敢贸然改动。”

    “嗯,你倒有些孝道。”听了这解释,刘瑾便不再理论这么一个名字,又问了罗迪克几句,得知人住在崇文门外南边的江西会馆,他就点了点头道,“这事情恐怕不是一时半会能有结果的。你若是耐烦等,就在那继续住着。若是不耐烦,便先回去对你家殿下言语一声,这事咱家接了,到时候总能给你们一个好消息!”

    等送走了这个罗迪克,孙聪就又进来向刘瑾禀报,道是几箱银子全部过了秤,他还亲自看过成色,都是上好的官铸蜂窝锞子。见刘瑾心情不错,他这才压低了声音说道:“另有一事禀报公公,下午林瀚张敷华去了兴安伯府之后,今天晚上,北监祭酒谢铎,还有张彩和徐祯卿湛若水严嵩几个庶吉士都应邀去了那儿。”

    刘瑾早从东厂丘聚口中得知徐勋亲自去接了林瀚张敷华,可晚上还多了这么几个其他人,他不觉一下子就脸沉了。反反复复琢磨着这份名单,他突然又生出了一个念头。

    这个徐勋,不是又瞄准了那个位子吧?糟糕,这小子夹袋里怎么左一个人右一个人?

    倘若徐勋知道刘瑾听到那么一份名单后的第一想法,他必然会竖起大拇指赞一声知我者刘瑾也。说是小酌,但这晚上众人齐集兴安伯府,喝酒都是浅尝辄止,就连如今酒量已是相当不错的徐勋也只是略沾了沾唇,酒饭过后就让人送来了醒酒汤和浓茶,一副要长谈的架势。其他人也就罢了,严嵩处身其间却怎么都觉得有些别扭。

    林瀚张敷华是位居七卿的大佬,谢铎是挂礼部左侍郎衔的北监祭酒,张彩是正四品的右佥都御史,徐祯卿湛若水虽说都不曾授官,但一个是徐府清客唐寅的至交,据说那进士的名次和徐勋不无关联,湛若水是王守仁的至交,王守仁和徐勋的关系别的不说,此番能免了廷杖平安出京,据说就是徐勋使的力。可他一个二十出头的庶吉士,名声不显,也并不是下笔如有神的诗文才子,叫上他干什么?

    严嵩不明白,而徐勋斜睨了一眼忝陪末座的严嵩,心想自己还真的是养成情结厚重,在南京利用了一把夏言,现如今又看上了严嵩。虽说那是史书上纵观整个明朝也难得一见的j相,可他更记得严嵩大器晚成,现如今自己栽培起来岂不正好,横竖顺手,如今这严嵩的品行也不坏。

    徐勋自然不会说自己之前故意遇刺是为了试探圣意,看朱厚照对刘瑾的信任有多深厚,但这一结果已经因为王守仁的被逐而变得极其明显。因而,当他把之前在马车上对林瀚张敷华说过的那番话再次对其他人分说了一遍,这气氛方才微微有些活跃了起来。

    “所以,如今的宗旨很简单,该抢的位子就要抢,但争不到的就绝不伸手。大家干大家的实事,多做事少开口,有我在皇上面前回圜,功劳实绩都会上达天听,至于犯了错,只要不是天塌了,那就大有可为!”

    当初刘健谢迁在位,徐勋就算敢说这种话,别人也会不屑一顾,但如今时过境迁,在他自己的捣腾之下,阉党声势大振,正道却已经日渐衰落,如今徐勋从清流文官中分化出了这么一批和自己亲近的人来,这斩钉截铁的话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此时此刻,他顿了一顿,又看着南监祭酒谢铎道:“皇上本想建弘文阁用以资政,但现如今既是这样的局面,弘文阁聚集天下文士的作用却更要紧。我听说礼部张尚书已经上书请辞,谢大司成虽也屡次请辞,可如今朝廷乏人之际,只希望谢大司成能够考虑考虑。”

    这考虑考虑是什么意思,在场全都是聪明人,就没有一个是不明白的。可越是明白,众人一琢磨,却越是觉得此事大有可为。谢铎在士林之中名望极高不说,从南监祭酒到北监祭酒,深得学子之望,如今又挂着礼部左侍郎衔,真要廷推礼部尚书,能够拉来大小九卿不少的支持,更不用说谢铎和张敷华李东阳都属于天顺八年那群星璀璨一科的同年。

    “我若说我真的是力不从心,只怕各位都要失望了。”谢铎见林瀚张敷华但笑不语,忍不住深深叹了一口气,“也罢,若真的侥天之幸,那我勉为其难就是了。只不过,若朝中能够多有一批年富力强的人顶上我等空缺,那就更好了。”

    湛若水斜睨了一眼徐勋,暗想王守仁若是知道徐勋不声不响竟已经安排到了这地步,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他知道自己这庶吉士如今只有摇旗呐喊的能力,略一踌躇就开口说道:“那一日李空同和我去送王伯安南下,李空同曾经言说,他打算设法召集朝中正直敢言之士,希望大家同心协力不要贸然出击,以免给刘瑾折辱正人的机会。”

    此话一出,众皆愕然。想到那个胆子贼大的李梦阳如今既是琢磨出了这样的主意,徐勋不知道是该暗叹这人大胆,还是该摇头此人天真。他莞尔一笑,随即不以为然地说道:“所谓正直敢言之士,若是未有其他才具,若由此不再敢言,那立时泯然众人矣,李空同意思是好的,可别人不比他还有那厉害之极的笔头子,以及诗文圈子里的名气,怎会就这么听他的?就算是各位,放下刘瑾也是思来想去痛心疾首,更何况其他人?所以,不是我泼凉水,李空同不止是一厢情愿,而且……”

    他微微一顿,这才说出了最要紧的话:“他为韩贯道起草弹劾刘瑾的奏疏,这又不是多隐秘的事。他若不是这般串联也就算了,他既这般串联,风声立刻就会泄露出去,到时候他只怕是自身难保。他这脾气,从前得罪的人还少么?想看他倒霉的人多了!”

    湛若水张了张嘴,却觉得自己满腹经纶,于此事上却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驳徐勋的理由,沉吟良久便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一旁的徐祯卿也苦笑道:“大人这话真是入木三分。只可惜李空同最是性子急切的人,只怕咱们说一千道一万,他也不会听咱们的。”

    “那就等他跌了跟斗再说吧。”张彩的性子最是实际,只觉得徐勋刚刚那番对清流的分析精辟绝妙,只可惜林瀚和张敷华也曾经是这样的清流,他自然不好在这时候赞叹什么。借着这句话,他就岔开话题道,“不知道大人今晚叫了咱们来,除了礼部正堂的人选,还有什么其他事?”

    “还是西麓你知道我。”

    徐勋如今对张彩是用得越来越得心应手,深喜此时他插得这么一句。看了众人一眼,他便正色道:“如今第一件事,那便是缉盗!”

    见几个庶吉士颇为不解,唯有林瀚张敷华皱紧了眉头,他知道这两位在南京时是有所耳闻的,便一字一句地说道:“这些年来,各地流窜的悍匪大盗越来越多,官府一年又一年派出去无数捕盗御史,而除却一些真正有能耐而又清廉公正的,其他大多数不是疲于奔命,就是盘剥民间,越发让各地民不聊生。不说其他,就在畿南,每年刑部下发的海捕文书有多少是空挂数年数十年都没个结局?官府无能为力,便只有悬赏让能人去做,于是民间有不少人就以此为生,甚至还生出了一桩新的,那便是养盗!”

    这话说得众人一时悚然而惊。而徐勋走到书架上,径直拿出一沓东西,示意众人一一传看,他这才说道:“这是我养伤这些日子,借口那个江山飞之故,让锦衣卫和西厂帮忙去弄来的东西。我一人遇刺事小,但这么一些人在山间地里出没,往小了说是祸害四乡,往大了说……那就是不安定的种子!”

    见众人传看之后,一时眉头紧锁,徐勋没有收回那些翔实的资料,随即又伸出了第二根手指:“这第二条,就是边务。杨邃庵举荐的两个人选如今还卡在兵部刘宇那儿,但这事情并不止是兵部说了算,大家据理争一争,我在皇上面前顺便提两句,这事情就定了。只是塞外虽是内乱,但那小王子雄才伟略,却不能小觑了他,边备粮储得有个稳妥的人前去巡视。”

    他再次停了一停,随即竖起了第三根手指头:“其三,也是最要紧的,那就是人。诸位有门生故旧,有乡里好友,其中必有卓异之才,如今林尚书掌铨选,不怕所用非人,只怕人不肯用。这些天朝中多有挂印求去告病求去乃至于致仕的人,平心而论也不能怪他们,可人人如此,朝中大事托付于谁?况且,要还有人如此前王伯安那般,那就可惜了。”

    此时此刻,其他人全都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哪怕不能一次性把自己人一个个安插到高位上,可是好好预作准备,便能不动声色举荐上去,亦或是被人惦记的时候出手保下来。这和李梦阳的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李梦阳虽有些名声,却是一个独性子的人,而徐勋却有在座这些人的支持。

    这一夜,众人一直聊到月上树梢时分方才一一离去。为免万一,徐勋少不得吩咐了护卫一一送一程。等到人都走了,他前脚刚回到书房,后脚金六就追了来。

    “少爷……刑部屠尚书的家人送了礼来,因少爷和诸位大人在商议,小的一直不敢呈报。”金六口中说着这话,但眼角眉间全都是笑意。一想到儿子金元宝……不,如今应该叫做金弘了,竟是得了新任左都御史大人的赐名,他就只觉得浑身使不完的劲!

    徐勋从金六手中接了帖子,把人打发了下去,翻来覆去看了几遍,面色不禁古怪了起来。

    他和屠勋一直没什么往来,此人上门送礼给他干什么?等等,江山飞固然是今天刚刚杀了,但那案子至今还在西厂挂着,可还没有结案的意思!刘瑾要把焦芳的嫌疑搬开,这屠勋只怕就是最好的替罪羊了!话说今晚才提到缉盗,屠勋就送上门来,倒是老天帮忙,只不过半夜三更送礼来,亏屠勋想得出,果然是要面子的老大人!

    ……

    ps:正德年间大规模造反是在正德五年刘瑾倒台前后,所以这会儿还没开始呢……

    第四百六十章 英雄不问出处

    一大早天还没亮的朝会已经免了一年多了。亏得如此仁政,昨晚谈到夜半方才送了众人回去,徐勋还算补了一个安安稳稳的回笼觉。然而,枕边空空无人对于此前新婚燕尔的他来说,实在是不怎么容易捱,否则他何必日日就宿在外书房?这会儿在阿宝服侍穿衣裳的时候,他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

    “今天是十四?”

    “少爷,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您忘了昨日命金六叔派人去下帖子,请了不少人来家里来?一大早金六叔就带着采买的人出去了,柳总管还让我问少爷一声,是不是去几家相熟的酒楼请上一两个厨子。”

    原来今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了!

    一想到京城这边的局面须臾就收拾了干净,徐勋不禁分外后悔当初让徐良和沈悦启程的日子定在了八月初,如今撂着他一个人在京城孤苦伶仃。幸亏昨日让人送了大把帖子出去,否则今天晚上他就真的要效仿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

    “不用上外头请,这些都是熟客了,哪天不到外头大吃大喝几顿!让厨房里做些家常可口的东西,预备两坛子好酒,这就够了。”

    等到一身衣裳穿戴整齐,徐勋想到这些天养伤一直不曾去过军营,便让阿宝出去传早饭,顺便吩咐一众护卫预备起来。心不在焉地填饱了肚子,他带着阿宝刚到二门,外头管家柳安就疾步迎了上来。行过礼后,柳安便赔笑说道:“少爷,您今天大约什么时候回来?万一下午有人到得早,我也好给个准信。”

    “大约午后吧,如今还能借着伤势偷个懒,过一阵子上了正轨就难能了。”

    坐骑牵了过来,徐勋一抓缰绳利落地跃上马背,随即又侧头看着柳安说道:“对了,今天我要带曹谦出去,门上的事情你帮着金六多留意一些。”

    柳安是兴安伯府老人,并不是徐勋的亲信,如今这总管和金六比起来就总有些没底气。况且他又听说金六从兄长那里过继来的儿子昨天得了一个大彩头,刚到京城预备上任的左都御史张敷华,竟然亲自给那本叫金元宝的小家伙取了个名字叫金弘。金六大嘴巴一吹,四处一下子全都知道了。此时此刻,他满脸堆笑应了是,压根不敢去质疑为何是自己去帮金六。

    在二门前迎?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