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混在国企也逍遥 > 混在国企也逍遥第43部分阅读

混在国企也逍遥第43部分阅读

导都很重视,而我们呢,只不过是红光集团的中专毕业,天天在班组里混日子,段钢林能看得上么?

    同时,这三位女职工心里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是她们的容貌,在二车间,她们的容貌,的确不错,可是出了二车间,她们便黯然失色了,不要说红光集团,就是在烧结厂一千五百多号职工里,女职工有三四百名,她们在这三四百名女职工之中排位,貌似进不了前二十位。

    没错,董书玲和张杉、秦翠雪这三位钳工班的女职工,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而段钢林此时同样也在考虑着,对比着。在段钢林看来,这三位女职工与青儿比起来,差得太多了,既然比青儿差了许多,那她们这辈子也只能是俺老段的“姐姐”啦,嘿嘿。

    同时,段钢林又有一丝丝遗憾,如果不和眼前的三位姐姐谈谈情说说爱,俺老段真他马的不甘心啊!如果真的和她们谈情说爱,貌似人家会对俺老段死心塌地,到时候,俺老段倒没啥,最重要的是,这三位姐姐会伤心无比!

    哎,算了吧,放手吧,就让这个世界的女人少几个伤心人罢。段钢林无耻地想着。

    然而,段钢林虽说这样想,但眼前的三个女人却并不这样想,接下来,三个女人对段钢林的明里暗里的疯狂的追求开始了。由于段钢林在钳工班的出现,整个班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也使得二车间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这次到三车间的会战检修,任务的确很重。柯骞、郑秀林这两位主管时刻盯守在检修现场,连党支部书记钱青云也到现场与职工们并肩作战。按照厂部的安排,会战的结束时间是晚上八点,柯骞由于对生产和检修工作精通无比,经过周密安排,合理布置,与厂部积极协调,提前两个小时,圆满完成了会战任务,厂部对柯骞的工作非常满意,在会战结束后的分析会上,对柯骞的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会后,蒋明哲厂长把柯骞叫到了办公室里,先是聊了一阵二车间的工作,接着便把话题转到了段钢林的身上。

    “段钢林是一个人才,你柯骞必须得给我用好了。”蒋明哲的态度很明确:“好钢嘛,就要用到刀刃上。”

    柯骞的态度也很明确:“段钢林的确是一个人才,但是,段钢林必须有一个发展的环境。”

    蒋明哲微微一愣,接着便笑了:“你说吧,段钢林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环境!”

    柯骞到此时也想明白了,段钢林是一块“挡箭牌”,只要把段钢林搬出来,厂长蒋明哲便会全力相助!上午在钳工组的时候,段钢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光把耿强顶了一下,而且也让刘达明意想不到。

    蒋厂长点燃一支烟,悠悠然抽着,似乎要从烟雾之中寻找出破解问题的有效办法。

    良久,蒋明哲道:“柯骞啊,你现在是二车间的主任,你必须要有一种主任的气度,你明白么?”

    看来,蒋明哲厂长对柯骞与刘达明之间的关系有所察觉,同时也对柯骞的工作作风存在着不太满意的因素。

    “厂长,我只是一个新手,具体的工作,还望厂长教我。”柯骞坦诚地道,他自然也能够听得出蒋厂长的话中之意来。

    “这个嘛,你自己去想,一定要掌握个度。”蒋厂长道:“你既要解决好车间内部的矛盾,同时还要把身边的干部和骨干们团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份工作,很难做,但是,你必须得做,不但要做,而且要做好!我对你很有信心,你现在缺乏的,就是信心,你必须勇敢地面对新的挑战,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挑战,而且是管理领域的难题。”

    柯骞一愣,他知道蒋明哲身为厂长,对刘达明这样的刺头,并不敢轻举妄动,那么,自己一旦与刘达明发生了冲突,他蒋厂长将会如何处理呢?

    作为一名刚刚提上来的科级干部,柯骞有着工作上的狂热,同时也想在未来几年里继续向上爬,他明白,自己现在刚刚四十出头,还有时间朝上走,必须尽量做出一些成绩来。

    “厂长,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不知道该不该说。”柯骞试探性的问道。

    “说吧,只要是好的建议,我都可以支持你。”蒋明哲道。

    “厂长,刘达明如果一直在二车间呆下去,我的工作很难开展。”柯骞实事求是地讲道:“现在二车间的班组长和骨干份子们,都是刘达明提起来的,他们这些人,也没啥思想素质,谁把他们提起来的,他们就认谁,就效忠谁……”

    “什么?”蒋明哲惊道:“二车间的班组长们,难道都是这样子?”

    柯骞点点头,道:“是的,刘达明自从几年前当了车间主任之后,把原来的骨干们统统撤掉,换了自己的人,现在,刘达明只要还在二车间呆一天,这些班组长和骨干们便唯刘达明之命是从,厂长您说说,我柯骞能干好工作么?就拿今天早上的车间调度会来说……”

    听着柯骞的话,蒋明哲不住地抽着烟,眉头越皱越紧。对于二车间的情况,尤其是对于刘达明的情况,他蒋明哲不是不知道,他早就想把刘达明撤掉了,只是,刘达明的关系网太强大。别看刘达明只是一名小小的科级干部,但他与公司高层领导们,关系密切,到了一种水|乳|-房融、同穿一条裤子的地步。

    “柯骞,你是车间主任,对于车间的各级骨干,能用则用,不能用的就换人,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你现在刚上台,一下子把骨干们都换掉,还为时过早,而且也不现实,你必须一步一步地来。”蒋明哲慢条慢理地道。

    “嗯,是啊。”柯骞点头道:“我也是这么考虑的,可是,他刘达明显然就是二车间的太上皇,我心里当然不太乐意了。”

    “在车间管理工作方面,你应该把段钢林用好。”蒋明哲道:“不光要在技术上让段钢林发挥作用,而且也要在管理工作上让其发挥作用。”

    “是啊,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我觉得段钢林还是有能力的。”柯骞道。

    “如果我没有估计错的话,刘达明现在也在争取段钢林,一旦刘达明和段钢林的关系变得坚如城墙,那么,你的工作更难做!”蒋明哲微微笑道:“所以,你也必须要想想招法,多做做工作……”

    第120章  拜师宴——兄弟情深

    下午六点,下班的时间到了。

    段钢林火速离开了厂里,他可不愿意在这烟尘弥漫的环境里多呆一分钟。

    出了厂子,段钢林多路边的小摊上买了一袋水灵灵的苹果,敲开了刘勇卫的家门。

    段钢林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来看刘勇卫了,此刻,他必须再来看看刘勇卫。尽管他对刘勇卫之流非常的不屑,但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想让刘勇卫和林家彬、刘达明明白,明白他段钢林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

    刘勇卫对段钢林下班后的造访,感到意外而又惊喜,他自打从省城回来,段钢林已经是第二次来看他了。人心都是肉长的,他怎么能不感动万分呢?

    段钢林看到刘勇卫的眼睛居然在慢慢地好转,虽说可视度只有三米,但毕竟是向好的方向转变。

    轻轻安慰了几句刘勇卫,段钢林便离开了。

    当段钢林前脚刚刚迈出刘勇卫的门槛,刘勇卫的书房里便走出了两个人,一个是红光集团董事长林家彬,一个是烧结厂二车间副主任刘达明。

    “勇卫,没想到段钢林对你还真是不错啊。”林家彬笑道。

    刘达明也接过话来,道:“是啊,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小伙子。”

    刘勇卫第一次开口说出了这样的话:“家彬,段钢林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小伙子,怎么样,难道你不想把这个小伙子利用起来?”

    “呵呵,他的脑子的确很活络。”林家彬笑道:“考验几年再说吧,他还年轻,机会还是有的。昨晚,我在小区散步,和他聊了不少……”

    “呃——”刘勇卫和刘达明同时一愣,这林家彬居然和段钢林近距离聊天,想想真是不可思议。

    不过,林家彬并没有把林小雨请段钢林帮助补课的事说出来。

    刘达明也猜不出林家彬和段钢林聊天的具体内容,更不可能猜到林家彬让段钢林支持柯骞的工作。

    不过,刘达明微微有一丝奇怪的感觉,觉得林家彬近几天来对他似乎在有意地拉开距离……

    ……

    离开了刘勇卫的家,段钢林来到了职工医院院长刘献针老先生的办公室里。说起来,他和这位刘院长已经半个多月没有见面了,此刻,他正式工作了,分到了岗位上,应该来看一看这位忘年之交。

    “哎呀,小段啊,你来就来吧,还提这么多东西来,你下回再这样,我可生气啦。”刘献针院长看到段钢林提了一袋新鲜的水果,故作不悦之色,其实心里非常的喜欢。

    段钢林笑道:“我是来向你报喜的,空着手来行么?”

    “哦,报喜?”刘献针诧异地道:“快,快说说,有什么喜事?”

    段钢林笑道:“我分到岗位上了,算是成为红光集团一名正式的职工啦。难道,这不算喜事?”

    “呃——”刘献针听着段钢林的话,稍稍愣了一下,随即,问道:“说说,你分到了哪个车间,哪个岗位?”

    段钢林从刘院长的桌子上拿过一杯饮料,咕咚咕咚喝了个精光,说出了自己的岗位情况。

    刘献针一听,没有说话,只是微微闭着眼睛沉思了好一会儿,这才发出一声长长地叹息来:“哎,红光集团对于真正的人才并不是很重视啊。”

    段钢林不解地问:“为什么这么说?”

    刘献针道:“二车间是你们厂里最复杂的车间,我儿子,就在二车间的生产岗位上,他经常对我提起车间的事,我对你们车间略有所闻……”

    段钢林通过刘献针的描述,进一步明白了二车间的复杂性。二车间不光人员复杂,城合工、农合工、临时工,各种不同性质的用工类别不一而同,职工们的“关系网”同样是复杂而微妙,同时,二车间的生产环境,在全厂各个部门来讲,是最为险劣的,据不完全统计,二车间近年以来的老职工,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他们都没有熬到退休便到火葬场报到去也,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得和同一种病——矽肺病,二车间患有这种病例的比例,位于全厂之最。

    刘献针认为,公司把段钢林分到了烧结厂这样一个生产单位,别有用心!究竟哪方面别有用心,他暂时却难以描述。

    “小段,你是聪明人,既然分到了二车间,那就好好地干工作。不过,你一定要注意身体。”刘献针道。

    说着,老院长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小盒子,递到了段钢林的手里:“这是一盒本院最新进口的防潮口罩,比公司发给职工们的防尘口罩要先进好多倍。如果你每一次下现场,都能戴着这份口罩,肯定能避免灰尘吸入体内。遗憾的是,咱们集团的职工们,尤其是高粉尘岗位上的职工们,虽然他们的劳保用品里有防尘口罩,可他们居然没有充分的利用起来,他们不是不懂,而是嫌烦,他们天真的认为自己不会患上矽肺病,等一旦查出自己患病,为时已晚,小段,你一定不要像他们那样麻痹大意……”

    一阵深沉的感动,涌上了段钢林的心头,他知道刘院长的一番苦心,他内心深处的所有的感激都化作了对刘院长的沉默凝视。也许,最真诚的感激,不在于口头上空喊着无数声“谢谢”,而是将这份感激铭刻在心,永远激励自己朝着走。

    对于刘老先生的恳切提醒,段钢林感激于心,道:“老院长,您说得对,我一定会按照你说的办的。”

    “好。”刘献针院长满意地看着段钢林,道:“关于韩总的事,你最近调查了么?”

    段钢林心里一震,随即摇摇头,道:“我目前为止,也只能猜测了。”

    尽管刘院长对段钢林推心置腹,段钢林自然也不能把林家彬杀害韩总这件事告诉他。这件事,事关重大,不是任何人都能知道的。而他所保存的那份视频,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一旦落入他人之手,段钢林的小命,也许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了。

    “您的两个儿子,都在二车间?”段钢林惊奇地问道,同时也想转变一下话题。

    刘献针道:“大儿子叫刘梦,是二车间生产丙班的工段长,小儿子名叫刘营,是生产丁班的副段长。小段,他们两个人,都是老实孩子,都是靠着实干当上段长的,你现在到了二车间,如果可能的话,有一些事情上多多照顾他们,我也就欣慰了。”

    “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成为朋友的。”段钢林真诚的道。

    ……

    从下班到现在,段钢林完成了两件事,一是再次探望了刘勇卫,使得刘勇卫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二是探望了久未谋面的刘献针院长。刘勇卫和刘献针,一个是大权在握,关系通天,一个是普通干部,心怀热血,段钢林统统与之交好。

    段钢林相信,刘勇卫的眼睛至少还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治疗好,这半年的时间里,他决定每个星期都去探望一下,等他康复之后,林家彬一定会委以重任,到时候,可以借助刘勇卫这株大树,再次挖掘出这株大树所具有的价值来。而对于刘献针院长,段钢林从内心里讲,他并不想利用,只是想和刘老先生结为忘年之交,有事没事就坐到一块儿,聊聊天,谈谈心,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是想不明白的事情,可以向这位年近六旬的老先生请教,毕竟,刘老先生对红光集团还是深有了解的,请刘老先生出谋划策,相信是有好处的。

    刘勇卫对于段钢林来讲,就是一潭污浊的水,尽管污浊,段钢林却不得不靠近;而刘献针,则是一汪清澈的湖,靠近这片湖,可以闻到那新鲜的泥土气息,可以把所有的烦恼与忧伤统统忘却。两片不同的领地,使得段钢林在身处污浊的同时也可以看一眼那污浊之外的美好。这两份感觉,是不一样的。

    “小段,快点来吧,我们的红光林202包间。”强林给段钢林来了电话。

    “好的。”段钢林上了庞积兵的车,迅速朝着红光楼而来。

    在红光楼里吃饭,是段钢林白天在班上和强林他们约好的,既然拜了强林为师,那“拜师宴”还是必不可少的。

    让段钢林感到不爽的是,这次吃饭,居然又在红光楼。他很想换一个地方,可惜,红光集团内部,只有这一家还算有点档次的酒店了。无奈之下,段钢林不得不在红光楼。

    一想起红光楼,段钢林照例想起了张定、李安和林雪。这三个人,现在都已经先后离开了红光楼,但曾经发生的事却是历历在目。张定和李安为了林雪而做出的愚蠢而无知的举动,难道不像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那种为了最初的真爱而冲动的形象么?

    每每念及此处,段钢林的心里都会隐隐的痛。一个美好的故事正在缓慢地进展着,由于他段钢林的出现而粉碎了。

    这样想的时候,段钢林下了庞积兵的车,沿着熟悉的路径,进了202包间。

    参加这顿拜师宴的人,分别是鲁迅、强林、朝兵、王候、庞积兵以及外分大学生凯峰、王瑞、李勇、赵鸿等,加上段钢林,正巧凑了一桌。

    按说,这样的场合,段钢林应该喊上钳工班的班长耿强,不就是多一张椅子多一套餐具嘛,再简单不过的了。这也是强林和鲁迅向段钢林提议过的。然而,段钢林却并不乐意,这顿拜师宴,是俺老段和强林之间的事儿,与他耿强有啥关系呢?他耿强算个鸡-吧毛,俺老段想请谁就请谁,不想请谁就不请谁。他耿强再牛b,也别想在俺老段面前牛b,俺老段如此牛叉的人才,进了钳工班,他耿强作为班长,难道不应该为俺老段接风,难道他这个班长不应该摆一桌欢迎宴席?嘿嘿,你耿强既然没有这份心思,也休怪俺老段不请你了。

    参加这顿拜师宴的人,鲁迅、强林、朝兵以及凯峰这四个人,都是钳工班的,而庞积兵、王候、王瑞、李勇、赵鸿等人,则是焊工班的职工。大家都是自家弟兄,能坐到一块儿,就是缘分,管他酿的?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