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飞豹出击 > 飞豹出击第81部分阅读

飞豹出击第81部分阅读

李卫国和牛金彪,发现苏军发导弹之后,迅速的做出了正确的反应,他们以270公里的时速,从2点钟的方向斜插上去,对这枚导弹进行拦截。

    由于他们执勤的主要作战任务是搜索,发现苏军的地面部队,为中国地面部队提供最新的战场情报,协助地面部队对苏军的地面部队进行打击,所以没有更多携带空对空导弹,只带了两枚ty58这种由步兵肩扛式防空导弹改良型的空对空导弹,主要是用于对付苏联的直升机和低空目标。

    ty-58导弹这可是好东西。它采用多元红外导引头,具有优异的抗干扰性能和全向攻击能力,进入角为0度至360度,迎头攻击无死角,具有自主发射能力,发射后不管。最大飞行速度大于2马赫,在低空、超低空具有优良的近距格斗能力。ty-58空对空导弹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弹长为1900毫米,弹径90毫米,弹体全重20公斤,弹头却重达3公斤。杀伤威力大,其单发杀伤概率为80并具有良好的挂机适应性,由于重量轻,载机可以挂更多的导弹。具有较大的动力射程,攻击范围为500-6000米,作战高度为0-6000米。攻击范围大。

    前舱的牛金彪没有看着自己前面的仪表,而是用头盔瞄准具搜索苏联的这颗导弹;紧紧的盯着这颗越来越近的导弹,锁定目标之后,他采用“发射前锁定”也叫做“直接射击”方式,在距苏联这枚8k14核导弹5000米,发一枚ty-58导弹。

    这颗|乳|白色前端顶一着个透明红帽,小巧的ty58空对空导弹,被苏联这颗庞然大物的热辐射所吸引,以2马赫速度,冲向苏联这颗重量是自己200多倍的8k14战术核导弹。

    “轰”随着一声巨响,这枚高速飞行的“天马”凌空爆炸,瞬间一团巨大的火球,把苏联这枚8k14长度111米,弹径885毫米,全重6370公斤的核导弹拦腰截断。

    这枚8Ф14-269a核装药为10公斤铀235,长度为2870毫米,直径884毫米核弹头,失去了动力,带着1米多长的后面推进火箭的残骸,坠毁在瑞维亚戈拉镇东面离镇小学校13公里的一片开阔地里。

    苏联这枚8k14核导弹是一颗内爆式的核弹头,弹头的结构是将高爆速的烈性炸药制成球形装置,并将小于临界质量的铀235核装料也制成小球,置于这些炸药制成的球形装置中。通过电雷管同步点火,使炸药各点同时起爆,产生强大的内爆波,使外围的核装药同时向中心合拢,使其大大超出临界。利用中心的一个可控的中子源,等到内爆波效应最大时,把它“点燃”,实现了自持链式反应,导致极猛烈的爆炸。

    虽然这枚8k14核导弹被中国这架“猎手”武装直升机发射的ty-58导弹成功的击落了。但是它的引爆装置并没有受到损坏,仍在按着设定的程序工作着。就在这枚8Ф14-269a核装药为10公斤铀235,内爆式核弹头带着一段运载火箭的残骸坠毁到地面的同时发生了爆炸。

    霎时间,强光闪亮,一个比太阳还亮还耀眼的白色火球腾空而起,距爆心5000米内会受到比阳光强10多倍的光照射。巨大的蘑菇云旋转升腾、汹涌澎湃、直冲霄汉,高度达7000多米。一股极为强烈的灼热迅速把掠过的一切点燃。随后天地轰鸣,传来了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巨大的冲击波如飓风突至席卷着这里的一切,顿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此时,驾驶着这架“猎手”武装直升机的李卫国和武器操纵手牛金彪,十分漂亮的完成对苏联这颗核导弹的攻击后,正好临近爆点中心4公里左右的上空,他们还没有来的及好好的享受一下自己的战果,就感到强光一闪。

    武器操纵手牛金彪瞬间闭上了眼睛拉下了遮阳镜,惊恐的大喊着:“原子弹苏联人发射的是原子弹”

    李卫国来不及放下遮阳镜,他紧闭着眼睛,感到直升机象在咆哮的大海中的一个小舢板一样,在气浪中翻滚。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颠簸幅度极大。身上感受到的是巨般的撞击。他手脚并用,非常吃力的驾驶着这架自己心爱的武装直升机,极力的稳住此时象一匹脱缰的野马似的直升机,他极力的把直升机转向东北方向。直升机几乎沿着不断上升的蘑菇云边沿划了一个“对号”完成了从西北转向东北方向,迅速的逃离了核爆区。

    他们迅速的检查着自己的战机,苏联发射的这枚核导弹爆炸产生的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产生电磁脉冲好像是强大的雷鸣闪电,电场强度可达到几十万伏,扰乱正常的电波传播,造成了他们所驾驶的这架“猎手”武装直升机上的通讯中断、使一些电控设备失灵、电子计算机数据混乱。同时电磁脉冲,对他们也产生了一定危害,使他们异常的兴奋和暴怒。

    他们驾驶的这架电子设备几乎全部失灵的武装直升机,飞向这枚核导弹的发射地。他们要和这里的苏联人讨个公道,操他的不带这么玩的。

    这枚坠毁在瑞维亚戈拉镇东面离镇小学校13公里的一片开阔地上的核装药为10公斤铀235内爆式核弹头爆炸,不仅释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应过程在微秒级的时间内完成。

    核爆所产成的火球发光持续几秒钟,但就这短短的几秒中,核爆点周围的空气温度高达几十万度,火球发出的光辐射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以直线传播的方式杀伤1600米之内的所有生物。

    距离核爆点最近,仅有600米的红色边疆的40多名坐在苏军装甲车和汽车里的民兵战士首先遇害,在光辐射和冲击波的作用下,他们瞬间变成了一具具焦尸。汽车、装甲车已被“吹”离到了离原来位置2、30米远的地方,已完全没有了原来的模样,5辆苏军的t55坦克也都被掀掉炮塔,面目全非,被抛出十几米远,掀了个底朝天,成了一堆丑陋的废钢铁,炮塔上的火炮变得象麻花一样七扭八歪,周围的树木有些被连根拔起,就是没有被连根拔起的“树坚强”也都变成了一个个东倒西歪、参差不齐焦黑的碳化了的木桩

    这里的一切瞬间变成了一片焦黑的焚烧场。

    10公斤铀235核反应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释放出来,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强烈地向四周膨胀,产生的一种巨大气流的超压,形成高压冲击波,这个像飓风一样的压力波通过空气、水和土壤等介质传播。形成了原子弹的第4大杀伤威力之一的冲击波杀伤。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多行不义必自毙

    在离核爆点13公里的瑞维亚戈拉镇小学校,此时也犹如人间地狱,冲击波把这里的一切都摧毁了,小学的校舍已变成了一段段残墙断壁,操场上刚刚搭起的帐篷早已化为了灰烬,被吹的无影无踪。

    750多名苏军战俘和100余名黑龙江红色边疆的民兵战士,大部分直接死于冲击波的挤压和间接死于房屋的倒塌之中,所有的物体都被烧焦、熔化一些没死还尚存一息的人们的衣服早已被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超高温的气流所吹光了,眼睛被光辐射的强光致盲,呼吸道被高温的空气灼伤,身上大面积的皮肤呈现褐黑的灼伤、不断的向外渗透着蛋黄铯的液体。

    就是离核爆点较远的瑞维亚戈拉镇镇政府和镇里的其他一些建筑也都被掀掉了房盖,房倒屋塌,呆在镇上的人员,不管是军人还是老百姓全部受到了核爆炸所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的放射性沾染。蘑菇状烟云飘散后所降落的烟尘,造成照射和皮肤灼伤,以致直接死亡。

    在瑞维亚戈拉镇上的人们是不幸的,就算他们躲过了光辐射,冲击波的杀伤,但他们是无法躲过早期核辐射的特殊杀伤,这种贯穿辐射是由阿尔法、贝塔、伽马和中子流组成的辐射,它们对人体肌体内部细胞产生电离作用,非热效应,使人体中的dna带电,破坏细胞正常功能,并可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使人患上急性放射性病在几周内死亡。就算侥幸活下来的也会由于放射性沾染患上慢性的放射性疾病。在瑞维亚戈拉镇上没有当场死亡的人也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会逐步缓慢的死去或终身残废。

    李卫国和牛金彪这两个近距离亲眼目睹了苏联发射的原子弹爆炸的惨烈场面,他们怀着对这一惨绝人寰的悲剧制造者无比强烈的仇恨,驾驶的这架电子设备失灵的“猎手”武装直升机,向克拉斯诺卡缅斯克市西北山脚下的那片原始森林扑去。他们要报复这些没有人性失去理智的战争罪犯,为下面那些死难者报仇。

    在克拉斯诺卡缅斯克市西北山脉的原始森林里的一块相对宽敞的空地上,一辆特制的燃料车,正在向一辆2П19履带式火箭发射车后面导弹发射架上竖起的、装上了8Ф14-269a核弹头的运载火箭的燃料箱中加注液态燃料。

    此时,彼得洛夫斯基大校和霍洛斯加克夫少校已完全陷入疯狂之中,他们现在也不是再以打击中国军队为目的了,而是抱着和这个世界同归于尽的心态。他们下一个打击目标将是中国的满洲里和原来90师部的所在地——博尔贾市。

    苏联这时的导弹还是很初级的,这种导弹其实更象是远程的大炮,根本没有任何精度而言。对于200公里以外的目标误差在1500米,这还要在雷达和无线电控制良好的情况下。现在雷达和无线电完全丧失了功能,完全不具备发射条件。就是连1500米的发度也无法保证。但他们还是要发射,他们知道不管哪个方面都不会饶恕他们的这一系列的犯罪行为。他们无论如何也活不了,必死无疑,那就大家一起死吧。所以他们要在自己临死前把这4枚核导弹全部发射出去,目标就是导弹的射程之内,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行,至于精度不精度已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范畴之内了。

    他们知道中国人不会给他们太多的时间,而且很快就会找到他们的发射阵地。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已完全不顾苏军战术火箭军条例中明确规定,导弹发射完毕,立即转移阵地的条文。

    在他们的导弹发射现场已没有了以前发射准备时,那种一切都按条例规定有条不紊的进行发射前的准备的那份严谨。

    乱,十分的混乱,大家都在瞎忙着。这是整个发射现场的最真实的写照。

    霍洛斯加克夫这个平时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型的军官,此时手里不停的挥舞着手枪,在发射车前跑前跑后,呼三喊四的,不停的大喊着,“快快”

    “嘭,嘭,嘭”霍洛斯加克夫又跑到导弹制导车前,一面用手敲着车厢一面大喊着“伊万诺夫斯基大尉,无线电还不好使吗?”

    “不好使,少校,我们正在调试,维修。”

    “那,你们他的,快一点再修不好就不用你们了。”霍洛斯加克夫说完,又跑到燃料车前看着压力表

    天空传来马达轰鸣声,苏军战术火箭连的官兵不由的停止了手中的工作,向不大的天空中望去。只闻其声,不见其物。谁也没看到飞机在哪?

    “看到了,在那儿”一个苏军少尉突然惊恐的大声的喊道:“中国的直升飞机”

    李卫国全神贯注的驾驶这架受了伤害的“猎手”武装直升机,为了避免苏军过早的发现,他一直进行超低空隐蔽飞行,在临近苏军这个导弹发射场时,他占领攻击位置,然后把“猎手”这个树梢杀手,突然从隐蔽的低空拉起,向苏军的这些刽子手冲去。坐在直升机前舱的牛金彪用机载光学瞄准系统,瞄准了发射车后面竖起的导弹,来了一次短促的水平攻击。

    一道道火光从直升机上的两个40孔火箭巢窜出,一发发57毫米的火箭弹打在了火箭发射车后面导弹发射架上垂直竖立起的,上面装上了8Ф3z14导弹上,顿时把这支象削的尖尖的墨绿色的“大铅笔”一样的导弹打的千疮百孔,整个导弹发射车被熊熊的烈焰包围住了。

    接着李卫国和牛金彪两人密切配合,对这块小空地上的苏军这个导弹发射场,又实施了一次悬停攻击,打爆了正在向竖起的导弹运载火箭的燃料箱中加注液态燃料的那辆燃料车。为这些战争罪犯,彻底的打开了“地狱之门”。

    苏联的这个战术导弹发射阵地如同火山爆发,橙黄铯的火焰高达几十米……大火迅速向四周蔓延,吞噬着周围的一切,引发了森林大火。

    四处崩溅的火箭的液体燃料,溅了正在燃料车前看压力表的霍洛斯加克夫少校一身,他立刻成了一把燃烧的火炬,这个变态的战争狂人,就在他临死前还没有忘记把自己手中的手枪子弹射向周边惊恐的四处奔逃、竭力想远离这个喷火的地狱的人们。

    疯啦他真的完全疯了不过他的这种疯狂,很快就在烈火中结束了。

    李卫国、牛金彪两人没有时间欣赏自己的杰作,他们在完成了这次攻击后。随后又飞临到了离这个发射场1100米,在20分种前刚刚发射完那颗罪恶的核导弹发射场。

    彼得洛夫斯基大校正在这个发射场监督火箭连的官兵对刚刚完成第一次发射任务的现场进行清理。发射车后面一个直径10多米的地方被导弹发射时火箭尾焰烧的焦黑一片,被引燃的白雪下面的干草还冒着一缕缕青烟。

    火箭连消防分队的队员们,把打空了的泡沫灭火器扔在一边,正在用铁锹铲着雪向发射车后面还冒烟的地方扔,火箭储存车、核弹头储存车和燃料车都在一旁等候着,准备着第二次发射

    这时突然在南面的发射阵地传来了激烈的爆炸声,苏军的这些官兵本能的停下手里的工作。有些反应快的急忙向森林里钻。

    “啪,啪,啪”彼得洛夫斯基大校用手枪连续击倒了两名向森林里逃跑的火箭连的士兵。

    人们不得不停下了脚步,恐怖的望着这个凶神恶煞、杀人不眨眼的师参谋长。

    “跑什么都给我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赶快”

    “哒,哒,哒,哒”彼得洛夫斯基大校的后面响起了ak47突击步枪急促的枪声。彼得洛夫斯基的背后顿时绽放出数朵红色的蔷薇花。

    “完了,这是哪个兔崽子从背后打了老子的黑枪?可惜啊,这枚核弹没发射出去”彼得洛夫斯基大校这个战争狂人,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没有能够再发射一颗原子弹而感到终身遗憾。

    “参谋长彼得洛夫斯基大校谋反他杀死了师长卡普托耶夫少将。和霍洛斯加克夫一起,劫持了核弹,大家刚才发射的是一枚原子弹弹头。”90师师部警卫连连长马斯基巴罗夫中尉提着还冒着烟的ak47突击步枪站在发射车上大声的喊着:“现在大家快跑吧,向森林里跑,留在这里就没命了”

    树倒猢狲散,还等啥呀跑吧火箭连的官兵纷纷的向森林深处逃去。

    面对着中国从树梢上跃起的武装直升机,马斯基巴罗夫中尉站在这辆军绿色的导弹发射车上,拼命的摇晃着一件白衬衣。

    “哎,哎,金彪别打别打”李卫国及时的制止了牛金彪的射击:“上面有个人在晃动白旗,这辆发射车上没有导弹,还是留着吧。”

    “下面那个人摇着白旗,会不会搞什么阴谋。”牛金彪有些不甘心的问道。

    “他们还能有什么阴谋?再有半个小时,下面7营就能赶到了,还是让他们处理吧。”李卫国说:“我们再坚持一会儿。”

    由于这次核爆电磁脉冲扰乱了这一地区正常的电波传播,使李卫国他们驾驶的这架“猎手”武装直升机上面的电子装备的元器件严重受损,烧毁一些电路,冲销了直升机上计算机内存和通信设备的失灵。造成了沈阳军区53师3团7营和李卫国他们的这架武装直升机彼此无法进行联系。但克拉斯诺卡缅斯克市西北的冲天大火和在上空盘旋的“猎手”武装直升机无声的向沈阳军区53师3团7营的这支快速反应部队,传达着“这里有情况”的信息。

    7营的这支快速反应部队,马上向克拉斯诺卡缅斯克市西北地区疾驰。

    在看到自己的地面部队到达后,李卫国他们扔下了一个装有这一地区?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