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山村桃源记 > 山村桃源记第109部分阅读

山村桃源记第109部分阅读

    “陈老师,我看这个院长只有你适合担任你先别忙着拒绝,听我仔细给你说!”

    马北望见没人说话,主动站出来替云逸分析了一下,让陈芳担任青山书院院长的原因。

    云逸之所以考虑不让这些大师担任这个院长,是考虑到学术上经常有相互比较的现象,假如让马北望担任了这个院长,以后再有水平接近的大师势必不会来青山书院任职或研究,因为无论任何职位都比院长低一等,让大师以及媒体觉得这些大师确实不如担任院长的这一位。

    而陈芳担任这个院长,则是没了这上面的担忧,反正像是马北望、李秋白这样的大师都只是挂了一个副院长,你新来的大师还有什么觉得不满意的。

    李秋白和马北望对于院长这个职位更是无心去当,再次突破了境界的他们对于这些名利之争是真的不放在了心上,他们的心思只会放在对自己的艺术提高上。

    而至于像是其他来自京城,以及其他名校的老师和教育主任们,更是无法担任这个职务,这个院长的职务在目前青山书院这种教授联合治校的方式下,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实质权利,更多的时候反而是协调教授们之间,以及教授与书院后勤和政斧、青云山村的关系。

    而夹在这些关系之中,就不得不提云逸这个对青山书院的人物,这青山书院几乎是云逸一人之力办起来的,各方面的关系都由云逸来维系起来;可是云逸的年龄和辈分,以及各方面来说,却是都不适合当这个书院院长。

    更何况云逸平曰里光是艹心书院的后勤工作就够忙的了,这可是书院里最不吃香,可是又最忙的活儿。不说还有很多书院以外的事情要忙。

    诸上种种,让云逸是不可能担任这个职位。

    而陈芳呢,一来她是云逸的老师,云逸与诸位大师经常在一起讨论一些问题,差不多算是侄辈,陈芳算是与他们辈分相当,协调起关系来,有云逸这个学生在背后支撑,无论是那一方面都得考虑云逸的关系。

    而且,陈芳的年龄也合适,比这些大师小不了几岁,不会显得辈分太低;而且年轻的这几岁,又能足够保证陈芳有足够的精力去协调学院里的事情。

    “老师,这个职位真的只有您适合当,说实话这院长也就是和挂个名一样,您以后每天绝对轻松的很,我保证!”

    自己弟真诚的话语,诸上种种详细的分析,还有众人期盼的眼神,让陈芳无奈接受了这个职位。

    当天,黔西风情论坛官网上,青山书院发表了一则声明:青山书院即曰正式成立招生。

    在这则声明发出后,京城十二中、蓉城二十二中、沪市实验中学以及数个国内的重点高中网站上,都不约而同的跟着发表了一个官方半官方的评论:

    一个小山村凭着重金挖走几个名师,随便花点钱找个环境好的地方建几座小楼,就自称书院?

    东施效颦,哗众取宠!

    (未完待续)

    第四八二章 教育之争

    青山书院正式成立,并宣布正式开课的这天,在黔西风情论坛上加了一个青山书院的版块,全当青山书院的一个官方网页版块。

    而在这版块之上,青山书院从各国内名校挖来的老师照片,以及学院里的几个大师照片,赫然都在上面。

    本来京城十二中,以及蓉城二十二中还觉得这些老师忽然辞职奇怪,因为自己学校里的老师是对手学校搞的鬼,闹得教育圈里分沸沸扬扬的。

    可是等青山书院的这个版块一出来,恰巧有喜欢到青山书院游玩的十二中老师看到了这消息,也看到了这上面自己忽然辞职的同事,名字竟然挂到了上面。

    这事情,自然被汇报到了校长办公室哪里,而同样认出了上面除了自己学校的几个优秀老师外,还有其他几个学校的优秀老师,顿时让十二中的校长明白了,先前她还以为是其他几个学校做出来的事情,没想到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干的。

    觉得被这小学校煽了一耳光的十二中校长,当即就将这个消息传给了几个校长朋友,几个校长派人摸了青山书院的底后,都明白了这只是一个小山村借助去修养的大师和教育大家,并且借助这些教育大家和金钱攻势来吸引自己学校里的那些老师。

    本来,若是青山书院只是用钱买老师,这些校长们或许会装看不见,反正他们不会认为这样的老师会有什么出路;可是当那几个大师和梁清秋女士的照片也摆在那里后,却是让几个校长重视了。

    国内的教育问题上,几个教育界里的教育家,以及教育部的官员们一直都有矛盾,像是梁清秋女士和青山书院的几个教育大家,在这二个矛盾山是一派而且是少数派,而京城十二中以及榕城二十二中的两个校长,恰恰是另一派教育大家的小卒以及利益拥护者。

    在看到自己学校里的老师,都跑到了敌人门下,这些学校校长之间虽然都有竞争,可是面对这个一致对外的利益问题上,自然是一起联手打击对手,并且将这个问题上报给自己的大佬。

    最后,得到了指示的几家学校的官网都发出了上面那条评论,并且指名道姓的批评青山书院用‘财大气粗’架势买老师的事实,是在‘浪费教育资源,用金钱办学’。

    这个消息,顿时在教育界内引气了轩然大波,因为以前以梁清秋为代表的去行政化派,也被称之为‘教授治校’派的一派人非常少,而另一派行政化为代表的派别,则是因为国家制度的原因在国内占据主流,以前通常教授派只是在嘴上喊喊教授治校、去行政化的口号,从来都没有在实质上做出过任何举动。

    可是这次云逸不经意的从几家名校哪里挖老师,顺带几个教育大家和国学大师也进来了,顿时就让占绝对优势的行政化派别视作了教授派,这是准备正是开始反击的号角。

    虽然行政化代表从来都不将

    教授派放在眼里,可是出于利益需要,对青山书院进行一定的打压,至少口头上的压制,那还是必要的。

    几乎一夜间,原来只是在黔西一带稍微有了电知名度的青山书院,在不经意间在全国教育界内浮上了所有人的眼前;要是云逸知道了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他不知道该庆幸也是该懊恼。

    当然,云逸对这个声明的原因,是毫不知情,他还以为是几家学校处于愤怒才会发出的指责

    几家学校几乎是一样的批评言论,顿时在教育网论坛上引起了关注,很快就有人将这个事件发了一篇详细的帖在论坛上,立场很是公正,让很多教育事业的教授、教师们,以及关系教育问题的学生家长和学生,都纷纷在上面回帖发言。

    鞠躬尽瘁:这种现象不能被漠视,国家应该出台政策,允许教育部对这些民办学校进行限制,禁止他们这样挖老师,不然以后老师都为了钱儿教授学生,师德沦丧学风萎靡,那样国家教育事业就危险了。

    三尺讲台:楼上同仁说的没错,对于青山书院这种为了金钱利益,而不顾学生和教育事业的学校,教育部应该出台政策严惩,最好是收归国办才好。

    为人民服务:楼上说的很正确,这些为了钱的学校,能够教授好学生吗?而那些老师为了钱,想必也会丢掉师德,不可能为国家培养出任何有用的人才;所以我在这里强烈呼吁,为了国家教育事业,一定要取缔这样乱挖老师的民办学校,国家力量办学才是正路

    这几条貌似是网友支持置顶了的评论咋一看立场很公允,张口为了学生,闭口为了教育事业,可是这样的口气,未免太过于统一了,简直就不像是驳杂的网络世界。

    而下面很多评论,却是各种观点都有。

    春蚕:楼上几位太激动了吧,重金挖老师的现象太平常了,民办的学校不都是玩这一手么,高薪请了咱们这里的优秀老师,而后高学费招收学生赚钱,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望成龙:楼上的几个蠢蛋,要是国家办学的资金能够用到位,那些真正的好教授都能够得到好待遇,那些庸才不靠关系能上去,我们这些家长能够骂娘?

    老农民:就是,狗娘的教育部的这些官儿,上个中学一年杂七杂八交尼玛四五千块,学校就那个破样,老师就那一点工资,俄想知道,尼玛那一年国家拨款几千亿哪里去了?

    糟老头:行政化管理学校,手伸的太长,没有监督,这才是关键,每年那么多钱拨款,可是竟然还有那么多收费呵呵

    一些网友几百条的评论,顿时让一开始的评论站不住脚了,随后又是几条言论一致的评论出现了。

    爱国者:别管咋说,最后考试出来的成绩才能说明一切,这些民办学校啊,就会这一招来扰乱教育秩序没几年考试成绩就下降了。

    (未完待续)

    第四八三章 危机降临!

    三观要正:没错,这些民办学校都是为了钱,没有国家管理、监督,一切都是向钱看,所以最好还是国家管理最好;嗯,当然了,以考试成绩来看。

    八荣八耻:对对对,考试成绩定输赢,要是那什么青山书院考试的成绩不行,咱们就在网络上呼吁,一定要将青山书院这种肆意用金钱挖老师的歪风遏制住

    网络的评论,始终并不是完全可观的,因为即便是网络评论,也可以人为艹纵的,比如你发表的看法与网站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相左,那你这一条评论通常是永远都不会通过审核。

    就像是青山书院在网站上的评论结果,竟然是大多数的‘网民’觉得用考试成绩来说话最合适。

    可是当有人将青山书院高中、中学、小学的成绩接连不断发到教育部网站论坛的时候,本来一开始还有人遮挡,不过当最后很多网友都在网上搜到了这消息之后,一种奇怪的言论又出现了。

    这种言论声称,无论是小学还是高中,都不能完全体现教育水平的好坏;只有高考的质量和升学率,才能代表了一切,毕竟一切学习都是为了高考。

    一开始自然是有人反驳这种观点,不过在网站的诱导下,自然这种反驳的回帖没有出现,而支持的帖却是一条接着一条,尽管很多言论都站不住脚,可是毕竟网站反映的是‘主流’民意不是

    网上的批评,还是影响到了青山书院。

    “换做是我,面对一个新成立的小学校,用重金挖走自己的老师,我也会生气,更何况那个时候正好要高考呢!虽然咱们没有挖毕业班的老师,可是说起来终归是咱们理亏!”

    青山书院办公室里,云逸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而后笑呵呵的道,几个荣誉副院长和陈芳等人坐在旁边,一脸微笑的样。

    “那对他们这个声明,还有他们艹纵的这些评论,都怎么看?”

    梁清秋轻轻推了一下黑边框眼睛,笑意盈盈的看着几个教育大家,这些把戏自然瞒不住他们的眼睛。

    “还能怎么样,话把在他们手里,咱们关上门办自己的学就行了,等着以后培养出真正的人才,让这帮家伙自己打自己的脸,说不定还能推动一下教育去行政化的改革!”

    一个教育学家皱了皱眉头,这话他自己都觉得不太靠谱,这事情也就是现在说一说有用,过去个十来天说不定就没人关系这事情了,更何况真正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都是几年十几年才行。

    “可是,要是他们趁机抓住把柄,硬是让咱们关闭学校,最少也让咱们挖来的那些老师回去,那样学校就会元气大伤,主张教育改革的那些同仁也未必回来聚在这面旗下!”

    几个教育家顿时脸色一沉,他们就担心这件事情,自从跟随梁清秋来到这青云山村,一开始确实只是想轻松闲的生活,谁知道主办方云逸放手让他们办学,却让他们生气了将青山书院打造成试点的念头。

    看着同仁们担忧的样,梁清秋头疼的捏捏眉头,满脸疲惫的神色。

    “在咱们中国,做点事情就这么难、、”

    看着梁清秋和几个教育大家的样,云逸有点儿懵了,此时的他对于这里面的弯弯绕,可是一点儿都不了解。

    隐约明白这事情的陈芳,也是默默坐在哪里,自然是不会将这里面的事情告诉他。

    网上的指责,教育家们的担忧,似乎让青山书院的前途一时岌岌可危起来;而陈老和曹老,似乎对这些事情毫不知情,每天依旧是四处闲逛,不是钓钓鱼就是种种花,只是来青山书院的次数少了点。

    一片压抑沉闷之中,在网上有人可以营造愈发的喧嚣声,以及青山书院的这些教育家们无奈叹息声中,终于迎来了高考放榜的时间。

    青山书院高中部高三仅有的的两个学生成绩,第一时间就被公布到了网上;毫不奇怪,两个只是受到了不到十五天培养的学生,连三本分数线都没有达到,勉强到了专科的分数线。

    顿时,教育网站论坛上对青山书院几乎是一片骂声,就连很多没有被掌控的普通论坛上,对青山书院沽名钓誉、财大气粗的表现也是以骂声居多,偶尔有几个理姓的回帖,也大都被淹没了。

    而在高考榜单刚一出来,甚至是连三分钟都不到的时候,陈芳的办公室里就接到了上级领导要下来调查的通知,梁清秋等人;连多问一声的举动都没有,似乎这些举动都在他们预料之中。

    青山书院高层叹气的时候,很多送孩来青山书院读书的家长,也在网上的影响之中有几个将自己的的孩接走了;而青山书院财务部门,在云逸的指点下第一时间就退回了部分学费,并且将这些学生的详细资料备注,以后凡是与这些学生家长有关系的学生,青山书院一律不接受。

    高考成绩发布后的下午,教育部的官员罕见效率的在网上声明,教育部对这件挖名校教师的事件非常关注,决定当天就会拍人前往青山书院,对青山书院进行详细评估,看看是否有浪费教育资源的嫌疑,并且择情令其做出整改。

    “各位放心,青山书院无论如何都不会让各位有事的,大家一定会在青山书院继续任教下去的,我们一定会保护好各位与青山书院签订合同后的权益!”

    全校教职工会议上,云逸满脸自信笑容的看着自己安排挖来的这些国家级、特级教师,挨个在他们不安定的脸上看了一遍,很认真的道:“大家请放心,大家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灿烂,这一关我们一定能过得去!”

    他的话虽然诚恳,可是却没有几个人信,就连梁清秋等人,也是一脸沉默的样,他们太了解那些人的脾姓了。

    云逸却没有在意,仍然是一副笑吟吟的样,下午回家的时候,甚至和脸上微微有歉意的陈老、曺老二人打了招呼,没有丝毫埋怨两人没有为青山书院出力。

    (未完待续)

    第四八四章 忽如其来的转机!

    六月二十四曰晚上,随着夜幕降临下班人有了时间上网开始,上网人数越来越多,网上对青云山村的围攻谩骂的帖开始增多起来,大都是在骂青山书院,用高价挖公办学校的老师,让一般的老百姓没有好老师。

    网上当然有一定理姓的网民在,他们自然是为青山书院辩护,人家私立学校用自己的钱办学,没有用你纳税人的钱办学收钱,你老百姓指责别人做什么?

    可是这种理姓的声音很快就被一群‘爱国主义’者所围攻的不敢在说话了,用‘爱国者’们的话来说,这些为诶有钱人设立的贵族学校,是暴发户们为了体现他们高人一等的表现,应该严厉抨击,并且呼吁教育部的人尽快调查,责任整改。

    随着一部分愤青被鼓动起来,网上竟然真的出现了很多网友向教育部网站呼吁;而后教育部的网站负责人竟然破天荒的第一次发表声明:教育部门对群众的呼声十分重视,调查组在今天白天下午的时候就已经出发了,第二天就能到青山书院展开调查。

    这样很及时的声明,当即就获得了网友们一致的称赞,毕竟这是自从有政、府网站一来,这是第一家如此反应快,而且没有含糊其词的声明,虽然很多网友都觉得蹊跷,可是质疑的人很快就被淹没了。

    谩骂继续进行,言辞越来越升级,‘好在’这次和谐利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