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闷棍之王 > 闷棍之王第4部分阅读

闷棍之王第4部分阅读

戈壁和沙漠。经常跑车的司机,以及坐车的乘客,对路旁的戈壁滩一定是非常的熟悉了,新疆的城际公路,基本都建在戈壁滩上。但你们在熟知公路旁戈壁的同时,有没有关注过戈壁滩尽头连绵起伏的群山呢?我想,大部分人都没有过多注意到那些山吧。。。。不知名的荒山而已,有什么看的?既然连山都不关注,那山的背后就更没人去想了。今天我要说的,恰恰就是路边这些看似平常的荒山背后的秘密。。。以后在新疆的公路上跑,别忘了想一想那些山的背后是什么哦。。。。

    老吴是我的好朋友,很早以前,他就下海做生意去了,并且赚了不少钱。早在90年代初,他就买了一辆普桑作为私家车,这在当年的新疆可是了不得的。买了车后,他就经常全疆各地跑,联系业务,结交客户。据他讲,那件怪事就发生在他买车一年后的1992年。

    那年八月的一天,老吴在吐鲁番做完一桩生意,独自开那辆普桑到哈密洽谈一个业务。吐鲁番距离哈密并不近,当年高速也没有修,基本是石子路和烂柏油路的混合。老吴在吐鲁番做完买卖已经是下午,本来他打算明天一早再出发,没想到哈密那边催促明日一大早就要谈,老吴没法,只好下午就出发了,开开夜路,晚上12点前应该能跑到。

    老吴开了半天,天渐渐黑下来了。看看距哈密还有段距离,老吴打开车灯,跑得又快了一些。那晚车不多,漫长的路上老吴只看见自己车灯照射的范围,再远一点就是无尽的黑暗。但那一晚天空出奇得晴朗,繁星点点,一轮圆月挂在天际,将路边远处的群山照得有些泛白,这景色倒真是不错。

    老吴开得久了,不禁也被这美妙的景色所吸引,仿佛整个世界就剩他那辆普桑一般,感觉很是奇妙。就在老吴沉浸在美的感觉中时,忽然听到了轰轰的声音。这声音很响,瞬时把老吴拉回到现实中来。这是什么声音?又是轰轰两响,老吴确定这声音是从路旁的山那边发出的。起初老吴还以为是de-ton-tor炸山修路的声响,但想想又觉得不对,这么晚了还炸什么山?再说也没听说附近要修什么新路。那会是什么声音呢?就在这时老吴又听到了巨大的轰轰声,比刚才的还要大,震得老吴耳膜生疼。老吴望望发出声音的那座山,天啊。。。老吴发誓一辈子不会忘记那晚他看到的一切:就在那座山的背后,显现出极为耀眼的黄光,把附近的群山全照亮了,那一片山地仿佛瞬间成了白昼一般,这光,是什么东西发出的?接着又是几声巨响,随着轰轰声的发出,光越来越强烈,这时已经把山这边的戈壁滩也照亮了。。。亮到在晚上10点的时候老吴还能清楚地看到戈壁滩上的盐碱地。。。老吴惊呆了,。路也顾不上赶了,干脆停车看着这怪异的景色。。想不到就在这是,更怪的景象出现了,在背后泛光的那座无名的荒山山顶,老吴可以看到。。。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山顶上走着!老吴惊讶地嘴张得大大的,干脆跑下路基,顺着戈壁滩向那座山凑得近了些,以便看的更清楚一些。。。老吴这回看清楚了,在山顶上走的东西,是一些人影!!无数的人影,在那高耸的山顶移动着,好像排成了一条长队,犹如部队行军一般。。。人影背后,就是那耀眼的黄光。。。这太怪诞了!!这荒山上,哪来的人呢?这荒山后,又哪来的光呢?这一切,使老吴的脑子一片混乱,呆立在哪里很久。不知过了多少时候,黄光渐渐暗了下去,人影也逐渐隐没在无尽的黑夜里。。老吴被一阵汽车的喇叭声敲醒,回头一看,路边一辆货车停在自己的普桑后,司机探出头来看着这边。老吴踉跄得走到货车边,那司机关切得问老吴怎么了,一个人站在戈壁上愣神,老吴惊讶得向他解释刚才的情景,司机却是一头雾水,什么也不懂。。。任老吴怎么描述,都摇摇头。

    老吴疲惫得回到自己的车里,发动车,继续赶路。老吴又望了望那座山的方向,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了,而且一点响声也没有了,安静得出奇,好像刚才的景象从来没有发生过。。

    老吴在凌晨1点赶到哈密,那晚,躺在旅馆上的他整晚没有合眼,满脑子都是那光,那声音,还有那诡异的人影。。。

    老吴后来又走过好多趟那条路,再没有见到那种景象,山还是那座山,戈壁还是那片戈壁,山的背后,也似乎还是那山的背后。。。。

    ):故事十四:最后一辆车

    这是我在一次培训时课后听一位老者讲的故事。他姓姜,50年代初从上海来新疆支援边疆建设,后来一直没走,就留在新疆,他说已经离不开这里了。(他的儿女倒是都跑回去了,只剩他和老伴,蛮孤单的)

    那件事发生在他进新疆的第四年,也就是1958年。老姜当时是乌鲁木齐一个运输队的司机,他们那个运输队任务很明确,就是负责运输全国各地来新疆支边的热血青年到不同的县”奔赴革命战场”。当然在那个年代是不会有空调大巴让你坐的,车队里清一色的解放大货车,还有当年苏联留下来的几辆旧的货车。支边青年们就坐在货车后面的翻斗里,拉上帆布就出发了。

    1958年春天,老姜所在的运输队接到一个任务,负责运送刚从上海来疆的一批支边青年,目的地是南疆的阿克苏。按照人数,这次需要8辆车,限时5天到达目的地。我没有开玩笑,当年乌鲁木齐到阿克苏就是需要这么长的时间,第一天一般到托克逊过夜。第二天过干沟,在榆树沟过夜。第三天到库尔勒,加水加油。第四天到库车过夜。第五天到阿克苏。支边青年得在翻斗车里坐上五天,才能到目的地,可见当时的条件还是非常艰苦的。

    那天一大早,车队里8辆车装满了来自上海的支边青年(男女分开),准备妥当就出发了。老姜是第8辆车,也就是车队最后一辆车的司机。

    第一天很顺利到达了托克逊。第二天就要过干沟了。新疆的朋友应该知道,干沟是南疆各地州通往乌鲁木齐的必经之路,但是路况非常不好,由于要过天山,所以车要在山里绕来绕去,路非常窄,现在好些了修成柏油路了,从前就是土路,车开过去飞沙走石,能见度极差。所以干沟对于司机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老姜当时还年轻,而且是第一次过干沟,有些紧张,紧握方向盘,时刻不敢远离前面的车。

    就在老姜战战兢兢开了半天的时候,将近中午,天忽然阴了下来。

    本来能见度就低,老姜这下更不敢马虎,开得更加小心。开着开着,老姜忽然注意到,车子后面尘土飞扬,好像有一辆车跟着,老姜也没怎么管。过了一会,那车跟得更近了,老姜一瞄,嗯?这车好像也是车队的,很是眼熟,但能见度太低,老姜看不见车牌。看样子,难道是车队又增加了一辆车?老姜心里想着,也没在意。

    就这样又开了半个多小时,那辆车一直紧跟跟着老姜的车,几乎是寸步不离。但老姜总觉得有些奇怪,车队新增了车,他怎么不知道呢?而且昨天一早那一批人,都在原来的8辆车里啊,那后面那辆车里坐得又是谁呢?但这一念头仅仅闪了一下,老姜也没多想,现在是开车要紧。

    大概快要出干沟的时候,老姜注意到后面那辆车向自己左侧移动了一下,貌似是要超车。而这时老姜走的路段,是干沟最曲折危险的一段路了。老姜心里暗骂:早不超晚不超,现在路难走了超!但也没办法,超就超吧。老姜把车向右侧让了让。这时,那辆车已经快要赶上老姜的车了,老姜减了减速。忽然,老姜又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那车还怎么不鸣喇叭?会开车的人一定知道,在路窄的地方超车,一定要鸣喇叭示意前面的司机让一让,在干沟这么严酷的路况下更应该如此。但这么大一辆卡车,超车怎么不鸣笛呢?这时老姜之前奇怪的感觉全都涌了上来,是啊,这车跟了那么久,从没听见它鸣过笛,似乎连发动机的声音都没有听见(旧时卡车发动机声很大的),就这么静静得跟着,太古怪了!还没待老姜再想,那卡车已经与老姜的车平行了,老姜望了望司机,一个很生疏的面孔,没有任何表情,两眼瞪着前面,老姜见到这张脸,总觉得有些诡异,但说不清诡异在哪里。那卡车很快就超过去了,透过车位拉开的帆布,老姜看清了,车里坐得都是女青年,很年轻的那种,而且看衣服,绝对是大城市来的。但她们的表情----与司机一样,没有任何表情。。。。眼神也有些发直。。。在超车的全过程中,老姜没有听见任何声音,就好像这车发动机压根就没开一样,连轮子的摩擦声,老姜也没有听见。

    车子超过去了,没有向右并道,而是继续向前超,很快,就不见了踪影。老姜当时脑子几乎一片空白,自己也不知道怎样开出的干沟。

    傍晚,车队到了榆树沟过夜,老姜第一个跳下车,数了一下所有的车,还是8辆,一辆也没多。老姜有问了问前面车的司机有没有见到一辆拉满女子的卡车超过去,回答都是否定的。有些司机还笑老姜想女人想疯了。。。。老姜又问了坐在自己车后的男青年,回答也是一样的:什么也没看见。。。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但那辆车却在老姜的头脑里存了一辈子,还有那司机和年轻女人的一张张奇怪的脸。。。1999年12月,老姜就去世了,没有迎来新的千年,同时,他也带走了发生在40年前的那段古怪经历。。。

    6):故事十五喇嘛

    最近刚听一个同事讲述他的经历,感觉很奇特,现在与大家分享。

    来过新疆的朋友可能都听过星星峡这个地名。它是新疆甘肃的交界处,是铁路,公路从甘肃进入新疆的唯一通道,换句话说,它是新疆与内地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门户。我同事的故事,就是在星星峡附近发生的。

    我的同事以前是开长途客车的,路线是哈密到敦煌。乘客大都是去敦煌观光的游客。那是2000年的事情了,一天傍晚,我那同事小钱拉满了去敦煌的乘客,准备开夜车去敦煌。因为哈密到敦煌开车还是比较远的,很多省钱的游客不想坐一天车到敦煌后再过夜,于是就选择坐夜车过去,玩一天,再坐夜车回来。所以小钱的夜车生意一直不错。那天,小钱拉满了人,就出发了。哈密到敦煌的路那时还是比较好走的,基本柏油路,小钱也出了很多次了,可以说轻车熟路。大概跑到晚上11点多,差不多快到星星峡地界的时候,路上挂起了风,小钱也不奇怪,星星峡是个有名的风口,刮点风很正常。这时,车上的乘客大都睡着了,没有一丝动静。外面风呼呼刮着,卷起了黄砂,能见度比较低,但小钱毕竟老司机了,熟门熟路慢慢开着。

    大概过了半小时,透过大灯幽黄的光线,小钱忽然隐隐发现前方路边有一个阴影,不知是何物。小钱没在意,可能是路边的大石头吧,小钱想。又开了一会,阴影慢慢接近了,小钱觉得有点不对头,这好像不是石头吧。。。怎么倒像是一个人影?不可能吧,这么晚了,在这荒郊野外怎么可能有人走动呢?小钱安慰自己,但是心中已经泛起了凉意。又开了一会,影子已经很接近了,小钱仔细一瞧,还是不知是何物,因为它在路边,车灯照得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肯定,那不是石头。。。小钱不自觉地把车开慢了些,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一定要看个明白。小钱开得慢了,视线也就稳定了,这时小钱看清了,那分明就是个人!!更加诡异的是,那个人竟然骑在了马上!

    怎么可能?荒郊野外的漆黑夜晚,怎么会有人在公路上骑马呢?小钱心里的kb一下子泛了上来,全身感到冰凉。车还在开着,人影也越来越近了,小钱的惧意也越来越深。看清了,终于看清了,当车离那“人”只有几步之遥的时候,小钱看见了“人”的确切样子:那“人”怎么像个喇嘛?小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透过车灯,确实可以断定,那人是个喇嘛。他光着头,穿着一件十分破旧的僧衣,一只胳臂露出来,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拿着念珠。背后好像还背着什么东西。那喇嘛似乎没有注意到身后的汽车,一直自顾自骑着马慢慢走着。这时车马上就要擦这喇嘛超过了,小钱又看清了一些,那喇嘛背后背的,怎么看怎么像是---枪!!一看到这个,小钱已经惊得灵魂出壳了,不管是什么东西,加着油门赶快走吧。。。于是,小钱踩了油门,飞一般超过了那个喇嘛。透过后视镜,小钱心有余悸地看了一眼,那喇嘛的脸早已隐没在夜色里,但奇怪的是,他见到车走过丝毫没有反应,依然慢悠悠骑着马走在路边,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而那杆枪,也依然背在身后。。。

    小钱飞驰了半个多小时,才松口气,心中满是疑惑,在这种地方,在这种时间,竟然遇见了最不应该遇见的“人”,这着实太过诡异了,小钱始终想不明白整个事情倒地是怎么发生的。第二天早上,小钱询问了车上的乘客昨晚有没有看见什么东西,乘客都说没注意到。小钱也就没有深究。

    后来,小钱依然继续跑着夜车,一直跑到2002年,因为身体原因离开了这一行。这故事小钱告诉我的时候,依然一脸的茫然,他说这事最大的遗憾,就是他始终没看清那喇嘛的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那个骑着马的喇嘛,至今还时常出现在他的梦里。

    (7):故事十六:戈壁巨坑

    大家都知道新疆是出产石油的地方,克拉玛依更是依靠石油发展起来的新城。如今,随着塔里木油田的开发,石油越发成为新疆未来几年里的经济支柱。今天我讲的,就是关于油的离奇故事。

    这个故事是我一个同学告诉我的,他也是听说,是真是假就不清楚了,不过确实也在司机中流传过一阵子。

    那是90年代中期的事情了。当时南疆那里要修一条公路,具体什么路我就不说了。修路需要沥青,小陈就是负责运送沥青的货车司机。那条路经过的地方除了戈壁滩就是光秃秃的荒山,少有人烟,所以修路工人大都在工地上垒了土块房临时住着。一天上午,小陈又拉了一车沥青,从大本营出发赶赴工地。由于当时路还没有完全修好,小陈只能走工人临时铺的便道,也就是戈壁滩上开的土路到工地去。大家知道戈壁滩上多是砂石,颠簸难行,小陈又运了一大车沥青,自然开的格外小心。

    由于是临时铺的土路,又有很多车在上边走过,路面早已布满车辙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真实的路基,所以在上面开车,极易走岔道。小陈是新来的司机,这条道本来就不熟悉,加上当天走这条便道去现场的车很少,又刮着不小的风,视野比较差,小陈开了半天,七拐八拐还是走岔了路,不知不觉间就开出了原来的便道,驶入了戈壁滩深处。

    当小陈意识到自己偏离了原来的位置时,已经晚了,便道早已不知去向,顺着来时的车辙印,小陈只看到了一种印痕,那就是自己的车

    留下的。而四周,是荒无人烟的大戈壁滩,当时正值中午,烈日当头,小陈有些慌了,赶紧掉头,打算顺着自己刚来的方向寻找原来的便道。小陈沿着自己的辙印,小心得开着,生怕错过任何岔路。但是开了有两个钟头,还是没找到便道,原来戈壁滩上的风早已刮起黄沙,把原来的车辙埋住了,这就打断了小陈找到原路的唯一线索。这时已是午后,烈日虽不再强烈,但温度依然很高,车上的水也已经喝得差不多了,本来预计中午就能到的,所以没有带更多的水和食物。

    在这没有人烟的戈壁滩上,小陈的卡车就如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随时有颠覆的危险。

    现在小陈已经陷入了绝境,真是到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境地,难道就要死在这里吗?就在小陈绝望至极的时候,忽然看见远方好像有什么东西亮晶晶在闪光。由于距离很远,小陈还不能判定是什么东西。但直觉告诉他,应该过去看看,说不定是水!小陈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加了油门,迅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