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农女红豆 > 农女红豆第1部分阅读

农女红豆第1部分阅读

饭耗灯油。

    这顿饭份量可是结结实实的足,中午那餐被两个生孩子的媳妇扰着了,一大家子都没怎么好好吃。

    晚饭是每人一个米馃子,一大锅白米粥,加了些盐,稍微有些咸味儿。

    桌上也没啥菜,一大碗野菜,飘着几滴猪油,一叠自家腌咸菜。

    大人一桌,小孩一桌。

    主食的量都是分好了的,所以孩子们也不会因为抢几筷子咸菜儿打起来,再说这咸菜也不好吃,太咸,每回李老太都要等咸菜腌得很咸了,才会开坛吃,这样咸菜吃起来才省。

    倒是野菜,几双筷子都往飘着猪油多的地方夹。

    当李高拿着碗鸡骨头汤来添菜的时候,孩子们高兴得都快蹦达起来了。

    其实也就鸡汤上面的那层浮油,鸡肉剔得干干净净的鸡骨头,鸡肠子,鸡肝,鸡心,鸡胗,鸡头,鸡腚。

    “大哥,怎么就没块好肉。”李快将筷子伸进碗里翻了翻,挑挑拣拣了个鸡头出来,好歹也有些肉是吧。

    “就你话多。”李老头沉着声道。

    李快撇撇嘴,低下头不吭声地啃起了鸡头。

    李多乐,李老汉,李老汉也各自夹了些。

    剩下的鸡骨头和浮油也分给了孩子那桌。

    “那些个鸡油要是放着炒菜,也能吃大半个月哟。”李老太小声的嘀咕着。

    小孩那桌大房三个孩子,三房三个孩子,二房也有两个小子,八个孩子嚼巴鸡骨头可是倍儿响。

    “哟,三蛋,你在东屋里吃的鸡肉可香了吧,这个鸡骨头就给哥哥我吧。”二房的大儿子李颂满眼珠子转的飞快,筷子伸向三蛋的碗里。

    “别盯着别个碗里的。”李颂见伸出筷子夹住了李颂满的那双筷子,让他无法动弹。

    “呜呜…三蛋没有吃鸡肉,鸡肉是娘补身子的。呜呜…不许抢我…抢我鸡骨头。”被抢食的三蛋忍不住哭了起来。

    “哼……”李颂满的筷子被李颂见夹住无法动弹,三蛋又哭诉,气得他一把丢了筷子。

    “吵什么吵,不就是几块鸡骨头嘛,三蛋乖,哥哥要吃你就让给他吧,你自个儿回屋问你娘讨鸡肉吃就成了。”李老太开口护着二房的大小子,二房两口子都住在镇上,二房的两个小子都是李老太一手带大的,自然比别个孙子孙女偏疼些。

    “就是,问你娘要就好了。”李颂满有李老太护着,更是直着脖子嚷嚷。

    “三蛋不吃娘的鸡肉,那是娘补身子的。不吃。”三蛋尖着嗓子喊道,鼻涕眼泪糊了一脸。

    “好好好,你不吃鸡肉,那鸡骨头给你满子哥。”李老太起身将三蛋碗里的鸡骨头拨到了李颂满碗里。

    “啊呜呜”三蛋尖叫的哭着,李颂满像只斗胜了的小公鸡,得意得瞥着三蛋。

    “你还哭,哭什么哭,你这个吃白饭的,老娘拿你几根鸡骨头都不行了啊。”李老太被三蛋哭得心烦,食指点着三蛋的额头一下下的戳着。

    “娘,好了啦。”李多乐拉住李老太,她娘怎么就没看见她大哥的脸色已经比锅底还黑了呢。

    “你再哭,信不信我饭都不给你吃。败家的玩意儿,坏娘们生的坏种。”李老太是别人越拉她骂得越带劲。

    “娘,够了。”李高压低了声儿地吼了句。

    “老娘还没够呢,这小崽子你给我听好咯……”

    “娘,三蛋怎么就吃白饭了,他吃的也是你儿子我一个子儿一个子儿的赚回来的,没动着您老人家的棺材本。”李高瞪着眼睛,直直地盯着李老太说着。

    “老大呀,娘这不是教训小孩子嘛。”李老太扯了扯衣角,她还是有些怕这个大儿子的。

    “我出去累死累活赚钱,我儿子连吃点鸡骨头都要遭您教训,那我何苦啊?”李高心里满满的怒,他在家的时候他娘都这么欺负他儿子,那不在家岂不是更恶劣。

    “现在会赚钱就了不起了是吧,不把娘放在眼里了是吧。”李老太悲悲戚戚的说着,拿出个灰布帕子擦眼角。

    “总之你帮着满子欺负三蛋就不是个事儿。”李高看了他娘这些把戏这么多年,早厌了。

    “弟弟让让哥哥,这不是好事嘛,我这么教你儿子,还有错了啊。你个不孝子啊,你要气死我啊。”李老太抽抽搭搭起来。

    “我跟二弟三弟一样就孝顺了是吧,那好,只要娘说一声,我要不搬镇上去,要不就不回铺子里干了,就守在娘身边。”李高眼里有些失望,从小娘就要求他不要和弟弟争,为什么到他儿子身上就成了让哥哥,偏心也得有个度。

    跟老二一样搬镇上去,那不就不给她一个子儿了吗?要是再把这几个小的留下来,那可是要吃穷她哟。跟老三一样,土里刨食的,没个出息,赚不了几个子儿。

    李老太一听李高这话,心思马上活泛开了。

    “老大呀,你可别为了娘,抛了前程。”李老太语气软了下来。

    “我为这个家累死累活十天半个月着不了家一次,我孩子各吃一只鸡也不为过,我现在就杀鸡去。”李高扔下句话就往厨房拿刀了。

    “挑小只的杀呀,那只那只屁股上有一撮黑毛的好了,那只吃的多,下蛋又不勤快,老大,别杀错咯。”李老太冲着李高的背影喊道。

    “你这老太婆,净搅得家里不安生。”李老汉咬了一口米馃子,没好气的说。

    “一个个的都随你这个臭老头。”李老太骂了句拿着自己的晚饭去房里吃了,免得看见老大杀鸡她心一抽一抽的疼。

    “杀鸡咯,杀鸡咯,有鸡肉吃咯。”三蛋高兴得直拍手。

    李老太气得咬咬牙,哪里还敢骂他,就怕把大儿子给气跑咯,那可就亏大发咯。

    最终,大房的三个小子还是吃上了鸡肉。

    第二天,李老太去喂鸡,直接傻眼了,这鸡栏里的鸡生生少了一半,本来家里养了8只鸡,大儿媳妇吃了一只,现在鸡栏里就三只鸡了,老大这个天杀的,居然杀了四只鸡。

    “我的孩子各吃一只鸡也不为过”李高的话清晰的回响在李老大耳边,老大那个天杀的居然连刚出生的闺女儿的份都算上了。

    李老太看了那幸存的三只鸡,气的肝儿疼,那屁股上有一撮黑毛的母鸡在李老太眼前溜达来溜达去的。

    “我的鸡啊……”李老太看着那三只很瘦弱,很能吃,很不爱下蛋的三只母鸡,终于大声哭号起来。

    东屋那边啃鸡肉啃得可欢实了,昨晚上杀了四只鸡,三只鸡炖成了汤,一家子吃得欢实的紧,剩下的一只也让李高做成烤鸡,今早给四个小子分食了。

    “我们要是能天天吃鸡就好了,鸡腿可香了。”三蛋嚼着鸡肉,油嘟嘟的嘴一张一合的。

    第三章 送汤米

    按照当地的习俗,是没有洗三的,嫁出去的女儿生完孩子后的第三日,娘家人是要来送汤米的,所谓的汤米,其实也就是大米和红糖以及姜片炒过一遍的干炒米饭,吃的时候只消煮一下就成了,很是暖胃。

    送汤米的那一日,天气倒是格外的好,鸟儿也啾啾叫的热闹。李家人早早的就将大门大开,小兵将们左边一排右边一排的坐在小板凳上,盯着那条通向村口的小路,等着自家的外公外婆来。

    “来了来了,爷爷阿嬷,爹爹娘,外婆和小舅来了。”李颂见朝着屋内大声喊道。

    “听见了,你这声音响的,瓦片都要给你吼掉下来了。”李老太难得的心情不错,这媳妇的娘家人可是来送东西的,这可都是进项。

    “外婆,小舅。”李颂贤早早的迎上了去,帮赵钱氏提个篮子。

    小尾巴三蛋也牵着他二哥的衣角,缩在他二哥身后,伸出个毛绒绒的脑袋瓜,轻声地说道:“外婆,小舅,三蛋认识。”

    “三蛋还记得外婆啊,外婆都大半年没见过三蛋了,想得紧呢。”赵钱氏把三蛋从颂贤的身后给拔了出来,从带来的纸包里拣了一块小碎冰糖塞进的小红嘴里。

    “谢谢外婆,甜。”三蛋眯着眼笑,冰糖真好吃。

    “大哥二哥有吗?外婆外婆”三蛋拉拉钱氏的手。

    “真是好孩子,待会咱回自个儿屋里吃,不让旁的人眼馋。”钱氏牵着三蛋的小手朝李家屋里走去。

    “姨婆好,小舅好。”三房的三个闺女也齐齐的喊了人。说来也巧,这大房的外婆赵钱氏和三房的外婆林钱氏可是真真的亲姊妹。

    “哎,三个闺女都长这么大了,一个比一个俊呢。”钱氏笑着夸了句。

    “亲家母来了啊,屋里坐,屋里坐。”李老太看着钱氏手里的大包小包,心里那个叫美滋滋啊。

    “诶,好勒。”钱氏刚跨进门槛就想起一件事儿,“哦对了,亲家呀,我那个姐姐直说对不起你们老李家,说这三闺女没能给你家老三添个后,没脸见你们啊,这不,这炒米饭也托我给带来了。”

    一听这话三房家的三个闺女和李老太脸都拉了下来。

    钱氏说着从挎在手腕上的篮子里淘出一包炒米饭,也就一斤不到的样子,跟钱氏篮子里那另一包鼓鼓囊囊的没法儿比。

    “这哪儿的话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老太不高兴了。

    钱氏心道:这自家姐姐做的也太不地道了,自个儿都不心疼自个儿的闺女了,那婆家人不是更瞧不起嘛。

    “快进来,咱们啊有话坐着说。”李老太对钱氏还是扬起大笑脸的,毕竟人家礼送的足。

    “老头子,亲家母和铁锤小舅子来了,还不快来招呼着。”李老太迎着钱氏和赵铁锤进了堂屋,头朝着那头主屋一声叫唤。

    “来了。”李老头那头放旱烟杆的声儿一响,马上应着。

    感情他又躲着李老太抽旱烟去了。

    “来来来,亲家母,亲家舅舅先坐坐,我给你们泡杯糖水去。”李老太说着就迈出堂屋,刚好撞上了匆匆赶来李老头子。

    “你个死老头子,迟早得把你的旱烟杆子给卖烂铁卖咯。”李老太推搡了李老头一把,压低了声儿的说。

    “亲家,来了啊。咋还拿这么多东西啊,你自家也好留着吃啊。”李老头根本不把李老太的话放在心上,迈进了堂屋跟钱氏客气了起来。

    “这不是小喜生了个亲亲的外孙女,我老婆子高兴嘛。”钱氏和她姐姐想法可是不一样,她这是给自个儿闺女儿撑场子来了,再说女娃哪里不好,多遭人疼啊。

    “这倒是件大喜事,老大家三个皮小子了,早就盼个闺女儿了,这回可算是如愿了。”李老头这话倒是大实话。

    “可不是嘛,闺女好,闺女贴心。”钱氏见李老头应和她的话,心里也是满意的。

    “亲家母,喝糖水,我可是往里面放了很多糖呢,甜着呢。”李老太可小心地端了两口白

    瓷碗进来,也没在意他们说什么。

    平常家里用的可都是一文钱两口的粗瓷碗,这白瓷碗得十文钱一口呢,这拿出来给客人用可是顶有面子的事儿,整个小河村也找不出几户。

    钱氏瞧了瞧这白瓷碗,上面还印着几朵特有精气神的花朵,倒真是不错,可一看这糖水,就不由地皱皱眉头,才半碗,哪有招待客人才给半碗糖水的。接着低头喝了一口,不仔细砸吧嘴,甜味还喝不出来,怕是放了半勺糖都不到吧。

    不由暗道:这李老太也太会过日子了。

    赵铁锤倒是没那么多弯弯想法,脖子一伸,把那水喝了个干净。

    “这三蛋他阿嬷,我这来了这么会儿,也该去看看我那外孙女了,你们也不用忙了,就跟平常一样好了。”钱氏说着就起身。

    “行,这篮子我就帮你拿厨房放了去吧。”李老太说着想去接钱氏手里提着的篮子,她可是早早的就看见了,那里装着好几十个鸡子勒。

    钱氏微微一侧身,叫李老太手伸了个空。

    “这篮子鸡子也不用拿厨房了,我今儿一早起来都给煮熟咯,现在还热乎着呢。反正都是拿来给小喜补身子的,我就直接送东屋里去好了。”钱氏一脸笑呵呵的,倒叫李老太讨了个没趣。

    “是这个理,亲家母想得周到。”李老太心里可是将这钱氏骂了个遍,本还想扣下些鸡子,拿去卖了也好。

    哼哼,就在这儿防着你呢,钱氏心里微微得意,看着李老太吃了死苍蝇似的脸,她可是舒坦极了。

    “锤子啊,东西拿过来。”钱氏一把拿过儿子手里的大麻袋子,塞到李老太手里,笑眯眯地说道:“三蛋他阿嬷啊,去年的时候听小喜说家里今年家里没种土豆,这土豆一挖回来,我就寻思着给你们拿些来尝尝,不是什么金贵物,就是给你们尝个鲜的。”

    “亲家母有心了。”李老太扯扯嘴角,这土豆可真不值什么钱,又没番薯有甜味。

    “那我这就看外孙女去了,亲家母别忘了把这炒米饭煮咯给小喜喝昂。”钱氏前脚迈出了堂屋,又回过头来叮嘱了李老太一句。

    贼精的,难怪生出个女儿也格外的精明。李老太愤愤得想。

    “老婆子,我看今个儿中午就吃土豆饼子好了,挺久没嚼过了,怪想的。”李老头想起早些年穷的时候,吃不上大米,可都是吃土豆过日的。

    “做土豆饼子可费油了,煮煮吃一样有味儿。”李老太看着这么大麻袋土豆,估摸着可以顶一大家子三四顿了,也省了家里些米啊,番薯的啊。

    “你个老婆子都精到钱眼里去了。”李老头叹了口气,也出了堂屋。

    “你个死老头子,天上又不会掉钱,我不算着点过日子,我们一家子喝西北风去啊。”李老太指着李老太的背影骂道。

    又想到三媳妇的娘家人来都不来,李老太想着就气,净给他们李家添赔钱货,还不见个人影,有这么个理嘛。念在家里有客的份上,李老太也就在心里骂骂,换做平日里,定是声儿响彻东西屋。

    好东西也不知道喝完,李老太看着桌上放着的钱氏喝剩的小半碗糖水,心里是难受的紧,倒了嘛多可惜呀,李老太把嘴巴一张,咕噜噜地把糖水喝了进去。

    “哎呀,早知道喝慢点,味儿都没尝出来呢。”李老太轻声得怨自个儿,吧咂着嘴将那剩下的几滴糖水也吞进肚子里。

    ——————

    求lwen2lwen2收藏

    第四章 母女谈话

    “岳母,锤子,来了啊。”在院子里仔细刨着木料准备给闺女做个小座椅的李高见岳母和小舅子从主屋出来,忙放下手里的活。

    “高子呀,这回可得在家多陪小喜几日吧。”钱氏忍不住板起脸跟李高说话。

    “要的。”李高点点头。

    “嗯,你去忙你的吧。”钱氏无奈的摇摇头。

    她知道这姑爷是性子好的,就是爱揽事,偏偏他那两个兄弟又是不成器的,一大家子的生计大都压在他身上,偏偏又能忍着不分家。

    在这十里八乡儿子们都讨上媳妇了就分家的事多着勒,又不怕别个说闲话,就他孝顺着,累着自个家闺女也跟着他吃苦。

    偏偏自个也不好说什么。

    “娘,你再不进来,我可得出来接你了。”那头屋里赵小喜大声的说着,钱氏忙进了去屋里,也没功夫去想这些糟心的事儿。

    “娘的亲闺女哟,你可别这么大声嚷嚷,以后出了月子嗓子不好咋办。”钱氏挨近了赵小喜的床边坐着。

    “姐”跟在钱氏后边的赵铁锤也朝赵小喜喊了声。

    “我这不就喊了一声嘛,满子来了啊,爹怎么没来。”赵小喜拉着钱氏的手晃着。

    “你爹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跟你家那个抠门的老婆子最不对盘了。”钱氏拍拍自个闺女儿的手,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水到了别个家里,爹娘哪有不挂心的呢。

    “其实婆婆也就这点小毛病,比这别个家里的婆婆还是不错的了。”赵小喜想起爹爹一对着她婆婆周氏就摆出的那张臭脸,也不由得想笑。

    “好了,那老婆子有什么好提的,我这回可是来看我亲亲外孙女的,哟,瞧着小脸,多乖咯。”钱氏早早地捞起了躺在赵小喜边上的小肉娃。

    猛地被抱起,装睡的潘小小不由地睁开了眼。

    看到一张圆圆的不太年轻的脸朝她努努嘴,在逗着她。

    “这女娃就是比小子好养,晚上也不闹,吃了睡,睡了吃的。”赵氏看着女儿的眼神柔柔的。

    “那是你有福气,你们一个个以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