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锦衣当国 > 锦衣当国第212部分阅读

锦衣当国第212部分阅读

门,周围有一般堂皇气象,装束齐整,趾高气扬的家仆下人列在门前迎客。

    家仆下人身上穿着的也是绫罗绸缎,门前的拴着马匹鞍辔小户人家可能一生所得都买不起,从开启的门中看着里面的庭院,也能看到奇花异草,亭台水榭,这样豪奢富贵,天下间也就是南京才有可以比的地方。

    这里就应该是大明最上层那批人的所在了,王通在马上清楚的看到,某位四品官在某家门前低声下气的赔笑,那家的家仆神色冷冷,倨傲异常。

    但这一干人看到王通这个队伍骑马经过,却都有些惊惶,王通在马上左顾右盼,凡是被王通目光扫过的人,都情不自禁地的低头避开,有的甚至是躲进了门内,这等表现,更让王通耻笑,都是色厉内荏,狗仗人势之辈,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再向前走百余步,那边原来有一个大池塘,池塘周围有树林,这里不像是京师其他处所在,池塘树林中都是杂物垃圾,肮脏异常,这里反倒是因为闹中取静,有些野趣风景,被权贵们着意保护了下来。

    还有人在这边修了亭子,定期安排园丁过来收拾,让这边更加整饬,景色更加怡人,正因为如此,这边和周围的地价极高,城北地价本就是京师中最贵的所在,这里则是最贵中最贵,能在这边置办产业,是身份和身家的证明。

    但到了隆庆中期的时候,这处城中的美景就成了一家的私人花园,王通到这边的时候已经勒住了马匹,前面百余步内,全是宽敞的空地,前面横纵四条街道所圈起来的区域中只有一户人家。

    这是京师中最顶级的豪门,勋贵中的第一号人物,当今太后娘娘的亲兄弟,皇帝陛下的亲舅舅,武清侯李文全的府邸。

    王通打量了一眼这气派非凡的府邸,隔着高墙就能看到里面的楼阁亭台,有进去游览过的人评价,武清侯府邸的规制气派,在天下间可以算是第一,就连南京的魏国公家都比不上,有人说难道皇宫也不如吗?那人则评价,皇宫的西苑毕竟是几十年前修的了,东西都已经过时……

    “什么人,快些下马!!”

    王通一干人刚要上前,就听到在武清侯府大门处有人厉声喝道,王通一愣,依旧是抖动缰绳向前走去,后面几十骑都是跟上。

    “你知道不知道这是谁家府邸,你还敢在马上?”

    喊话的人明显有些气急败坏,看王通等人依旧没有停马,几个人跑了过来,看着也是下人打扮,距离还有十几步的时候,手臂上下挥舞,在那里叫道:

    “武清侯府是什么地方,不管你什么品级,都要下马,你眼中可有当今天子……”

    靠近王通坐骑还有几步,还在那里指手划脚的样子,王通手中马鞭一扬,直接抽了下去,那人根本没有想到王通居然敢动手,猝不及防之下,脸上已经被抽中,一道红印立刻浮现,立刻捂着脸惨嚎起来。

    “你难道想对当今太后娘娘和皇帝不敬吗?”

    跟着跑过来的其他三人,根本没想到王通动手,吓得齐齐站住,等看到王通身上穿着的不过是个锦衣卫指挥同知的袍服,胆气又是壮了些,正在那里狐假虎威的吆喝,看到王通依旧是打马靠前,忍不住吓得闪开。

    “宫中可有旨意,让文武官员在武清侯门前下马下轿吗?”

    王通在马上冷冷问道,前面那三人那里回答的出来,李太后虽然亲信父兄,但这等飞扬跋扈之极的举动却还做不出来,之所以大家有这个习惯,不过是敬畏武清侯家权势,给他们几分面子罢了。

    看着一干锦衣卫不管不顾打马过来,那三名没有唬住的家仆愕然非常,这京师中居然还有不给武清侯面子的,仓皇后退,有一人脚下打拌直接坐在了地上,看着马匹过来,不由得惊恐无比的大叫。

    马匹自然不会踩踏,可这大叫却惹得府门前的护卫和门房都是紧张起来,看着他们如临大敌的样子,王通根本不予理会,只是自顾自的翻身下马,开口说道:

    “锦衣卫王通,求见武清侯爷!”

    七百九十五

    虽然看着王通这么不管不顾的到了门前,又有人被马鞭抽打,又有人吓得惊恐大叫,武清侯府的面子已经折了不少。

    但守在武清侯门前的一干护卫却没什么惊惶神色,反倒是对王通怒目而视,天子脚下,你敢在武清侯府门前这般嚣张,是想要谋反还是不想活了。

    看到王通下马,说了个“拜见侯爷”,众人心中一松,原来不是锦衣卫来拿人,武清侯李文全毕竟才交卸了京营的职位,又从宫里传出些莫名的消息,大家心里都还有点忐忑,不过这人是来拜见,又尊称了个侯爷,那就没什么可讲的。

    随即众人又是反应过来,这位年轻的锦衣卫报出来的名字是“王通”,王通是什么人物,武清侯府上下可都是背熟了京师的英雄谱,王通是何等人他们当然知道。

    怪不得敢在武清侯府门前如此张扬,怪不得报名号的时候不说自家的官职,也的确,王通这个名号不用再说别的了。

    在前门的管事对府内的事情也知道些,知道这段日子自家府上到底干了什么,看到王通这么冷着脸上门,心下也是有点慌张,连忙点头哈腰的说道:

    “原来是王大人,还请王大人稍待片刻,小的这就去里面通报。”

    这管事刚要走,就被王通出声叫住,王通淡然说道:

    “和你们侯爷讲,不见本官,本官就自己抓人,见了本官,或许还有几分面子在,去吧!”

    武清侯府门前见惯了高官勋贵,那个不是客客气气的,就算内阁那些人物也都是带着笑脸,今日王通这位小爷来,居然这样的作派,实在是让他们愕然。

    你的确是皇帝最亲近的内卫武臣,也的确是最近立了大功,可武清侯府是什么人家,也能容你这般嚣张,这可是当今天子的亲舅舅。

    也不知道是不是王通那句话有了作用,没多少功夫,武清侯府的大管家就急忙走了出来,这大管家当年老武清侯李伟在的时候就已经是府上的管家,气派不同旁人,在这京师也算是一号人物,宫中和朝中的大佬见这位管家也都要客气的。

    这管家自然也是姓李,走出府门,看到王通之后,脸色先阴了下来,府门前那些护卫等人被王通一干亲卫都是盯的发毛,嚣张了这么多年,气势被压住实在是不忿气,看到老管家这般模样,都是暗暗期待王通吃瘪。

    别的不说,老管家脾气上来,三品四品的官一样训斥,被训的那些文官清贵异常,平日里都起居八座,气派非凡的,还不是乖乖的听着,不住的赔罪。

    王通你说到天上,品级实职也就是个三品,又是个武官,还能如何,那老管家冷冷看了王通几眼,边上一干人以为他要呵斥的时候,这老管家做了个揖,躬身抱拳说道:

    “王大人,我家侯爷有请,请跟小老儿走!”

    什么时候看老管家给这等品级的人作揖,不都是反过来吗?武清侯府门前的人各个眼珠子都快瞪出来。

    ……

    被领进武清侯府,侯门深似海,一路上有很直观的表现,且不提奇花异草、富丽堂皇,在这路上每走一步停下来,你前后左右看过去,都和一幅画一般,这等规制,当初建立时不知道要花了多少功夫,花费了银子。

    要按照往常,走到这府邸的某处,管家留意到客人的注意,然后解说两句,客人恍然大悟之余赞叹一二,这才是待客之道。

    不过这老管家领路的时候却一言不发,路上行走的家仆丫鬟看到这一干人都匆忙闪避,有人躲避晚了两步的,立刻被老管家一顿训斥。

    当着客人的面,居然厉声呵斥,这脾气到底是冲着下人发的,还是冲着客人发的,大家心中怎么想可就不得而知了。

    王通也不在乎,只是跟着前行,武清侯李文全也没有按照理解在门前迎候,而是坐在客厅之中,面色如冰的等待。

    “老爷,王通领到了!”

    这位老管家连个大人也不说,直接开口,武清侯李文全也不起身,坐在那里点头的幅度几乎看不出来,坐在那里说道:

    “王通,本侯公务繁忙,你登门有什么事情?”

    从入门到现在,从礼节上来讲,武清侯府上所做的可以说是羞辱,考虑到这等豪门举止进退都是既有规矩,这种故意作出的无礼更加的伤人。

    王通神色很是冷淡,对方没有说请坐,他就站在那里对那老管家说道:

    “我和侯爷谈事,你出去!”

    那老管家一怔,王通瞥了他一眼,冷声说道:

    “滚出去!”

    京师有什么人敢在武清侯府这样说话,武清侯李文全和那老管家同时涨红了脸,李文全刚要喝骂,却听到王通开口说道:

    “侯爷以为我在北疆打了败仗,皇上无依无靠,所以撺掇着太后娘娘去找皇上……”

    话刚说到这里,老管家脸色已经白了下来,不顾的什么,匆匆向外走去,他不过是个奴仆,有些话他听不得,不然性命难保。

    “侯爷想在天津卫那边安排体已人管着,好多弄些金银是不是?”

    没想到王通说话这般直接,武清侯李文全冷哼一声却不接话,王通盯着他继续说道:

    “结果北疆大胜的消息传回来,侯爷未能如愿,但心里就怨恨上了王某,派人出去造谣,让人在外面生事,甚至还让亲近的言官去鼓噪,是不是?”

    李文全脸色有些不自然,在座位上正了正身子,王通声音更冷,声调提高,开口说道:

    “我率军征北,是为了大明九边的安宁,是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能更加太平,陛下可以空出手去做更多的事情,我就不懂了,侯爷的荣华富贵是在谁身上,难道不是陛下?你这么针对我,弄倒了我,就是削弱了陛下,这对侯爷你有什么好处?”

    “王通你……”

    武清侯李文全气得直接站了起来,伸手指着王通,手臂都有些颤抖,但李文全虽然愤怒,却没有爆发,似乎有所顾忌,王通盯着他又是说道:

    “侯爷在天津卫生意不少,赚钱也不少,你真以为你派人管那地方就能赚更多的银子,要是能做到,我没去天津卫的时候,你们干什么来着!!”

    “王……王通……本侯是陛下的亲舅舅,你这般说话,就不怕……就不怕……犯欺君之罪吗?”

    话中已经没什么底气,王通冷笑一声,开口说道:

    “还望侯爷记得自己是陛下的舅舅,不要做那等亲痛仇快的事情,侯爷,你府上出去造谣传谣的,天黑之前送到锦衣卫衙门,如果怕他们乱说话,你自己弄死了再送过去,如果不送,明天一早,锦衣卫登门抓人,那就不好看了,告辞!!”

    王通说完之后,抱拳比划了下,扭头出门,武清侯在那里呆呆的站着,直到王通出了内院,他才伸手抓起茶几上的茶碗,猛地摔了下去,扯着嗓子大喊道:

    “来人,来人,本侯要写奏折,本侯要告王通!!!”

    ……

    “万岁爷,消息已经传到内阁那边,估摸着不用多少功夫,他们就该求见万岁爷,请万岁爷做主了!”

    “都拦下来,说朕正在忙碌!”

    听张诚的禀报,在御书房中的万历皇帝不耐烦的说道,张诚领命,回头吩咐了几句,自有宦官去办了。

    万历皇帝翻看着文卷,冷声说道:

    “这些人到底安的是什么心,朕的军队在外面为朕打仗,不知消息的时候他们整日说败,知道胜了,他们还散布大败,散布什么军纪败坏,散布王通心怀不轨,也就是王通这等忠心耿耿的人,要是个心性不稳的,恐怕真要被他们造谣出是非来,难不成他们不愿意官军获胜,难道他们不愿意这九边安宁,天下太平。”

    说了几句,万历皇帝把文卷朝着桌子上一丢,烦躁的又是说道:

    “王通提前回京,已经证明了他的赤诚忠心,对比他,朕先前的心浮气躁……实在是……,在外面呱噪的读书人,背后难道没有别人授意,查查根底,还不是那些老家伙的徒子徒孙,朕倒要看看,内阁那边会不会来说这个情!!诬蔑朕的有功之臣,这么下去,谁还会尽心为朕去打仗拼命!!”

    “万岁爷,王通这边忠心不必说,蓟镇边兵,天津卫的禁兵才是最需要安抚的,听东厂那边的消息,京师这边的风言风语也已经传过去了,军中有些躁动,所以今日王通已经去搜捕造谣生事的人,要尽快给那边一个交代。”

    “抓,抓起来严办!!”

    万历皇帝有怀疑和猜忌,王通却提前回京,这种反差让万历有一种羞惭内疚的感觉,也让他烦躁异常。

    “万岁爷,武清侯府方才快马送来了奏疏,说王通登门,举止言谈粗暴无礼,还诬蔑武清侯府上有造谣生事的……”

    张诚在门口接了一本折子,连忙进殿禀报,万历皇帝猛地在书案上一拍,怒声说道:

    “传寡人口谕给武清侯,舅舅,你当寡人是傻子吗!!!!?”

    七百九十六

    武清侯府派来递送奏折的人本以为最早也是第二天才能得到消息,却没想到折子递上去,一个时辰不到就有了回音。

    别家的折子要走通政司过司礼监,然后才能到万历皇帝手中,武清侯家自然不同,得了这个回信之后,这递折子的人用比来时更快的速度急忙跑了回去。

    把这个消息传给武清侯不到一刻,宫中传旨的宦官就来了,一看这传旨的宦官,却是如今万历皇帝身边的小伴当赵金亮,他传的口谕那自然绝对代表皇帝的话。

    武清侯李文全脸色惨白,浑身发抖的跪在地上,听赵金亮冷着脸说道:

    “万岁爷的口谕,舅舅,你当寡人是傻子吗?”

    赵金亮快要变声,嗓子沙哑,为了保证口齿清楚,气势上就弱了几分,但这口谕在李文全耳边依旧像是打了个雷一样。

    即便先前消息已经传回,他心中有了一定的准备,全家惶恐的时候,却又听到外面有人高声喊道:

    “老爷,太后娘娘有口谕来了!”

    下面跪着的人都是身上一激灵,李文全惨白的脸上多了几分血色,可也不敢怎么表露,只是抬起头接旨谢恩。

    按照众人的想法,这太后娘娘自然是偏向武清侯家的,皇帝这么严厉的口谕刚来,太后娘娘的口谕或许是安抚,甚至可能是驳斥。

    等慈宁宫那边传旨的宦官被迎进屋,却看到赵金亮也站在那边,宫中传旨,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碰上,那先来的一方会客气的回避。

    不过赵金亮打过招呼之后,眼珠转了转,却笑着说道:

    “咱家也听听,免得万岁爷问起答不上。”

    说出这话来,其他人就算不想让他听也不能说出口了,慈宁宫派来的那位传旨宦官只是笑着点点头,在那里清清嗓子,其余众人包括赵金亮都是跪下。

    “太后娘娘口谕,武清侯,你是皇上的舅舅,做事要分清里外,不要糊涂。”

    听到这句话的李文全双臂一软,整个人差点趴在了地上,脸上一丝血色也无,等着传旨的那名宦官干咳了两声,这才反应过来,颤抖着声音说道:

    “谢太后娘娘天恩,臣知道了,臣一定照办。”

    宦官点点头,笑着说道:

    “太后娘娘还说,武清侯也不要想多,做错知道改正,下次不要再犯,万岁爷也是宽大为怀的。”

    说完之后,这宦官谢绝了饮茶留饭的邀请,直接回宫,赵金亮也是如此,武清侯李文全以往是从来不会送这些传旨的宦官,他身份不同,宦官们还要巴结,可今日的状况不同,但李文全也没有起身去送,因为他腿始终是软的,站不起来。

    传旨的宦官走了一个时辰,武清侯李文全坐在正堂中瑟瑟发抖,整个人就好像刚从冰窖中捞出来一样。

    方才如果传太后口谕的那名宦官不说后面那句“知错能改”“宽大”这些话,传旨宦官们走后,李文全能做的事情只有两个,或者是悬梁,或者是喝毒酒了。

    在那里脸色煞白了一段时间之后,武清侯府上的管家和护卫头领都来到了这边,李文全张嘴几次都没说出话,还是那老管家去倒了杯茶让他?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