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祸害大清 > 祸害大清第64部分阅读

祸害大清第64部分阅读

,自己安静下来了,吴三桂才不紧不慢的问道:“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朝廷也确实不会看着我们平西王府长期这么下去,可是刀把子是在别人手里,朝廷不许我们平西王府多赚银子,我们又能怎么办?”

    这次换卢胖子和吴三桂的四大智囊互相交换眼色了,然后,卢胖子挺身而出,行礼说道:“王爷,刀把子确实是在别人手里,可是我们也未必就是完全受制于人,只要措施得当,朝廷这把切肉刀子未必就敢砍下来。”

    “这么说来,你们是为本王准备好了对策了?”吴三桂现在也习惯了狗头军师们的花招了——不事先暗中串联,商量好了统一好了口径,就绝不到自己面前出馊主意。

    “王爷圣明烛照,卑职们确实已经为王爷准备了上中下三策,供王爷选择。”卢胖子先拍了吴老汉j一个马屁,又问道:“就是不知道王爷想先听下策还是中策?”

    “先说下策吧。”吴老汉j坐直身体,凝神细听。

    “下策很简单,也比较安全。”卢胖子说道:“那就是请王爷上表朝廷,主动请朝廷削减我们平西王府的粮草军饷,并且请求朝廷收回八旗福寿膏的免税特权,同时向朝廷献上八旗福寿膏种子,让朝廷广为传播,也让我们平西王府重新弱小下去,云南和贵州重新贫困下去,可以任由朝廷宰割,任由他人鱼肉宰割。这么一来,皇上和朝廷或许会大发慈悲,不再象这些年来这样,对我们平西王府处处充满敌意。”

    卢胖子这话说了等于白说,本身就是无利不起早的吴三桂就算吃错了药同意这个馊主意,吴三桂麾下那帮豺狼虎豹也会逼着吴三桂收回成命,所以吴三桂冷哼了一声,说道:“那中策呢?”

    “中策也很简单。”卢胖子沉声说道:“请王爷利用眼下千载难逢的良机,乘着皇上和鳌中堂互相牵制,无暇顾及我们的这段宝贵时间,把今年节余的四百多万两银子拿出两百万两来,铸造五十门红夷大炮,制造一两万枚新式火箭和配套的火箭车,然后再把卑职为王爷发明的安全炸药和炸药棉多多制造一些,另外火枪、刀剑和弓箭什么的,能锻造多少就锻造多少,最后请王爷把我们平西王府的藩丁分成批次,轮流训练,闲时为农,战时为兵!”

    “这么一来,我们平西王府就有了足够的自保能力,在朝廷那里说话也就有分量了,一些人也就不敢随便打王爷银子的主意了。实在不行的时候,我们即便偏居一隅,也有了自保的本钱,不用担心来自别人的威胁了。”

    吴三桂低头不语,许久后,吴三桂才抬起头来,问道:“上策呢?”

    “王爷,卑职不敢说。”卢胖子老实答道。

    “岳父,上策是建立在中策基础上的。”胡国柱小心翼翼的说道:“如果岳父接受了我们的中策,那实不实行上策,就得请岳父乾纲独断了。”

    吴三桂再次沉默,又过了更长的许久,吴三桂才环视一圈在场众人,说道:“这么说来,你们都希望本王接受中策了?”

    “臣等愿为王爷效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场所有的平西王府走狗一起跪下,异口同声回答——没办法,平西王府里的反骨仔们实在太多了,反骨也实在太粗大了。

    “很好。”一向以优柔寡断出名的吴三桂这次忽然一反常态,一指户曹掌印刘沂,问道:“作长,你再说一遍,我们去年的财政节余是多少?”

    “回王爷,四百八十三万一千五百五十六两一钱九分!”刘沂腰一直,飞快答出早已滚瓜烂熟的数字。

    “那你们希望本王拔出两百万两银子扩充军备,又打算怎么花这些银子?”吴三桂又问道。

    “回王爷,微臣等已经列出了支出明细!”刘沂将手中帐本的双手举过头顶,沉声说道:“卑职等这些天来不眠不休,已经列出一个详细的军备清单,保证将王爷的每一文钱都花到刀刃上,请王爷过目!”

    “不用看了。”吴三桂一挥手,忽然一拍面前团龙案,吼道:“给本王加上一倍,重新算一遍上来!你们不是要两百万两吗?本王给你们四百万两!本王今年已经五十六了,银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与其留在银库里发霉,不如给平西王府的子孙后代们留下一些保命法宝!让全天下的人,都不敢拿我们平西王府当鱼肉宰割!”

    “王爷圣明,微臣等誓死效忠王爷!”卢胖子等人狂喜过望,一起磕头高呼,刘玄初和方光琛等老人更是热泪盈眶,总算是看到了吴三桂意气风发了一次。

    “还有,单独拔给一峰五万两!”吴三桂又一指卢胖子,喝道:“一峰,当年你对孤说的那些西洋玩意,你给本王继续搞,越多越好!威力越大越好!还有,去年你对应麒和高得捷他们说的那种飞艇,可以让孤的将士飞到敌人头上扔炸药的飞艇,你一定得给孤做出来!办到了,孤替国贵做主,把孙女小菟许给你!”

    “谢王爷信任。”卢胖子朗声答道:“今年之内,卑职如果不能让王爷的儿郎们飞上天空,任意翱翔,卑职自请王爷处治!”

    “好,孤相信你!”吴三桂又是一拍团龙案,忽然放缓口气,微笑道:“好了,如果没其他事的话,都陪本王到安福园喝酒去吧。孤可是被你们从酒桌上揪过来的,那边的客人可都还等着孤啊。”

    第一百二十三章 升官危机

    四百万两军费的真金白银砸出来,效果自然是非同凡响,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云南的洱海、楚雄和新兴(今玉溪)三地便以闪电一般的速度,建起了三座类似怒勒峰大营的火器生产基地——哦不,现在应该叫孙殿英牌水泥生产基地了,由怒勒峰大营培养出来的熟练技师指点,一边拼命的炼焦冶铁烧水泥烧玻璃,一边玩命一样的蒸馏硫酸提炼硝酸,生产工艺简单同时相对安全的硝化棉,还有工艺复杂不到那里去却无比危险的硝酸甘油和三好牌安全炸药,另外还有按严格规格生产原始导弹,铸造红夷大炮,源源不绝的平西王府这架战争机器提供战争资源。

    当然了,在镇守云贵防范境内土司和境外缅甸安南的同时,要想为这三座新增的火器大营提供足够的兵力保证安全,还有除了这三座大营之外,吴三桂军还得为新增设的两个冷兵器锻造工场提供人手和兵力保护,所以光靠平西王府明面上的一万七千军队,兵力那是肯定不够的。

    不过还好的是,咱们的平西王爷在这方面向来就不怎么老实,顺治十七年和麻子四年两次裁军淘汰的兵丁几乎没有一个离开云南,全都是赏给田地自耕自种,吴三桂最大的预备役兵力来源,而且这些老兵的经验丰富,拉回来只要稍微重新训练一下,马上就又是吴三桂手下的主力。

    除了之前裁撤的老兵,吴三桂的另外一个重要预备役兵力来源则是平西王府的藩下子弟,自打吴三桂顺治八年进驻西南以来,经过十七年来的人口繁衍,平西王府的藩下将士的子女人口已经达到了数十万之巨,这些平西王府的年轻一代自打生下来就随着吴三桂军南征北战,耳濡目染,早就熟悉了军旅之事,是最优秀同时也最可靠的预备役士兵,只要稍加训练,马上就能成为一支强军。现在吴三桂已经铁了心要拥兵自保,这些平西王府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弟自然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另外,还有一点很少为人所知的是,吴三桂手下还有一支没有正式编制却战斗力超强的编外军队,那就是由云贵境内少数民族战士组成的——猓猓兵!这支军队以五千余人为核心,战时可紧急扩编数倍,擅用巨剑土炮为武器,喜用白布裹头,号称是其勇如飞,其战无敌!历史上跟着吴三桂从云贵一直杀到湖南战场和甘肃平凉,为吴三桂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积极增强军备的情况下,吴三桂自然也少不得在这支强军身上下点功夫,以备大用。

    (注:猓猓兵绝非虚构,史料明文记载的有:《清麻祖实录》、《明季稗史汇编》、《续云南通志》和《朝鲜李朝实录·肃宗》。猓音同果。)

    于是乎,在喜欢恶趣味的卢胖子鼓动和指点下,吴三桂从主力军队中抽出储备已久的基层将领人才,以之为骨干以老带新,组建成立了平西王府的城管队、保安队、护商队、拆迁队和治安巡逻队等一大堆等半军事化组织,变相扩军几近万人,迅速填补了吴三桂军急需的兵力空缺,并且乘机严格训练,使其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任务最重的当然还是卢胖子直接负责的怒勒峰大营,在将规模再度扩大一倍之后,怒勒峰大营不仅要为新建的三座火器大营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还得源源不断的开发和改善火器生产技术。尤其是硝酸甘油的安全生产技术,那更是让卢胖子愁白了不少头发,最后还是在先后发生了十几次生产爆炸后,卢胖子想起铜与硫酸不容易发生反应这个特点,绞尽脑汁才琢磨出了一个比较安全的生产方法。

    卢胖子的新方法就是把铜制容器放在流动的河水之后,利用流水给容器生产硝酸甘油降温,一遇危险就把硝酸甘油倒入河中避免爆炸,这才极大的降低了硝酸甘油生产的危险系数。但考虑到生产成本、技术难度、工艺复杂和危险系数等方方面面,经过平西王府的高层协商,最终还是放弃了以三好牌安全炸药为主用火药的打算,改之为成本较低和生产容易的三好牌硝化棉,三好牌炸药则退居次位,被决定主要用于开山爆破,还有用于战场上的攻坚之用——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地道爆破城墙战术了。这个战术早在明末的松锦战场上就已经被孔有德用过,吴三桂军上下十分熟悉。

    四大火器工厂同时开足马力生产新式火药,原材料的问题也就再一次突出浮现,与其是硝石的来源问题,也就重新摆放到了平西王府和卢胖子面前。新式火药生产中必须的硫酸原材料绿矾在云南倒多的是,光靠几个铜矿采铜时顺便开采的绿矾就已经足够满足平西王府的需求,惟独生产硝酸用的硝石成了制约瓶颈。尽管平西王府的倒霉蛋们天天进厕所钻马厩采挖陈土熬硝,卢胖子也发明了粪土培养硝酸菌产硝方法,还有不惜高价从北方外省购买硝石,硝石的供应始终还是无法完全供应生产所需,库存屡屡告急,平西王府上下个个急得上蹿下跳,却始终束手无策。

    天不绝人之路,就在平西王府和卢胖子几近绝望准备缩小火器生产规模时,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忽然传来——西选官贵州大定知府牛天申也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因为听说平西王府急需硝石,便派人随便查了一下自己境内有没有硝矿,看看能不能碰上运气讨好吴三桂。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大跳,早在康麻子元年,水城厅土司安固就已经在水城阿勒河附近的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中,发现了一条硝石矿脉!并且早就在此秘密采硝,最大日产纯硝量竟然还超过了六百斤!(该矿洞现名大硝洞,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小屯村,发现于康麻子年间。)

    结果很自然的,牛天申屁颠屁颠的跑到吴三桂面前报告后,欣喜若狂的吴三桂马上派出大军兵进水城,用三千两银子的价格从安固土司手中强行买走这个矿洞,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成规模开采生产,总算是勉强保证了四大火器的硝石需求。与此同时,在吴三桂的要求下,吴三桂的铁杆走狗四川总兵王屏藩和广西老将马雄在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后,也终于在重庆金佛山古佛洞和广西乐业大石围发现了硝石矿脉,加以开采利用,全力生产之下,平西王府这才总算是完全解决了硝石来源的问题。

    硝石问题还有吴三桂的狗腿子们可以帮忙解决,橡胶炼制的问题就只能完全靠卢胖子自己了,在吴应麒的帮忙下,平西王府旗下的藩商虽然给卢胖子弄来了一千五百多斤的古塔树天然原胶汁,但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氨水保存技术,这些古塔胶原汁已经有些变质,必须经过熬制浓缩才能使用,可熬制浓缩之后,留给卢胖子的古塔胶就只剩了一千一百多斤。

    鉴于材料太过稀少和珍贵,卢胖子只能一点一点,象挤牙膏一样的拿出来试验制造,研究橡胶的硫化过程——因为卢胖子只知道天然橡胶是用硫磺和碱式碳酸铅硫制,硫磺卢胖子有,碱式碳酸铅卢胖子也有——这玩意其实就是中国古代女人用来化妆的铅粉,云南和贵州也恰好就盛产这玩意。但是具体的材料比例,卢胖子却早就忘得干干净净了,所以没办法,卢胖子只能带着工匠们一点一点的用排除法实验研究,通过不断变换配方来寻找最佳配方,其效率与速度之慢,可想而知。

    当这个最佳比例终于被卢胖子找到时,时间已经到了康麻子九年的下半年七月中旬,吴三桂也在半年之中第二次秘密来到怒勒峰大营,亲自视察怒勒峰大营的建设和生产情况,与之随行的,不仅有吴三桂麾下的四大智囊,还有云南四镇的四大总兵——这一点也常常让后世的螨遗哀叹不已,当时如果怒勒峰大营发生意外,引发火药大爆炸就好了。

    鉴于卢胖子和吴国贵的辛勤努力,视查的结果当然是吴三桂十分满意——其实光是怒勒峰大营直通三岔口堡右镇大营的世界上第一条水泥路,就足够让吴三桂和他手下的走狗们大开眼界了,如果不是水泥生产能力不足,吴三桂都还想在五华山下修一条这样的路,使之直通曲靖,甚至直通贵阳。但这世上也没有绝对的完美无缺,比如象吴三桂麾下的猛将马宝马军门就比较不满,刚视察完回到中军大营落座时,马上就冲卢胖子嚷嚷起来。

    “一峰,你答应我的火枪呢?火枪呢?”马宝拿着卢胖子送给自己的燧发枪嚷嚷,说道:“你不是说过,要送我几支可以打得更远更准的心事火枪吗?怎么这火枪只是不需要明火点火,准头射程还是和原来的一模一样。”

    “马军门,你饶了我吧。”卢胖子哀求道:“我这段时间一直忙着搞火炮、火箭、水泥、炸药和飞艇这些东西,那还有时间去研究火枪?就这燧发枪,都还是我告诉了工匠原理,他们琢磨出来的。”

    “马宝,别为难一峰了。”吴三桂也说道:“你没看到这半年多来,一峰瘦了多少吗?昆明城一天建不起来,你要给他时间。”

    “王爷,我不是为难他。”马宝不服气的说道:“我是在为王爷担心,你看一峰在曲靖当知县也有两年半还多了,再不到半年时间就三年任满了,到时候朝廷万一把一峰调走,我们上那里去找新式火枪去?”

    人莽话不莽,马宝这番无心之语说了出来后,吴三桂和卢胖子等人先都是一楞,然后又都猛然想起一件大事——今年年底,就是卢胖子的三年任满之时,届时小麻子或者甘文焜如果把卢胖子调离曲靖,怒勒峰大营里的很多东西可就都前功尽弃了!想到这里,吴三桂忙向卢胖子问道:“一峰,你前两年的吏部考绩,都是什么成绩?”

    “回王爷,前年是特优,叙功两条。”卢胖子苦笑说道:“去年也是特优,叙功三条。听林中丞和甘文焜说,我的考绩连续两年都是云贵第一,今年恐怕也不例外。”

    “这么说来,你不是铁定要升官了?”吴三桂有些傻眼——现在曲靖府的知府和同知都没有出缺,卢胖子一旦升官,可就铁定要被调离曲靖啊。

    “王爷,能不能想办法让曲靖知府张皋谟滚蛋,让卢大人就地接任曲靖知府?”后镇总兵杨武提议道。

    “王爷如果这么做,那么一峰就铁定要被调出曲靖了。”刘玄初站了出来,严肃说道:“眼下我们全力扩充军备,肯定早就已经引起了朝廷和甘文焜的注意,朝廷上又有不少人一直对一峰充满敌意和猜忌,在这种情况下,王爷如果出面全力将一峰留在曲靖,那么等于就是告诉了朝廷,我们平西王府和怒勒峰无法离开一峰,朝廷更会不择手段将一峰调走!”

    “那怎么办?”马宝搔起了脑袋,忽然又眼睛一亮说道:“要不让一峰去楚雄当知府吧?有我在那里护着一峰,保证谁也不敢动他。”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