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横扫晚清的炮兵战神 > 横扫晚清的炮兵战神第15部分阅读

横扫晚清的炮兵战神第15部分阅读

是,也不民族歧视。主要针对满清权贵的野蛮屠杀,无耻掠夺,和部分汉族官员,地主的残暴压迫!”

    “所有天国占领区域,立刻平均土地,每一个没有土地的百姓,都可以分得相当的部分,可以自给自足。对于支持拥戴天国的地主,实施收买补充的政策。”

    “所有满清麾下的官兵,只要肯放下武器,投入到我们阵营的,都是兄弟,亲人,我们一起打满清靼子去!”

    “驱逐靼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共同富裕!”

    “大汉天国尊重民族文化,传统文明,认为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之一,绝对不允许所在地区,破坏孔子孟子塑像,毁灭学校的流氓行为。也极力反对任何外来西洋鬼子的侵略活动,大汉天国,要坚决地捍卫华夏民族的领土主权完整!”

    “大汉天国,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只有它才能够领导中国百姓,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大汉天国,反对任何形式的黑赌毒滛等社会丑恶现象,要坚决制止和镇压,以维持淳朴善良互助的民风。”

    “大汉天国,痛恨官府对百姓的欺压行为,坚决要平反昭雪每一场冤案,痛恨官兵对百姓的抢劫残害等暴力行为,坚决执行军纪,要保护每一个百姓的人身安全和利益。”

    “大汉天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理想和天堂!它抛弃了太平天国关于拜上帝教的无良梦想,扎根实际,是中国人自己的理想!”

    第七十章 成功扩军

    伟人说,智慧在于民间,地位愈低下者,智慧反倒愈深切,也许说的就是压抑于底层的罗阳等人吧?他只是从草民百姓的眼光来看问题,直觉什么对什么不对,然后,贯彻实施。

    你要人家跟随你走,总得描绘一幅未来的蓝图吧?让人家看到希望,看到美好,看到追求的目标。

    大汉天国的理想,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各阶层人士的政治愿望,成为一个出色的统战目标,虽然在当时只是一些空洞的口号,却比任何一个政治理念和模式都真实,感人。

    “锐王,您这么做,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曾仕和表示看不懂得,并不是反对,而是感觉很玄妙。

    其他将领也多数都晕头转向的,可是,听着也觉得挺舒服,正是自己想要想说的。

    “本王只是想多招兵马啊!”罗阳觉得,暂时还无法讲得那么清楚,反正,自己已经表达过了,一百多年前可爱的革命农民啊。

    为这一目标,所有的将领都很满意!

    在大汉天国的口号喊了出来五天以后,成都附近的百姓,包括市民,农民,绅士,官员,小吏,富裕程度不等的商人,学子等等兴高采烈,广而言之,畏惧于太平军的战力,惊诧于太平军的军纪优良,不过是最初的印象,骨子里,对新来夺取城市的太平军,非常敌视,而当大汉天国的口号一响,大家的态度全变了。

    “好!真好!我喜欢!”

    “大汉天国?这是为咱汉人打江山啊!”

    “你看,咱穷人跟随着太平军,一定能够过好日子啦,嘿嘿,老子跟定了,太平军这么好!”

    “穷人?嘿嘿,真心不是,诸位请看,人家对富裕者,也是一体保护的,就是征收部分,也要将来偿还的,关键是土地,赎买,对吧?人家不讹诈人啊,不抢啊,为的是均匀财富稳定社会啊,好!”

    “呀,我们家孩子有救了!”

    “嗯?”

    “看啊,人家不杀战俘,要全部释放,既往不咎呢!咱们家的孩子是不是可以出来拉?啊?哈哈哈!感谢老天爷,感谢太平军,感谢大汉天国!”

    “太平军居然尊儒重道?这,这还是太平军吗?”

    “为咱华夏一统江山?”

    “这不是长毛的所为呀,这是,这是谁的兵啊?”

    在和颜悦色的太平军士兵的宣传下,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到了宣讲地点,一面听着,一面频频点头叫好,有时候,还鼓掌。

    五天以后,对太平军越发亲近的四川土著居民,纷纷加入太平军!

    “你的孩子当了长毛啦?”成都的街道上,经常见到熟人这样打招呼。

    “当了,嘿,都乱抢当呢,去,你们家孩子没有去啊?”

    “没有,不,去了,我不让他去,他非去不可!妈妈地狗东西,白眼狼啊,养不熟,把长毛当亲爹还亲!”

    “老哥,其实,你只要反对,揪着他,他真敢去啊?”

    “我?嘿嘿,老实说,我也赞成,您看,人家多厉害?仗打得好啊,把大清国的兵打成了稀巴烂,而且,部队纪律好,都是好人,仁义!还有,是为咱大汉族打天下的,咱能不愿意?”

    “嘿嘿,老哥,以后不能再叫长毛了,咱的孩子一加入,嘿嘿,咱也是长毛了。”

    “对对,咱也是长毛了,呸,我什么嘴啊,什么长毛?不是,不是,长毛都是外国洋人豢养的走狗,专杀咱中国人的,看人家的兵,真是咱老百姓的兵啊!”

    “不是长毛,也不是太平军,而是大汉天军了!”

    “知道知道!大汉天军,好,这名字气派,响亮,我赞成!哦,老哥,大汉天国的皇帝是谁啊?”

    “我也不清楚啊,光知道叫作锐王的,呵,人家年纪小着呢,人帅得很!”

    “小帅哥皇帝?天,要是咱们家的闺女长得俊俏,有福气……”

    五天起,成都城的征兵工作进入了高嘲,接着,一发而不可收拾,几天之内,十万成都军民热烈响应号召,纷纷加入了大汉天军。

    大汉天国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建立一个人人幸福美满,勤劳致富的国度。

    大汉天军的中期目标是什么?迅速终结中国大地上的各种战乱,恢复和平。

    大汉天军的最近目标是什么?招兵买马,扩军备战,建立一支精锐的野战大军。

    这些目标,罗阳吩咐各官兵都向百姓们宣讲清楚。

    特别是关于中期目标,罗阳亲自参与,制定了条条框框,向所有的宣讲官兵都颁布了,讲解透彻了,然后,再由他们向所在的百姓讲解。

    第一, 用武力阻止满清军队的野蛮屠杀和征伐,迫使其退让,并且能够理智地撤退到北方,签订和平条约。

    第二, 联系并约束东南部的洪秀全太平军部队,理性地承认中国分裂割据的现状,对自己的理想,制度,纪律做重大修改,并且和满清政府达成妥协,不再以暴力革命方式,使中国继续陷于内战的惨剧之中。

    第三, 集中兵力,组成联军,向西北地带出发,去镇压由民族起义褪变为野蛮的种族大屠杀的回族军白彦虎等陕西甘肃军,将濒临灭绝的西北华夏人民挽救回来。

    第四, 排除所有在华的西洋侵略军,先恢复中国的统一治安。

    第五, 在可能的条件下,实现民族和解和大联盟,和平共处,经济竞争发展。

    对于近期的目标,罗阳也注意到了,他对未来军队的扩建及使用,做了详细地说明,以使更多的百姓放心。

    “我大汉天军,拥有绝对先进优势的炮兵火力,可以横扫一切敌人,所以,在成熟的战术原则指导下,我军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我们的战斗,绝对不拼人数,以保障每一个官兵的生命为最高标准,将每一个官兵都看成自己的亲人,不可或缺。”

    “我们绝对不主动挑衅,军队的建设目的是,保境安民,不好勇斗狠,不穷兵赎武。”

    “我们的步兵主要用于守护成都及周围各县城。”

    “对于需要攻取的城市,堡垒,我军将以重炮轰击,直接击毁,禁止使用人海战术,”

    在罗阳制定的政策措施的感召下,二十天时间,成都,包括周围二十余县的百姓,纷纷报名参军,人数之多,远远超出了众将领最疯狂的估计。

    十五万人,成为最新的大汉天国的军队。

    第七十一章 瓦解战俘

    实际上,大汉天国招纳了二十五万新兵报名,在罗阳等人的严厉要求下,对新兵进行了认真核实,挑选,淘汰了十万,只保留十五万而已,就这,还引起了新兵强烈的不满,一度造成了尖锐的对立,最后,只有分为野战军和民团保安军两种,设法加以安置。

    在这过程中,有两件事情对于招兵买马的活动影响甚大,一是罗阳对一万余清军战俘的释放和动员,一是对本地区天地会组织和袍哥组织的尊重和邀请,都极大地激发了当地百姓的和秘密民间组织的热情。

    防守成都的清军主力,是川军,湘军只有寥寥三千人,因为湘军主力都被石达开大偏师一部李福猷军七千人引诱离开正确地点,转向贵州,撇开了四川的门户,使石达开军主力转师北上,乘虚而入,紫大地一战,湘军北线留守的主力三千余人,在四川提督胡中和的带领下,先是坚守成功,后被罗阳军滑翔伞部队偷袭,手榴弹火力逆袭,伤亡殆尽,胡中和被俘。而以重庆总兵唐友耕为首的四川军八千人,则全须全尾,逃得干干净净,所以,夺城之战中,被俘获的清军万人,尽是当地土著川军。

    罗阳想要招徕清军战俘的思想,被所有的太平军将领反对,包括四大旗队主将在内,强烈反对。

    作为罗阳的忠实拥趸,粉丝儿的曾仕和,就激烈反对过,他说:“锐王,这些满清靼子,一个个全不是好人,手上多沾染了咱太平军老兄弟的血债啊,如果说您要显示仁义,争取民心不杀他们,我们勉强可以赞成,但是,你要吸收他们加入咱们,我担心啊。这帮兔崽子,如果战场上突然反水,那还了得?”

    “是啊,锐王,我们现在有飞雷炮,有大量洋炮,根本不怕清妖了,可是,你要把他们编制起来,安置在我们的队伍里,天呐,万一他们居心不良,突然偷袭,咱们太悬了!”赖裕新本能地反对。

    其实,很多太平军将领就连释放清军战俘这一项,也是有限支持的,更多的希望,能够把这些人一直关押起来,迫使他们作为军中的奴隶用,比如建筑堡垒,城防,或者挖掘壕沟一类的重体力活儿,等制服了他们以后,再陆续释放,不使之为害。

    “如果我们还是太平军,那么,这些人的确需要谨慎处理,如果我们只在这成都附近猫一圈儿捞一把就走,那也不需要这么宽大政策,现在,我们是大汉天国,是天军,目标是建立统一华夏的国家,就得吸收更多的阶层和族群,人员加入,闭关锁国,自我孤立是不行的。这帮人虽然当过清妖,但是,本质上是汉人啊。”

    罗阳反复作将领们地思想工作,讲解自己的策略及转化清兵的重要意义,还要求,将随时随地地转化吸收清军官兵作为战场上壮大自己力量的一张王牌,也要将善待清军战俘这一项,作为分化瓦解清军的一个重要统战手段。

    “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我们对清兵好,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能被感动,都能加入进来,那时候,你们想想看,清军少一人,我军多一人,里来外去,差了多少?再有,清军知道我军仁义,跟我们动起手来还能那么凶悍吗?一旦战事不利,就可能举手投降,放弃顽抗!反正他们投降了,也不会有生命之忧,何必拼命?他们战斗意志削弱了,我们胜利的难度不是降低了么?”

    很快,罗阳的思想就被大家接受了,大家转过了弯儿以后,纷纷表示,锐王的眼光就是长远,就是高。然后,又是一番憧憬崇拜。

    其实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老一套法子,善待俘虏兵的原则吧,在罗阳看起来,根本就是常识。

    现代的社会常识,在当时也引起了剧烈的反应,当然,也造成了极为良好的结果。

    罗阳亲自带领众将领,到在押的清军战俘中去宣讲,教育他们,应该认清满清统治者的黑暗腐朽反动的本质,一句话,满清政权就是富豪们的政权,是官员们的工具,是欺压百姓的集团,要想过好日子,必须推翻他们,另起新天。

    对于满清反动统治一项,罗阳将自己收集的许多情况,详细地讲了,也要其他的太平军战士,将自己所见所闻的典型事例拿来讲。

    为了强化讲解的效果,罗阳专门从部队中挑选出了一些官兵,组成了思想工作队,面对善良单纯的老百姓,思想工作更加容易成功,尽管这帮清军下层士兵也遭受了满清统治集团的思想毒化,可是,本能的利益界线,使他们多数人迅速地转变了。

    “太平军不杀咱啊,好!”

    其实,这些人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被太平军报复屠杀的结局,谁都知道,长期以来,清军和太平军连续激战,怨恨极大,双方打得眼红,战场上采取了很多极端的方法对付敌人,往往在战胜之后采取了野蛮的屠杀政策。几乎所有被俘的太平军,都会被清军用各种各样令人发指的手法残害至死。其实一想到这一点儿,所有的清军战俘都战战兢兢,有的裤子都湿了。

    谁不怕凌迟处死啊?可是,为了激发清军的勇气,清军将领当面这样处死了多少太平军战俘?点天灯,半活埋砸脑袋,火烧,剥皮,腰斩,极尽野蛮厚黑无耻之能事啊。

    清军上级,没有任何下限地教育官兵,要对太平军狠,所以,攻城胜利以后的屠城,抢劫,随意杀人,,都是公开的规则,连秘密都不是,这种情况,在湘军中尤其严重,成为一种风气,象曾国荃军的几次大规模屠城事件,在安庆,一次就骗杀近两万太平军,又杀数万市民!

    现代历史论坛上,许多论调以为太平天国是杀伤中国族类,造成亿人数目大损失的罪魁祸首,尽管不完全是抹黑,可是,也是别有用心,因为,最起码,战争的责任,是对半来的。别把满清官军和争取美化成一种范儿,以为自己的小九九张目,贩卖自己的丑恶观念。太平天国亡了,主要的英雄都死了,只有任凭敌人污蔑造谣中伤了。

    “好,人家不是骗咱们的!”

    当大量清军被有组织地释放开来,自由自在地接受太平军的演讲宣传时,在火辣辣的阳光下,感受的不是炎热可怕,而是温暖如春,激|情荡漾,太平军因为粮食的征集进入正规,逐渐加强了对清军战俘的投入,使他们吃得好,住得好,完全象是享受消闲。

    听着太平军的演讲,看着人家热情可爱的脸色,这帮四川土著兵都感慨了。

    “要得要得!大汉天国真是要得!老子入了!”

    第七十二章 整军建制

    在转化俘虏兵的过程中,罗阳成立了两个组织,一,部队政治思想训练部,从大的旗队开始设置,一直深入到卒级别的建制,卒级,百人部队,相当于连了。按照现代部队的编制,确认了政治指导员。第二,设立了全军为核心的统一战线组织,专门找人来负责,并且,设立一定的组织机构,扩充人员。

    这些机构的设置思想,是罗阳完全模仿现代中国的军事政治局部制度创造的,本来,他也满不在乎,可是,转化俘虏兵的过程中,他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些机构的威力。

    在扩军备战的过程中,他也体会到了一个军队突出政治性的重要,你不体现政治目标,为谁打仗,为什么打仗,谁能知道你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啊?

    不管世界如何普世,都是花花肠子大忽悠,要不,奥某某也不会动用警察部队对那些可爱天真的华尔街静坐示威的青年人喷灌辣椒面儿了。就这,还谈笑风生地标榜自己仁义和伟大呢:“难道,要用坦克不成?”

    在意识里,他是敢用坦克的,那是镇压的高级激烈形式,虽然没有使用,可是,也不是不会用。

    “要保证我们所有的官兵,都知道我们的军队是为谁而战!”

    罗阳对政治思想训练部的人员如是说,他强调了思想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原则和细节进行了指导。

    这一过程,也是罗阳的威信进一步建立巩固的过程,因为他娴熟地使用了现代社会的军事政治思想,这些,在百十年前的太平军官兵看来,简直就深奥得太多。

    关于统战组织,他安排了不少地位比较高级,情况比较特殊的人士,比如,石达开的几位王妃,比如,思想比较温和的几个将领,特别是对石达开王妃们的安排,非常恰当,既表示了尊重之意,给予名誉和权利,又用实际事务加以羁绊,免得她?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