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盗宋 > 盗宋第75部分阅读

盗宋第75部分阅读

开始喊口令整队,卧虎庄的安静被彻底打破了,原来是出操的时间到了。

    高怀远穿戴整齐之后,大步走出他的独院,到了庄子的校场之中,而此时庄子里面的人已经列队跑出了庄门,高怀远只看到了队伍的尾端。

    每日的晨操是庄子里面的人的必修课,即便不是庄丁也必须要坚持出操,而且是风雨无阻,这种制度现在甚至包括了住在庄子里面的所有人,这样的规矩早已形成了定制,没人再会感到奇怪,而是自觉的遵守,很少有人迟到,使得卧虎庄上下人等的身体素质都相当不错。

    这样的场景也使卧虎庄显得是那么的欣欣向荣,而高怀远站在校场上,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更是由衷产生了一种自豪感,因为这一切都是建自他之手,他越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将会给这个时代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也说不定呢。

    在后院之中这个时候又传来了一阵哨声,接着便传来了一阵扑楞楞的动静,一群各色的鸽子在哨声中振翅飞向了天空,上千只鸽子也开始了一天中的第一次飞行,嘹亮的鸽哨充满了天地之间,高怀远知道,这是刘福开始放鸽训练了。

    走进成排的鸽舍之后,高怀远看到刘福正站在鸽舍前的空地上仰头望天,一脸的自豪,仿佛他此刻像是一个将军,在检阅自己的军队一般。

    “刘福早呀!”

    高怀远开口对刘福打招呼到,他身上没有一般富人或者当官的那种傲气,即便是对待下人,他也很少端着老子是这里的老大的架子,看到刘福没有注意到他的到来,便主动开口。

    刘福听到了高怀远的声音之后,赶紧转身一瘸一拐的疾步走了过来,低头参见他道:“小的拜见少爷!少爷怎么这么早便来小的这里了?”

    “哦!我没事过来看看咱们的鸽子,刘福你这两年可是辛苦了,不知道在这里可是住的还舒适吗?”

    高怀远抬头看了一下天上的鸽群,然后笑着对刘福问道。

    “开心,开心!多谢少爷能收留小的!现在我天天都跟过年一般!呵呵!这都要拜少爷所赐呀!咱们的鸽子现在可是越来越多了,少爷快来看,小的培育的有一批鸽种已经孵化出来了,这一批鸽子可是小的这两年精选出来的种鸽配对繁殖出来的,比起以前的鸽子飞行速度要快许多,而且归巢率也要高不少,待到过些日子小的便要将它们送到各地去饲养,以后少爷再用它们来送信,就更快捷多了!”

    刘福如赶忙道谢,然后带着高怀远如数家珍一般的参观他的鸽舍,将新繁殖出的信鸽介绍给高怀远,眼中充满了自豪感。

    高怀远在鸽舍之中转悠了一圈之后,也由衷的感慨了起来,谁说人有贵贱,就是这么一个从来被人瞧不起的残疾人,却为他打造出了一个信鸽组成的通讯网,可见如果想要做点事情的话,任何人都是有他所用之处的!

    就这样高怀远在庄子里面度过了一个惬意的假期,和庄子里面的人们一起过了一个舒服祥和的春节,此间只有一点遗憾,便是庄子里面少了黄严这个活宝,另外还有不少人因为各种的缘故,不能回庄过节,让高怀远多少有些感到遗憾,不过好在年前高怀远便派人为这些身在外地无法回来过年的亲朋们各自送上了一份礼物,以表他的心意,并且接到了他们的回信,多少弥补了一下他的遗憾。

    而这一个假期之中,最高兴的恐怕还是要算柳儿了,她终于将自己交给了高怀远,虽然尚无一个名分,但是她也并不感到遗憾,在她看来,能这样和高怀远共享鱼水之乐已经足够了,她也没有奢望能嫁给高怀远成为他的正妻,只要能为高怀远诞下一个孩子,被纳成妾室她也就彻底知足了。

    两个人在一起几乎达到了如胶似漆的程度,已有机会二人便腻在一起,一起研究闺中之乐,让高怀远觉得几乎有些乐不思蜀的了,甚至有些不愿回衙门报到了。

    但是高怀远最终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这种惰性,因为他深知,自己的路还很远,自古温柔乡,便是英雄冢这句话他是很清楚的,他不敢贪图享乐,既然踏上了这条仕途,他便要尽可能的走的远一些,以期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空间,看看他到底能给这个时代带来什么影响。

    故此年后数天,高怀远便将庄子里面的事情安排了一下,特意又去了一趟铁作,见了一下靳同等人,将他试炮所总结的经验整理了一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意见,要求靳同再进行铸造的时候,注意几点问题,一是为了保证弹药的通用性,也方便炮弹的铸造和火药的定量。

    所铸火炮暂时定为两种口径,一种是两寸口径的轻型火炮,另一种是三寸口径的中型火炮,至于再大口径的他没有要求,因为再大的话,炮身将会变得异常沉重,以目前的运输能力来看,重型火炮即便是短途运输,也是个大问题,所以只能用于固定地点的防御,而眼下他没有这种需求。

    二是眼下的火炮材质明显还是有些太脆,青铜的铜锡配比显然还是有些不太适用,要适当调整铜锡配比,增加材质的韧性和延展性,使火炮更为耐用,减少炸膛的危险性。

    三是继续想办法增长火炮炮身的长度,这样可以延长火炮的射程,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对敌军进行杀伤,不过这一点倒是不算太重要,毕竟眼下的需求不太急,即便有战事发生,他也不会将这个杀手锏拿出去使用,而长度的增加也必定会增加火炮的重量,故此这一点要靳同量力而行。

    而短管炮也有短管炮的好处,大口径短管炮虽然只能算是火铳,但是装填散弹的时候,一扫一大片,对于集群敌人的杀伤力更好一些,所以这个需求倒也不算太紧迫。

    除了这几点之外,高怀远倒是还有一些想法,不过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事情还是要慢慢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相信在他的引导下,火炮的铸造和使用迟早会渐渐成熟起来的。

    而靳同至此还是没有闹明白高怀远到底那这种铜管子作何使用,只能记下高怀远的要求,以后继续改进,而且令他感到疑惑的是年前交给高怀远的三根铜管子,这会儿高怀远给他送回来了一根,不过已经四分五裂不成模样了,到底如何被搞成这样的,高怀远不说,他也没法询问,但是他还是在这些碎裂的铜块中发现了一些端倪,因为这些碎裂的铜块上有烧蚀的痕迹,显然经过高温,倒是有点像是被炸了的痕迹。

    高怀远之所以暂时不告诉靳同他们这种东西到底是何用的,主要还是担心泄密的问题,这些人虽然现在对他看起来比较顺从,但是他们毕竟都是成年人,不可能很容易的对他们洗脑一般的灌输忠诚二字,在他们的家人没有被接过来之前,他还是持着谨慎的态度,直到他完全可以信任这些人之后,他才会将火炮的秘密告知他们。

    这便形成了一个怪异的情况,火炮的制作者居然不知道火炮是何物,这也对火炮的改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可是高怀远最终还是选择了稳妥行事,保留了这个秘密。

    至于更小口径的火枪,高怀远没有让靳同继续使用青铜进行制造,原因无他,就是因为眼下的铸造工艺并不适合火枪的制造,即便现在铸成的这种小口径火铳,对于单兵来说也显得过重了一些,即便像他这样的壮汉,也无法承受如此口径火铳发射时候的后坐力,不可能配置到单兵使用。

    还有就是他对原始火枪的威力也不看好,和弓弩相比,原始火枪除了震慑力之外,它的杀伤力和射程、射速三个方面都并不占优,而且受天气的影响还很大,这一点在后世火枪发展史上已经被检验过了,在击发方便的燧发枪发明之前,火枪从未真正的取代弓弩这种远射冷兵器在战场上的地位,虽然他很想拥有火枪,但是眼下他觉得时机尚未成熟,即便真的要做,他也要想办法拥有钢制枪管的燧发枪,要不然的话,他宁可不耗费过多资源在这上面。

    不过这倒也不妨碍高怀远发展这种东西,他决定要另辟蹊径,先从短管火枪着手,弄几只堪用的短管火铳防身使用,真的用着的时候,绝对是件令人防不胜防的暗器。

    于是趁着过年的时间,高怀远以土枪为原形,绘制出了一副图纸,交给了周伯通这个铁匠中的高手,让他根据图纸想办法试制几只这样的单发短管火枪,用料要采用百炼精钢,至于周伯通能否制成这种短管火枪,他倒是试目以待。

    柳儿也很想陪高怀远回到县城随身伺候高怀远,但是作为高怀远在卧虎庄的代言人,柳儿暂时还不能放手不管,毕竟高怀远不在庄子的时间里,柳儿在这里还是主事之人,一般小一点的事情,有时候还是需要柳儿处理一下的,故此虽然不舍,但是也只能暂时留在庄子里,不过高怀远答应她,过段时间之后,让周昊接替了她的位置,她便可以前往县城陪在他的身边,让柳儿又高兴了起来。

    当高怀远回到县城的时候,这里虽然已经过罢了春节,但是上元节尚未渡过,所以基本上还算是在节内,县城之中家家户户正在扎花灯,准备过上元节(也就是后世的元宵节)显得异常的热闹,而高怀远这个时候回到县城,无疑又给刘知县帮了一个大忙,一般情况下,上元节期间,县城里面走火的事故时有发生,到处都是灯笼,免不了会出些意外,更有一些地痞无赖趁着这个机会晚上上街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甚至调戏妇女的事情也不意外,而高怀远能在上元节之前回来,令刘知县甚是高兴。

    于是乎维护一方平安的重任便再次落在了高怀远的身上,像这种事情对于高怀远来说自然是小菜一碟了,他在回到县衙里面之后,立即便将有关事务给安排了下去,包括县城里面打更的更夫在内,都动员起来,时刻提醒人们小心火烛,不要引发火灾,同时派出捕役、弓手守卫四门,并且结队上街巡防。

    为此高怀远还干脆派人将县城里面几个出名的地痞给找来,老实不客气的警告了他们一番,给他们敲了警钟,而高怀远的手段在他剿灭湖匪之后,便已经在大冶当地声名大振,震慑的地方这帮青皮们不敢造次,所以上元节得以很平稳的度过,而南宋也就此进入了嘉定十四年。

    新一年的开始并未改变什么局势,高怀远一边继续在众多手下的辅佐下,暗中发展他的势力,一边在大冶县大兴弓箭社,头一年的秋季比武,让几个地方的乡勇都得了赏钱,于是落得实惠之后的乡人们开始踊跃了起来,而各社对于习武射箭的习练热情也空前的高涨了许多,令高怀远推行此事水到渠成,渐渐的在乡间形成了初步的好武之风。

    可是金国却真是不愿意消停,刚刚在河北山东等地大败给了蒙古军之后,却在年后又一次对南宋发动了进攻,而这一次率军出击的主将正是金国名将仆散安贞!

    铁马金戈 第188章 发兵鄂州

    果不其然的是和赵方预料的一样,金国即便到了此刻依旧是灭宋之心不死,金宣宗新年刚过,不顾山东河北危局,居然再一次着令仆散安贞率军攻宋。

    而就在去年也就是嘉定十三年间,金国的局势更加恶化,蒙古军大举南犯金境,铁蹄几乎踏遍了河北山东诸地,金宣宗也看明白了术虎高琪的险恶居心,下令诛杀了术虎高琪,但是对于攻宋之策却并未改变主意。

    在他和部分金国大臣看来,金国北方是没指望了,要想令金国苟延残喘下去的话,只有尽快拿下南宋,然后将疆土南扩,增大金国防御纵深,也好以江淮天险来对付蒙古大军的铁蹄。

    于是乎金宣宗完颜珣待到北方局势稍缓一点,便马上派仆散安贞南下攻宋,仆散安贞无奈之下,只得率他麾下的花帽军出息州(今河南息县)南下,二月间在一举在净居山寺大败宋军一部,并且很快便挥军攻取了宋军控制下的黄土关,再一次叩开了南下的大门,兵锋直指黄州、蕲州两地。

    消息立即便传入到了鄂州,并且在鄂州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因为黄州就在长江北岸,和鄂州隔江相望,只有一水之分,这次仆散安贞率军没有从枣阳一带进军襄阳,而是改道黄州,一旦黄州失守的话,等于长江上的重要门户便被金军叩开,差不多算是在沿江防线上插了一把刀子。

    而此时宋军大多集结在襄阳、枣阳、唐州、邓州一带,黄州和蕲州的兵力不足,而鄂州暂时除了水军之外,基本上兵力也处于空虚状态,一时间人心惶惶,有点不知所措了起来。

    而赵方毕竟也算是久经战阵的老姜了,比起一般人要稳重许多,思量之后,立即着令襄阳大军向黄州方向驰援,枣阳军的孟宗政部调遣忠顺军东进,对金军侧翼形成威胁,同时着令驻屯军水师沿江加强防范,即便黄州有失也不能让金军渡江而过,进击鄂州。

    除此之外,赵方为了增强鄂州的防御,再一次下令在京西路一带诸州县征调乡勇赴鄂州驰援。

    二月末赵方手令便下达到了大冶县,放在了高怀远面前,另外传令之人还专程给高怀远捎来了赵方的口信,因为赵方知道京西路一带诸县之中,乡勇战力最强的应该就算是高怀远所在的大冶县,故此口信中让高怀远尽量征调大冶县境内乡勇奔赴鄂州驰援,协助鄂州驻屯军防守。

    高怀远对迅速变化的局势也有点措手不及,因为他年后各项事务刚刚展开,各乡弓箭社刚刚春忙结束,正待全面展开训练,部分乡里面的农忙还尚未结束,此时却遇上了这等紧急的事情,征调乡勇出征难度不小。

    而此事对于刘知县来说,更是让他手足无措了起来,这种兵家之事他完全是个外行,主要都靠高怀远替他打理这种事务,所以赶忙找高怀远商议此事。

    “高县尉,依你看来本县能征调多少乡勇前往鄂州驰援呢?金军会不会这次攻过长江?假如本县乡勇尽出的话,一旦金军过江的话,本县又有何所持呢?”

    刘知县一看到高怀远,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其它几个县衙的同僚们也都纷纷瞪大眼睛望向了高怀远,他们现在各个都有些惴惴不安,生怕金兵一旦过江,打下了鄂州,大冶县将首当其冲成为金军攻掠的目标,所以这会儿都很矛盾,不知道该不该抽派大量乡勇前往鄂州驰援,从私心上来说,他们是希望少抽调一些乡勇,一旦金军渡江的话,大冶县还能有所仰仗,至少留下一些乡勇防守县城。

    高怀远颇有点鄙视他们的这种想法,但是脸上也没有流露出来什么,低头思量了一下之后,抬头朗声答道:“诸位大人不必太过担心,此事以在下看来,金军基本上没有渡江南下的可能!首先金军虽然是金国名将所率精锐不假,但是金军实力并不强,而且他们缺乏水军船只,更不善于水战,即便是打下黄州、蕲州等地,也只能望水兴叹罢了!

    何况宋军在江北实力并不弱,金兵这次出兵数量有限,即便他们攻下黄州,也不敢贸然渡江,一旦我们江北宋军驰援赶到黄州一带之后,从背后截断了他们的退路的话,金军恐怕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故此金军主将仆散安贞定不会做除此蠢事的,何况鄂州城池坚固,背山面水易守难攻,金军即便能渡江,也无砲车等物攻城,故此诸位大可不必过于担忧此事了!

    至于征调乡勇奔赴鄂州驰援一事,在下想来倒也不会对本县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现在春忙已经基本结束,马上进入农闲季节,而这次前往鄂州驰援,危险程度远没有以前到襄阳高,可能也只是在鄂州一带布防一段时间,金兵一退,便会回来的!

    而退一步来说,一旦金军渡江的话,鄂州现在兵力不足,一旦让金军夺占了鄂州的话,等于我江南腹地洞开,诸位大人请想一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假如连鄂州驻屯军都挡不住金军的话,本县只靠这些乡勇可否挡住金兵南下呢?

    故此这次我们应当应赵大人所命,尽可能的多抽调一些乡勇赶赴鄂州驰援,只有鄂州无失,我们大冶县才能确保无失!不知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刘知县等人听罢了高怀远?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