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洞破天机 > 洞破天机第6部分阅读

洞破天机第6部分阅读

,接着你绝户爷又给我带了这么好的一份大礼。请两位放心,只要这次挖到宝贝,绝对少不了你们的好处。”龙寻越想越是高兴,忍不住哈哈大笑。

    当下众人稍微准备了一下,留下江麻子和四大金刚镇守,由绝户爷带路,带上龙寻、穿云豹、龙八哥以及几个贴心的随从,便下了金刚寨,寻找那位半命老人去了。

    半命老人住在一座僻静的小山村里,离金刚寨倒是不远。众人到了半命老人家中,说明来意,龙寻将那地图递了过去。

    半命老人一手抓着地图,将其放在桌子上,然后滚动的将其展开。出乎众人意料的是,他没有像绝户爷一样去关注地图上的标记,而是对这兽皮表面仔细的研究。

    这半命老人已经年逾古稀,除了左边袖子空荡荡的没有胳膊之外,身体看起来倒是十分健朗。双目炯炯有神,一边盯着地图,一边陷入了沉思。众人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见他如此专注,只好一声不响的在一边等着。

    “去帮我接一盆水来。”半命老人一指地上的木盆,对绝户爷说道。绝户爷点了点头,到屋外井里打了一盆冷水。半命老人也不征询众人意见,径直将地图放到了盆里。

    穿云豹本想说些什么,但龙寻知道半命老人一定别有用意,忙制止了他。再回头看时,那地图经水一泡,慢慢的变重沉到了盆底。又约莫过了一会儿的功夫,一团滑腻腻犹如液体的东西开始脱离地图,向上漂浮。

    半命老人找了一根锅铲,轻轻的将水面上的那层液体铲起。没想到得是,那液体竟然全部连在一起,被半命老人铲起后,整个摊在了桌面上。半命老人看看屋内光线,感觉较暗,于是示意众人将桌子抬出屋外。那张稀薄的液体在太阳一晒之下,开始逐渐凝固,跟着一张更加复杂的地宫平面图显露了出来。

    众人见这张地图与兽皮上的地图几乎完全不同,也不知道半命老人是如何知道这兽皮之上还有另外一张地图。一下子肃然起敬,对半命老人这种本事,无不伸出了大拇指。

    半命老人一指两张地图,解释道:“在我们行内,有一种藏宝地图,叫做鱼目混珠图。以一张兽皮画一张假的地图放在下面,再用一张鱼目皮画一张真图覆在上面。不过这句话貌似说反了,因为真正蒙骗人的是兽皮地图才是。如果你们按照这上面的地图标记进入墓|岤,不死也得扒一层皮下来,当年我就是吃了这种亏的。”

    半命老人在那张鱼目地图上吹了两下,确认地图完全都干了,顺手把它提了起来。说道:“用一种特殊的鱼目,剥落外层的皮层,经过晒干加工,就可以得到一张鱼目皮。你们看,这张地图的线条颜色偏蓝,使用的是一种特制的燃料,只有鱼目皮完全干的情况下,才会显示出来。制作这种地图的人,一般只有两个目的,一是对那些图谋不轨,想要盗墓之人痛下杀手,将他们骗到地宫的机关处一网打尽;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将地宫的信息,以一种极为秘密的方式留给后人。”

    龙寻问道:“那先生认为是哪一种呢?”

    “不好说。不过从上面的这张真图来看,这上面所绘的绝对是皇家陵寝。寻常墓葬,绝对没有这般恢宏庞大。”半命老人肯定的说道,顿了顿又道:“不过,具体是哪位帝王的陵寝,就不好说了,这上面只有地宫建筑的标记,其他一概没有记载,实在无从判断。便是连具体位置也没有交代一下,所以也可以说是废纸一张。”

    “师傅。据龙寨主说,他知道地宫的大概位置。不过,这大概位置似乎有点大了,几乎包括了整个伏龙岭,所以需要你亲自出马,以堪舆玄空之术,来为我们指点迷津。”绝户爷说道。

    “整个伏龙岭?这范围还真的是不小,不过既然是皇家陵寝,那么倒也可以通过风水方面找到地宫的位置。好吧,老夫这辈子就想见识一下皇陵地宫,既然如此,就和你们走上一遭,也算是了了我多年的一份心愿。”

    第17章 天接五雷劫

    堪为天道,舆为地道。堪舆之间,风水行之,为天地道。一个人若是能够借助堪舆理论,便可推演出天地运行的轨迹,也可洞悉万物孕育的生机。半命老人所学的堪舆之术,来自于一本《青囊经》,这本《青囊经》一共九卷,据说是远在万里之外,一个叫做“青囊国”的国学。不过,半命老人只得到了其中的一卷,这一卷叫做《风水卷》,记录的是一些关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

    这本《青囊经之风水卷》是半命老人在一处墓|岤中偶然所得,之后潜心研究,对风水方面的造诣已经颇为精湛。按鱼目地图上所绘,那上面记载的一定是座皇家墓葬,而自古以来,皇家墓葬的择址,无一不是出自堪舆名家之手,所以以风水概念寻墓探|岤,当然是首选办法。

    龙寻一口认定这地宫便位于伏龙岭一带,虽然不肯透露自己是如何得知的,但半命老人却也深信不疑。在他眼里,今日的伏龙岭雄浑虽在,但已无阴阳交泰,天地氤氲之势,不过按着风水学中“成,住,坏,空”的四个阶段来看,越是这样的地形地貌,其过往越有可能是集天地之灵秀的风水宝地。

    他拿起手中的玄空罗盘,以天池指针对准了方向,轻轻转动,仔细观察罗盘上的方位。这玄空罗盘里外共分了十五层方位,包括中央天池、八爻八卦、易经八门以及三百六十度的周天刻度等等。按着易经八门,找到了“死门”所在。

    八门者: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其中:休门主休易安居,生门主生育万物,伤门主疾病灾殃,杜门主闭塞不通,景门主鬼怪亡遗,死门主死伤埋葬,惊门主惊恐奔走,开门主开向通达。

    半命老人顺着死门方向看去,所谓居坤宫伏吟,居艮宫反吟,居巽宫入墓,居震宫受克,居离宫生旺大凶,居坎宫被迫大凶,居乾、兑二宫相生。这死门的巽宫位,必然是地宫所在的方位。

    眼前所及之处,云雾缭绕,山峦起伏,一眼望去,苍茫浩荡。隐隐约约一峰拔起,突兀云间。

    就在这时,天边一道闪电忽然闪现,跟着轰隆隆的巨雷声响,从远天一处传来。众人还没来得及反应,乌云滚滚,已如波涛一般压在了众人的头上。

    “先生,要下雨了,我们还是先回去吧?”龙寻看了一眼突变的天色,同半命老人商量道。

    “不妨。再等等。”半命老人将罗盘交给绝户爷,单手背在身后,遥视远方。说话之间,豆大的雨点已经磅礴而下,落在众人的身上,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已浑身淋湿。众人见半命老人都没有走,也不好独自离开,便跟着他继续站着,目光也随着他的视线,伸向了同一地方。

    只见一道道霹雳接二连三的穿出阴郁的云层,尽数落了在那座最高的山峰之间。这种景象极其诡异,要不是众人所在,算的上是龙鳞峰最高之处,真就不知道伏龙岭雨天之际,竟然会有这种景观。

    “那是什么所在?”半命老人将手向前一指,低声问道。

    龙寻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忙回道:“龙抬头,伏龙岭最高的山峰。”

    半命老人点了点头,道:“不错,应该就是那里了。”

    按那本《青囊经之风水卷》所述:地宫者,地及九泉,天接五雷。这电闪雷鸣之间,一道道霹雳没有落在别处,都集中在龙抬头一座山峰之间,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龙抬头整座山峰有可能就是一处墓|岤。寻常人的墓|岤,多数都是挖坑封土,一个简简单单的圆坟形状,而真正的皇室,则是开山为陵,将一座大山的山体内部整个凿空之后,再修建庞大的地宫。

    众人见半命老人说的如此肯定,心底里都是一阵暗喜,雨点噼里啪啦的落在脸上,竟然是浑然不顾。

    半命老人转过头来问道:“龙寨主,我叫你准备的东西准备的如何了?”

    他被请到金刚寨,稍微休息了几日之后,便和众人寻到这座较高的山峰来进行堪舆。而在来此堪舆之前,半命老人更列了一个长长的单子,交给龙寻准备。这单子所列的东西不少,不过倒也不是什么古怪的东西。如百把数量的铁铲、铁斧、铁镐,数百斤的白灰粉末;过千斤的炸药等等。东西很寻常,量可却是极大。龙寻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有何用处,不过既然半命老人吩咐下来的,自然不敢怠慢,可叫他一下子去准备这么多东西,倒也真的有几分为难。好在的是,他突然想起了南垄城的大富豪龙袭,既然迟早也敲他的竹杠子,正好现在便可以派上用场。

    于是,写了封信,连同半命老人写好的单子派人一同送到了龙袭的手上,叫他三日内必须准备好,不然就等着收龙炎的人头好了。只是他原本的计划,是想一次性敲诈个百八十万的银两,而现在则变成了分期付款的行径。既然是分期付款,那么龙袭的儿子龙炎,暂时也就不能先送回去了。

    龙袭心里着急,可又不敢讨价还价,只好叫人第一时间将东西都送到了指定的地方。他龙家名下的产业甚多,收集这些物品倒也不是什么难事。本来收集过千斤的炸药在别人眼里甚是难办,可龙家有一处石场,为了开采方便,准备了不少炸药,这种在别人眼里不容易办的事情,在他这里也就是一个吩咐而已。

    半命老人得知所列的物品清单已经准备的七七八八了,赞许的点了点头。这种皇室陵寝的盗掘,一般来说,只有官盗才有能力为之。金刚寨虽然不是什么官兵,但总归也有两千多人,办起事来就是不一样。如果当日就算是绝户爷拿着地图找上门来,背后没有赛金刚这一票人马的话,半命老人也只有望图兴叹了。

    众人冒着大雨,回到了金刚寨,半命老人把准备的东西又检查了一遍,这才放下心来。对于皇家陵寝的挖掘,他也只是限于书本上的了解,不过心中却清楚,任何一座皇室地宫都是机关重重,凶险万分,如果准备不充分,或者是说过于大意的话,自己仅剩下的一只胳膊,保不准也要留在里面。

    这期间,龙寻问过半命老人,若是去挖掘陵墓的话,需要多少个帮手才够,没想到半命老人反问了一句:“你金刚寨有多少人?”

    “不算你、绝户爷和龙八哥三个,现在这寨子里有两千一百二十张嘴在吃饭。”龙寻有点得意的回答。那怪他会得意,南垄城的守军据说也只有三千人不到。如果真的打起来,这些兄弟的能力,那可是远非那些守军能够比的,毕竟在来到山寨之前,一个个便是江湖上厮杀惯了的,虽不说能够以一当几,但一般人也绝对不会是他们的对手。

    “勉强够了。”半命老人淡淡的回了一句。龙寻听到这话,差点楞了。这些人打仗的本事就不说了,单从身材力气来看,也没有一个白给的,就算是这次盗掘的是皇家陵墓,加上他们也没干过这种勾当,但也用不上这么多人吧?

    不过,在行军打仗上,他是行家,是一寨之主,但现在说到盗墓,他就只能是唯半命老人马首是瞻的侍从了。

    大雨下了一夜,第二天整个山寨的人都被召集了起来。龙寻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留下了一百多号人手把守山寨。其他人则将准备好的物品整理好,跟着半命老人,浩浩荡荡的向龙抬头方向而去。

    这么大队人马行进,场面自是壮观,好在龙抬头本就是人烟罕至之处,这一路几乎看不到半个人影,所以也不用刻意回避。昨夜的雨水较大,路上有些泥泞,走了几个时辰之后,才终于来到龙抬头的山脚下。

    半命老人和龙寻打了个招呼,龙寻示意大队人马可以先行停下来,因为这龙抬头根本无路可上。半命老人沿着山脚走了很久,然后回到营地前,吩咐道:“龙寨主,我需要五百个兄弟,每五个人一组,每组相隔五百步,帮我砍翻一批树木。这些人一定要记住自己所在的位置,砍伐好的树木只叫几个人送回来就好,其他的人则需要原地待命。”

    龙寻没说什么,他知道这位半命老人满肚子的学问,犯不着做每样事情都和自己解释,自己只要照办就好了。吩咐了一下手下兄弟,迅速召集了五百人,围着整座龙抬头山峰分散下去。其他人则就地安营起灶煮饭。

    直到晚饭时分,所有的木头才送了回来,这时候天色已经非常昏暗,半命老人也不急着查看,转进一个帐篷先睡了。第二天,他一早醒来,按照交送木头的顺序,一个个的检查,看到最后,指着其中的一批木头问道:“这批木头是哪一组砍伐的?”

    第18章 伐木数年轮

    其中一个山贼走进一步,回道:“是我们那一组。”

    半命老人点了点头,说道:“走,带我们过去。”带上龙寻等人,跟着那山贼向龙抬头的西南方向走去。

    到了地方之后,半命老人又让人砍了几棵木头,然后仔细数了一下木头的年轮,低声道:“就是这里了。”

    原来这里当年开山建陵之后,为了防止有人盗墓,便在满山的山脚下,种植了一批树木。这山脚的树木其中绝大部分是天然长成,只有当初的唯一一条通道,是人工开凿的,在陵寝完全建好之后,被再次种植了树木封了起来。半命老人通过树木年轮之间的比对,发现其他人交上来的木头,年轮长短不一,而这里的树木几乎都是出自同一时期,因此上判断,这里的树木乃人为所致。

    入山的山口确认了下来,接下来便是将这批人为种植的树木砍伐掉,找出曾经的通道。好在山贼人数够多,准备的铁斧也都是新购置的,刃口锋利。两千人轮番砍伐,一个一丈见宽的林间小径不多时就被开辟了出来。

    大约进入百米左右,眼前一个天然形成的林荫小路突然出现,虽然因为时间久远,路上有些半人高的杂草和荆棘,但相比刚才的参天大树,却要容易开辟的多了。

    开路的人将斧头别在腰间,换上手中的钢刀,一边劈斩,一边前行。又行进了五十多米,地面变为青石铺成的小路,荆棘几乎不见了,只是在石头之间还长着一些杂草。就在这时,探路的回来报到,前面竟然发现了一个岔路口。

    半命老人心道:“还好,被我预料到了,不然少不了麻烦。”叫人挑上装有白灰的担子,跟着探路的人行走,沿路洒下白灰。那探路的在前面带路,越走越是惊讶,每走出几百步远,就是一个岔路,而且那岔路纵横交叉,在高大的丛林之间,显得异常神秘。最开始他只是选择最左边的一条向下走,可走着走着,竟然在下一个路口看到自己刚才洒下白灰的标记,于是便改选没有标记的地方行走。

    越到后来,有白灰的地方越来越多,这也正好证明了自己,已经不知多少次穿过了曾经走过的路口。那探路的心中无比惊讶,要不是事先通过白灰标记线路,估计自己恐怕还要在小路上没完没了的兜圈子了,即使是说永远被困在这迷宫一般的地方,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样一直探了很久,在最后一条没有白灰标记的小路上行了半天,那探路的眼前一亮,终于出了茂密的山林。

    半命老人跟着白灰的标记,随时的调整着信息,当一个能够绕回到同一个路口的小路,便会写上一个“死”字,而能够进到下一个不同的路口的小路,则会标明一个“生”字。如此这般,将所有的岔路都标记清楚,最后带着大队人马顺利的出了森林。

    眼前是一处比较平坦的山坡,绿草茵茵,伸向一片残旧的建筑群中。

    那建筑群藏在一道依山而建的高墙之后,洞开之处,好似一个没有门扇的大门,两个梯形箭塔高高耸立在门的两边。入口处是一道狭长的阶梯,众人拾梯而上,穿过大门,整个建筑群呈现在眼前。

    半命老人及龙寻等人都没有见过宫殿,不过看眼前的建筑,估计就算御龙国的皇宫,无非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一条宽约驷马的花岗岩铺就的大道,一直延伸到一座巍峨的宫殿前。道的两边每隔数十步就是一尊华表,华表与华表之间则是雕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