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楚汉争鼎 > 楚汉争鼎第40部分阅读

楚汉争鼎第40部分阅读

跑啊跑的日子,咱老桓早他娘的受够了,上将军,咱们早就该这样了。”

    “军师。”项庄又问尉缭道:“你说呢?”

    尉缭点了点头,肃然道:“死中求活,这也是一条路”

    项庄霍然抬头,正欲召来晋襄分派飞骑去收拢各军时,厅外忽然再次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遂即蓬头垢面、血透重甲的庞钰已经疾步闯了进来,进了大厅,庞钰又噗地跪倒在了席上,惨然道:“上将军,函谷关……失守了”

    项庄、尉缭闻言顿时脸色发白,这他娘的叫什么事?

    桓楚却是勃然大怒,上前一把揪起庞钰,嘶吼道:“你说啥?函谷关失守了?”

    庞钰叹息道:“末将割山藤结成长索,然后顺崖而下袭击了汉军的辎重大营,一举焚毁了汉军所有的重型器械以及军粮,不想汉军竟然也用山藤结成长索,趁夜袭击了函谷关,末将虽然在山崖上设了烽火台示警,却还是没能阻止汉军的偷袭,唉……”

    庞钰寥寥数语,便将函谷关失守的原委说了个清清楚楚,项庄、尉缭先是眼前一亮,接着便又是扼腕不已。

    项庄更是心中叹息,心忖庞钰还是年轻,跟随自己也还是时日太短哪,如果换成是高初或者荆迁守关,就一定会在山崖上布设明暗双岗,则汉军既便摧毁了明哨,暗哨也仍会点燃烽火示警,汉军再想结藤为索、顺崖偷袭,那就是找死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换成是高初、荆迁镇守函谷关,未必就能想到结藤为索,再顺崖而下去逆袭汉军的辎重大营了。

    桓楚又咆哮着道:“那本将军还有老季的六千大军呢?嗯?”

    庞钰叹了口气,惨然道:“六千大军死伤太半,剩下的也在多被打散了,只有不到八百人跟随末将逃回了咸阳。”

    第144章 北上九原

    “你说什么?”桓楚勃然大怒道:“六千人就剩不到八百了?”

    暴怒之下,桓楚将庞钰劈胸揪了起来,然后扬起钵大的铁拳便往庞钰脸上砸了过去,不过不等他得手,另一只大手已经铁钳般钳住了桓楚的手腕,桓楚挣了挣竟然是纹丝不动,再回头看时,却是神色阴沉的项庄。

    “老桓”项庄冷然道:“你想干吗?”

    桓楚扁了扁嘴,有些讪讪地松开了庞钰。

    庞钰再叹口气,朝项庄拱手作揖道:“上将军,末将轻敌大意,以致丢失了函谷关,罪责难逃,情愿领死。”

    项庄摆了摆手,淡淡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耳。”

    说此一顿,项庄又环顾众人说道:“丢失函谷关,的确罪责难逃,不过庞钰将军能想出结藤顺崖而下奇袭汉军辎重营的奇计,并且真烧毁了汉军的辎重粮草,还是立了大功的,所以,功过相抵,不予奖励,也不予责罚。”

    诸将面面相觑,都觉得项庄对庞钰太宽容了。

    庞钰更是无比羞愧地道:“上将军,末将惭愧。”

    “行了,下去歇着吧。”项庄拍了拍庞钰的肩背,又道:“还有你那八百残部,今夜进城驻扎,先好好泡个热水澡,再吃顿热乎饭”

    “诺”庞钰感激涕零,转身大步而去。

    等庞钰走远了,桓楚道:“上将军,这也太便宜庞钰这小子了。”

    项庄摇了摇头,喟然道:“庞钰面对刘邦、张良、陈平还有十几万汉军,能够出奇计焚毁汉军的辎重粮草,就已经殊为不易了,换作别人守关,只怕函谷关一样守不住,汉军的辎重粮草也是烧不掉,那样的话只会更糟”

    尉缭也点头道:“正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刘邦大军所有的辎重粮草被毁,则既便攻下了函谷关,可在十天之内,最多也就派出几万精兵先向咸阳进发,如此,我军转圜的余地就大得多了,否则刘邦十几万大军碾压过来,那局面可就真悬了。”

    ……

    函谷关,张良行辕。

    周勃急步走进大厅,向张良道:“张良先生,军中断粮了。”

    张良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道:“周勃将军,先杀几百匹骡马吧,再让将士们去野外挖些野菜来,一并煮了充饥。”

    说此一顿,张良又道:“还有,全军将士一天只准吃一顿。”

    周勃默然,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只要不让大伙饿死就成。

    犹豫片刻,周勃又道:“先生,你看是不是先派出一支精兵向咸阳方向进军?”

    张良想了想,摇头道:“算了,项庄骁勇、尉缭老辣,都不是易与之辈,而且楚军养精蓄锐已久,兵精粮草又足,而我军却是人困马乏,而且粮草又不继,如果贸然进兵只怕难免损兵折将,还是等大王借来粮草再说吧。”

    “唉,也只好如此了。”周勃不免有些扼腕。

    眼看着函谷关都已经攻下,而且项庄小儿的楚军余孽就近在眼前,却竟然不能驱动大军前往攻打,你说难受不难受?想到这里,周勃便不禁恨庞钰入骨,从楚军战俘嘴里,周勃已经知道函谷关守将是个名叫庞钰的家伙,据说还很年轻。

    庞钰?庞钰?他娘的,这个家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周勃恨庞钰入骨时,张良也在寻思这个将十几万汉军逼入绝境的庞钰。

    而且张良看得比周勃更深更远,据说这个庞钰根本不是楚人,而是魏人,项庄还真是慧眼识人,而且敢用人哪?单单这点,项庄就已经远胜项羽数筹了,这次若不能将项庄逼入蛮荒之境,则楚汉之间的大势说不定真的就要逆转了。

    ……

    咸阳,丞相府邸。

    问题又回到了原点,楚军该往何处去?

    汉中是锁龙之地,绝对不能去,武关道路崎岖又有精兵猛将扼守,也是死路,函谷关就不说了,十几万汉军猬集一地,据关而守,而项庄却只有不到两万人,既便换成项羽,只怕也不可能带着两万人打下十几万汉军扼守的函谷关吧?

    更何况,项庄的这两万人才刚刚成军,离精锐还相去甚远。

    而刘邦的十几万大军,至少有一半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老兵!

    武涉想了想,提议道:“要不,还是强渡河水去河东吧,然后过壶关或者井陉、飞狐陉进入赵地,再从赵地渡河水杀回魏地”

    尉缭叹息道:“汉军连武关都塞住了,壶关、井陉、飞狐陉又岂会毫无防备?”

    说此一顿,尉缭又道:“而且强渡河水太危险了,如果刘邦往河东派出一支骑兵,趁我军半渡时突袭,那麻烦可就大了”

    众人默然,刘邦麾下还真有一支精锐骑兵。

    这支骑兵由故秦降将李必、骆甲帮助刘邦训练,由灌婴统帅,不过,自从韩信北伐起这支骑兵就一直追随韩信在征战,垓下之战,灌婴以韩信部将的身份参战,就是灌婴的这支精锐骑兵,逼得项羽在乌江自刎。

    以韩信对刘邦的信赖,未必就会扣住灌婴的这支骑兵不还,如果这支骑兵真的已经到了河东,再等楚军渡河时来个半渡而击,则后果将不堪想象。

    武涉怅然道:“这么说,我们真就只能往西或者向北去跟戎狄为伍了。”

    项庄默然摇头,往西是羌人、月氏人的地盘,也就是后世的西藏、青海、甘肃等地了,楚军真要进了这里,苦寒恶劣的自然条件就不消说了,只怕今生今世都别想回中原了,至于往北,那不是往匈奴人的虎口里送么?

    正商量呢,晋襄忽然进来禀报道:“上将军,百里贤求见。”

    呼了口气,项庄冲晋襄挥了挥手:“请百里贤先生进来吧。”

    晋襄诺了一声退了出去,很快,一袭白衣的百里贤便摇头羽扇施施然走了进来。

    进了大厅,百里贤便冲项庄、尉缭、武涉、桓楚、季布等人分别见礼,项庄回了礼,又肃手道:“子良,请入席。”

    百里贤一甩衣袖,洒然入席。

    又道:“上将军,方才在下在咸阳街头看到一支败兵,据说是从函谷关退下来的,敢问上将军,函谷关是不是已经失守了?”

    项庄点头道:“是的,函谷关已经失守了。”

    百里贤微微一笑,又道:“那么武关是不是也被汉军塞住了?”

    项庄忍不住心底喝了声彩,说道:“子良,你是怎么知道的?”

    “在下是猜的。”百里贤道:“这毒计只怕是陈平替刘邦谋划的,陈平献计,从来不会给对手留下丝毫余地,如果在下没有猜错的话,不仅武关已经被塞住,只怕壶关、井陉、飞狐陉还有陈仓道、子午谷、褒斜道也都已经被汉军阻断了。”

    从百里贤的语气里,项庄隐隐听出了一丝挥洒自如的味道,当下问道:“子良,你是不是有什么破解之策?”

    百里贤摇了摇手中羽扇,说道:“陈平献计,从来不留余地,在下也同样破解不了,不过,陈平毕竟没到过塞北,不知道塞北的情形,所以,他的闭户之策还是留了一丝破绽,上将军其实还是有一条路可走的”

    项庄当下起身向百里贤深深一揖,道:“还请子良教我。”

    百里贤慌忙跟着起身与项庄对揖,道:“不敢当上将军如此大礼,在下既然已入上将军帐下为幕僚,则替上将军献计献策便是份内之事。”说此一顿,百里贤又道:“上将军其实可以顺着直道,往北直上九原,然后绕道云中、雁门、代郡、上谷再入赵地。”

    “什么,北上九原?”项庄微微色变道:“子良,九原郡自从王离大军南调之后,不是就已经被匈奴人占据了吗?匈奴骑兵往来如风,凶残嗜杀,而且控弦之士不下四十万,我军不足两万人,北上九原岂不是羊入虎口?”

    作为一个穿越者,项庄当然知道白登之围。

    历史上的白登之围应该就发生在这几年内。

    刘邦老儿一统天下之后带着大军北伐匈奴,结果由于轻敌大意,不等后续三十多万步兵赶到,便带着几千骑兵孤军冒进,结果被蜂拥而至的匈奴骑兵困在了白登山,刘邦几次突围都被匈奴人所阻,匈奴人多次攻山也惨遭失败,两军在白登山足足相持七天,直到陈平出奇计匈奴人才解围,这便是史上有名的白登之围!

    史书上还说,参与白登山之围的匈奴骑兵有四十万,还言之凿凿地说东、南、西、北每个方向上的十万匈奴骑兵的马匹颜色分为白、青、黑、红四种颜色,而刚刚立国的大汉帝国却甚至连皇帝的御辇都凑不齐四匹同色骏马。

    如此巨大的反差给刘邦和汉军将士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慑。

    此后近百年,大汉帝国便一直生活在匈奴人的可怕阴影之下,刘邦回到长安后便采纳了谋主娄敬的建议,对匈奴采取了屈辱的和亲政策,此后惠、少、文、景几代皇帝也始终如一地奉行着这政策,直到汉武大帝登基,才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大反击!

    第145章 大秦铁骑

    “匈奴控弦之士不下四十万?”百里贤失声道:“上将军,这是从何说起?”

    “怎么?”项庄有些不太确定地道:“子良,难道匈奴人并没有四十万骑兵吗?”

    “当然没有。”百里贤摇了摇羽扇,洒然道:“在下曾两次深入漠北,对匈奴人的底细颇有了解,如今匈奴人的单于名叫冒顿,的确是个雄才大略的枭雄,不过匈奴人口最多也就七八十万,其中多为妇孺,壮丁最多也就二十万,何来四十万控弦之士?”

    说此一顿,百里贤又道:“而且匈奴由大大小小数百个部落构成,他们逐水草而牧,散布地域非常广,只有每年深秋,匈奴单于校验牛羊时才会临时聚集到一地,而平常时候,既便是匈奴单于,能召集三四万骑兵就已经是极限了”

    “原来是这样。”项庄闻言顿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历史上的白登之围正好发生在冬季,也就是匈奴单于校验牛羊之后,所以冒顿能够倾匈奴之力大举南下,不过看起来,司马迁还是刻意地夸大了匈奴人的实力,至于说四个方向上分别摆开四种颜色各十万骑兵,则更是夸大其词了。

    而现在才只是六月上旬,离深秋还有四五个月。

    也就是说,现在北上九原的话,最多也就面对三四万骑匈奴骑兵。

    项庄又道:“可是,既便只有三四万匈奴骑兵,我军只怕仍然不敌。”

    匈奴人的冶铁技术很落后,兵器非常原始,这点是不容置疑的,这也是匈奴人在最鼎盛时期却反被大汉帝国所击败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科技上总是存在代差,这是不争的事实。

    白登山之围也能反证这一点,因为当时刘邦麾下只有几千汉军骑兵,而匈奴骑兵则至少也有二十万骑以上。

    可是,匈奴人以二十万骑围攻几千骑兵,而且白登山的地形也根本谈不上险峻,可匈奴人猛攻了七天却愣是没攻下来,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匈奴人的攻坚能力是非常弱的,攻坚能力弱,最大的原因肯定是缺乏犀利的兵器,而不会是缺乏勇敢的战士。

    事实上,匈奴人生存条件恶劣严酷,从来就不缺视死如归的战士。

    只不过,项庄绝不会因为匈奴人的兵器原始就轻视他们的战斗力。

    历史上,匈奴人能像阴霾一样笼罩在大汉帝国头上百年不散,被大汉帝国打败,西迁欧洲之后又对欧洲造成极大震荡,并且直接导致古罗马帝国的毁灭,不是没有原因的,匈奴人虽然科技落后,兵器原始,可他们也有一样超越时代的利器——那就是马镫!

    关于马镫究竟是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发明,还是由中原人所发明,在后世华夏的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马镫肯定是也只能是游牧民族首先使用,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游牧民族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所以对于马镫的使用并不迫切,反而是中原人为了提高骑兵的战斗力,更有可能发明马镫。

    项庄并不知道关于马镫的这个争议,但他知道,在秦始皇兵吞六国到刘邦老儿建立大汉帝国这短短不到二十年内,匈奴人的战斗力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提升,却是不争的事实,蒙恬北击匈奴时,匈奴人还显得不堪一击,可到了白登之围时,匈奴人的兵锋已经不是中原人所能够抵挡了,至少打野战中原人已经绝对打不过匈奴人了。

    这固然有中原文明退步的原因,刚立国的汉帝国无论是人口、军制还是军事科技,跟鼎盛时期的大秦帝国是完全没法比的。

    但是,匈奴人的实力在二十年内出现了激增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匈奴人的实力突然暴涨,这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人口激增,控弦之士大量增加;另一个就是出现了革命性的武器装备!

    短短二十年时间,匈奴人的人口不可能出现爆炸性的增长,甚至还可能是负增长,因为当时正是冒顿当单于,正与东胡、月氏这个强邻持续作战。

    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就是出现了革命性的武器装备!

    匈奴人科技落后,不可能造出环首刀这样的利器,发明马镫却完全有可能。

    马镫,完全当得起:“革命性的武器装备”这个头衔,在骑兵的进化史上,还从来没有哪样武器装备能够像马镫这样,虽然简单,却对骑兵的战斗力造成了极大影响,甚至连马蹄铁也没法比,因为马蹄铁提高的仅仅只是骑兵的耐力而已。

    当然,匈奴人现在使用的很可能只是简易的木头马镫,便既便是木头马镫,也足以使匈奴骑兵的战斗力出现革命性的跃升了项庄虽然骁勇善战,却绝不会狂妄到认为自己的两万步兵能够打赢装备了简易马镫的三四万匈奴骑兵。

    事实上,两万楚军步兵很可能连五千匈奴骑兵都打不过!

    原因很简单,因为匈奴骑兵往来如风,迅疾如电,楚军追不上,更打不着匈奴人,匈奴人却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向楚军发起无休无止的进攻,这就好比草原上的狼群,既便一下咬不死大型猎物,也能一点点把你拖垮、耗死……

    面对项庄的疑问,百里贤摊了摊手笑道:“上将军,打不打得赢匈奴人先不说,现在的问题是,我军完全没有必要去跟匈奴人打仗呀?”

    项庄皱了皱眉,又道:“子良,九原郡已经被匈奴人所占据,我们若北上九原,又岂能不跟匈奴人爆发冲突?”

    百里贤愕然道:“上将军从何处得知九原已被匈奴人所占据?”

    “怎?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