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鉴宝人生 > 鉴宝人生第84部分阅读

鉴宝人生第84部分阅读

上吴叔也古玩世家的子弟,而且赵学义和朱大富的能耐也不小。不然凭楚琛的年纪,根本就没加入到协会中的可能。

    既然是去交流,刘老德高望重到也无所谓,不过楚琛和刘思哲可得带件东西去才行。

    要说楚琛的好东西确实不少,不过像吴道子的画、脱胎玉蝉、香炉这样的奇珍异宝,他可并不打算拿出去。

    毕竟这种东西可都是令人梦寐以求的宝物,虽然以他现在的身份并不怕有人来强取豪夺,不过俗话说的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麻烦这种东西。还是能少则少。

    不过除了这三件之外,其它的也都是好东西,使得他挑选起来有些犯了难。

    选了汝窑天青釉圆洗吧,突然觉得郑板桥的竹石图不错,正打算选竹石图了,又觉得宣德铜鎏金文殊菩萨造像或许比较讨喜一些,就这样来来回回的,他都不知道到底选哪件好了。

    看到楚琛皱着眉头有些苦恼的模样,刘老笑道:“好了。你就选那幅董源的溪岸图吧,正好可以让这幅画重见天日。”

    “好的……”

    之后楚琛拿着那幅溪岸图,而刘思哲拿着他打眼的那件成化青花罐,带着刘老一起出发了。因为刘老的身体刚好,刘琴舒不放心的千叮咛万嘱咐,要不是她今天还有事情。而且比较放心楚琛,不然她肯定也跟着一同前去了。

    说起来。刘思哲之所以拿那件青花罐去,楚琛多少有些知道其中的原因。

    交流会并没有规定带的东西一定要是真品。一些自己拿不准的东西,也可以带去让大家共同鉴定,东西不管真假,都可以给大家提个醒,这也是交流会的一个隐形福利。

    当然,也并不是没有东西是仿品,大家都没看出来,还被喜欢的人淘换走了这种事情,而且就算找麻烦也没办法找,毕竟主人事先说了,东西他看不准了,又没骗人,东西你买去,那是你的眼力问题,最后买方也只能自认倒霉。

    楚琛估计,刘思哲应该就是打的这种主意,而且这种事情,刘老也不会去管,到不是因为刘思哲是他的孙子,而是古玩这行就是这样的规矩,就像你捡了漏,不会把东西还回去一样,打了眼,同样也只能怪他自己眼力不好。

    既然是古玩爱好者的交流会,交流会的地点当然不会选择什么酒店或者咖啡馆之类的场所,一般都会选择在那种装修的古色古香的茶馆,而这次聚会的地点,就放在了离京城古玩城不远的一处茶庄“香韵阁“的二楼。

    楚琛和刘思哲陪着刘老一同来到了香韵阁时,茶庄的二楼已经被包场了,而且此时来的人也不算少了。

    刘老在古玩圈子里的声望就不用说了,可以说协会里每个人,没有一个不知道他的,因此,大家看到今天刘老居然会来,激动之余,也有些纳闷,难道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其实今天刘老之所以过来,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把楚琛推出到前台来。之前楚琛拜师,刘老之所以那么低调,也是因为楚琛的年纪对这一行来说,实在太过年轻了,而年轻就意味着经验的不足。

    有道是枪打出头鸟,作为他的徒弟,享受一些便利的时候,肯定会有人来称称楚琛的斤两的,到时万一出个错,不说对他的声望,对楚琛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不过经过这一个月来的相处,刘老却发现,楚琛学习速度实在太惊人了,而且在实战检验的时候,很少有鉴定错误的时候(当时楚琛并没有使用异能)。

    彩虹总在风雨后,一帆风顺固然好,但是太过顺有时也未必是一件好事,而且楚琛还年轻,就算遇到了挫折,也还有时间挽回。

    因此,当刘老发现楚琛现在的水平已经很高时,就决定把楚琛放到大家的视线下了,希望他能尽快长成一棵坚忍不拔的参天大树。

    当大家纷纷把手中的把玩的物件放下和刘老打招呼的时候,刘老也乐呵呵的把楚琛着重介绍给了大家,至于刘思哲只是一笔带过,不过这也正合刘思哲之意,他还乐的轻松一点。

    大家听到刘老居然又收了一名弟子时,全都非常诧异,不过马上反应过来,纷纷夸赞楚琛年少有为云云,当然,他们到底怎么想,也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才知道了。

    之后,刘老自然而然的和一群同样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在一起,而楚琛和刘思哲则被许久不见的朱大富拉到了身边。

    朱大富先是把周围的一圈人给楚琛介绍了一遍,大家一阵寒暄后,朱大富就语气有些埋怨的说道:“小琛,最近早锻炼的时候,你的人影都看不到,你又不怎么来我的店里,不会是把你富叔给忘了吧?”

    楚琛闻言多少有些不好意思,自从上次遇到宋骏之后,朱大富的店他不过去过两次,不过他也没办法,毕竟他现在住在城西,而且每天还要学习大量的功课,去潘家园实在有些不便。

    “富叔,实在抱歉啊,只是我现在住在城西,而且在为成|人高考做准备,就有些怠慢了,还请您多多海涵啊!”

    朱大富到也不是真的埋怨楚琛,这么说也是因为关心,听到楚琛这么说,笑着摆摆手道:“没事没事!学习重要嘛,等你忙完了,咱们一起吃个饭叙叙旧。”

    “一定一定!”楚琛连忙点头答应下来。

    “楚贤侄,这些都是我们带来的物件,要不你来过过手,说道说道,让我们这些老家伙们长长眼!”一位年纪大概有五十来岁,留着山羊胡的老者,指着桌子上的东西,笑着说道。

    “呵呵,老诸,在坐的都是长辈,小琛年轻识浅,哪敢在诸位长辈面前放肆啊!”朱大富马上给楚琛打了个圆场。

    “别界啊老朱,楚贤侄可是名师高徒,年轻是年轻,不过可不代表见识浅啊,说不定比我们这群老家伙厉害的多呢?再说了,交流会嘛,总要交流交流才行,你就让我们见识一下名师高徒的风采吧!”

    说话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古玩店掌柜,楚琛也有些印象,这人和朱大富闹过一次矛盾,好像还吃亏了,看样子,这人是准备把怨气撒到他的身上来了。

    “各位叔叔伯伯,那我就说道说道,不过本人才疏学浅,有什么说错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啊!”

    朱大富还待说些什么,不过楚琛却抢先说了出来,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就算朱大富再说什么,他肯定也要露一手了,不然那可会弱了师傅的威风。

    见楚琛开始拿起桌上的物件儿观察起来,大家也就不再多说什么,毕竟人家师傅还在场呢,给他们一万个胆子,都不敢撩拨的太过头。

    桌上林林总总有十多件东西,有陶罐、笔筒、笔洗、玉器、砚台、铜炉、国画等等,好像是一处袖珍展览一般。

    楚琛从左手边的东西开始打量起来,第一件就是一个鸡首壶。

    鸡首壶因壶嘴作鸡首状而得名。是西晋至唐初流行的一种瓷壶。西晋时器形较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小,圆腹,肩部贴一鸡首,小而无颈。壶嘴有的可通,有的是实心,壶肩部有系,小平底。东晋时,其主体也是圆腹盘口壶,但鸡首下有短颈,喙由尖变圆,冠加高,鸡尾消失,柄的上端高于口沿,肩带桥形方系。

    至南朝时,壶身整体加高,鸡颈较前期加长,盘口加深,柄也加高,肩部系多为双系。隋代壶身更高,鸡颈不仅更长,而且作仰首啼鸣状,鸡尾柄变塑贴龙首柄,系的开关也更加复杂。(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四章 交流会(续)

    楚琛把鸡首壶仔细打量过后,然后说道:“这只鸡首壶,胎体稍厚,胎色较深,呈深灰色。釉层厚而均匀,呈青灰色。胎釉结合欠佳,有剥釉现象。另外此器的鸡首下没有脖子,鸡嘴没有孔,与鸡头相对的后端尾巴部位,只用了一个凸饰点缀而已,从种种特征看,这应该是一件西晋时期的鸡首壶。”

    大家听了楚琛的解说,纷纷点头,这件鸡首壶许大部分人都看过了,确实是件真品,不过鸡首壶并不难鉴定,于是在座的几位纷纷示意楚琛接着鉴定。

    楚琛微微一笑,接下来又鉴定了笔筒、砚台、佛像等物,其中有真有假,不过都被他一一识别了出来,至此,大家看向楚琛的目光之中再也没有轻视的味道了。

    要知道很多人玩古玩都是专精一个方向,特别像楚琛这样的年轻人,能够专精一个方向已经很不错了,不过从这几件东西鉴定下来,大家都没想到,楚琛居然好像是个全才,各方面看起来都颇为精通。

    这对他们来说都不容易,更何况是这么一个年轻人,这如何不让大家感到诧异?

    别说大家感到惊奇了,朱大富此时都有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不过楚琛的这种变化,正合他的心意,楚琛是他看好的晚辈,看到楚琛成长的这么快,他可谓颇为欣喜。

    这样过了十多分钟,桌子上的东西差不多都要被楚琛鉴定完了。鉴定的结果可谓是分毫不差,这令大家惊奇的同时,纷纷感叹了一句“后生可畏!”。此时,他们再看向楚琛,目光之中已经带着一丝敬佩了。

    刘老看着楚琛言语间尽显大家风范,心里是那个美啊,而当老友们纷纷赞他“后继有人”时,更是让他乐开了花。

    朱大富看到中年男子眼中闪过的失望神色,就笑道:“柴掌柜。不知道今天你带过来的是什么啊,能否让我们开开眼见啊?”

    柴掌柜闻言愣了愣神,而后笑容满面的把手边的一个锦盒推到桌子中间。打开盒盖后,说道:“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一只吉州窑的黑釉木叶碗而已。”

    “什么!吉州窑?”

    “木叶碗?”

    听了柴掌柜所言,大家纷纷伸长了脖子向盒子里看了过去。

    吉州窑是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民族艺术特色。它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已有 1200多年的历史。

    吉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推动中国古代瓷业生产,积累制作技艺作出了巨大成就。它是中国古代黑釉釉瓷生产中心之一,所产瓷器种类繁多,已发现的瓷形有120余种。按胎釉可分为青釉瓷、||乳|白釉瓷、绿釉瓷、黑釉瓷、彩绘瓷、雕塑瓷和玻璃器等。

    另外。吉州窑还创造出“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等别具匠心、独一无二的名贵产品。

    而此时桌子中央的盒子内,装的就是一只吉州窑黑釉“木叶天目”碗。该碗翻过来似草帽。故又称斗笠碗,碗内外施黑釉至足,釉面明亮深沉,含蓄端庄,有一种诱人的内在美。

    碗内饰一红褐色木叶纹,毛绒绒的树叶,脉络清晰,自然生动,虽是一叶,甚是惹人喜爱。

    据史料记载,宋代饮茶之风,上至宫廷,下及民间,极为盛行,因此许多窑口争相发明能与之相配的饮具,而这种木叶天目碗就是因此而发明的。

    相传,聪明的吉州窑匠师在思考制陶工艺时,突然对路旁脚下俯拾即是的片片落叶发生了兴趣,想到如果直接把它拣起来贴在碗里去烧,岂不更是富有自然风味。

    于是,他们开始实验起来,开始可能是直接将树叶贴在坯体上,施釉后,将叶子揭去入窑烧,这种方法并没有成功。

    随后,他们利用腐蚀的办法将叶子处理,使其成为脉网状叶片,然后将它贴在碗上去烧。结果当人们捧起这只黑釉碗饮茶时,就会看见有一片活灵活现的叶子沉在碗底,与“青白”、“黄白”的茶色相映成趣。

    木叶天目碗一出现,就引爆了现场的气氛,连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都忍不住走过来想要一睹其貌,让柴掌柜脸上尽显得意之色。

    虽然楚琛眼力好,又是刘老的徒弟,不过他的年纪毕竟摆在那里,因此也只能让一些年纪大的先看,足足过了将近二十分钟,才轮到了他。

    这只木叶天目碗的品相很不错,基本看不到磨损痕,这让楚琛总感觉它太过完美了,心中对此碗的感觉不是太好,不过这也不能作为赝品的证据,因为一些釉色极好的出土器物也有如此品相,而且这只碗泛光亦显柔和,这也是出土器的一个典型特征。

    因为吉州窑物的瓷土来源于赣江对岸的鸡岗岭和窑场周围,或二者混合使用。而且其生产场地就在赣江边的沙丘地上,无法避免砂粒进入瓷土,因而胎质中含砂量大,使胎质粗松吸水力强,粗看似陶,但敲之有一种金属声。

    楚琛用手指在碗沿轻敲,声音确实如同记载中的那样。而正是因为胎中的泥沙含量高,使得修胎时往往发生阻刀、跳刀现象,在器底及圈足内物中能清楚地看见跳刀痕。而此碗的底部,也确实有跳刀痕。

    接下来,他又用手触摸碗的表面,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呈竖条形的起伏。而后他微微举起碗侧视时,可见呈竖条状的釉层挂附不匀等肌理现象。用放大镜还可以看到釉面有许许多多肉眼无法看见的缺釉毛孔,显得粗糙干涩,有如“雨花石”。

    如此种种,无不代表着这只碗应该就是一件真品,不过楚琛总觉得这只碗的感觉不好,于是干脆的就使用上了灵宝眼,而结果不禁让他暗自摇了摇头。

    看到楚琛把碗重新放回了盒子里,柴掌柜神色一动,就笑道:“楚贤侄,你应该看好了吧,不知觉得我这只碗怎么样?”

    从刚才的表现看,柴掌柜这人很有些小肚鸡肠,楚琛觉得他把结果说出来,不管最终结果他接不接受,估计都要记恨上他了,因此,他一时间显得有些犹豫。

    “楚贤侄,你放心大胆的说出来好了,就算说错了,也没关系的。”柴掌柜笑呵呵的说了一句,他对自己的藏品可是非常的自信,根本不相信它会是赝品,他还巴不得楚琛说他的东西不对,到时他还可以把楚琛羞辱一番。

    这人自己要作死,那就没办法了,于是楚琛轻摇了摇头道:“这东西我看不准!”

    话音刚落,还没等其他人反应过来,柴掌柜就跳脚道:“不准?怎么可能不准?你们看看这只碗,哪有不准的特征?”

    “小柴,别急嘛!”一位看起来六十多岁的老者劝说道,这位老者名叫王先功,是一位资深的古玩lwen2lwen2收藏家,在京城颇有声望。

    “王老,这只木叶碗可是我花了二十万匀到的,您说我怎能不急啊?”柴掌柜大声的说道。

    大家听说这只碗花了二十万,到也并不觉得贵,因为以它的品相来说,这只碗的市场价格应该在三十万左右,柴老板可以说是捡了个小漏。

    “小柴,你先冷静冷静,嗓门大也解决不了问题是吧?”一位姓瞿的老者皱着眉头说道。

    “我非常冷静!我就想问问,这只木叶碗到底什么地方有问题?”说着,柴掌柜拿起木叶碗,反复打量,然后瞪着楚琛道:“你到是说说看,这么好的东西,哪里不准啦!”

    “你这副模样是向人请教的态度吗?”钱老也走了过来,说道:“东西拿来给我看一看!”

    见钱老出面了,柴掌柜也只能把碗放回盒子,等着钱老他们鉴赏的结果。

    钱老把碗拿起来,仔细打量了几遍,而后皱着眉头轻咦了一声,把东西放回盒子,对刘老他们说道:“你们也来看一看呢,这东西确实有些古怪啊!”

    见钱老居然也不能确定这只碗的真伪,柴掌柜的心里不由为之一紧,额头上更是冒起了冷汗。而其他人则都觉得非常惊讶,要知道钱老可是京城古玩界的领军人物,居然连他都不能确定他的判断,这如何不让他们感到吃惊和好奇?

    而刘老的反应也和钱老差不多,观察了几分钟之后,皱着眉头想了想,又轻弹了弹口沿,最后又和钱老小心讨论了几句,而后两人不约而同的把眉头皱成了川字。

    之后,又有几个老前辈上手仔细打量了几番,而他们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与此同时,朱大富皱着眉头轻声问道:“小琛,这只碗到底有什么问题啊?我怎么没发现有不对的地方?”

    楚琛微微一笑,卖了个关子道:“这木叶碗确实仿的非常不错,不过等会我做个实验,您老就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