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鉴宝人生 > 鉴宝人生第89部分阅读

鉴宝人生第89部分阅读

,而且格纹较多。这些都是与真品田黄不同的地方。这种石料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不过和田黄相比。那肯定是差远了。”

    “哎!”宋益德叹了口气道:“得,又几十万泡汤了!”

    “反正你钱多人傻,这点钱不过是毛毛雨而已。”益宏国嗤笑道。

    “你才钱多人傻呢!”宋益德跳脚道。

    “你如果不是钱多人傻,怎么老是不长记性,我都说了,下次给你搞一方好的田黄来,也不知道你急个什么劲。”

    “这不是我家老丈人就快八十大寿了嘛,我心急啊!你又不上劲帮我买。”

    益宏国闻言哭笑不得的说道:“好的田黄印胚哪那么容易得到的,你也要给我时间啊,从你跟我说起到今天不过才五天而已,哪来那么快,当然,如果你肯花大价钱,或者打着你老丈人的名号,肯定会有很多人送上门的。”

    “那还是算了吧。”宋益德摆了摆手道:“如果到时我老婆娘家的亲戚知道我用钱砸,那还不得笑话我啊,至于老丈人的名号就更不能提了。”

    益宏国摊了摊手道:“那就是了,不过你也别急,我的一位老朋友今天已经给我回音了,我明天先看看,如果合适的话,就帮你买下来。”

    “哈哈,老益,实在太感谢你了……”

    接下来,宋益德刷卡买下了刚才的那件玉坠,之后,一行人就去附近的一家比较著名的茶馆喝喝茶,聊聊天,最后又一起吃了顿晚饭。

    饭后,益宏国就提议道:“师弟,明天就是周六,有没有兴趣去逛一逛沪市藏宝楼的鬼市?”

    “这还用说,肯定有兴趣了。”楚琛没有犹豫,马上就答应下来。要知道藏宝楼的鬼市不亚于潘家园,更有“南藏北潘”之说,他早就想来这边的鬼市逛一逛了,当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那好,你们早点休息去吧,明早我来接你们,可不要睡死了。”

    “好,师兄,那我们先回去了……”

    转眼间,时钟就跳过了12点,楚琛和刘思哲整理好了着穿,等益宏国来了之后,三人就往藏宝楼的方向走去。

    鼎鼎大名的“藏宝楼”一直是被古玩lwen2lwen2收藏界所关注的对象,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古玩旧工艺品市场。它位于著名的沪市老街上,靠近人民广场,交通十分便捷。80年代后期,它是当年会稽路市场的延伸产物,政府部门在对会稽路市场久冲不亡的情况下,便因势引导出两个著名的古玩市场,其中之一就是这藏宝楼。

    每逢星期六凌晨1至6点,就会有摊位设立在藏宝楼周围的马路上,而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藏宝楼鬼市,到了六点之后,这些摊位就会移入藏宝楼之中。

    楚琛他们虽然来的早,不过显然有人比他们来的更早,只见现在已经有一些摊主摆开了自家的摊位,而还有许多摊主,则正从箱子里拿出一个个用报纸包裹的物件,放到自家的摊位上。

    而一些早早便前来的客人,已经开始游走在各个已经放好了商品的摊位之间。

    “师弟,咱们分开来逛吧。”此时,益宏国提议道:“不过在这里买东西,可要擦亮了眼睛,特别是阿哲,买东西千万不要心急,知道吗?”

    “益叔,你放心,鬼市我又不是第一次来,那种初学者犯的错,可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刘思哲拍着胸脯说道。

    “你啊,别打马虎眼!……”

    之后,益宏国又叮嘱了几句,三人就分散了开来。

    要说这藏宝楼的鬼市,确实和潘家园不相上下,不但东西多,客人也多,当然,现在不是以前了,鬼市的水可是深了许多,如果以为鬼市上就能捡到许多漏,掏到许多宝贝,那就准备让你的荷包减减肥吧。

    当然了,鬼市嘛,好东西的概率必然比平常的时候,要大一些,虽然一眼望过去,大部分都是赝品,有些更干脆的就是臆造品,不过从宝觉的反应来看,好东西确实不少。

    不过虽然有许多好东西,除非是个漏,不然想以较低的市场价把东西拿下来,还是比较困难的,毕竟这些摊主也不是什么傻子,多少还是了解一点市场行情。

    当然,话虽然这么说,逛鬼市还是挺有好处的,以楚琛多年的经验他总结了三点。

    首先,鬼市因为东西杂,而且量又多,这就提供了许多古玩器型和纹饰做对比的机会,经常这样锻炼眼力,一些臆造品还有高仿品就比较容易识别出来。

    其实,这些摊主虽然知道一些市场行情,不过一些摊主对器物的认识不同,因此价格往往会比市场价低一些,这虽然算不得捡漏,但以少积多,日积月累下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因此,只要你能识货,鬼市还是有赚大钱的机会的。

    最后,鬼市的物件多,种类全,因此,便于掏到一些自己平时想找,又找不到的东西,而且如果日积月累的购买下来,也容易把自己的藏品形成系列,像什么青花瓷系列、花瓶系列、文房用品系列等等。

    好了,言归正传,楚琛走了几家摊位,虽然什么陶瓷玉器、古玩摆件、石雕、木雕、新旧字画、文房四宝等等应有尽有,不过除了一个玉壁之外,其它东西都没他看的上眼的。

    不过那个玉壁的价格却并不能让楚琛满意,而且摊主也紧咬着价格不放,最后他也只能遗憾的放弃了。

    楚琛摇了摇头,又接着逛了下去,在经过一个摊位时,突然一抹鲜艳悦目的色彩,映入了他的眼帘,这让他顿时感到了一丝兴趣,于是就驻足观看起来。

    摊主见有生意上门,立刻笑容满面的说道:“小兄弟,我这里的东西可都是新货,看上什么喜欢的东西,我可以便宜一点卖你!”

    一般来说,古玩市场上都喜欢新货,旧货就意味着是别人挑剩下的,从旧货中掏到好东西,或者捡漏的机会并不大,因此不管是古玩市场,还是鬼市,新货永远都是客人们最主要的目标。

    “我先看看再说。”楚琛微笑着朝摊主点点头,接着直接看向了刚才吸引他的那个物件。(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三章 藏宝楼“鬼市”(三)

    见此,摊主也意识到自己估计有什么话说错了,于是虚心的对楚琛说道:“小兄弟,不知您能否让我也涨涨见识?”

    “这应该是元代工匠精心雕刻的玉牛纸镇。”楚琛微微一笑

    “什么!元代的?”摊主目瞪口呆的问道。

    楚琛点头道:“这确实是元代的,元代玉器在加工工艺上有多层镂雕、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等,这些工艺都与阴线刻相结合。其中多层镂雕技法在元代可谓发挥到了极致,除了在平面上雕出双层图案外,还能在玉料上多层雕琢,起花多可达五、六层,层次分明,具有强烈的透视效果。”

    “而且元代玉器的工艺风格,已经趋于粗犷,不拘小节,雕刻喜欢用深痕阴刻线,线条粗重,使纹饰起凸高,但线纹起止痕明显、线条不匀齐,常有失控的出锋痕迹,显得粗糙。”

    说到这里,他指着手中玉牛的几处地方,说道:“你们看这几处地方,都很好的展现出了元代玉器的工艺特点。这玉牛粗看之下,确实显得有些粗糙,但细细口味,一股粗犷之美油然而生。”

    “此玉牛刻划的可谓生动形象,身体各部肌肉感强烈,线条疏密有致,雄健之态一览无余,可见工匠水平之高超,因此,我觉得这件玉牛纸镇,应为当时皇宫贵族所用之器。”

    “好……”

    听了楚琛的精彩讲解,老者不禁鼓起掌来:“小兄弟可真是此道行家啊!”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听了楚琛的讲解。老者就知道楚琛很可能已经沉浸此道多年了,这不禁让老者感叹了一句。真是后生可畏啊!

    “老先生,您过奖了,我只是对这些稍有心得而已。”楚琛谦虚的说道。

    听了楚琛的讲解,摊主也知道自己这是卖漏了,不过有个地方他还是有些不解,于是问道:“小兄弟,冒昧的问一句,那这玉质是怎么回事?”

    楚琛微笑着解释道:“很简单,这只玉牛当初应该是件出土器。你仔细看就知道,上面这些都是铁锈沁和土沁,只是后来出土之后,不知道什么原因,玉牛的主人并没有盘玩过它,到了现在,乍看之下,玉质就显得不怎么出色了。不过这种问题也很好解决,只要精心盘玩几个月。就能够显出里面真正的玉质。”

    “小兄弟说的对,所以说看东西得仔细一点啊。”老者赞同道。

    “那……冒昧的问一句,这东西市场价能值多少钱啊?”摊主弱弱的问了一句,他现在最想知道的是自己卖漏了多少。可不要几十万,那真是亏吐血了。

    “毕竟材质是青白玉的,到也不是太贵。”老者说道:“以雕工来看。差不多六七万吧。”

    “六七万?!”虽然没有损失几十万,不过他拼死拼活的。一年下来都不一定能有六七万,这个损失还是让这位摊主心疼的不行。

    接下来。楚琛和老者又寒暄客套了几句,并相互交换了名片,就告辞而去了。

    “琛哥,一会帮我看看一件东西,我觉得好像是海南黄花梨的,不过这我对黄花梨不是太精通,有点估摸不准。”

    刘思哲边走边说,就带着楚琛来到了一个摊位前,看到了刘思哲所说的那个东西。

    楚琛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个臂搁,此器正面雕刻岁寒三友纹,或含苞待放,或怒放盛开,充满盎然之春意。臂搁背面饰以流云百福纹样,云纹形若如意,绵绵不断,意为如意长久,也具云雾缭绕之意蕴,蝙蝠藏于云中,寓意福从天降,如意幸福,延绵无边。

    臂搁为古人文房用品,明清之时初现。旧时习字,自右而左,从上向下,使用臂搁可以防止衣袖沾染上墨迹。臂搁从实用器逐渐发展成为把玩观赏之物,体现着我国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

    楚琛不动声色的把臂搁打量了一番,又嗅了嗅,而后微笑着对刘思哲问道:“你怎么想到买个臂搁回去?”

    刘思哲苦着脸说道:“还不是因为美美那事,我爸昨天晚上打电话给我了,如果不想屁股开花,回家后得练三个月的毛笔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买个臂搁回去,既能防止衣袖沾染上墨迹,又可以当作纸镇。”

    “兄弟,你看的还真准,这可是一件海南黄花梨臂搁。”

    摊主耳力很好,听了刘思哲的话,连忙笑容可掬的说道:“我跟你说,这东西是我好不容易从一位老太太手里求来的,她家祖上是当大官的,这东西已经流传了好几百年了,如果不信,你们可以仔细看看这雕工,这包浆,这么老气十足,又精美绝伦的黄花梨臂搁,可是不可多得啊!”

    楚琛呵呵一笑道:“这东西买回去当臂搁到挺合适的,不过拿来欣赏的话,就算了。”

    “哎,这位兄弟,你这话说的,这么精美的纹饰怎么就不能欣赏了?”摊主有些不乐意的说道。

    “哦,那我怎么闻到这东西是一股刺鼻的酸香味呢?”楚琛似笑非笑的说道。

    海南黄花梨有一种特有的醇香,非常独特,而这种刺鼻的酸香味只会出现在越南黄花梨上。

    摊主面皮也厚,笑呵呵的说道:“东西放久了,总会有些变味的嘛,买回家保养一下就可以了。”

    听楚琛这么一说,刘思哲马上明白他看上的这件东西,应该是件赝品,于是他又选了一个之前看好的臂搁,问那摊主道:“老板,这个多少钱?”

    “你这个啊,你这个可不得了,这可是清代一位非常有名的……”

    刘思哲挥了挥手,打断道:“老板,你跟我说说,这芷道人有名在哪?”

    “这……”摊主支支吾吾的说道:“既然这人能留下名号,想必名声也差不到哪去嘛。”

    楚琛闻言暗自一笑,刘思哲这么一句还真问对了,这摊主居然真不知道芷道人是谁。

    这周芷岩本名周灏,字晋瞻,号雪樵,又号芷岩,又作芷款,尧峰山人、芷道人、芷叟、樵叟,因他有一副美须,风度潇洒,又自号“髯痴”。

    周芷岩是嘉定派与吴之番齐名的竹刻家。他在朱氏画法刻竹的基础上,更出新意,一变前法,通常以浅浮雕及平刻为主,不借画稿,以刀代笔直接在竹筒或竹片上刻山水、树石、丛竹,创造出凹凸皴法。

    这种技法即后世所称的“平地花纹刻法”,后来仿刻者极少。

    《竹人录》中以汉唐诗派比喻清代竹刻,又把周芷岩比作盛唐的杜甫,认为他是清代竹刻开创新法的第一人。

    “得了吧,古代留名的不少,难道人人都很有名?”刘思哲嗤之以鼻的说道:“别整这些虚的了,来个实在价,贵了我可不要啊!”

    摊主笑眯眯的说道:“我这可是童叟无欺,怎么可能会贵呢,两千,怎么样,便宜吧?”

    刘思哲闻言心中一喜,不过脸上还是表现的非常惊愕:“什么,两千?随便留个名就能值两千,我又不是傻子,不行,我看五百就差不多了。”

    “兄弟,五百也太低了吧,我……”

    趁着刘思哲和摊主在那砍价的时候,楚琛把摊位上的东西打量了一番,不过没一会,他就在宝觉的指引下,心神被一样东西吸引过去了。

    吸引楚琛注意的,是旁边一个书画摊子上的一个卷轴,要说这个卷轴如果放在显要的位置,那楚琛也并不会在意,不过这个卷轴却被摊主扔在那一堆破烂中间,这就有意思了,难道这老板把真品当仿品卖了?

    想到这里,楚琛就移到了旁边这个书画摊前。

    这个书画摊子的生意看上去冷冷清清的,其实这也正常,实在是鬼市的光线太暗,并不容易验明书画的真伪,用强光手电吧,颜色很可能会失真,当时看的是对的,回家一看却完全不是那回事,到时只能感叹一句,非战之罪!

    摊主是个年轻人,看到生意上门了,连忙笑容满面的说道:“兄弟,不是我吹,我这好东西可不少,喜欢什么尽管挑,而且价钱包你满意。”

    楚琛也没多说什么,朝摊主点了点头,就自顾自的看了起来。不过他并没有先看宝觉有反应的那幅卷轴,那样就显得过于明显了。

    把旁边几幅展开来看了看,楚琛发现都只不过是印刷品,而且还是粗制滥造印刷品,一点艺术美感都没有,不过这也正常,不然这些东西也不会被摊主就这么随随便便的堆在这里了。

    不过这样一来,楚琛对那幅卷轴是更感兴趣了,因为就以其大小来说,这幅作品就很可能是个不小的漏。

    正当楚琛准备拿起那个卷轴时,旁边边已经完成了交易,刘思哲走到他身边,打了个招呼道:“楚哥,我去看看有没有好的毛笔。”

    “行,你去吧!”

    刘思哲离去之后,楚琛就把那幅卷轴拿了起来。

    不过那幅作品刚拿到手中,楚琛就是一惊,他没想到的是,这卷轴居然还是绢本,也就是说光以书画的载体来说,这幅作品的价值就低不到哪去。(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五章 藏宝楼“鬼市”(五)

    “还行,买了一只还算不错的狼毫,对了,你买这么多书画作品干嘛,难道这些都是好东西?”刘思哲看到楚琛抱着这么多卷轴,有些奇怪。

    楚琛呵呵一笑道:“当然不是,其中三个是我问老板讨的搭头。”

    刘思哲闻言眼睛一亮,满脸兴奋的小声问道:“琛哥,不会好东西就是你讨的搭头吧?快给我看看!”

    “你小子到是挺机灵的嘛。”楚琛笑道:“不现在看可不合适,还是等咱们回去再说吧。”

    “那还等什么,走吧!”刘思哲急不可耐的说道。

    楚琛无语道:“你急什么啊,还有益师兄呢!”

    “对对对!我来打下他的电话!”

    不过还没等刘思哲拿出手机,楚琛就说道:“不用打了,师兄已经过来了。”

    益宏国走到跟前,看他喜不自禁的模样,估计是淘到什么好东西了,于是楚琛笑问道:“师兄,是不是收获了什么好东西了?”

    “嘿嘿,算是白捡了一颗珊瑚顶珠。”益宏国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色泽红润,浑圆饱满的珠子来。

    此时楚琛手中拿的东西比较多,只能凑过去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