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鉴宝人生 > 鉴宝人生第126部分阅读

鉴宝人生第126部分阅读

厚和司机是好一阵拉扯和劝解,并保证一定安全,才把夫妻俩给劝了下来。

    接下来,中年男子就把他说得那三件青花瓷从里屋给拿了出来,杜厚也连忙把注意力转到了这三件瓷器的身上。

    中午为了掏出中年男子的话,杜厚就已经劳心劳神了,之后路上又是一阵颠簸,再加上刚才的劝架,此时的杜厚可谓是身心疲惫,他现在就只想早点把东西买回去,好好睡上一觉。

    杜厚尽量仔细的把三件瓷器都看完,有了之前的先入为主,再加上这几件瓷器确实看不出问题,于是他马上就问起了价格,而中年男子直接报了五十万。

    这个价格虽然高于杜厚的预期,不过他现在实在没精力和中年男子折腾了,而且就算是其中一件瓷器的价值,都不止五十万,于是他直接就以最快速度成交,最后又和中年男子简单的交待了几句,就匆匆的回去了。

    第四百六十八章 做客(意外的发现上)

    杜厚苦笑道:“当时我因为太累了,有些事情也没多想,等回家后,看到这只梅瓶的时候,才记起来,这只梅瓶和88年米国的展览会上的那只完全是一个模样,不过后来我仔细研究,这三件元青花我都没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觉得自己是多想了。现在来看,其实当时我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楚琛安慰他道:“杜老,您先别气馁,也许事情并不像你想的那样坏呢!东西对还是不对,咱们还是看过之后再说吧!”

    话虽然这么说,不过楚琛也知道自己说的是宽慰话,因为他刚才已经用宝觉检验过了,这三件元青花确实就是十足的赝品无疑。

    “哎!”杜厚对此也不抱什么希望,不过一想到自己的这三件元青花是赝品,他的内心还是觉得无法接受,于是略微有些希冀的对楚琛他们说道:“那麻烦你们先看看吧!”

    楚琛和吴叔点了点头,就各自拿起各自面前的青花瓷看了起来。

    楚琛手里的是一件青花玉壶春瓶,此件玉壶春瓶造型规整,线条优美,为典型的元代玉壶春瓶的样式,此瓶足端露胎,胎底看上去有些松软,没有明后期瓷胎坚硬,器底有沙眼,而且修底不光滑,并带有火石红色。

    有人认为元代的真品必有火石红,还有一些玩了几年古瓷的人认为,火石红是时间久了、胎老了才会出的,其实这些都是误区。

    产生火石红的因素有两种,一是胎土淘洗不精。含铁量较高。二是烧造时垫烧物与器底产生氧化所形成。事实上,刘老就告诉过楚琛。这些年他观察过好些元青花,在他看过的这些之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元青花的胎底是不见火石红的。

    因此,没有火石红不代表就一定是赝品,而有火石红也不代表一定是真品。就像眼前这只元青花一样。

    虽然这件瓷器上的火石红是伪造的,不过做的实在是太逼真了,楚琛也是因为事先知道这件瓷品是件赝品,才最终用放大镜观察到上面的火石红有些虚浮不自然。

    这点和真品不太明显的不同之处,就算上砖家仔细看过都不一定能识别的出,更别说是普通的古玩爱好者了。

    看过了胎,楚琛又接着看起了釉色,只见器外满施亮青釉。釉色看上去莹润,外壁装饰花草纹,其中有卷草、蕉叶、缠枝牡丹和仰覆变体莲瓣,画工相当的出色。

    青花发色浓重鲜丽呈青翠浓艳,浓厚处有黑色锈斑,俗称“黑疵”,正是使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所特有的发色效果。

    楚琛用手在青花发色较浓的地方抚摸时,青花釉面上呈现凹凸不平之感。这和“苏泥勃青”呈现出的特征也很相像,如果是一般人可能出现觉得这是真品了,但楚琛自己就有元青花的瓷器。因此,细细一摸,就能感到这和真品的不同之处。

    真品的那种凹凸不平的感觉很自然,但这件玩青花,却有一种毛糙的感觉,而且真品的青白釉摸起来有一种糯米感。而眼前这只元青花却没有这种感觉。

    反过来再看发色,这件元青花和真品的发色像到是挺像的,但用手电照上去,却隐约的显出一抹紫色,这也是和真品不相符的地方。

    最后,楚琛又找出了两处和真品的不同的地方,不过这两处地方都是连专家都不一定能看得出来,而且并不太起眼的细节。……

    看到楚琛把手中的瓷器放回桌上,杜厚就有些期待的问道:“小楚,这只玉壶春瓶到底如何?”

    “我不太看好!”楚琛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随后就把他刚才找到的几处地方说了出来。

    要说这些不明显的细节如果只有一处,那还能说是因为特殊的原因造成的,但有这么多处和真品不同的地方,杜厚就算再怎么不信,也只能苦笑着连连摇头了。

    而接下来吴叔那边也给出了相同的答案,他刚才手上的那件也是赝品,随后他同样也说出了几处不同之处,而且这几处地方也同样的都是并不太起眼的细节。

    其实如果是以前,吴叔还真得不太能够确定,但他之前已经仔细观察过他买的那件元青花,两相一对比,“李鬼”就再也就隐藏不了了。

    三件元青花,其中有两件是赝品,剩下一件会是真品的可能性应该是微乎其微了,当然,古玩的真伪可不是光凭猜测就能够确定的,于是接下来,楚琛和吴叔都分别上手观察了一番。

    不过让楚琛有些奇怪的是,吴叔仔细看过之后,却有些迷惑的说道:“真是奇了怪了,这东西我能感觉到老气不足,但就是找不出它有什么地方有问题!小琛,你来看看呢!”

    听吴叔这么说,其他两人就感到非常奇怪,别说楚琛了,就算此时的杜厚都不认为剩下的这件青花瓷会是什么漏网之鱼,毕竟踩“地雷”会买到真品这种事情,比起买彩票中了头奖的机率还要小。

    而且从中年男子老练的作局手段也可以看得出来,他会做出那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事情的机率,也是小的没边了,杜厚根本就不相信会发生那种事情。……

    楚琛连忙上前把那只青花扁瓶拿到了手中,此瓶器呈长方体,唇口,肩部衬有四条活灵活现的花尾螭龙为系。瓷胎和真品的胎一模一样,并且没有火石红,釉为呈现带透明玻璃质感的含青白釉,而且手感细腻,简直和真品完全相同。

    另外,此瓶外壁通体青花绘纹饰,腹部上方绘如意头,下部为一条蛟龙翻腾,龙身呈“s”形,画笔流畅,动态非凡,体现出的工匠高超的技艺。

    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灰,并且青花上浮与釉面紧贴,上浮青花釉面露出浓黑丝及小点,青花纹饰紧贴釉面,微呈凹状,这些表现说明,这件青花瓷用的青料应该是国产料。

    而且这些表现和真正的元青花国产料简直就是一模一样,这让楚琛觉得很是惊奇和疑惑,这明明就是一件赝品,怎么可能和真品一模一样?

    楚琛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又仔细把这只扁瓶的外壁仔细观察了一番,突然间,在放大镜的观察下,他觉得龙头上的青花黑丝组成的是一个他非常熟悉的图案,而且越看越像,这当即就让他大吃了一惊。

    不过光是那个似是而非的图案,并不能就可以确定这只扁瓶是件赝品,于是楚琛又往内壁看去,元青花瓷瓶、罐内壁多不施釉,内壁为砂胎,胎内壁砂眼及内壁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而这只扁瓶的内壁也是如此。

    但有两点不同的是,如果真品,那壁砂胎肯定是略带淡黄|色的,并不像这只扁瓶一样黄|色那么深,而且如果是真品那用强光手电斜看内壁,稀朗砂眼内会闪出星光点,发出亮光,而这只扁瓶虽然也能发出亮光,但那光看起来却和真品是截然两种不同感觉。

    不过这两点还是太过含糊,光凭这并不能够百分之百肯定这就是一件赝品,这让楚琛多少有些皱眉,不过当他转头看到自己刚才鉴定过的那只玉壶春瓶时,突然眼神一亮,随后连忙又把手中的扁瓶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确实和他想的一样。

    “怎么样?”看到楚琛把手中的瓷器放回桌上,吴叔和杜厚就异口同声的问了一句。

    “确实是有问题的……”

    楚琛先是把刚才内壁的两处问题指了出来,而后说道:“想来您二位应该也知道,元青花钴料已绘画使用了700年,因此,无论是进口料还是国产料,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枯、下沉现象。但这只扁瓶却看不出这两种现象,这也正是这件赝品最大的破绽!”

    听了楚琛所言,吴叔拍了拍自己的后脑,有些惭愧的说道:“老眼昏花了,居然连这点都没看出来!”

    杜厚苦笑道:“东西在我手里那么久了,这一点居然也没看出来,我比你更加的老眼昏花!”

    对两位老人自嘲,楚琛也不好说什么,于是他就把刚才让他大吃一愣的那个发现指了出来,说道:“你们用放大镜看看这处地方像什么!”

    “像什么?”

    吴叔和杜厚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当他们用放大镜看了一会之后,脸上就渐渐得露出了疑惑、震惊的神色。

    “嘶!”

    一瞬间,两人不约而同的倒吸了一口凉气,有些惊愕的看着楚琛道:“小琛(小楚),这是火泥?!”

    “我刚才还以为我看错了,不过您二老都这么看,那这件元青花应该就是张火泥的作品,而且我觉得很有可能就是张火泥传人的作品!”

    听了楚琛所言,二老不禁面面相觑起来,此时他俩已经可以肯定这只扁瓶应该就是张火泥的作品,不然其它人有几个能把赝品做的这么逼真?不单单是这只扁瓶,其它两件他们也觉得很有可能是张火泥制作的。

    当然,这个张火泥是本人,还是他的传人,那就只能把瓷子拿去用仪器测试之后才知道了。

    第四百六十九章 做客(意外的发现下)

    既然知道是张火泥的作品,那楚琛肯定是不能放过这个线索,于是转头就问杜厚道:“杜老,不知道您愿不愿意把这只扁瓶拿去检测一下?”

    杜厚想都没想,就一脸严肃的说道:“检测!一定要检测!我自认我的眼力虽然不是太好,但总比普通玩家来的好一点,我都看不出这些是赝品,更别论他们了,如果不早点把这种人铲除,等到赝品泛滥了,必然会引起咱们古玩收藏界的恐慌,那到时行业里的每个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听到杜厚这么说,楚琛和吴叔为杜厚的决定感到高兴之余,脸上也不禁露出了担忧的神色,现在距离发现张火泥的传人已经也好长时间了,但却一点线索都没有,要知道多一天,就多一点发生杜厚刚才所言中的事情的可能。

    不过调查的事情,也不是他们能够插手的了的,楚琛想想就觉得有些无力。

    好在现在又多了一个线索,如果眼前的扁瓶如果真得是张火泥的传人制作的,那杜厚说的那位中年男子很可能和“张火泥”有过或者间接有过接触,说不定到时顺藤摸瓜就可以找到那位主谋。

    想到这里,楚琛连忙说道:“杜老,咱们现在就去检测吧!”

    “小楚,你太急了!”杜厚呵呵一笑道:“现在时间都已经要将近四点了,咱们到检测机构门都要关了,还是等明天再去吧!”

    楚琛闻言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点头道:“行。那咱们明天再去!”

    “哎!”杜厚看着桌上那三件瓷器,不禁叹了一口气。有些黯然的说道:“现在想想,那个中年男子从走进我那朋友的古玩店,这个骗局就开始了,那些瓷片不过是陷阱里的诱饵而已,我还好死不死的自己跳进去。真是老糊涂了!”

    “而且当时我看到中年男子的老婆时就觉得挺奇怪的,那女的实在太年轻了,从外表上看根本和那个中年男子一点都不般配,还有两人吵架时,那女的提到因为中年男子盗墓使得她连孩子都经常看不到的时候,我也感觉她的表情有点假。”

    “不过当时我因为太累了,却没有把这两件事情放在心上,要是当时我多想想。也许就不会踩“地雷”了!”

    杜厚摇了摇头,接着说道:“其实吧,五十万对我来说也算不得什么,最主要我是可惜我的这三件元青花啊!”

    看到杜厚愁眉不展的神色,楚琛也只能安慰了他一番,这种事情他也实在帮不上太大的忙,总不见得让他把自己的元青花转让给杜厚吧,要知道他也喜欢收藏陶瓷的人。可舍不得把他的那件珍贵的元青花转让给别人。

    此时,吴叔突然问道:“对了,杜老。您有没有把您听说的那件土夫子的事情,告诉过您那位开古玩店的朋友?”

    杜厚听到吴叔所问,刚开始还有些不明所以,不过瞬间他就反应了过来,满脸惊讶的说道:“你的意思是说,这件事情我那位朋友也参与其中了?”

    说到这里。他就沉思了起来,过了片刻,他才长吐一口气,有些忿忿的说道:

    “你这么一说,我到是想起来了,那件事情我确实和他说起过,关键是他对瓷器也很在行,我都只是瞄了一眼,就觉得那些瓷片不对劲,东西是直接摆在他面前的,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是好货色?”

    “而且平常的时候,他就算是瓷片也会好好看过之后再下决定的,怎么可能直接挥手让那人走了!看来下套这事,肯定是有他参与其中了,也许他是主谋也说不定。想我平常对他还真不差,他居然做出这种事情,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说到最后,杜厚情不自禁的仰天长叹了一声。

    楚琛连忙劝解道:“杜老,事情都已经这样了,您就算再伤心也于事无补,其实往好的方面想一想,花五十万看清一个朋友的真面目其实也算不上亏,如果您现在还蒙在鼓里,也许过段时间他会给您带来更大的损失呢?……”

    听了楚琛的劝解,杜厚沉吟了一会说道:“小楚你说的确实有道理,我原本还打算上门去骂他一顿,不过现在想想也没必要了,和这种人置气实在实在不值得,万一气坏了身体,那真是得不偿失了!”

    楚琛微微一笑道:“确实没必要和这种人置气,您老别忘了,他可是很有可能和“张火泥”有来往的,说不定过段时间就深陷囫囵了。”

    “哈哈!对对对!”听到楚琛这么说,杜厚抚掌大笑起来,随后说道:“小楚,你还是接着去挑选我的藏品吧,你看我今天损失了三件青花瓷,也只能从你那只公道杯身上得到一些安慰了,你就可怜可怜我这老头子吧!”

    “行!”

    本来要不是因为杜厚的慷慨,他都已经把公道杯换给杜厚了,因此,楚琛没有一丝犹豫就笑呵呵的答应了下来。……

    因为还有众多的藏品没有欣赏,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接下来,楚琛只是大致的把藏品浏览了一遍,只有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才停下脚步仔细观察。

    就这样,大致又看了三四百件藏品,楚琛总算找到了一件他心里很满意的藏品,一只乾隆年间的山水人物笔筒。

    这只笔筒是用一块碧玉精心雕刻而成,而且个头不小,不论长还是直径都超过了二十三公分。

    碧玉的颜色呈菠菜绿,光下不透,细看里面有自然形成的条纹,里面有黑点,精光内敛,拿在手中盘摸一会,会觉得有一种油润的质感,这正是上好的和田碧玉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

    乾隆朝内的碧玉笔筒、多以高仕人物景致图作题材,这只笔筒也同样如此。

    笔筒外壁采用的是高浮雕技法,只见外壁之上远景群峰耸峙,高入云端。一条石径蜿蜒而下,近处为苍松巨岩,山涧木桥。木桥上一樵夫正负薪前行。绕过山嘴,树荫之下为一方平地,五樵夫正卸担歇息。

    其中一位樵夫可能是喝水之间讲了一件趣事,顿时就让众人忍俊不禁,笑了起来,这四人或矜持微笑,或仰天大笑,有乐得捶拳顿足的,更有笑得干脆就躺在地上的。而远在溪边洗脚的樵夫,对这里的热闹不明就理,那模样好像正在侧耳倾听。

    要说在清朝以前,和田产的大块玉料还是很稀缺的,因此很难见到大器。清乾隆二十五年以后,随着边疆战事的平息,从和田专供皇家御用玉料陡增,源源不断的从丝绸之路运往皇宫,为大型玉摆件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