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鉴宝人生 > 鉴宝人生第152部分阅读

鉴宝人生第152部分阅读

喂猪,表面腐蚀的有些严重,这使得对其价值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品相相对完好的话,这只铜盆的价值可以超过十万,现在嘛,就只有三万左右了。

    当然,三万块钱,对在场的这些村民来说,已经算是一笔非常大的巨款了,农村最讲究财不露白,于是楚琛就把二愣子拉到一旁,随后就把价钱跟他说了一下。

    “什么,三万块!”二愣子一脸不可思议的惊呼道。

    “这二愣子,脑子就是不灵光!”楚琛拍了拍额头,他这么一叫,不就搞得世人皆知了嘛,估计一会大家就都要回去拿猪食盆了。

    事实果然和楚琛想的差不多,听说二愣子的猪食盆居然能值三万块,现场安静了一会之后,马上就了起来。

    “我的娘咧,这么一只猪食盆居然值三万块,孩他娘,你捏我一下呢,我是不是在做梦啊!哎呦,看来确实是真的啊!不过一只猪食盆居然值三万块,这世道是怎么了!”

    “不是世道怎么了,是二愣子傻,居然会用三万块钱的盆子喂猪!”

    “人家再怎么傻,猪食盆都值三万块,你呢!”

    “我……我家猪食盆也许值五万呢,我去把我家的猪食盆拿过来给楚娃子瞧瞧。”

    “对,我也去……”

    ……

    一时间,家里有猪食盆的村民,都纷纷想要回家去把自家猪食盆给楚琛瞧一瞧,基本上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家的猪食盆应该也是件宝贝。

    “各位稍等一下!”

    楚琛连忙大喊了一声,把准备回家的村民都叫住了,随后就把什么是古玩,决定古玩的市场价值的要素,都简单明了的给各位村民介绍了一下。

    楚琛的这番介绍很管用,很快就抑制了现场村民狂热的情绪。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有村民恍然道:“对了,大狗子,我记得你家的猪食盆好像是去年的时候,你用山里的石头凿出来的吧,你居然好意思拿过来给楚娃子瞧?”

    大狗子一脸不好意思,弱弱的说道:“这不是刚才一激动给忘记了嘛!”

    听大狗子这么一说,绝大部分刚才囔囔着要回去拿猪食盆的村民,也都反应了过来,自家的猪食盆肯定是不符合要求的,只有极个别的村民,还准备回去把猪食盆拿过来,准备碰碰运气。

    与此同时,二愣子经过反复询问,终于相信,自己的这只“猪食盆”确实值三万块,顿时欢呼雀跃不已,不过马上他又流起泪来。

    老村长无语道:“我说二愣子,这是喜事,你哭个什么劲啊!”

    二愣子边哭边说道:“我……我要是早知道我家这只盆子能值三万块钱,我妈也不用那么早就走了!”

    老村长张了张嘴,随后拍了拍二愣子的肩膀道:“哎,这都是命啊,谁会知道一只猪食盆会值这么多钱呢!不过事情都已经这样了,你也别哭了,你娘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你结婚生子,现在你也有钱了,还是早点结婚吧,这样你娘在九泉之下,也可以安心了。”

    要说二愣子家确实够不幸的,从小没了爹,好不容易他娘一个人把他拉扯大,又因为一次发高烧,耽误了治疗,虽然好了,但因为后遗症,脑子有些不灵活。

    一个有些傻傻的年轻人,再加上家里又没什么钱,当然不会有人会把女儿嫁给他。就这样,前两年他娘又生了病,要说这病如果在城里也不是治不好,不过医药费就要一两万,这点钱肯定不是二愣子家能够负担的起的。

    最后没办法,只能让赤脚医生配点药拖一下,这样病越拖越重,最后把命给拖没了。

    也算是父母在天之灵保佑吧,自从他娘去世后,二愣子的头脑居然好转了一些,虽然还是有些傻傻愣愣的,不过干干农活之类的事情,他已经能够自己完成了。

    楚琛听了前因后果,心里非常的不好受,为了一两万块钱,居然就把命给丢了,这未免也太残酷了。

    而且这事如果他早一点知道的话,肯定可以帮的到忙,不过每次他回来,也没人跟他提起过二愣娘的事情,再加上他跟二愣家又不太熟悉,这事他根本无从得知。

    其实这也很正常,毕竟是一两万块钱,吕家村根本就没有哪户家庭能够负担的起,以己度人,当然也不会有人跟楚琛说起这件事情。

    第五百五十九章 村中收宝(中)

    楚琛暗自一叹,虽说吕家村将要告别贫穷和落后,今后找准了路子,只要大家能够勤快一点,都可以脱贫致富。但俗话说的好,有什么别有病,对这些没医保的村民来说,病根本生不起。

    “对!医保!”

    楚琛灵光一闪,突然想到自己可以帮吕家村的村民办医保嘛,不过这办医保也必须要讲究一个方法,如果随随便便就给村民办医保,这样很可能会使村民形成不劳而获的心理,而且他也很可能被村民当成是冤大头。

    这种损己又不怎么利人的事情,楚琛肯定是不会做的,他想了想,觉得可以用药材收购公司的名义,来给村民办医保。

    当然,一个村这么多人,很可能有一些人并不愿意种连翘,那也可以采取一些其它的优惠措施,如果还有人不愿意的话,那他也就仁至义尽了。

    正当楚琛在思考方案的时候,二愣子擦了擦眼泪,点头道:“嗯!我明天就去给二丫提亲!”

    老村长没好气的说道:“你个憨货,人家二丫可是他们王家村的村花,就算你现在有钱了,你觉得她家会同意这们亲事吗?”

    二愣子高声说道:“怎么就不同意,我上回见到二丫的时候,她还看了我好长一会呢,她肯定是喜欢上我了!”

    “切!”有一个村民就嗤之以鼻的说道:“人家二丫是近视眼,看人都这样好不好!”

    听说原来是这么回事,许多村民哄地一声笑翻了。

    二愣子倔强的说道:“你怎么就知道二丫就一定不喜欢我,我明天一定要过去提亲!”

    老村长笑着摇了摇头,这二愣子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等他吃了苦头再说吧。

    “楚娃子。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啊?”老村长有些小心翼翼的问道,通过昨天的通车仪式,他已经知道了楚永宁的身份,这当即就让他咋舌不已。

    和先前楚琛想的一样。也正因为如此。老村长对他的态度开始稍稍的发生了改变,虽然楚琛说话办事尽量和气一些。但老村长的态度还是没怎么改变,楚琛无奈之下,也只能接受了这个现实。

    “哦!那咱们开始吧!”

    楚琛回过神来,点了点头。就坐到了一张桌子前。

    接着,老村长让拿了老物件过来的村民排好对,随后村民们一个个地拿着东西放到桌子上,开始让楚琛鉴定起来。

    前文说过,楚琛小时候听说这吕家村是吕布的后代,因为战败了所以才搬迁到了此地。不过昨天从村长口中得知,他们吕家村的村民确实是搬迁过来的。不过根本不是什么吕布的后代,而是明末清初的时候,因为战乱才搬迁到了此地。

    而且老村长还说,他们的祖先以前还做过大官。进士都出过好几位,可以说是名门望族,不过因为在当时得罪了李闯王,为免杀生之祸,也只能收拾了细软,跑到深山老林来避难了,这一避就避到了现在。

    本来楚琛觉得,既然是名门望族那好东西不说没有吧,但也应该不少。

    不过嘛,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从第一位开始,村民拿过来的不是铜钱,就是铜钱,到了第十个居然还是铜钱。

    要说铜钱嘛也有许多品种是非常值钱的,比如吕福全家的“一刀平五千”,不过前十个村民拿过来的,连一枚百元以上的铜钱都没有,全都是非常普通的货色,这让楚琛多少觉得有些失望。

    这种情况,让楚琛不禁有些猜想,这些人不会是因为听说福全哥家的钱币很值钱,所以全都把家里的铜钱给他看吧?

    事实确实和楚琛想的一样,村民们听说吕福全家的钱币卖了大钱,全都把家里的铜钱拿出来给楚琛看看,就算没有吕福全家的值钱,卖个千,或者百,甚至是十,块都好的。

    于是接下来,每一位村民都或多或少的会拿些铜钱给楚琛看看,少则几枚,多则几十上百枚,而且关键是这些铜钱中没有一枚是高级货,这让楚琛很是郁闷。

    看着村民们希冀的眼神,这些铜钱楚琛又忍让他们再带回去,最后也只能让村长帮忙记账,这些铜钱他都照单全收了。

    对于村民来说,楚琛能够收购这些没用的铜钱也让他们感到很高兴,虽然钱不多,少的只有几块钱,但这些钱也可以贴补一下家用,他们也已经很满足了。

    好在现实并没有让楚琛郁闷多久,轮到刚才的那位大狗子时,他把一只看上去有些乌黑色的花盆往桌子上一放,随后笑呵呵的说道:“楚娃子,这只花盆也是我爷爷的爷爷那时就有的,你给看看是不是也像二愣子的猪食盆那么值钱啊?”

    还没等楚琛开口,后面就有村民嗤之以鼻的说道:“我说大狗子,你也不看看,二愣子的猪食盆多少还带点花纹,你这只花盆什么都没有不说,还乌漆抹黑的,居然还想卖三万块,你是想钱想疯了吧?”

    大狗子一脸不爽的说道:“能不能值三万块,又不是你说了算!兴许我这花盆还比二愣子的猪食盆还要值钱呢?”

    “切!”现场响起了一片嘘声,差不多都认为大狗子是痴心妄想。

    大狗子也不去理他们,笑着问楚琛道:“楚娃子,我这只花盆你收不收啊?”

    楚琛看了大狗子一眼,看到他的双手紧紧的握着拳头,看上去好像很紧张的样子,就笑着说道:“你等我先看看再说。”

    “好的!好的!”大狗子连连点头道。

    其实楚琛第一眼看到大狗子拿来的花盆,就知道是一件好东西,等他上手仔细一看,没想到居然还是一只明末时期的紫砂方盆。

    至于为什么紫砂会是乌黑色的,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这正是紫砂中的“乌泥”。

    紫砂中的“乌泥”,实际上是指两个并不相同的品种。一种是用含锰铁量较高的乌泥制胚,烧成后的陶器呈乌黑色。

    另一种是用普通紫泥制胚,采用“捂灰”装烧方法产生黑色的。长期以来,这种“乌泥”紫砂,实际上是那些因受火不均,色泽不一致的次品紫砂,只好利用“捂灰法”补救,再次烧成“乌泥”效果。

    现在紫砂中的“乌泥”实在紫泥中掺入金属氧化物,烧成时易于控制,颜色也很好,但质地不如传统“捂灰”工艺生产的“乌泥”紫砂,缺乏温润感。

    而眼前的这只“乌泥”方盆就是使用的乌泥制胚,此只方盆采用明末典型制式,方中带圆,口沿底足修胎一丝不苟,烧结温度高。泥料细选,颗粒色质均匀手感光滑圆润、舒坦,虽有颗粒但很圆润。

    接下来,楚琛又听了听声音,仔细看了看盆的光泽包浆等特点,发现这只方盆确实就是明末的一只乌泥方盆,此盆看上去淡雅,内敛,稳重,整体效果完全符合明代人的审美,算上一件颇为难得精品。

    楚琛把盆子放回桌上,对着额头已经紧张的冒汗的大狗子说道:“这只花盆我收了。”

    “真得?”大狗子愣了愣神,随后一脸惊喜的问道。

    看到楚琛点了点头,表示确实如此,大狗子不禁兴奋的欢呼了起来。

    看到大狗子这样的表现,现场的村民为他高兴之余,也觉得有些羡慕。

    于是就有人打击道:“我说大狗子,你也不用这么激动吧,这花盆虽然被楚娃子收了,但有没有二愣子的猪食盆值钱还难说呢!”

    前面说过,村民们都喜欢财不露白,而且这么贫穷的地方,一样东西卖上几万几十万的,容易让一些人生出歹念,所以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楚琛就决定,如果东西被他收购了,先在祠堂这里记录一下,钱的话,等回头再单独结算。

    这么做,无疑规避了一些风险,村民们也都很赞同。

    大狗子也不以为意,笑嘻嘻的说道:“就算没那么值钱,再不济也可以买辆自行车吧,一个花盆换辆自行车,值了!”

    大狗子豁达的心态让楚琛呵呵一笑,如果他知道这只方盆比二愣子的铜盆还要值钱的多,不知道他会是什么表情。

    很快,又有六位村民拿出了自己家的东西,除了铜钱之外,其中有四人拿出来的东西只能说是老物件,并不是什么古玩,另外两人,一人拿出了一个民国时期的青花碗,另外一个则是明末时期制作的水注。

    民国时期的青花碗不过几十块钱,而那件水注还可以,不过因为有点破损,所以价值也受到了影响,楚琛估计在两千块钱左右。

    接下来一位村民,楚琛也非常的熟悉,是他一位小时候非常要好的朋友的父亲,此人名叫吕平。

    和吕平打了声招呼,楚琛就问道:“平叔,阿旺现在怎么样了?”

    “嗨!别提了!”吕平叹了口气道:“这臭小子到是每个月都寄信回家,隔三差五的也会给老校长那打个电话,却从来不提回家的事情,这眼看着就已经二十二了,连个对象都不知道有没有,我们都急死了!”

    第五百六十章 村中收宝(下)

    在吕家村,如果二十二岁还没对象,那还真算是大龄青年了,吕平着急也在情理之中。

    楚琛笑着安慰道:“平叔,现在城里人二十五六结婚都算是早的,您也不用太担心了。”

    吕平挥了挥手道:“他算哪门子城里人,你看看强子,再过几年都可以抱孙子了。”

    吕平口中的强子,也是楚琛小时候的玩伴,年纪比楚琛大两岁,不过他十五岁就结了婚,现在儿子都快八岁了,如果也像强子一样十五岁结婚的话,确实要不了几年就可以抱孙子了。

    站在后面的强子有些不乐意了,说道:“我说平叔,我儿子还要用功读书,争取为咱们村出个大学生呢!怎么可能那么早就结婚?”

    旁边就有人起哄道:“强子,我看你得了吧,前几天我还看到你儿子,跟大水的女儿卿卿我我的,我看要不了多久,你还真能抱孙子了!”

    强子闻言气道:“这小兔崽子,我一直跟他说不要早恋,不要早恋,就是不听,看来他屁股又痒了!……”

    大家哈哈一笑,楚琛也觉得有些哭笑不得,八岁的孩子知道什么叫早恋吗?……

    “平叔,这是我的名片,你让阿旺有时间的话给我打个电话!”

    说着,楚琛从口袋里拿出一张自己的名片,递给了吕平。

    “好的!”吕平连忙把手中的东西放到了桌子上,小心翼翼的把楚琛的名片接到了手中,并仔细的收了起来。

    “平叔,您今天拿来的是什么?”楚琛看着桌上用报纸包起来的东西,问道。

    吕平一边把东西拿出来,一边说道:“是祖上传下来的一块磨墨用的那个叫什么来着?”

    “砚台。”楚琛说道。

    “对对对!砚台!”吕平连连点头。

    等到吕平把他说的砚台拿出来时。就有村民笑了出来。

    “我说平叔,你这是砚台吗?明明是一块砖头,好不好!”强子哈哈大笑道。

    “什么砖头,你没看到上面有凹进去的地方嘛。这不是砚台是什么?”吕平没好气的说道。

    “就算是砚台也是一块砖头做的砚台。又能值几个钱?”强子笑嘻嘻的说道。

    “值几个钱又不是你说的!楚娃子,你看看这块砚台怎么样啊?”

    吕平说话时的底气也有些不足。就像强子说的那样,既然砚台是用砖头做的,以他的认识想想,还真觉得值不了几个钱。也许楚琛不收都有可能。

    楚琛笑着回道:“这种砚台确实是用砖头做的,不过是用古城墙的砖头做的,也是古玩。”

    吕平闻言兴奋的问道:“这么说,这东西你会收?”

    “是的!”

    楚琛笑着点了点头,随后把砖砚拿到手中,仔细打量了一番。

    砖砚是指以古砖为材料刻制的砚台。传世的砖砚多为秦砖、汉砖、晋砖。秦汉魏晋砖年代久远,上多有图案文字。构成独特的古朴美和装饰美。

    砖的两侧或背面多有模印,有的是纪年文字,记述?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