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鉴宝人生 > 鉴宝人生第162部分阅读

鉴宝人生第162部分阅读

这样算下来,其实别说十多万了,就算上百万都不嫌多,因此,楚琛才只收了五千块。

    王小山想了想,说道:“五千块是不是太少了,光是直升飞机的费用就要好些钱了吧?”

    楚琛笑道:“这你就别担心了,对我们来说,这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根本不需要付什么费用的。”

    话虽然这么说。楚琛心里已经打算回去之后,就买些东西送给部队,不然老是占便宜,他还真不能心安理得。

    “这……”王小山对此有些迟疑。

    “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楚琛挥了挥手说道:“现在。咱们签个买卖协议。一会咱们就去银行转帐……”

    说到这,他看了看时间:“估计时间来不及了。如果你们有银行卡或者存折的话,我打电话叫人直接给你转帐,你看行不行?”

    “存折我家有的,就直接转帐吧!”

    王小山连忙对他老婆说道:“娟。你去把存折拿过来。”

    “王大爷,你好像带着存折,要不我也让人给你转帐吧?”楚琛说道。

    “行,省的我老头子再去跑一趟了。”王天信笑着从口袋里把存折拿出来。

    趁着王小山的存折还没拿过来,楚琛就从包里拿出协议范本,开始填写,边写边随口问道:“王哥。你家是不是从别的地方搬过来的?”

    王小山微微一愣,问道:“您是怎么知道的?”

    楚琛笑着回道:“主要是因为你们拿过来的这些东西,没有一件是蜀中风格的,所以我猜想。这些东西有可能是你的祖辈搬迁时带过来的。”

    王小山笑道:“楚医生,您还真说对了,我家虽然也姓王,不过祖籍在湘南,我家是一百多年前搬到本地的。”

    “哦!”楚琛点了点头,随后说道:“王哥,冒昧的问一句,除了桌子上的这些东西之外,家里还有没有当时的东西留下来啊?”

    “除了几只箱子,已经没什么东西了。”王小山回道。

    听说还有箱子,楚琛就有些感兴趣,问道:“不知道那几只箱子,我能不能看一下?”

    “行!箱子在我房间里,一只用来放衣服的。”王小山也没多想就答应了下来,随后带着大家来到他的房间。

    看到房间里的三只箱子,刘思哲就有些惊讶的说道:“咦,都是黄花梨的箱子啊!”

    三只箱子,其中两只为长方箱,材质为黄花梨木,从工艺和包浆来看,应该是清初打制的,其表面平素,箱子的边棱全部包镶白铜,看上去坚固实用而不失雅致。

    另外一只箱子,则是状元箱,状元箱是旅行和出门办事携带衣物文具等之用,古人因为想讨个好彩头,所以称其为考状元而外出所用之箱,因此而得名。

    此箱取材于优质黄花梨,四面均雕刻图案,顶面饰喜上眉梢图,两侧分别饰寿桃纹及樱桃纹,正面浅浮雕猴子、鹿、蝴蝶、寿桃、喜鹊等纹饰,寓意吉祥。

    这只状元箱整体包浆细润,雕工精湛,刀法稳健,纹饰精美,从做工来看,应该是明晚期的产物,可谓集收藏、审美、实用价值于一体。

    “确实都是用的黄花梨木。”楚琛点头道。

    此时,王小山也马上明白过来,自已家的这三只箱子应该不一般,连忙有些兴奋的问道:“楚医生,难道这三只箱子也挺值钱?”

    楚琛回道:“这三只箱子都是用黄花梨制作的,这两只大一点的箱子虽然大,不过因为所用的木材质地不是太好,而且表面又是平素无纹,所以只有两万一只,另外这只状元箱虽然小,不过材质好,而且雕工也不错,能值五万。”

    “这三只箱子一共九万,不知道你们打不打算卖?”

    王小山一家微微一愣,紧接着就是一喜,不过因为有了先前遭遇,他们到是没有像刚才那么震惊。

    “卖,卖了!”王小山一脸的惊喜,随后连忙和家人一起,把放在箱子里的衣物都给拿了出来。

    接着,众人一起准备把箱子拿到屋外,走到门口的时候,王小山突然说道:

    “对了,我家还有一个小箱子,不过那只箱子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打开,楚医生,您要不要看一看?”

    听王小山这么说,楚琛神色一动,连忙点头同意。

    王小山走到厅堂,把箱子放下之后,就去家里放杂物的小房间,把那只箱子拿了出来。

    因为常时间不用,箱子表面布满了灰尘,不过楚琛一看就知道,这只箱子就是机关盒。

    “咦,机关盒?”刘思哲有些惊讶,随后问道:“琛哥,这只机关盒是几相的?”

    楚琛稍稍一打量,回道:“应该是一只一相机关盒。”

    “机关盒是什么东西?”段昆有些奇怪的问道。

    “机关盒嘛,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古代的保险箱……”刘思哲有些卖弄的把当初从楚琛口中听来的解释,给大家说了一遍。

    王小山一脸的恍然,随后愁眉苦脸的说道:“可是我家关没有什么口诀留下来啊!”

    楚琛笑道:“这只是一相的机关盒,打开一共要三十六步,没有口诀的话,费点时间还是可以打开的,这事就交给我了,不过时间上可能要久一点。”

    “没关系!”王小山摆了摆手道:“要不这只箱子就卖给您吧!”

    楚琛微微一笑道:“万一箱子里面藏着什么宝贝呢?”

    王小山嘿嘿一笑道:“楚医生,您别说笑了,如果里面有东西,摇一下怎么可能没声音?”

    楚琛当然不能说,里面的东西被一堆棉花给固定住了,哪还会发出什么声音!

    “王哥,这只箱子你真的想卖?”

    “卖了!”王小山肯定的说道。

    “那好吧,这只箱子就算一万吧,你觉得怎么样?”楚琛说道。

    王小山喜道:“行……”

    接下来,签好协议,楚琛就打电话给周文平,帮他们转了帐。

    打过电话,楚琛从门外走了进来:“那边已经转帐了,要不了多久就会到帐,如果你们觉得有疑虑的话,可以等明天咱们一起去银行查询一下。”

    因为楚琛的表现很大气,王天信和王小山都觉得楚琛并不会在这方面弄虚作假,再加上还有协议的约束,所以两人全都表示不用那么麻烦。

    接下来,大家一边聊天,一边看着楚琛破解机关盒,不过虽然这只是一只一相机关盒,但如果不知道正确的步骤,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破解的了的。

    等到下午四点多胡勇买了药回来,楚琛也只是破解了开头的几步而已,想要把盒子打开,还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功夫才行。

    之后,楚琛就放下破解机关盒的工作,把熬药的步骤和火候给王小山一家讲解了一番。等到把药熬好,所有人都喝过之后,时间已经过了五点,此时的天都已经快暗了。

    毕竟是山路,而且路又不好,天黑开车就算胡勇的驾驶技术非常好,多少还是有些危险的,于是王天信提议,让楚琛等人先住在他家里,他家房间多,六个人(段昆和司机)也住的下。

    本来晚上开车就不方便,再加上明天还要去山里寻找那只蜮的遗骸,于是大家商量了一下,就都同意了下来。

    一夜无事,虽然楚琛一晚上大部分时间都在破解那只机关盒,只是睡了几个小时,不过第二天一早,他还是精神抖擞的起了床。

    在王天信家吃过早饭,楚琛就来到王小山家,跟着王小山来到王顺男的房间。

    打过招呼,楚琛就看到王顺男的脸色已经不再像昨天那样白如蜡纸,看起来有了些血色,人的精神也比昨天好多了,另外,他说起话来,也已经不像昨天那样中气不足,看起来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第五百九十七章 做好事的收获(下)

    给王顺男仔细诊断之后,楚琛就微笑的说道:“王大叔,以你现在的恢复程度,只要再喝一个星期的药,就应该可以下床走动了,不过你要记得,三个月内千万不能劳累,不然对身体恢复的影响很大。”

    王顺男并不知道自己今后很可能不能再做重活,不过即使这样,听楚琛说要休息三个月,他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好在昨天儿子说,家里祖传的东西卖了二十一万,不然他真得要为家里的生计而发愁了。

    “谢谢医生,这次要不是您,我这条命可就没了。”王顺男万分感激道。

    楚琛面带笑容的说道:“大叔,别这么客气,对医生来说,救死扶伤也是应该的。对了,大叔,我想问一下,你捡到的那东西,到底是长什么样的?”

    “那东西就跟咱们平常见到的甲鱼差不多啊,难道那东西真会让我生这么重的病?”

    虽然王顺男已经从老婆口中知道了这次自己生病的原因,不过他对此还是觉得有些半信半疑,毕竟那东西看起来只不过是一只甲鱼而已,怎么可能会差点要了他的命呢?

    “王大叔,从你的症状和治疗的效果来看,应该确实就是中的蜮毒,你再好好想想,那东西是不是就只有三只脚?”

    楚琛也知道王顺男有此怀疑也正常,要不是王顺男的症状和中了蜮毒一样,他肯定也同样不会相信世界上居然真的有蜮这种动物。

    王顺男皱着眉头想了一会,才有些惊异的说道:“还真是的,那东西我确实就只看到三只脚,本来我还以为是被鱼啊什么东西给吃掉了,这么说来,那东西难道真的不是甲鱼。而是那个叫什么蜮的东西?”

    听他这么说,楚琛基本已经断定王顺男捡到的确实就是传说中的蜮,于是他又连忙问王顺男那只蜮的遗骸现在的位置。

    “楚医生,山里您也不熟悉。还是让小山带你去吧!”王顺男说道。

    “行。那就麻烦你们了……”

    接下来,楚琛换上了进山的装备。就跟着王小山出发了,本来刘思哲他们也想跟着去,不过他们都是穿的休闲服装,又都穿着皮鞋。而且还没得换,最后也只能怏怏的留了下来。

    其实真要说起来,冬天的山林还真没什么好看的,在加上楚琛今天还准备回去,所以进了山,两人就一直在赶路。这样,经过两个多小时不间断的行进。楚琛和王小山总算来到了王顺男说的那条小溪。

    不过,也许是楚琛运气不好,或是老天不想让蜮重见天日,两人从小溪的下游找到上游。都没发现那只蜮的遗骸。最后,楚琛见时间已经快要过中午了,只能失望的停止了寻找,随后草草的吃过干粮就出发回去了。

    下了山,大家听到没有找到那只蜮的遗骸,多少也有些失望,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看到时间已经过了两点,想到今天还要赶到涪城,于是楚琛等人就告辞离开了……

    坐在车上,刘思哲有些遗憾的说道:“本来以为能够解开千古谜团了,没想到居然没找到,也不那只蜮的遗骸跑到哪去了!”

    楚琛对此也觉得挺失望的,说道:“那条小溪水流很快,而且沿途的走势很平缓,再加上又这么多天过去了,我觉得很可能已经被冲到下游的湖里面去了。”

    “琛哥,要不我叫人帮忙再找找吧?”段昆提议道。

    楚琛心里多少觉得有些不甘心,于是点头道:“那就再找一下吧,不过王小山说下游的那个湖很大,而且还很深,如果真冲到湖里面去了,那就算了。”

    “行,我知道了!”说完,段昆就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

    过了片刻,段昆挂了电话,说道:“他们明天就会过来,我让他们仔细找三天,如果再找不到的话,估计就很难找到了。”

    楚琛点头道:“恩,真找不到也就算了,再说,已经过了这么多天,我想很可能就只剩下一个壳,研究价值估计也没那么大了。”

    刘思哲笑着说道:“其实吧,我觉得还不如研究碧犀,如果把碧犀研究透彻了,那可是能够开发出万能解毒药的,不说对社会的贡献,到时想不发财都难啊!”

    楚琛笑道:“这个主意不错,等我回去后,就把剩下的药液拿去实验室研究……”

    大家说笑了一阵,等过了那段崎岖的山路,楚琛突然想到那只机关盒还没打开,于是就从车子后面拿了出来。

    “琛哥,这只盒子你破解的怎么样了?”刘思哲连忙问道。

    楚琛回道:“还有最后几步了,我估计到涪城的时候,应该就能把盒子打开了……”

    接下来,凭借自己过目不忘的本领,就如同楚琛说的那样,等他们的车子将要到达涪城的时候,机关盒总算被他破解成功了。

    打开盒盖,里面就像楚琛先前“看”到的一样,四周都铺满的棉花,一点缝隙都没留下。

    刘思哲迫不及待的说道:“我说吧,机关盒里面怎么会不放东西,琛哥,快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

    王先功和胡勇也紧盯着楚琛手上的动作,他们同样也都对盒子里面的东西感到非常好奇。

    楚琛拿出一只塑料袋,先是把盒子里压的非常结实的棉花拿出来放到袋中,马上就有一只小巧玲珑的印盒,映入了大家的眼帘。

    印盒不大,高不过8公分左右,盒子应该是彩用明末清初的工艺制作而成,呈圆角四方形,盒身子口,与盖扣合,盖面微抛,子母口均饰凸线。

    楚琛仔细观察过后,发现全盒采用珍贵紫檀精工细作而成,呈现规整庄重之态,沉浑敦厚之感,方正大气。紫檀木色静穆深沉,打磨细致,材质纹理隐约可见,配上铜件装饰固定,尽露清妙淡雅之文人气息,颇为难能可贵。

    看过印盒后,刘思哲就不禁赞叹道:“这只盒子不错啊,要是如果里面有印章的话,我觉得肯定不同凡响。”

    “到底怎么样,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楚琛笑着把盒子打开。

    看到盒子里面的东西,刘思哲就睁大了眼睛说道:“这……这是印玺啊!”

    其实,不光是刘思哲,连楚琛也同样的万分惊讶,之前他虽然用了灵宝眼,但也只是看到印盒而已,并没有深入探究,因为他怕如果盒子里面的东西太过贵重的话,当时他会情不自禁的露出惊讶的情绪。

    而结果也确实让他非常的震惊,居然盒子里面放着的是一方印玺!

    印玺的作用想必大家应该都了解,这方印玺方阔四公分左右,高五公分左右,由和田上等羊脂白玉琢制,玉质温润,玉理精坚,冰洁无瑕,不着一尘。

    其包浆自然亮丽,印钮雕刻一蟠龙,为典型的明初时期的风格,其工艺精湛,细碾精琢,线条遒劲,刚柔相济,可见治玉艺师超凡的技艺。

    楚琛把印玺翻过来,露出了印文,王先功顿时瞠目结舌,惊呼道:“这……这……居然是“大本堂记”,这怎么可能?!”

    王先功口中的“大本堂“是为明初皇子读书之地,如明《皇太子标传》,就提到过大本堂:“洪武元年册为皇太子。……会大本堂成,取古今图籍充其中。后征四方名儒,伴读太子及诸王,分番夜直,间与赋诗,商榷政事。”

    据史料记载,洪武四年正月朱元璋命制玉质印章一枚,赠给当时的皇太子。此玺为蟠龙钮,方阔一寸二分(4),高一寸六分(),印文为“大本堂记”。显然,楚琛手中的印玺和记载当中的一模一样。

    说起来,明确记载明朝制作宝玺是在洪武元年。在这之前,明太祖朱元璋一直想镌制国宝,但苦于找不到满意的材料,因此一直拖而未决。

    这年正月的一天,有一位叫胡浮海的商人向朱元璋进献了一块美玉,说这是他们家的祖传之宝,产于于阗(西域),可以用来制作御宝。

    朱元璋闻讯高兴异常,忙召玉工验看,果然是一块良玉,于是朱元璋便下令用这块玉刻制了一方国宝。洪武二年九月,又制作乘舆六玺。终洪武一朝共有御宝十七方。

    但天有不测风云,正德九年正月,皇宫发生了一起大火,十七宝损毁严重。因此嘉靖十八年二月又进行了补造。根据《明世宗实录》的记载,这次共补造十一枚御宝,其中除四方为洪武十七宝原有之外,其余七方都是新添制的,这样,掌于尚宝司中的御宝共计二十四方,以后再没有改变,成为定制。

    其实,说起来这枚印玺只算是闲章,不过就算这样也已经很了不起了,要知?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