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鉴宝人生 > 鉴宝人生第172部分阅读

鉴宝人生第172部分阅读

的那只黑定,看到并没什么问题,才下了楼。

    今天是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也称“忌针节”。“破五”意味着只要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可过上好日子。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破五”据说是财神生日,商家正式恢复营业。商家给财神过生日,需要摆“三桌半”,就是把四个八仙桌并起来,摆满三个半桌的席,必须先上有甜味的水果。表示财源广进,这样的席有的要摆一天。

    另外,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

    于是楚琛下楼之后,就跟着全家人一起开始打扫卫生,毕竟无论是哪个家庭,都想自己家一年有个好运气嘛。

    按照旧的习惯,今天要吃“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而京城老的习俗,“破五”这天吃饺子的肉馅儿,一定要自己去剁的,菜馅儿也要自己去剁,意思是把不顺的东西都剁没了。

    不过,楚琛今天并不在家吃午饭,因为年初五也是新嫁娘(刚刚嫁入夫家的新娘)归宁的日子。

    所谓归宁,是古时流传下来的礼俗,又可称为做客、返外家,是指夫妻携礼前往女方家里省亲、探访。

    楚琛和吴可虽然还没正式结婚,不过毕竟定了亲,而且双方都已经改了口,再加上吴可还远在国外,楚琛作为准女婿,当然也需要带上礼物,郑重的去吴叔家拜访一下。

    于是打扫完了卫生,吃过了早饭,楚琛就和家人说了一声,拿着大包小包的礼物,驱车前往吴叔家。

    因为楚琛事先打过电话,等他驱车来到吴叔家门口时,就见吴叔和吴婶已经在家门口等着他了。

    双方打过招呼后,楚琛就从车上拎下大包小包的礼物。

    帮忙拎着礼物,吴叔边走边说道:“你这孩子,买这么多东西干嘛,又贵,东西又少,还不如买点稻香村的点心来的实惠!”

    吴婶闻言斥道:“就你话最多,如果小琛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别人看见了会怎么说?”

    “咱们过咱们的,别人怎么说,咱们又不会掉一根毫毛!”吴叔嘀咕道。

    话是这么说,但人要脸树要皮,人毕竟是群居性生物,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楚琛呵呵一笑,就说道:“说起稻香村,昨天可可还跟我说,想要吃妈您亲手做的豆面糕呢!”

    这豆面糕就是咱们常说的驴打滚,是京城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看上去色泽金黄,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吴婶闻言叨唠道:“这丫头,嘴又馋了,上次回来,在家里一天到晚都停不了嘴,也不怕胖!”

    不过她说是这么说,看到吴可回来之后,好像恶死鬼投胎一样,真得很心疼,那几天只要吴可在家吃饭,她都尽量多做几道好吃的。现在想想女儿在英伦又要吃苦,又不免心疼了起来,就说道:

    “这样吧,你过几天不是要去英伦吗,到时走之前我把东西给你。”

    楚琛计划坐这个月二十一号的飞机去英伦,陪吴可三天后,再回来过元宵节,其实他本来是想再多陪吴可几天,不过他还要给老爷子的腿针灸,也只能对吴可表示歉意了。

    不过吴可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况且这种事情她也不可能会发脾气,而且对她来说,楚琛能够去部她几天,她心里也已经很满意了。

    “行,去之前,我过来拿一下……”

    进了屋,楚琛亲切的跟吴奶奶打了招呼,又拿出专门给她配的食疗药膳的配料,告诉她应该怎么吃。

    等楚琛介绍完,吴奶奶就说道:“我说小琛,你说这么多,我也记不住啊!”

    “妈,既然你记不住,刚才干嘛还一直点着头?”吴叔哭笑不得的说道。

    “你这话说的,不点头,难道我还能摇头吗?”吴奶奶撇了撇嘴。

    楚琛笑道:“奶奶,你没记住没关系,我让妈给您做着吃就行了。”

    吴奶奶摇了摇头道:“这东西也怪麻烦的,还是算了吧,我的头痛至从天天都闻了那个蜡烛,现在已经许多了,吃不吃也无所谓了。”

    还没等楚琛开口,吴婶就说道:“妈,小琛是医生,总比您懂的多,您还是听他的安排就行了,反正这东西煮起来也不麻烦,无非是费一点功夫而已。”

    “是啊!”楚琛也说道:“那个香烛虽然有调理身体的功效,不过这东西毕竟不是万能药,虽然能够抑制您的头疼,但还是不能治根的。而我带来的这些,只要您能天天吃一点,半年之后,您的头疼病就能去根了。”

    “这样啊,那我吃吧!”吴奶奶听说是这么回事,就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大家又说了一会春节期间的趣事,说到走亲戚的时候,吴婶就露出一种欲言又止的表情。

    见此情形,楚琛连忙说道:“妈,咱们都是一家人了,您有什么事情尽管说好了。”

    吴叔也说道:“就是嘛,有什么不好说的,你不好意思说,我帮你说。”

    “我才不要你说呢!”吴婶赶忙开口道:“是这样,我老家不是还有一个哥哥在世嘛,前几天,我那侄子打电话过来,说是我的侄孙下个月8号准备结婚了,让我有时间的话,也过去一趟。”

    “本来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就想寄一个红包过去就算了,不过我侄子在电话里说,我哥哥身体有些不太好了,我这一辈就我哥一个亲人了,我只要能走的动,总要过去看他一眼的。”

    楚琛拍了拍手道:“嗨!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到时我开车送您二老去!”

    “我就不去了,到时我妈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吴叔摇了摇头道。

    吴奶奶说道:“这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一个人也会做饭嘛!”

    “这不行!”吴叔夫妇二人全都摇了摇头,表示不同意。

    见此,楚琛就提了个建议:“奶奶,您都这么大年纪了,一个人在家我也不放心,到时您就到我家住几天吧,您看行不行?而且我妈前几天还说想您了呢!”

    “是啊,妈,要不您就到小琛家去住吧,不然我也只能留下来了。”吴叔也劝道。

    吴奶奶想了想,觉得去楚琛家住几天也不错,于是就答应了下来。其实,她之所以答应的这么痛快,也是觉得赵芸琳人不错,而且经过几次接触,她也觉得和赵芸琳谈的来,如果换了一个性格不好的,她可不会想要过去。

    接下来,楚琛和吴叔两人就聊着古玩方面的话题,而吴婶和吴奶奶就去做午饭,没一会,就从厨房飘出了浓郁的菜香,引得楚琛差点流口水。

    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楚琛就迫不及待的坐在他原来坐的座位上,准备开饭。

    “小琛,今天你必须要坐上座!”吴叔笑眯眯的说道。

    第六百三十三章 再遇

    对于吴叔所言,楚琛觉得有些奇怪,问道:“爸,为什么我要坐上座啊?”

    “因为今天是归宁嘛,女婿当然得坐上座了。”吴叔笑着回答道。

    归宁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一般,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方尊长陪饮。新婚夫妇或当日返回,或留住数日,若留住时,则不同宿一室。

    楚琛稍稍一想,便明白是为什么,笑着说道:“爸,今天虽然是广义上归宁的日子,不过我毕竟还没有和可可正式成亲,今天就算了吧!再说,就咱们一家人,又没有其他亲朋好友在场,也没必要这样嘛!”

    吴奶奶也笑道:“就是,归宁可是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今天就算了。”

    吴叔想了想,也觉得是这个理,于是笑了笑也就不再提这事了。

    “奶奶,爸,妈,在这新的一年里,我祝你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给大家倒上酒水和饮料,楚琛就端起酒杯敬起了酒。

    “好好好!”见此,三人都笑得合不拢嘴了,纷纷拿出压岁钱递给了楚琛。

    今天为了款待楚琛,桌上的菜色是琳琅满目,不过楚琛第一个目标,还是吴婶做的糖醋排骨,一边吃,一边还赞不绝口。

    “妈,您做的糖醋排骨比特级大厨做的都好吃,您如果开个饭店,专做这道菜,顾客也能把饭店挤个水泄不通。”

    “那还是算了吧!”

    吴婶摆了摆手,笑道:“如果真得那样,八成我第一天都得累趴下了。到时你想吃也都吃不到喽!”

    “这到也是!”楚琛挠了挠头,嘻嘻一笑道:“为了我的口福,这事还是算了吧……”

    …………

    大年初八,顺星散灯花。

    转眼间。就到了正月初八。初八占谷,顺星节。传说这一天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是长辈给儿孙认星星的时候。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欠。

    早晨。楚琛起床早锻炼的时候,就发现今天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是个难得的好天气,如果以谷日习俗来说,今年无疑是个丰收年,这让楚琛的心情大好。

    因为今天是古玩店开业的日子。吃过了早饭,楚琛就带着觉得无聊的楚雨兰出发前往自己的店铺。

    停好了车子,兄妹俩和顺路接的吴叔一起,有说有笑的走到店门口。发现其他人都已经把店铺打扫干净,鞭炮也放好了,就等着他们前来了。

    大家热情的寒暄了几句,随后楚琛就亲自点燃了鞭炮。

    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楚琛心里祝愿今年更上一个台阶。

    今天是第一天上班的日子,楚琛作为一个想要赏罚分明的老板,新年红包当然还是要给的,于是放过鞭炮后,他就把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发放到了每个人的水上。

    虽然红包并不怎么厚,但大家都觉得,这年月能够遇到这样厚道的老板,也已经是件很幸运的事情了,连忙干劲十足的工作起来。

    新年新气象,也许是楚琛的财运高涨,开业第一天的生意居然出奇的好,古玩这边一上午居然就卖了几件十来万的东西,而翡翠那边的营业额更是高达近七百万,虽然这其中,一副手镯就贡献了近五百万,但大家还是觉得非常的高兴。

    等到快要中午的时候,周文平出去给大家叫快餐,又让饭店做了几样好菜,准备犒劳一下大家,不过他刚走到店门口的时候,一位老人就捧着几只盒子走了进来。

    看到老人的相貌,周文平稍稍愣了愣,因为这人正是小年夜那天,出售瓷枕的那位大爷。

    周文平连忙让店员帮忙叫午餐,他则走到老人面前,微笑着问候道:“大爷,新年好啊!”

    “新年好!”老人点头示意了一下,随后说道:“今天你们店里收古玩的吧?”

    周文平笑道:“当然,只要是好东西,我们店只要开业一天,就会收一天,不过,您老这次总不会要求一定要现金了吧?”

    “为什么不能要现金?”老人问道。

    周文平说道:“很简单啊,如果您这次带来的东西,都像上次那么出色,或者更好的话,那我们店一时还真拿不出这么多现金来。”

    “哎,如果我家的东西件件能有先前那只瓷枕那么好,我也就不用犯愁了。”

    老人神色黯然的说了一句,随后说道:“这次我带来的东西,我也不知道具体能值多少钱,你们看了随便给吧,只要价格不是太离谱就行了。”

    周文平连忙说道:“大爷,请您放心,我们虽然确定也想多赚钱,不过可不会昧着良心开价的。”

    “你们……”老人刚说了两个字,就把剩下的话,给咽了回去,叹道:“哎!算了,就这样吧!”

    周文平也多少明白老人心中的想法,不过这种事情说得再好,也不如做得有说服力,到底怎么样,等到最后,老人就会明白了。于是,他就很客气的把老人请到了会客室。

    楚琛和吴叔看到老人的时候,也微微一愣,连忙站起来请老人入了座,并给老人泡了杯茶。

    简单的聊了几句,楚琛就问道:“老大爷,家里是有什么困难吗?”

    “哎!一言难尽……”说到这里,老人又把话咽了因去,说道:“算了,不说了,你们看看我的东西吧。我只有一点要求,希望你们一会开价的时候高高手,我家里还等着钱拿来救命!”

    看着老人眼中的央求之色,楚琛心里一软,郑重的说道:“大爷,一会我们肯定该什么价,就给您什么价。您放心好了!”

    楚琛做生意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因此,他能够看的出,这老人应该不是故意来博取他的同情心。想要多要些钱。再说了。他毕竟不了解老人家的情况,肯定是不会做吃亏买卖的。就算老人故意这么做,他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楚琛先是拿起最上面一个小盒子,其他人则拿起别的盒子,大家都把盒子打开。拿出里面的东西鉴赏起来。

    楚琛把东西从小盒子里面拿了出来,居然是一个韘(音同“射”),什么是韘?简单的来说,就是扳指。是射手用来扣住弓弦射杀猎物的工具。

    现在清宫剧众多,使得许多人都以为,扳指是清朝才有的,其实不然。早在商代的时候,韘就已经出现,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十分流行使用。

    韘多以皮革或兽骨制作,显贵者亦可用玉雕琢。在春秋时。玉韘仍可实际用以钩弦,但在战国晚期至汉代时就发展成较扁平而不实用的佩饰,叫作韘形珮。

    几千年来,扳指的形制,出现过很多种样式。最为主要的,是坡形扳指也就是韘,和桶形扳指。坡形扳指出现较早,最早还有弦槽,后来取消。在我国,坡形扳指一直使用到明代。国外则还有几个国家至今仍在使用。

    蒙古与清朝,则主要使用桶形扳指,也就是电视剧中经常看到的那种戴在拇指上的扳指。

    楚琛手中的韘选材优质和田籽玉,玉质洁白细腻,仍保持了早期实用韘的形态,留有穿孔。内外侧共阴刻三组饕餮纹,刻工以凸起的线条作为分界线,左右两半饕餮纹对称,雕琢精细。

    从纹饰和雕工来看,楚琛觉得这件玉器制作的年代应该是在元末明初,另外,这件韘和之前老人拿过来的玉枕一样,都是件传世器。

    传世古玉的鉴定是个比较复杂的学问,除了刀工、器型、材质之外,最重要的两点则是“包浆”和“牛毛纹”。

    玉器在相当长的岁月中,经受空气中氮、氧和二氧化碳的“呵护”,以及玉器在人们的摩挲中,常年受人体汗水中的氯化钠、微量尿素及碳酸等无机化合物的侵蚀,其外表逐年产生了蜡样光泽的氧化膜,这就是包浆。

    这种光泽柔和自然,温润光亮。同时,有一些古玉因收藏封存等原因,虽没产生蜡一样的包浆,但温润内含,似有一层皮壳笼罩,这层物质也可以说成是包浆。

    像眼前这件玉器,色泽柔和自然,却看上去又像是有一层皮壳笼罩,这是因为玉器以前经常被人把玩,而最近十几或者几十年,一直束之高阁所引起的自然现象。

    像这样的特征无疑是最难仿制的,一般可以认为是真器了。

    除了包浆外,牛毛纹也是鉴定玉器真伪的一个重要根据。

    一般而言,玉器上的牛毛纹,专指出土古玉表面顺着一个方向、一根一根凹陷下去的蚀纹。这种牛毛纹多是黄|色,也有黑色、红色的,被认为是沿纤维状晶粒界面和解理纹的蚀痕,是长期埋在地下被侵蚀的反映,被认为是软玉类古玉并不多见的有力证据之一。

    不过楚琛手中的这块玉器并没有入过土,不过就算没有入过土,玉器的表面同样也会形成牛毛纹,这种牛毛纹是因为人们长期佩戴盘磨,或者自然风化所引起的。

    眼前这件玉器表面的牛毛纹,显然是由于长期佩戴盘磨所致,而且特征非常的明显,楚琛用放大镜一眼就能看出这牛毛纹的真伪。

    不论是包浆还是牛毛纹,都可以证明,这个韘确实是件真品。

    这种没有入过土,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