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鉴宝人生 > 鉴宝人生第194部分阅读

鉴宝人生第194部分阅读

琛的家庭背景,朱大富就笑道:“你们啊就别猜了,小琛的爷爷是楚老。”

    “老朱,你说的是……楚正荣,楚老?”乔庆泰目瞪口呆是问道。

    其他人的表情和乔庆泰都差不多,他们知道楚琛家人的地位应该很高,但高到这个地步,肯定是万万想不到的。

    “是的!”朱大富笑着说道:“好了,这事咱们就别说了,而且小琛喜欢低调,以后你们就当没这回事就行了。”

    楚琛点头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身为事主的他,在这方面也不好多说什么,不然多少有一点装样的嫌疑。

    虽然朱大富这样说,而且楚琛平常表现的也是彬彬有礼,但大家得知了这事,心里多少有些异样的感觉。

    “行了,这时间也不早了,咱们还是早点回去吧!”朱大富笑着说道。

    “好,那咱们去和令老说一声……”

    和楚琛等人告了别,安功士看到有些闷闷不乐的侯茗,笑道:“早知道这样,今天就不带你来了。”

    侯茗气呼呼的说道:“就算不带我来,假的也是假的,又不可能变成真的!”

    “你这丫头,你这么聪明,就猜不到我的意思?”安功士似笑非笑的看着她。

    “哼!”侯茗嘟囔着嘴说道:“老话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反过来也是一样,楚哥哥他这么优秀,我喜欢他又怎么了?”

    “所以我才后悔带你过来啊!”

    安功士语重心长的说道:“小茗,你要知道,咱们这样的家庭,是很难嫁到楚家这种大豪门里面去的,而现在,你更是想都不要想了,他这样的家庭,订了婚只有很小的几率会退婚,更何况,楚琛还说和他女朋友的感情很好,正常情况下,两人之间有变数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侯茗闻言沉默了好一会,才握紧了双拳,大叫道:“今天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啊!”

    …………

    第二天,楚琛等人乘坐早上九点多的飞机,直飞京城,下飞机的时候,胡勇已经开着一辆商务车,在机场等着了。

    径直把孟义先等人带到安排好的酒店,随后,楚琛陪着大家吃了顿午饭,就马不停蹄的把这次的收获先放到店里,又安排了下工作上的事宜,就坐着商务车,前往武城。

    就这样,等一天之后,楚琛从武城回来,还没休息片刻,就来到军医院,看望左山和乐芳夫妇俩。

    楚琛先是和他们打了声招呼,随后问道:“左哥,这段时间还过的惯吗?”

    “谢谢楚少,我们在这里过的很好。”夫妇俩对楚琛表示了感谢。

    随后,左山表情忧愁的说道:“不过,医生也说了,因为治疗的时间太晚,所以现在想要治愈的难度非常大。”

    说到这里,左山的眉头皱的更紧,治疗难度大,先不说治不治的好,就治疗的花费肯定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他非常担心,在楚琛眼中,自己并不值治疗的那些花费。有道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如果真那样的话,他就计无所出了。

    楚琛也明白左山的忧虑为得什么,他说道:“这样吧,治疗方面的事情,我去跟主治医生商量一下,至于费用方面,我来负责就行了,你们就别多想了。”

    左山听楚琛这么说,非常的激动。

    而乐芳则是既高兴又有些忧愁,毕竟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有丈夫和儿子的她?不过,她又担心楚琛给丈夫安排危险的事情,一时间心里多少有些矛盾,但现在的他们来说,除了能够指望楚琛之外,又能怎么办呢?

    随后,双方又闲聊了几句,楚琛就前往医生的办公室了解情况。

    现在的楚琛在这里的名气并不小,因此,乐芳的主治医生并没有因为楚琛年纪小而轻视他。再加上楚琛也并不是浪得虚名,等楚琛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对方惊叹不已的同时,内心也在感叹,楚琛的脑子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长的!

    第七百一十三章 线索

    从左山那边出来后,楚琛和胡勇两人,又来到不远处的吕福全夫妇所在的病房。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吕嫂的伤势已经基本痊愈,再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

    夫妇俩看到楚琛进来,非常高兴,连忙请楚琛和胡勇坐下,并给两人泡了杯茶。

    “嫂子,你的腿现在感觉怎么样了?”楚琛笑着问道。

    “我感觉已经好了,可是医生却还要让我住几天。”吕嫂说的时候有些皱眉,她已经在医院住了好几个月了,因此,心里非常记挂着家里的情况。

    楚琛笑着说道:“嫂子,医生这么说,也是为你好嘛。再说了,再有几天,你就好出院了,都住了这么久,也不急于一时。”

    吕福全虽然也记挂着家里的情况,但他心里还是很赞成楚琛说的话的,说道:

    “琛娃子说的对,咱们毕竟也花了这么多钱治病了,万一还留点什么问题,不是浪费钱嘛!”

    “乌鸦嘴!”吕嫂闻言白了丈夫一眼。

    楚琛呵呵一笑,问道:“福全哥,医生让你们什么时候出院?”

    “大概二十号的样子吧。”吕福全回道。

    “二十号啊!”楚琛说道:“十八号我就要出发去缅甸了,到时估计没时间过来了。”

    吕福全连忙表示道:“没事!没事!我们都这么大人了,出院的事情,我们自己会办的。”

    楚琛点了点头,这种事情只要事先打个招呼就行了,他说道:“到时,我还有一份关于设立奖学金的文件,麻烦你们带给老校长。”

    本来给楚琛带文件就没什么,又是这样的好事,当然更没什么好推辞,吕福全夫妇俩忙不迭的答应了下来。

    闲聊了一会。见天色渐晚,楚琛就和胡勇一起告辞了。

    …………

    第二天是农历二月初二,又叫龙抬头,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

    楚琛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因此。每年这个时候,村里就会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

    不过,现在住在城里。就没这个活动了,甚至于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这个节日,有时楚琛也在想,现在的人们吃穿住行是越来越丰富了,但传统文化却越来越衰落,这到底是文化的进步,还是退步?

    稍稍感慨了一番。吃过早饭后,楚琛就和父母打了声招呼,驱车到吴叔家,带上他一起到自己的店里。

    到了那,楚琛先处理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才走到隔壁看了下装修的进度。

    其实。如果像主店这样装修,隔壁到现在应该能够完工了,但这边是做为招待贵宾的场所,装修方面必须要细致一些,时间上就要长一些。

    转了一圈。又问了负责人几个问题,楚琛才满意的走回主店,照现在这样的进度,再过一个星期,基本已经可以完工,到时通下风,等他从英伦回来,就可以开业了。

    楚琛正走到门口的时候,就看到朱大富等人一起走了过来。

    双方一阵寒暄,乔庆泰就笑着说道:“小楚啊,你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昨天我看了之后,晚上都没睡好觉啊,你看看我,眼睛还红着呢!”

    说着,他还玩笑似的指了指自己的一双眼睛。

    其他人也都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昨天他们看到那么多珍宝的时候,目瞪口呆之余,也是非常的羡慕嫉妒,特别是听到这些东西,差不多都是楚琛捡漏得来的,眼珠子都差点突出来。

    楚琛笑道:“那您老不再睡一会?”

    “这哪成?”乔庆泰连连摇头:“好不容易来趟京城,我怎么能够掉队?”

    楚琛呵呵一笑,问道:“那您几位今天准备做什么?去市场上逛逛还是再看一下我的那些藏品?”

    “不看了,再看我们的眼珠子都快要掉出来了。”孟义先笑着说了句玩笑话。

    安功士也笑着说道:“是啊!老话说的好,看过即拥有,现在这样正好,如果再看的话,我都想明抢了!”

    大家哈哈一阵大笑,随后,朱大富就说道:“我们今天准备去程田看看,你去不去?”

    朱大富说的程田是一个旅馆的名称,一般人只知道京城有个潘家园古玩城,但真正的古董生意人知道京城还有个程田旅馆。

    上世纪九十年代,潘家园生意红火,大批古玩商家每周从南方各省背着淘来的古玩到潘家园来找买家,而程田旅馆便是为这些客商提供住宿的地方。

    后来,客商们“幡然醒悟”,想到,何不在旅馆内就把古玩藏品摆出来,让各玩家、商家都看看各自的“宝贝”。

    于是,一时间,程田旅馆成为了“古玩热地”。就这样,程田旅馆渐渐发展成了古玩商家交友、买卖古玩的专业市场,也由此吸引了大批专业买家前来淘宝。

    程田旅馆那边,楚琛也好久没去了,闻言就欣然答应了下来。随后,他又进店去问了一下吴叔去不去,吴叔也高兴的答应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程田旅馆,因为时间已经过了九点,这里的人流并不少。

    站在旅馆的门口,朱大富就提议道:“咱们这么多人,一起进房间也不方便,要不分开来看吧?”

    “行!”大家全都表示了同意,随后就准备往旅馆内走去。

    “你就和我一起吧!”孟义先看到季浩良径直往里面走,就迅速把他拦了下来。

    “凭什么?”季浩良撇了撇嘴。

    “就凭你家慧珍临走前对我的嘱咐,有本事你就造她的反。”孟义先笑嘻嘻的说道。

    “造反就造反!”季浩良嘀咕了一句,但话虽这么说,真要他付之行动,他肯定是不敢的。

    孟义先嘿嘿一笑,随后就自顾自的往旅馆里面走去,季浩良虽然万分的不愿,但还是只能老老实实的跟着。

    见此情形。楚琛不由暗自一笑,随后也跟着走了进去。

    旅馆内上午八点到十一点,是淘客最多的时间,下午。人就少多了。至于来这边的客人,则多是京城里的古玩爱好者,也有开店的和串货的贩子们。

    正因为如此,这里的内行人士就显得比较多,他们买货的时候都有自己独特的原则,很难受卖家的蒙骗,也正因为这样,这里的货,有一眼的一般比较好卖,杂七杂八。或者赝品居多的,基本没多少人光顾。

    当然,古玩这行不可能说没有假货,这里同样假货也不少,所以该注意的时候。还是应该要仔细点才行。

    走进旅馆,楚琛就看到入眼处,很多房间都把房门敞开,迎接着八方来客。

    在程田旅馆,房客们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长期驻扎,以坐商的形式守摊卖货。一种是和老主顾约好时间。来住个一两天,买卖做成就走。

    最后还有一种人是专门来潘家园等地的周末文物、古董市场淘货的,最多住天,离京城近的几乎每周都来,风雨无阻。

    楚琛看到大家都走进房间挑选货物去了,他也选了个房间走了进去。

    这个房间的房主是位三十多岁的男子。他见楚琛进来,只是点头笑了笑,并没有介绍自己的藏品的意思,这也是因为,来这里的人许多都是内行人。货怎么样,他们一看就知道。

    楚琛虽然年轻,但万一也是个内行人,只顾着用好话介绍他的东西,到头来也是徒惹笑话。

    房主摆的东西并不多,就只有七八件瓷器,其中三样还都是斗彩烛台,但正是这三座烛台,就引起了楚琛的兴趣。

    其实,楚琛之所以对斗彩烛台有兴趣,也是因为昨天晚上,他已经用酒精灯把后面几页空白纸张都烘烤了一遍,不出他的意料,那些空白纸张上,确实都记载着东西。

    只是,他看过之后,却多少有些失望,那五张空白纸,只不过是画了六样相关的东西,还写着相关的介绍。除了之前找出藏宝图的那三样之外,其他两页纸,就画着一座斗彩烛台,最后一页纸上,则是画着一个箱子,还有一把钥匙。

    除此之外,纸上就再也没有其它线索了。

    对于这种结果,楚琛多少有些郁闷,他原本以为能够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没想到却是这个,虽说这些图对他来说也有帮助,但实际上和大海捞针也没什么区别,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暗自摇了摇头,楚琛走上前,向房主点头示意了一下,随后就拿起烛台观察了起来。

    烛台这东西,在三国、两晋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是青瓷烛台,且有各种不同造型,三国时有羊形烛台,两晋则盛行狮形烛台。

    到了南朝时期,烛台造型渐趋复杂,其形制特殊的底座呈倒立的莲蓬状,外刻覆莲花饰,上置横条隔板,板上置4个大小相同的竹节状杯,可同时插入数根烛。隋、唐器烛台座刻花精美。

    明代烛台造型丰富,并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其中永乐、宣德时景德镇窑烧制的烛台,器口和台座呈八角形,颈部为圆柱形。明正德时期,烛台有一管状圆柱立于高台盘,清代以后的烛台形制基本承袭此式……

    ps:

    感谢书友“逆水而行”、“小鱼儿62”、“余天”投的月票

    第七百一十四章 会同通宝

    笔记上的烛台为盘口,直腹,圈足。其腹部呈圆柱形,上承敞口盘形,盘内中空为烛座,为插置蜡烛之用,下托高圆足。款识为“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篆书款。

    一般来说,官窑的烛台以粉彩、青花多见,斗彩品种已是少见,而且烛台上的纹饰更是繁复,全器自上而下共分八层装饰纹样,分别为忍冬纹、缠枝莲纹、回纹、如意云纹、覆莲瓣纹等,另外,釉下彩除青花外还有釉里红,使得器物更加瞩目。

    房间里的三座烛台都是一个式样,看上去和笔记上的挺非常相像,不过烛台一般都是一对的,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这三个烛台是真是假了。

    虽然如此,楚琛还是抱着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念头,把三座烛台都看了个遍,不过,让他失望的是,这三座烛台的款识都是“大清雍正年制”,并不是他想要找的东西。

    放下手中的烛台,楚琛又把其他东西打量了一番,发现并没有什么满意的东西,就走了出去。

    接下来,楚琛又逛了几个房间,同样都没有找到笔记中剩下的线索,这种事情他早有意料,并没什么失望的情绪。不过,连一件自己中意的东西都没找到,他也只能暗叹一声运气不好了。

    又进走一个房间,房间里除了房主之外,还有一位客人,而且此人楚琛还认识,正是那位“骨特白”冯正坚。

    此时,冯正坚正紧握着右手,一边正和房主念叨着说辞,想让房主把他看上的东西的价钱降一降。

    房主摇头说道:“这位老板,真是抱歉,八千我已经亏本了,再少我真的没办法!”

    冯正坚一时拿不定主意,但还是紧紧抓着东西不肯放手,看样子他非常在意手里的东西。

    此时。楚琛走了进来,冯正坚眼睛一亮,连忙一脸恭敬的问候道:“楚老师,您今天也过来啦!”

    自从上次被楚琛所折服。再加上后来楚琛在电视上非常抢眼的表现,和论坛那两位参加鉴宝节目的嘉宾的赞赏,无论是市场上偶然遇到楚琛,还是网络上遇到,冯正坚都称呼楚琛为老师。

    楚琛也提过几次,让他不要这么客气,但他依旧还是如此,楚琛也就随他去了。

    房主听到冯正坚对楚琛称呼,一开始还有些微微惊讶,没一会。他就想起来,楚琛是何方神圣,这让他的眼神稍稍显得有些慌乱,心里更是暗道一声“晦气”!

    冯正坚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和楚琛寒暄了几句之后。他就松开右手,笑着请求道:“楚老师,麻烦您能否帮我看看这枚钱币?”

    楚琛到是没想到,已经做了古玩生意好几年的冯正坚,情急之下,居然也会犯这样的忌讳,不过没办法。两人毕竟也算是朋友,对方既然求到他的头上了,他也不能拒绝。

    楚琛把钱币拿到手中,一看才发现,这枚钱币居然是会同通宝。

    会同通宝是是枚小钱,据当初发现的人称。这种铜钱始铸于辽太宗(耶律德光)会同元年,即公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