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鉴宝人生 > 鉴宝人生第218部分阅读

鉴宝人生第218部分阅读

干脆打碎了看看,到底是不是用树脂做的。”

    楚琛连忙说道:“这个……元老,毕竟这盘子的材质只是我一家之言,要不你再考虑一下?”

    元弘建挥了挥手道:“不用了,既然就算不是树脂,但盘子上的山水画总改变不了吧……”

    见元弘建执意如此,再加上这只盘子确实不是什么值钱玩意,楚琛就让人拿了把小锤过来。

    元弘建把盘子砸开一看,发现确实和楚琛说的一般,这只盘子就是用树脂制作的。

    楚琛拿起一块盘子的碎片,打量了一番后,说道:“这树脂里面应该还掺杂着金属粉,重量就和瓷器之类的差不多,如果上面的山水画画的正常一些,到也容易让人打了眼。”

    元弘建憨憨一笑道:“楚老师,今后我还是多看少买,没有把握就不买了。”

    吴叔闻言就哈哈一笑道:“老元,不是我说你,你哪次打了眼不是这么说的,我看你就是不长记性!”

    元弘建反驳道:“我也会吸取教训,至少现在买东西,五百块以上的东西,我碰都不会碰。而且,之前楚老师不也说过嘛,玩这一行,一定要多实践。我现在买的东西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就算买了赝品,也只是花点钱买个经验。只要我不像以前那样不懂装懂,总会进步的。”

    元弘建这样的态度,楚琛还是挺赞同的。一般来说,在收藏市场里,最容易被打眼的人有两种,第一种是外国人。

    因为他们不了解我们收藏市场的情况,也不知道行情,他们习惯把国内的市场和国外比,觉得东西便宜,从出发点上来说,他们也不是为了投资,主要是自己的兴趣,花3000块钱买一件民国时期出口转内销的瓷器就觉得很高兴。

    第二种容易打眼的人就是不懂装懂的人。他们往往会学到一点收藏中的术语以及概念,强调文物文献中某一些特征,靠着这些特征和术语概念买东西。他们就不想想,你知道玉器里有“橘皮纹”,那造假者就不明白吗?

    这些收藏者满嘴术语行话,比如,说瓷器内壁没黑点就说“没飞着灰”,听起来好像很懂行,但实际上这些只是概念,是空的。而收藏是实打实的,真正做收藏的人对于一些细节观察得很具体,描述也实在,是不玩这些术语概念的。

    而且,不懂装懂也就罢了,他们买东西的时候,还喜欢自作聪明地侃价。

    楚琛以前见过一位老兄,他看中了一件青花笔筒1,卖家开价1万块,这老兄就开始侃,侃到了30块。楚琛想想都觉得好笑,1万都能侃到30了居然还敢买?有道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卖家又不是傻子,好东西会30块给卖了。

    而这位老兄却觉得自己挺有本事,30块买下了,等到隔壁一看,15块钱还买一送一。

    所以说,想要在古玩这行混的开,千万不能不懂装懂,不然就等着打眼吧!

    说话之间,楚琛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拿出一看,原来是费老的电话,这让他稍稍有些奇怪,难道自己的那张古琴出了什么意外?

    电话里,两人先是寒暄了几句,随后费老就开口道:“小楚啊,和你商量一件事情。”

    “费老,有什么事情您尽管说好了。”

    “是这样,昨天我回去想想,觉得有些考虑不周,我觉得你的这张古琴,还是先去用科学设备检测过之后,我再来修比较好,这样也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你觉得怎么样?”

    “费老,您是专业人士,您觉得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对此没什么意见。至于检测方面,我也就一事不劳二主了,还麻烦您费下心了。”

    “这有什么费心不费心的,我啊,真想天天有这样的古琴让我来检测才好……”(未完待续

    ps:感谢“孤狼望天”、“李小狗”投的月票

    第八百一十章 人选

    费老哈哈一笑,随后说道:“对了!小楚,你现在是在家还是在哪?”

    楚琛回道:“我现在在我的店铺,您老还有什么事情要交待吗?”

    “哦,那我下午到你那去一下吧,既然要检测,那么咱们昨天写了协议还是要重新写一下的。”

    “费老,您别这么麻烦了,我还不相信您吗?”

    “这哪行!有道是亲兄弟,都要明算帐,更何况是这么一张有可能价值连城的古琴,你能放心,我还放心不了呢!”

    “行!”楚琛一口答应了下来:“不过,您老就别过来了,我下午直接去您那就行了。”

    “那好!我就恭候你的大驾了。”费老笑着说道。

    “费老,您这话说的可就让我受宠若惊了……”

    中午,楚琛请吴叔、周文平等人一起去“八珍玉食”饱餐了一顿。

    席间,楚琛把这次欧洲之行的收获简单的说了一番,当大家听说楚琛换回了好些国家一级文物的藏品时,全都惊叹连连,元弘建更是眼馋的差点都流了口水。

    元弘建一脸向往的说道:“楚老师,等您的博物馆开业的时候,一定要通知我一声啊!”

    “那肯定不会忘了您的。”楚琛笑着说道:“有件事情想请各位帮下忙,我的博物馆需要专业人员,而且还必须是本科学历的,如果大家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可以打电话通知我一声。”

    “这事应该不难办吧,楚老师您到学校里招聘一些就行了。”元弘建提议道。

    楚琛摇了摇头:“刚毕业的我也会去招,不过。有经验的专家也不能少,除了我那些藏品要精心保管之外,我还想到时建立一个实验室,专门研究文物的保养工作。”

    周文平皱了皱眉头,说道:“小琛。这种专家一般都被各个博物馆招去了,一时间可不好找啊!”

    楚琛点头道:“是啊,到时不行的话,只能在退休的专家中应聘了。”

    元弘建闻言双眼一亮,连忙说道:“哎!说起退休的专家,我到是有个人选。”

    楚琛有些惊喜的说道:“哦!元老。你快说说……”

    “是这么回事……”

    原来,元弘建的说的那位专家,是他现在的邻居。此人名叫都义乐,年纪并不大,不过才五十二岁而已。至于为什么这点年纪就退了休,也是因为他妻子的缘故。

    都义乐和他的妻子是自由恋爱,不过因为都义乐家的家境好,父亲当官,而且位置还不低。而他的妻子家境比较差,于是当初恋爱的时候,就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不过,都义乐却并没有放弃。更是直接搬到外面去住了,并和他的妻子结了婚。

    就这么,都义乐和父母一时就断了关系。工作也换了地方,因为专业,找了份京城博物馆的工作,日子到也过得还不错。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没多长时间。那场政治风暴就刮到了了都义乐父亲的头上,虽说他当时和父母断了关系。但听到父亲被抓起来了,他心里也非常着急。一直托人想把父亲捞出来再说。

    但在当时那种环境下,都义乐的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最后不但人没捞出来,反而他差点被人拉出去批斗,而且他的妻子还是在此过程中,头部受了伤,以至于四十岁那年,就得了老年痴呆症。

    刚开始,因为都义乐和他们的孩子照顾的好,到也还好,不过前几年的时候,就已经发展到只认识都义乐了。就这样,在妻子走失了一次之后,都义乐就干脆选择病退,在家照顾妻子。

    听到这里,楚琛就说道:“元老,既然这样,您说的那位专家,应该不会到我那边去吧?”

    元弘建叹了口气说道:“如果他妻子还在世,他肯定不会去,不过前一阵子,他的妻子病逝了,而且,他也比较喜欢文物的研究工作,想来应该有可能到你那边去的。”

    此时,吴叔开口道:“小都的专业水平确实不错,应该能够达到你的要求的。”

    “啊!爸,这人您认识啊?”楚琛有些意外的问道。

    吴叔笑着说道:“那当然了,毕竟京城这个圈子就这么大,而且当时我也是在博物馆工作的,只要有些水平的人,大家都听说过。我以前小都还是挺谈的来的。”

    “而且我还听说,小都当年病退的时候,他单位的馆长还一个劲的挽留他,而且还许下了停薪留职的承诺,不过小都家里当时也需要用急,就没答应。如果对方听到小都的近况,想来马上就会去邀请的。”

    楚琛闻言连忙说道:“爸,既然您这么说,那我肯定会尽快过去邀请的。”

    “楚老师,要不我先帮您问一下,您觉得怎么样?”元弘建问道。

    “那就谢谢元老了……”

    吃过了午饭,大家又回店里喝了一会茶,楚琛才起身和大家告辞,驱车前往费老的家中。

    费老住的地方,也是一户四合院,当然,这户四合院就没有楚琛的那么大气了,总面积为四百五十平米,属于标准二进落,院落也非常方正,看起来颇有古韵。

    楚琛把车停在了院门口,正当他下车的时候,就看到远方来了位熟人,故宫的司马院长。

    双方打了声招呼,楚琛就笑着说道:“司马院长,您也来拜访费老?”

    司马院长笑着点了点头:“馆里正好有张古琴要修复,想请费老帮忙看看,正好他也找我有事,就……”

    说到这里,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问道:“楚老板,费老说的那张要检测的古琴,不会就是您的吧?”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是我的!”楚琛摸了摸鼻子,暗自有些苦笑,就凭司马院长的性格,等他看到了自己的古琴,估计今后有的烦了。

    听了楚琛的答复,司马院长精神一振,刚才费老在电话里把那张琴说的很神秘,本来他心里就有些痒痒的,现在听说古琴是楚琛的,更让他万分期待起来。

    于是,他连忙说道:“楚老板,事不宜迟,咱们快进去吧,免得让费老久等了。”

    “行……”

    两人一起走到大门前,刚准备敲门,就听从院里传出了一声怒吼:“你给我滚!”

    话音刚落,楚琛就见大门打了开来,随后一位三十五六的男子,有些狼狈的跑了出来,一溜烟就跑的没影了。

    此情此景,让楚琛和司马院长都有些面面相觑,不过没一会,知道费老家情况的司马院长,就有些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片刻后,费老一脸怒气的走到门口准备关门,见到站在门口的两人时,不禁愣了愣神,随后快步走上前,把两人请进了客厅让他的夫人帮忙泡了杯茶。

    “哎!家门不幸啊!出了这么个孽子!让两位看笑话了。”费老很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司马院长说道:费老您也别动气了,“老话说的好,浪子回头金不换,小喻早晚会改变的。”

    “他会变!老母猪都能上树!”费老冷笑道:“一天到晚就只知道偷我的东西去卖钱,别说我了,就是我老伴说他这么久,都一点没长进,我看他这辈子就是混吃等死了!”

    听到这里,楚琛就明白了,费老的儿子应该也是不学无术的啃老一族,这还真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

    紧接着,费老的脸色又变得难看了起来:“其实,他想啃老到也没什么,我也能供的起,不过他居然还喜欢去娱乐场所,没了钱就回家偷我的东西卖,这次更是准备把我徒弟送给我的生日礼物给卖掉,你们说气人不气人!”

    “哪件礼物?”司马院长问道。

    “诺,就是这条紫油梨对眼手串!”说着,费老把口袋里的一条手串拿了出来。

    虽然海南出产的黄花梨被统称为海黄,但也是有分类的,最基本的就是海南西部的油梨和海南东部的糠梨,这一点绝大多数玩木头的朋友都知道。

    不过在油梨当中,还有一种被称作紫油梨的品种,这就很少有人清楚了,特别是很多刚刚接触海黄的朋友们,更是一头雾水。

    其实紫油梨也是油梨的一种,只不过紫油梨的木料在经过打磨后,在光线照射下可以显现出明显的泛紫色,这就是紫油梨之名的由来,而且通常紫油梨密度会很大、数量也非常稀少。

    而对眼,则指的是对称的海黄鬼眼。一条品相极佳的海黄手串,是每个爱木之人的心头好。什么样才算是极品海黄手串?相信懂行的人一定会脱口而出“对眼”。

    很多钟情海黄手串的玩友都有“对眼控”,看见对眼珠子,特别是那种颗颗对眼的海黄手串就抑制不住的各种崇拜、倾倒。与此相应的,海黄对眼手串的行情也基本都是天价,包括新料甚至夹白皮的料子,只要做成对眼,也立刻身价十倍。很多对眼控玩友眼中,“对眼”海黄俨然就代表着“极品”海黄。

    不过,事实上,对眼珠子的制作工艺并不神秘,并不困难,但难就难在原料上一木难求……(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一章 费喻

    前文有提过,自然生长的野生海黄一般生长条件比较恶劣,深山僻壤,水旱交替,风雨摧折,所以枝干大多蜿蜒扭曲,很少有形状规整的直通通的干料和枝料,而树心不直是很难做出一整串花纹规整划一的对眼海黄珠子。

    另外,野生海黄有“十木九空”之说,大部分的海黄树心都有心裂或者干脆是空心的。这种情况下,找到适合做对眼珠子的原料就更加困难了,就算是做出来的海黄对眼手串,树眼中心或者对眼之间有心裂也是很普遍的现象。

    所以,一串颗颗对眼,整齐划一,无裂无补的海黄对眼珠子确实是十分难得,价格昂贵也是物有所值的。

    野生的海黄对眼,就已经非常难找了,更何况是是海黄中非常稀少的紫油梨,因此,费老这对手串虽然是新做的,但如此整齐划一海黄紫油梨对眼,确实非常难得,价值也颇为不菲。

    等楚琛和司马院长鉴赏过自己的手串后,费老就有些忿忿的的说道:“其实这条手串值多少钱到不是关键,但它是我徒弟送我的生日礼物,他偷去卖了,如果让我徒弟知道了,你们说我的脸往哪搁?”

    此时,费老夫人端着茶水走了进来,说道:“好啦,在客人面前唠叨个没完没了,也不想想,子不教父之过,儿子成这个德性,还不是你在他小时候溺爱他造成的?”

    费老反驳道:“我怎么就溺爱他了?”

    “你不溺爱?”费老夫人冷笑道:“别的不说,就说小喻小时候喜欢吃冰糖葫芦,有一次,他半夜吵着要吃没买到。结果隔天你就去求人学了制作冰糖葫芦的手艺,你说说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听老婆翻出了陈年往事,费老也不禁老脸一红,尴尬的说道:“有道是多个技能多条路,多学个技能总没什么坏处吧!”

    楚琛和司马院长听见这话。全都暗笑不已。

    费老夫人嗤笑道:“好!这事咱们就不说了,不过刚才小喻明明拿了两条手串,你怎么就抢下了一条?我之前看,那两条手串好像差不多吧!”

    “这你就不懂了!”费老呵呵一笑道:“那条手串看着像是和我手中的一条一样,其实是越黄高油紫料,根本不值什么钱。”

    越黄高油紫料。含油不低于海黄油梨,黑色纹理,楚琛以前看到不少买家买到这种料以为捡到了海黄油梨,高兴异常,却不知道这其实是越黄。价值根本不高。

    其实这种料子还是很好区分的,越黄高油紫料的杆料棕眼较大,根料、靠近根部的料却棕眼细小,外观看上去优于很多海黄油梨。这种料紫红带褐,偏于紫红,纹线黑中明显的紫红。而海黄油梨褐红带紫,偏于褐色,黑纹比较纯净。黑纹与黄地相间。

    费老夫人闻言有些讶异,问道:“这条手串,难不成是你故意放的?”

    “你说呢!”费老略显得意的说道:“今天他一回来我就知道准没什么好事,就故意把手串拿出来。省得他惦记着我的其它东西。”

    “那你干嘛还拿一条不值钱的手串放在一起?”费老夫人接着问道。

    费老嘿嘿冷笑道:“我告诉你,不但是这次,下次他回来,我就拿几件高仿品摆着,看他怎么办。”

    其实费老想出这种办法的用意,楚琛和司马院长都明白。无非是想让儿子吃了亏,能主动学习一些鉴定知识。不过效果怎么样,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