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鉴宝人生 > 鉴宝人生第225部分阅读

鉴宝人生第225部分阅读

,右看看,最后才张口结舌的问道:

    “您……您不会就是《收藏天下》里面的楚老师吧?”

    楚琛笑着点了点头:“我确实做过几次《收藏天下》节目的嘉宾。”

    “哎哟喂!”齐保福双手猛的一拍,脸上布满了惊喜之色,激动的说道:“楚老师,您虽然只是上了几次节目,不过我们一起的藏友,都对您的水平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如果知道我能和老师您面对面的交流,一定会羡慕死的!”

    “齐先生,您过奖了!”楚琛客气的回道。

    “老师您可都是真本事,怎么会过奖呢!”

    齐保福连连摆手,随后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楚老师,您……您能否帮我签个名啊!”

    楚琛对这样明星般的待遇,也感到有些新奇,笑着点头道:“可以,不过您想让我签哪?”

    见楚琛答应,齐保福激动的双手都有些打颤,那模样,就像是电视里看到的追星的粉丝一般,随后他连忙把笔交到楚琛手中,却在紧张之下,左翻右找都没找到用来签字的本子,干脆就让楚琛签在他的衣服上。(未完待续)

    ps:感谢“爱摸on”、“g-gw”、“看闲书人”投的月票

    第八百三十七章 不靠谱的齐保福

    见此情形,齐保林也很是无语,于是从口袋里拿出一笔小笔记本来,递给楚琛,说道:“楚少,您还是签在这上面吧!”

    齐保福多少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些幼稚,对此当然不可能反对。另一边,楚琛也欣然地在笔记本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谢谢楚老师,咱们进去吧!”齐保福万分欣喜的看了看笔记本上的签名,随后小心的收好,就连忙满脸堆笑的向大家做了个请势。

    一行人跟着齐保福来到了一个包间,没想到,里面已经坐着一位将近五十岁的中年男子。

    这让齐保林很是无语,本来今天这顿饭,主要就是为了当初的事情,向楚琛道个歉,这种饭局,当然是人越少越好,现在多了一个堂哥虽然有些不便,但到底也是自家人,没想到现在又多了一个不熟悉的外人,这算什么事?

    “明知道这家伙在家里是有名的不靠谱,自己刚才居然还会答应,真是活该!”

    齐保林暗骂了自己一句,现在这种情况,也不方便在到别的地方去了,只能期望一会能让楚琛吃的开心。

    其实不光是齐保林觉得别扭,还先在包间里坐着的那人,对楚琛他们的前来,也很意外。不过,在得知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做过《收藏天下》的嘉宾的楚琛时,他的脸上也露出了惊喜之色,对楚琛的到来也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虽说齐保福这人有些不靠谱,鉴定古玩的眼力也不怎么样,不过他为人比较热情,再加上喜欢交朋友。在京城和周边地区的藏友还不少,而且他有好几个朋友,还是楚琛熟悉的专家。

    通过齐保福的介绍,楚琛得知眼前这位中年男子,也是齐保福在武城的藏友。名叫曹敬德,齐保福之前买的那只青花罐,正是他鉴定出来是赝品的。

    曹敬德和齐保福都是酷爱古玩之人,现在好不容易遇到楚琛,话题当然不离古玩,好在包括齐保林在内的这几位办案人员。因为工作的关系,也都恶补了一些古玩知识,在聊起古玩话题的时候,也能插上几句嘴,席间的气氛到是挺热烈的。

    酒过三巡。齐保福看了看曹敬德,随后就笑容可掬的对楚琛说道:“楚老师,今天好不容易遇到您,我这有件瓷器,不知道能不能向您请教一二?”

    “请教不敢当,咱们共同学习!”楚琛谦虚的说道。

    “楚老师,您太客气了……”

    齐保福呵呵一笑,随后从放在墙角柜子里的包中。拿出了一个不小的锦盒。他把锦盒放到楚琛眼前,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只不小的荸荠瓶。

    “楚老师。这是我先前去古玩店看中的一只瓶子,觉得价钱不贵,就买下来了,麻烦您帮忙点评一下。”

    楚琛并没有先看东西,而是先看向了曹敬德,对方呵呵一笑道:“刚才我只是帮老齐看了看他刚买的青花罐。结果他直接抱着东西就走了,这只瓶子我还没看。楚老师。您先看好了。”

    楚琛爽快的点了点头,随后就把荸荠瓶拿到手中。观察了起来。

    荸荠瓶为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状如荸荠而名。此瓶高有近厘米,端庄厚重,通体以粉彩为饰,口沿及胫部分别饰如意云纹和变形莲瓣纹一周,自颈部向下至腹部满绘云蝠纹,红蝠于五色祥云间飞舞,形态各异,构图繁密,寓意洪福齐天。

    另外,瓶底施白釉,矾红书“慎德堂制”四字楷书款。

    “慎德堂”为圆明园内的一组建筑,它位于圆明园九洲清晏的西面,修建于道光十年,次年落成,是道光皇帝在圆明园内的一处生活行宫,晚年主要生活在此。其也是光绪官窑瓷器的一个堂名款。

    楚琛把瓶子打量了一遍,心中就对瓶子的真伪有了判断,随后就对曹敬德做了个请势。

    此时,齐保福迫不及待的问道:“楚老师,您觉得这只粉彩荸荠瓶怎么样?”

    楚琛并没有直接回答,先是问道:“林先生,不知道您当初为什么会想到买这只瓶子?”

    齐保福脱口而出道:“因为瓶子有蛤蜊光啊!”

    听到这里,曹敬德就抬起头来,说道:“我说老林,你这就有些谬误了吧,我以前看过一本书,上面有介绍,蛤蜊光是由于釉色中一些金属元素,历经近300年左右的岁月,渐渐游离到了瓷面上,因此而形成了‘蛤蜊光’。所以说,只有清康熙、雍正朝以上年纪的瓷器彩色釉面,才有可能出现这种‘蛤蜊光’。”

    楚琛听了曹敬德的解释,当即就明白,曹敬德在瓷器鉴定上的水平也高不到哪去。

    而齐保福更是马上反驳道:“老曹,你这话说的就太绝对了吧,我以前可是在我朋友那的一件嘉庆五彩碗上,看到过蛤蜊光的。况且,你看这只瓶子上的纹饰,如果不是官窑的器物,能表现出这么高的水平吗?”

    “这……”曹敬德看了看手中的瓶子,一时也讲不出所以然来,于是他就把目光投向了楚琛,想听听他的意见。

    看到大家都看向了自己,楚琛就笑着说道:“关于蛤蜊光,林先生有一点到是说对了,在实际收藏过程中,不仅在清中期的嘉庆朝瓷器粉彩釉面上发现过蛤蜊光,就连只有一百多年的同治、光绪年间的一些彩瓷,也有个别出现这种光晕。所以这只瓶子如果是真品,也是有可能出现蛤蜊光的。”

    齐保福听了楚琛的解释,脸上充满了笑意,不过,楚琛却话风一转,说道:

    “但是,这要以东西是真品为前提,至于林先生您这只瓶子嘛,恕我不太看好!”

    “怎么会?!”齐保福一脸的愕然,前后的话语,让他就好像一下子从天堂掉进了地狱一般,顿时感到浑身冰冷。

    此时,齐保林开口说道:“楚少,我这位堂哥往往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具体的原因您直说就行了。”

    对于齐保林的话,齐保福一点都不在意,他现在满脑子都是自己的东西怎么会是赝品的念头,一脸急切的问道:“楚老师,还请您能够说清楚一些。”

    楚琛见他这么说,就直接解释道:“蛤蜊光就是金属光泽,之所以会起金属光泽,就是因为彩料里面含有的金属元素,经过氧化、融合等,逐渐聚集在彩料表面,这也和青铜器的反铜道理基本一样,这些金属离子聚集在表面,就产生了金属光泽,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蛤蜊光。”

    “金属元素的活动和变化,肯定不是短时间就能形成的,但是现在科技发达,大家知道了成因,就好办了,在釉面里面多弄点金属元素就行了,所以大多数仿品都会有蛤蜊光,但是蛤蜊光很死,就在那一块地方。不像真品,许多地方都有不说,而且看上去很自然。”

    听了楚琛的解释,齐保福再看自己的瓶子时,就越看越是别扭,也越看越明白,自己的东西很可能是件赝品。

    不过他还有一件事情觉得很奇怪,就开口问道:“楚老师,那这只瓶子的画工,为什么这么出色啊?难道制作的那人,绘画技艺也特别的高超?”

    楚琛摇了摇头:“当然不是,我刚才也说了,咱们现在的科技这么水平这么高超,又有了电脑,使得许多东西都可以复印了……”

    齐保福听到这里,马上就明白了楚琛的意思,惊道:“楚老师,您的意思是说,我的这只瓶子上的纹饰,是拍了真品的纹饰复印上去的?”

    楚琛点头道:“确实是这样,它的原理就像咱们市面上的彩绘瓷砖差不多。而且你有没有发现,这只瓶子上的纹饰其实有些歪,我猜想可能是当时制作的时候,没有调整好,所以印歪了。”

    曹敬德闻言连忙把瓶子放在桌子上,大家一看果然和楚琛说的一样,瓶子上的纹饰真是歪的。

    这让齐保福愕然之余,一个劲的埋怨自己,看东西不小心一点。

    此时,齐保林语重心长的说道:“我说堂哥,你都玩了这么多年古玩了,哪次买东西之后,不是说是自己不小心导致的?这么多年了,你在这方面打了那么多眼,损失了那么多钱,水平却一点都没涨,我看你既然在古玩方面,没有天赋,就早点收手吧!”

    齐保福闻言有些尴尬,他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一脸坚决的说道:“古玩是我唯一的爱好,哪能说收手就收手啊!而且这几年我的水平也比以前好多了,买东西也不像以前那样不怎么知道讲价,这不都是进步嘛!”

    齐保林很是无语,暗道:“你的进步都是用钱堆起来的,而且进步的比例和花的金钱也不成比例,这种进步有什么意义?”

    虽然这么想,不过齐保林也知道自己这位堂兄对古玩特别的痴迷,而且他也挺会赚钱,不至于因为古玩的亏损,而让他家里的经济受到影响。

    因此,在看到齐保福没有什么悔改的意思后,齐保林也就随他去了。(未完待续)

    ps:祝大家平安夜快乐!

    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太凑巧

    齐保林没有再劝,而齐保福许是这种事情见识多了,马上脸上又恢复了光彩,他对着楚琛竖了竖大拇指,称赞道:“楚老师,您就是厉害,一会功夫就能看出这只瓶子上这么多破绽,要是我有您一半的水平就好了!”

    楚琛谦虚了几句,对于能够看出这只瓶子真伪,一点感觉都没有,实在是这只瓶子作伪的手法太低级了,一般有经验的古玩爱好者都看得出来,实在没什么好得意的。

    紧接着,齐保福就想根据惯例,给楚琛一些辛苦费,不过楚琛一开始并没有同意,他现在帮人看东西,完全是为了兴趣和增加经验,至于说为了钱鉴定,他还真没那个兴趣。

    齐保福见楚琛不同意,却硬要塞给他,最后楚琛没办法,只得收了一百块钱,再多他也不肯要了。

    也许是因为楚琛收费太少有些过意不去,随后齐保福就向旁边的曹敬德耳语了几句,一开始曹敬德还皱了皱眉头,不过片刻后,他的面容就又恢复了平静。

    接着,齐保福就面带笑容的对楚琛说道:“楚老师,我们今天要去乡下掏宅子,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一起去啊?”

    刚才楚琛也注意到了曹敬德的表情,听了齐保福的话语,他也明白过来,估计是曹敬德一开始并不愿意他一同前往,至于道理嘛,也简单,害怕他眼力高把好东西给抢去了。

    不过,说实在的,楚琛现在就想去陪吴可,还真不太想去掏宅子。就婉言拒绝道:“这有些不太方便吧!”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而且楚老师您能一块去的话,我们心里也更有底了,就算麻烦您帮帮我们的忙吧!”

    曹敬德笑着劝说道,他原先确实像楚琛想的那样。怕楚琛一同去,他们只有喝汤的份,不过,他后来马上就想到,楚琛的水平那么高,有了楚琛。他们买东西无疑更稳妥一些,在稳妥和赚钱之间,他还是选择了稳妥。

    其实,曹敬德这么想,多少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算楚琛答应一同前往,他也不可能说,抢曹敬德他们的东西,这点职业道德他还是有的。

    齐保福马上也一阵好劝,那热情程度,让楚琛都有些招架不住,不过他还是没有马上答应,问道:“齐先生。不知道你们今天去哪掏宅子啊?”

    随后,齐保福就笑着说了个地址,楚琛一听还真就巧了。那地方离林大成的村子一里地都不到,于是就笑着答应了下来。

    见楚琛他们商量好了要去掏宅子,再加上大家也都酒足饭饱了,于是齐保林等人就都很识趣的起身告辞,这也正合楚琛他们的心意,于是都愉快的表示下次有机会再聚。

    由于还有马雄林的事情要合作。在分别的时候,楚琛还做了个电话联系的手势。齐保林也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齐保林等人离开后。楚琛他们就驾车前往要去掏宅子的村庄。

    一路无事,到了目的地,曹敬德事先找好的向导就已经在村口等着他们了。

    有道是蛇有蛇道,鼠有鼠道,所谓向导,其实就是像赵学义那样的拉纤人,他们对自己负责的一片地方很熟悉,谁家有什么东西他们都会知道。

    有人想要掏宅子,通知到这样的向导时,他就负责带人去那家买,如果成交,向导会得到不少好处,按照行规,买家卖家都会给他物品的10的费用作为好处费。但一般主要是卖家会给,并不像赵学义那样,买家也会付钱。

    其实,赵学义那样的拉纤人,要比这些不收买家钱的向导,安全一些,道理也简单,你收了钱,那总要办事吧,如果通过你的关系买到了假货,那你多少也得付些责任才行。

    双方一见面,向导就埋怨他们来的太晚,说是已经有人去了那户人家,如果好东西被他们买去了,那也别怨到他的头上。

    古玩买卖,往往是手快有,手慢无,三人听向导这么说,不禁有些面面相觑。

    不过,事已至此,着急也没有用,齐保福就递了根烟给那向导,随后又给他点了烟,笑眯眯的问道:“这位兄弟,不知道你这村里还有没有人家有老东西要卖?”

    向导对齐保福的态度很满意,他美美的吸了一口烟,说道:“你们不知道啊,自从我们隔壁村里有个叫林大成的,卖了一件老物件赚了大钱之后,我们这的老物件就抢手的不得了,而且就算是有,也都放在家里,想找个好主顾卖个好价钱。所以说,想要再找一家真的很难啊!”

    楚琛一听说是这么回事,心里也有些好笑,没想到林大成家的事情,会引起这样的连锁反应。

    齐保福和曹敬德当然不知道,站在他们旁边的楚琛,就是向导说的这件事的主要参与者,此时他们都在为今天的不巧而犯难,到不是说,先去的客人一定会把东西都买走,但怎么着,今天肯定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了。

    齐保福笑着说道:“小兄弟,帮帮忙嘛!到时如果我们有了中意的东西,一定会补你几个点的。”说着,他干脆就把手里刚拆的一包香烟,都塞到了向导的手里。

    因为之前已经谈好了,这次向导也不能从作为买家的楚琛他们拿到提成,现在齐保福这么说,让他不禁有些心动,再加上楚琛他们开的两辆车全都价值不菲的样子。

    于是,那向导沉吟了一会,就说道:“我到是知道有户人家有好东西,不过他家到底卖不卖,那就不是我能决定的了的,而且就算他家同意卖,价钱肯定也不便宜。”

    齐保林闻言连忙说道:“只要东西好,价钱完全好商量!”

    向导点头道:“那行,我带你们先去先前讲好的那家看看,另外那家我先去探探口风,一会我再联系你们。”

    “好的……”

    随后,向导就带着楚琛他们七拐八拐,就拐到一个幽深的巷子里,进了一个老乡的家门。

    等向导离开后,老乡就把门关了起来,那模样,就好像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一样。接着,他就把四人引进了屋,只见屋里已经有了一老一少两个人,他们坐在一张八仙桌前,正在打量着手中的东西,从行为举止来?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