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鉴宝人生 > 鉴宝人生第233部分阅读

鉴宝人生第233部分阅读

让楚琛帮忙鉴定一下才行。

    既然林生福都这么说了,楚琛就笑了笑,说道:“那咱们就开始吧……”

    林生福带来的东西,足足有四五十件。楚琛虽然能够很快的鉴定完,但那实在太过敷衍或者说惊世骇俗,于是,他就叫上吴叔一起帮忙鉴定。

    对此。林生福当然不会说什么,特别是在吴叔还是楚琛老丈人的情况下。

    吴叔精通的是瓷器,因此。楚琛把瓷器方面的器物都交给了吴叔,自己则鉴宝其它类别的器物。

    楚琛首先拿到手的。是一件白玉灵猴把玩件,灵猴呈坐姿。袒胸露肚,神情机敏,一爪挠腮,看上去非常可爱。猴与侯谐音,在我国古代常寓意封侯拜相、马上封侯等美好人生意愿,而林生福也说这东西是别人送给他的。

    在雕工已经属于大师级别的楚琛来看,这件器物雕刻的还算不错,属于熟练工的水平,当然,这是以楚琛苛刻的眼光来看,对普通人来说,这样的雕刻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

    不过,这件把玩件在楚琛眼中,也就只有雕工还算能够入眼,至于材质,他也只能暗自有些苦笑,因为他刚刚说过,林生福请的专家不过看错,但偏偏这件把玩件的材质,还就是不对。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件东西是别人送的,林生福并没有让别的专家鉴定,不然的话,那位专家估计要被林生福骂个狗血淋头了。

    楚琛抬起头来,问道:“林总,这东西是和阗白玉制作的吧?”

    林生福点头道:“是啊!当初还有一张鉴定证书的,不过被我不知道丢哪去了。”

    楚琛摇了摇头:“这个,我只能遗憾的告诉你,这并不是和阗白玉,那张鉴定证书,应该也是假的。”

    “什么?!是假的?!”林生福满脸的不可思议,说道:“可是我之前也给专家看过的啊,他也确认这确实是和阗白玉啊!”

    楚琛说道:“这确实不是和阗白玉,而是和它非常想象的和阗水石。”

    “这……”林生福还是觉得有些不太相信,过了片刻,他才回过神来,说道:

    “楚少,不是我不相信您啊,最主要这东西毕竟是我一个好朋友送我的,而且还有鉴定证书。”

    楚琛呵呵一笑道:“林总,你的心情我理解,不过咱们鉴定嘛,总得有一说一,我总不能昧着良心说假话吧!”

    林生福连连点头道:“对对对!我当然相信您的判断,只是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您别介意啊!”

    楚琛笑道:“林总,你别老记着我的身份,咱们现在是平等对话,你有疑问也是应该的,而且我也不可能说它是水石就是水石,毕竟空口无凭,总要拿出一些证据来才行,你说是不是?”

    “是是是!是我想岔了!”林生福一想也对,楚琛既然说这东西不对,那总会有他的理由,总不能说明明是一件看上去很像是和阗白玉的东西,楚琛偏要标新立异,说它是假的吧?

    “那好,我现在就给你说说和阗水石的情况。”

    楚琛觉得不说出个一二三来,估计林生福心里一直会疙瘩,虽说林生福也不可能拿他怎么样,但他作为一名掌眼师傅,怎么着也得把其中的原由说出来才行,于是就给林生福做了个比较详细的介绍。

    “和田水石的主要成分是石英岩,但它还不全是石英岩。它硬度比长见的矿料石英岩要高的多。但没有油性,而且极摧,特别容易断裂。内部的结构是防暴玻璃打碎后的那种结晶结构,有的还有亮点子。颜色是那中苍白无力的颜色,抛光看上去比较干涩。”

    说到这里,楚琛就让老五去拿了一件真正的和阗白玉器,虽然那件玉器材质并不出色,但两相一对比,还是明显可以看出,林生福的把玩件看起来要干涩一些。

    楚琛接着解释道:“不过,毕竟没有对比的话,看起来差距比较小,而且因为表面像和田玉,所以没有一点经验的藏友新手就因此而上当,尤其是经过加工的成品更有欺骗性。”

    林生福连连点头道:“对!就像我的话,如果不是有对比,而且又有楚少您的介绍,我肯定看不出这东西是用什么水石制作的。不过,除了看起来有些干涩之外,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识别了吗?”

    楚琛回道:“这当然不可能,而且识别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和阗水石因为密度比和和阗底,所以拿手里掂一掂就可以发现,和阗水石的下坠落到手面的时间没有感觉砸到骨头的那种坠感,而和阗玉就有那种砸在手里像砸在骨头上了一样的坠感。”

    “另外,和阗水石在灯光下看里面好像米汤料一样,都是半个子的米。但不黏糊也就是内部不浑浊。这和和阗玉明显不一样……”

    和阗玉和水石都是河道里面出来的一种石头,它们的主要的区分还是重量和内部结构,和阗玉内部是纤维状紧密交织的结构,就是在细腻多干净的和田玉籽料,只要是没加工过的原始料,料的结构一定是纤维交织结构。

    在阳光下,用手遮住料看透或用灯光电筒的光从侧面打入,就可以看到和田玉内部结构的不均匀,有的地方细腻,有的地方粗糙,而且能看出玉石颗粒呈现出纤维交织结构。

    有的和田玉料用透光来看可以发现里面有一些白色的小棉团,都是不均匀分布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不会看这一点,你就不会分辨的出,到底什么才是籽料。

    楚琛把和阗玉和水石的对比,给林生福详细的解释了一遍。

    林生福连连点头,也不知道他到底听没听明白,他笑着向楚琛竖了个拇指,赞道:

    “楚少,您说的就是专业,像我请的那位专家,支支吾吾的说了半天,我屁都没听明白一个,只他说什么真正好的玉,在玻璃上划一道的话,玻璃上会留下印记,但是玉本身不会,当时我还试了,玻璃上真的能够划出痕迹。”

    楚琛闻言笑着说道:“应该说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因为玉石的硬度是六点五,好一些的甚至能达到七。所以你要是真舍得拿玉石去划玻璃,它还真能把玻璃划碎了。”

    “但是有一点你可听明白了,咱说的是玉石能划玻璃,可没说能划玻璃的就是玉石。自然界里面能达到划玻璃这种硬度的石头,可不止玉石一种,说句实在话,很多矿物质都能做到这一点,所以这一点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就像我说的水石,硬度也非常的高,所以你当初也能在玻璃上划出痕迹。不过,这种试验还是少做为妙,毕竟如果是真的,对玉器多少还是有些影响的……”(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一章 又现

    听了楚琛的解释,林生福恍然道:“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就是说用划玻璃的方式来验证玉器,是不可靠的喽?”

    楚琛回道:“确实如此,就像咱们平时用的玻璃刀一样,总不能说,上面的人造金钢石会是玉石吧?”

    “这到也是!”林生福笑着点了点头,再看向自己的玉猴时,眼中就闪过一丝不满之色,也不知道,他是不满把这件玉猴送给他的朋友,还是那位鉴定的专家,或者两者兼有。

    楚琛说道:“林总,我觉得吧,你朋友也有可能被骗了。”

    “怎么说?”林生福连忙问道。

    楚琛回道:“因为和阗水石虽然比较像和阗玉,但它主要成份还是石英岩,所以正规的检测机构是不可能把它鉴定成玉石的。因此,如果你朋友给你的是国家级的鉴定证书,那么证书肯定是假的。”

    林生福仔细回忆了一下,随后笑道:“我记得好张鉴定证书确实是国字号的,看来我那朋友应该也被骗了。我那朋友挺精明的人居然也被骗了,看来买古玩之类的东西,确实应该小心一点!”

    楚琛对此深以为然,现在古玩的升值潜力大,电视上的鉴宝节目也是像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这固然让广大老百姓认识了古玩这个投资渠道,也让一些骗子有了可趁之机,各种骗术也是层出不穷。

    这些年楚琛对于各种骗术也见识了不少,而且好些还是假托“专家”的名义行骗。

    就比如,前年夏天,楚琛跟着周文平去参加一个收藏沙龙活动。现场上来了几位据说是香江来的国际知名的鉴定专家,操着一口浓厚的南方口音,外表看上去也颇有几分学者风范。

    参加活动的十几位藏友与这些专家相谈甚欢,等交流的差不多了,专家就说:“为了与大家交流的时候有的放矢。我们随行也带了几件东西,拿出来与大家切磋一下。”随后,便拿出几件清代的官窑青花瓷器。

    这几件瓷器如果是真品,对在场的收藏人士来说都属于“重器”,平时少有上手的机会,所以大家都很兴奋。有位藏友当场以几十万元的价格买下了其中一件瓷器。

    其实,当时楚琛和周文平对那几件瓷器也非常眼馋,可惜的是他们囊中羞涩,就算想买也买不起。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们都觉得很庆幸。

    原来。那位藏友将瓷器拿给在文博部门工作的朋友看,才发现瓷器的口沿被修补过,东西倒不假,但是价格却要大打折扣。

    其实,这位藏友平时也挺小心的,只是当时见到是外地来的“专家”,特别还是国际知名的“专家”,于是一下子就大意了。

    所以说。想要在古玩市场上别打眼,关键还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能有侥幸心理。也不可感情用事,要保持清醒头脑。

    就说刚才说的事情,楚琛事后想想其中也有很明显的破绽,别的不去说它,就以那位瓷器的价格而言,其实就很值的怀疑。要知道。当时的价格虽然已经算是国内市场价的高位了,但和香江那边的价格一比。至少也要低一两成。

    既然那几位专家是香江那边的,他又何必大老远的把瓷器在这边以低价卖了。难道他们都是舍己为人的好人?

    不过,当时大家都把心思放在了那几件瓷器上,一时都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所以说,买古玩的时候,必须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用句话来概括,就是宁愿错过不可买错。

    随后,楚琛接着鉴定下面的东西。因为东西多,又不能看的太快,这样陆陆续续的鉴定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尾声。

    今天客人不多,周文平和老五也都坐会客室看热闹,一边喝着茶,一边时不时的对一些器物点评一番,到也挺惬意。

    “咦!这是?”

    当林生福从箱子里拿出一件小罐的时候,眼尖的老五顿时表情有些诧异的轻咦了一声,这同时也把大家的目光吸引了过来。

    见此情形,林生福就笑着解释道:“这是我前天从一位朋友那看到的东西,我朋友说是使用国产料的元青花,我见着不错,就想把东西要过来,不过我那朋友不肯,我磨了半天,他才答应让我欣赏几天。我就想让楚少帮我鉴定一下,如果东西是真的,我就不还给他了!”

    楚琛哈哈一笑:“林总,你也不怕他找你拼命。”

    林生福嘻嘻一笑道:“那有什么怕的,这小子从小到大的都没打的过我,就算他找我拼命,也是被我揍的份……”

    楚琛闻言暗自一笑,就林生福这个吨位,他对林生福说的话,表示严重怀疑。

    说笑期间,吴叔他们已经把眼前这只很像是元青花的小罐粗略的看了一遍,不过,周文平和老五则对这件瓷器的真伪有着分歧。

    老五说道:“元青花图案的画法是,笔毫含料饱满,如果说是线绘,就以匀速运笔勾勒线条,如果说是涂绘,就拓抹青料,现出平整匀净的色块。而这件小罐的绘画技巧,就是这样的特征。因此,我觉得是元青花的可能性比较高。”

    周文平反驳道:“我承认你说的元青花的特征,但如果你回忆下老板的元青花,就可以发现这只小罐的画法虽然看上去有着元代的风格,但仔细看,和真正的元青花还是有些差距的……”

    吴叔看着两人争论,就笑着问楚琛道:“小琛,你对这件小罐怎么看?”

    “容我先看看!”楚琛上手观察,随后就笑道:“这不就和您以前收藏的那几件瓷器一样嘛,同样也是磁州窑的作品。

    “磁州窑?”听了楚琛所言,林生福微微一愣,而周文平和老五也显得相当的诧异。

    “对,这就是磁州窑的作品!”

    吴叔微微一笑道:“或许,你们都只是注意磁州窑的白地黑花、黑釉这样的正窑瓷器,但其实磁州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除了正窑之外,还有许多偏窑,而这些偏窑之中,也有青花瓷,而且有些瓷器做的还不错。”

    “就像林总的这件小罐,应该就是磁州窑系北方一个偏窑的产品,属于一种民间窑口的土青花。类似的小罐我也有两个,我一开始也把它们当元青花供养着,当成是宝贝,到后来,听了刘老的指点,我才终于弄明白了。”

    “这种窑口的特点,主要是完全游离于传统纹饰系统之外,有着与元代相类似的图案。譬如最下方有直形或者弯曲的一圈纹饰,类似莲瓣纹。主图案有的是硕大的牡丹花,有的是开光图案。最后面一层有的是单向回曲纹或其它纹饰。”

    “而且因为这类土青花由于不在主流瓷器之内,工匠也是代代相传,产品的纹饰甚至一直到民国期间还保留有宋元风格。这会让一些教条主义和纸上谈兵的人误入迷途……”

    说到这里,吴叔又把这种瓷器其它不同于元青花的地方,都一一指了出来。

    听了吴叔的讲解,林生福就笑着说道:“今天真是涨见识了,等回去后,我就把这东西还给我朋友!”

    大家全都莞尔一笑,不过,正在这时,楚琛的目光却被吴叔已经鉴定过的一件青花山水人物瓶给吸引住了。因为,这只瓶子和他当初从武城那位四爷家买的到的那件青花山水人物瓶,看上去无论是器型,还是山水人物,居然都一样。

    于是,楚琛连忙就走上前,把那只瓶子拿到了手中。

    这时,吴叔开口道:“小琛,你到是有些未卜先知,这只瓶子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应该就是民国时期张火泥的作品。”

    听到“张火泥”三个字,周文平和老五都顾不得讨论那件磁州窑的青花小罐,三两步就走了过来。

    楚琛先是看了看瓶底,果然和先前他买到的那只瓶子一样,底部留的款识,确实是“火泥”两字。

    见此情形,周文平就讶然道:“咦,张火泥居然还有留下自己名号的款,还真是稀奇的。”

    老五点了点头道:“确实比较奇怪,我也是头一次看到。”

    楚琛呵呵一笑道:“这种瓶子我之前在武城的时候,也买到了一件,像这件瓶子一样,除了留下的款识比较吸引人注意之外,并没多少出彩的地方,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制作这对瓶子。”

    刚才一会时间,他已经把这只瓶子看了个底朝天,和之前买到的那只瓶子一样,这只瓶子的内部,也并没有藏着什么东西。不过有一点,他到是注意到了,这只瓶子上的人物的位置和动作,和他买的那只有所不同,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暗示着什么。

    老五开口道:“我觉得张火泥这人的脑子和咱们正常人的不一样,或许他制作这对瓶子,就是觉得好玩而已。”

    这时,林生福问道:“这个,冒昧的问一句,你们说的张火泥到底是何方神圣啊?”

    “他是清末民国时期的一位伪造古瓷的大师……”楚琛把张火泥的事迹,跟森生福简单的介绍了一遍。(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二章 蓝釉白龙罐

    讲到最后,楚琛又想到张火泥的变态心理,当即就觉得这对瓶子很可能就像老五说的那样,是他的玩笑之作。

    至于说,张火泥为什么在青花瓶上面留下和藏宝图所在地差不多的图案,也有可能是他故意想要诱导发现藏宝图的人的判断。这对把一张完整藏宝图的线索都设置了重重阻碍的他来说,完全是有可能的。

    得知了张火泥的为人,林生福就一脸震惊的问道:“楚少,您的意思是说,张火泥的制作的高仿瓷,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而且他在今天还有传人?这种事情我以前怎么从来都没听说过呢?”

    楚琛点头道:“是的,不?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