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紫星仙奇缘 > 紫星仙奇缘第10部分阅读

紫星仙奇缘第10部分阅读

    那么快。我琢磨着,在王爷跟前,肯定另有得力的人。解救表侄李玄的功劳不是我的。”

    “那会是谁呢?”鲜夫人说着把针往额头上磨一磨,毞了两毞。

    “可能是,卢大人的秘密暴露了吧!”鲜知县待了一会,想了想,用手拍打了两下他那光突突的脑门。最后用手托起嘴巴,胳膊放在腿上,瞪起两眼,看着夫人。

    夫人有点惊奇,停下针来,显得很神秘的问:“什么秘密事情暴露了呢?”

    鲜知县见夫人的追问,瞪了一眼:“妇道人家,打听他干什么。”

    鲜夫人心里不服气,掘起了小嘴:“我想知道卢知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吗?”

    鲜知县见夫人生气了,逼的不得不讲:“好罢!你听我慢慢的向你介绍!”

    夫人抬起头来,看了鲜知县一眼,意思是说;何必把别人惹了一肚子气,再来讲呢!

    鲜知县看了看夫人,心想我把她惹气了,还要把她逗笑,否则今晚要凉起来的,于是,咳嗽一声讲:“他的大名叫:‘炉烧鸡’”。

    夫人听了“噗嗤!”一声终于笑了:“胡说八道,这那是个人名呢?”

    鲜知县也笑了:“是啊!连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根本不象个人名。”

    夫人停下手里的针线,静静地听着,好像在等待结果。

    “其实,他的真实姓名叫卢少吉,意思是少年吉祥如意。他自得这个名子并不如意,年青的时候,好多年青人在一起开玩笑。叫来叫去,就叫成了炉烧鸡。”

    夫人终于明白了“嗷!原来如此。”

    鲜知县见夫人听着高兴,心想我今晚还要求她,已多天没见面了。还要下点功夫,使她更高兴,继续讲“炉烧鸡大人,后来当上了知府,他越听这个名子越不好听,你想想卖烧鸡的大人,他听了心里多不舒服。光自己的名子,听着不舒服吧,咳!偏偏儿子又叫个炉烧饼(卢照秉),就这样别人拿他当笑柄:‘嘴里啃着炉烧鸡,手里拿着炉烧饼。这叫吃烧饼,夹烧鸡。’”

    夫人“哈!哈!哈!”的大笑起来,“那他听了不生气吗?”

    “嘿!咋不生气,后来卢知府脑火了,下令!谁再这么叫,就把他关进大牢。没谁再叫他的名子了。时间长了慢慢的就淡忘了。”

    夫人越听越兴奋,一只手已温柔地搭在了鲜知县的肩上:“有意思!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鲜知县紧接着吻一下夫人的脑门:“要问炉烧鸡大人,到底是个什么的人物?他是举人出身,曾是明朝的一位知县,后来李自成拿下归德,驻扎柘县访李玄时,把他从别处弄来,提拔为知府的。当知府半年多,李自成兵败,在湖北通山身亡,大清建国,改朝换代,他表示拥护大清,故继续留任。”

    夫人都起小嘴,特别好看,用手指点了一下,鲜文彬的脑门:“还不是给你一个样吗。”

    鲜知县用胳膊搂起夫人的头,显得很亲热地讲:“夫人!你怎能拿我与大人比呢。不过,炉烧鸡留任知府其政绩也有,不象夫人阴险狡诈,儿子混蛋。他虽然做了清朝的官员,那只是口头拥护,表面赞成。内心反对,卢知府的沉浮很深,心里另有打算。他到底算是哪一类型的人物?算不算是一位民族英雄呢?还是……?”

    夫人的头贴在鲜知县怀里,手里摆弄着他衬衣上的扣子:“他儿子在当地是一霸,夫人娇惯他。至于卢大人的作为你最清楚”。说着她用手在鲜文彬胸前摸来摸去。

    “是的!李自成兵败后,张献忠在四川成都称帝,国号大西,年号大顺,炉烧鸡大人曾前去祝贺,张献忠就委任他为豫东王,将来统一了中国,向北进军作内应。后来张献忠在与清军战斗中负伤身亡。”

    夫人又坐了起来,显得很神秘地小声的讲:“听说他与史可法也有联系。”

    “不错!史可法攻下亳州,前取归德,开封时。炉烧鸡知府与同开封知府表示拥护。并密谋,将来成就大业,就以归德,开封为根椐地,开封为皇宫,归德为宰相府。目前大事还没成功,就以归德为根基,在河南建立坚固的抗清阵地。然后北伐,把满人赶出关外,最后统一中国。上次北京御使大人到开封,开封知府邀请归德府卢大人相陪。就是为了从御使大人口中刺探军情,好报于史可法,商量下一步如何对策?”

    夫人站起来喝了一口水,漱了漱口吐掉:“卢知府的野心还不小啊!弄不好他还想当皇帝的?你可别跟着他瞎混呀!不要让我们为你担心。”

    鲜知县用手掖了掖被子:“不会的!其实卢大人的事情我早就知道,只是不说而已,不是这次他把表侄李玄关进大牢,我还不谈此事呢!”

    夫人又坐上床来:“嗨!不知卢知府把表侄关在哪里了?明天我们探望一下吧?”

    鲜知县掀开被子,意思让夫人赶紧钻进被窝:“听人讲;李玄被知府大人,押进归德府大牢,他并不在大牢监狱里。”

    夫人一边往被窝里钻,一边问:“那在哪里呀?”

    鲜知县着急了:“睡吧!明天再说,好多天没见夫人了,今晚得表示,表示!”说着鲜知县把灯吹灭,把夫人搂到怀里……

    “嗯!”夫人撒娇的:“老都老了,还……”

    “不老!还嫩着呢!”说着他翻过身来,把夫人压在了身下……

    欲知后事

    请看下章

    第三十九章 大战归德

    冬天,大地已经沉睡,一切都那么安静。连续几天的西北风,城墙外的树枝都变成了光膀子,护城河边的野草也由金黄转成灰黄,偶尔有几块烧黑了的,那是玩童放的野火,近日又经过大军的残蹅,已经光光平平的了。

    王爷率领大清军,安营下寨,驻扎在城下,隔不远有一处营房。把归德府围成水桶一般,限卢知府三日内交出国宝“紫”玉玺及“金”文曲星驸马李玄。

    归德府仗着城墙坚固,易守难攻。不管你王爷多么猖狂,纵有千军万马,可攻下归德府谈何容易?双方僵持不下。

    三日已到,逼得王爷不得不对归德府城下令起强烈猛攻,即吩咐传令兵,通知四门全体将士,以鼓号为令,同时从四门起强烈猛攻。

    再看归德府城内,兵强将勇,个个磨拳擦掌,精神抖擞,士气昂扬,日夜守护在城墙,吃、住都在城上坚守岗位,随时随地出击应战来犯之敌。

    卢知府亲自到各城门、各岗位,督促检查,给士兵们鼓劲加油。他深深知道,自己的兵力不是清军的对手,除了有高高地城墙对自己有利以外,兵力上与清军对比,是四比一,即一个府兵要对付四个清兵,不占优势。

    于是他听从“金”文曲星李玄的建议,招集动城内居民,给守卫在城上的士兵,做好后勤保障供应工作,这样就等于在城内增加了兵力。城墙上的士兵有了充足的后勤保障,自然士气大增,勇猛无敌。

    这时王爷让传令兵,再向城头上喊一次话:“归德府听令!王爷命你们速速打开城门,交出国宝“紫”玉玺及“金”驸马李玄,否则按违抗圣旨各杀勿论,大军荡平归德府。”连连喊叫几声未见有任何动静。

    王爷气得脸色青不得不下令:“攻城!”只见传令兵手拿令旗,上下摇动。这时战鼓擂起,只听咚!咚!咚!连声作响,牛角号出:呜!呜!呜!的尖叫声。士兵们听到攻城信号!喊声四起!杀声连天,“冲呀!冲呀!”黑压压人群。如同排山倒海之势,将士们个个十分凶猛、英勇善战,冒着严寒,越过护城河,搭上爬城梯子,往城墙上猛烈强行冲击,梯子刚刚搭上城墙即被掀翻,爬!在梯子上压上多人,让他们掀不动,冲呀!下面将士鼓劲加游……

    再看看归德府城墙上,守护城池的士兵,听到喊杀声,知道敌人已经来攻城了,“来吧!我叫你有来无回,不管来多少,我都叫你丧身于护城河内。”拿起弓箭对着来攻的敌人,嗖!嗖!嗖!万箭齐,不一会地下躺倒黑压压一片。就这样清军连连组织多次进攻,反反复复,一次次都被城上的士兵挡了回来。整整攻了一天一夜,由于城墙太高,工事坚固实在难以攻破。

    双方收兵,各自回营总结经验教训。城上府兵第一天大胜,伤亡又小,卢知府犒劳三军,赏罚分明,将士们欢欣鼓舞庆祝胜利。

    清兵第一天攻城不顺,由于战前有轻敌麻痹大意思想,小小一个归德府城,最多也不过四、五千府兵,怎能敌我长年征战沙场的两万清兵。因此采取四门同时进攻,分散了兵力。

    再加上天气寒冷,在城下逗留时间过长,后勤保障供给不足。还得抽掉一部分人员,做后勤保障供应工作,这样就使攻城的兵力减少,再加上多点分散。虽然组织了几次强烈猛攻,但城上火力太强,造成伤亡过大。

    王爷召集众将领总结了第一天攻城失利的教训,第二天就改变攻城战术,调整作战部署。他把四门兵力调集到一起,集中优势兵力,采取重点突破。从东城门大规模强攻。南门、西门、北门留少数伤残士兵,敲锣打鼓、吹号、呐喊嘘张声势。以分散城上的注意力,使得敌人对四门都不敢放松。这样就分散了敌人的兵力,加强了自己火力。晚间让士兵好好休息,养足精力。第二天早早起床,天不亮把兵力布置好。

    王爷趁着晨雾未曾消散,下令强烈攻城,由于人多势众攻击凶猛,因雾大城上的士兵看不到下边,弓箭失去了威力,只有往下没有目标的乱射,城下的清兵冒着生命危险,英勇顽强,很快突破一道缺口。

    城里卢知府得知清兵已经冲上城头,赶紧调兵遣将,前来支援,由于清兵人多,势不可当。卢知府感到事态严重,这时有人劝他,赶快换上便装,做好撤退逃跑的准备。这时城里开始混乱,喊叫声夹杂着仓惶逃命奔跑声,乱作一团……

    王爷望着城头上的士兵,心中大喜,见很快要拿下归德府。他心里开始准备,盘算一下攻破归德府城后,下一步该如何安排,正在得意……

    突然,背后杀声四起,黑压压的人群如同潮水,蜂拥而来。清军见状个个惊慌失措,在城下地面上的清兵赶紧掉头,迎战突如其来的大军。已经蹬上梯子,在梯子半腰的清兵,看到蜂拥如潮水的援军,吓得掉了下来。

    城头上的府兵见来了援军,一个个来了精神,重整旗鼓。精神抖擞,先把攻城的梯子掀翻,把攻上城头的清兵团团围住,这些清军见没了梯子,失去后援,只有死路一条,有的缴诫投降,有的被杀。城头上的府兵清理了现场,赶紧打开城门,出城追杀清军。

    城下史可法带领五万援军,把清兵围到中间,清兵奋力拼杀。东奔西跑,顾头难顾尾……

    王爷见状赶紧换成士兵服装,混入人群中,有几十个卫兵围护着。带领众清军杀开一条血路,向徐州方向冲杀出逃。一时间清军丢盔卸甲,遍地尸体……

    这时,天空飘起了小雪,雪姑娘提着花蓝观战来了,洒下一朵朵洁白的小雪花,小雪花在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舞着,好像在庆祝胜利……

    王爷好不容易杀出重围,弄的狼狈不堪,衣服也刮破弄烂了,鞋子也跑掉了一只。好不容易逃到了徐州。经清点人马,竟死伤了过半,两万多人马,只剩下八千多人,损失惨重。王爷自己差点被俘,心里想想实在窝气,打了一生的仗,还从来没象这次那么狼狈。

    再说史可法解救归德府取得重大胜利,他十分清楚自己出兵的目的是什么?他要混水摸鱼,趁混乱之际达到目的。他一边让大军追杀清军,一边派上次一起来劫持“金”文曲星李玄的几十位精兵,到南监会客厅把“金”文曲星李玄接走,让他们提前赶回去。并吩咐劫持人的头领,把“金”文曲星李玄直接送往南京,交于南明小朝廷朱由崧。自己再去找卢知府当面会谈。

    卢知府见史可法大军果真来了,他心里十分明白,是为他们二人双方商谈达成的协议而来,看来这一次是要真的兑现了。从心里说他舍不得把“金”文曲星李玄送给史可法。左右为难,关键时刻,他打开第二个锦囊。里面竟是四个字,卢知府拿起锦囊,想了想却是好计、妙计!

    已经提早做好准备,把事情办理的比较完美,但等着史可法计入牢笼。

    史可法来到知府大堂,含蓄一番。卢知府称赞:“史大人果然讲信用,说话算数。我还以为是大人在为下官开玩笑。实不相瞒,你晚到一会,恐怕我们就不会在这里相见了,我衣服都换好了,准备撤出府城,没想到你果真来了。”

    史可法看卢知府不往协议讲,早料到他说话不会算数的,要不是我自己早早吩咐亲随,提前把人接走,还不知他要耍什么花招。但我还是找他要人:“卢大人你我谈好的条件,今天该兑现了吧?”

    “好!我们一起去南监,把“金”文曲星李玄奉送于你。”卢知府痛快地答应了。

    说着两位大人来到了南监。只见牢门大开,“金”文曲星李玄不见了?

    史可法故意讲:“卢大人你怎么说话不算数?我们讲好的条件,达成的协议,帮你解围就把“金”文曲星李玄送给我,我已经帮你解围兑现了协议,为何不给人呢?”

    卢知府显得很惊慌的到处找:“战前还在这里,就一袋烟的功夫,怎么没人了呢?”

    史可法故意把目标往别处扯:“该不会被清军抢去了?卢大人为兄劝告你一句真心话,我救了一时,可救不了你一世,这次清军吃了那么大的亏,肯定不会善甘罢休,他可能要组织大军来剿灭你。请你早做打算。告辞了!”

    说完史可法带领大军回扬州布防,准备迎战清军……

    欲知后事

    请看下章

    第四十章 救夫习武

    归德府大战后的第二天早晨,太阳升起在东南方射出耀眼的金光,像是在大声地欢笑,藐视那层淡雾---王爷的大军不堪一击。

    隆亲王战败,在徐州写好奏章叠起,骑快马连夜起程,直达北京城,面见顺治皇帝准备再调人马,横扫归德城。来到京城已是下午,只好回到王府休息一晚,次日早朝再参见皇上。

    隆亲王来到书房,先脱去盔甲,把帽子挂在衣架上,换上便服,把衣服稍作整理。照了照铜面镜子,用手捋了捋他那根长长的辫子,拍了拍他那光突突的脑门,看到自己的头上比上一次回来又多了几根白,于是自言自语地道:“老了!”

    王爷平时习惯动作,用嘴吹了吹椅子,坐下来稍作休息……

    这时有丫环送来茶水,他要一个人静一会,拿出在徐州写好的奏章,再看一看上边有没有不恰当的用词,想一想该如何向皇上回报战况,思考一下,下一步应该如何进攻归德府,他要拿个初步意见……

    猛抬头,见来了一位青年,只见这位青年长的青秀文雅,五官端正,浓眉大眼,底壳方圆,唇齿相依。头戴青年文冠帽,身穿浅蓝色紫袍,迈着八字步,翩翩走来。走到王爷跟前,一手撩起衣襟,一手逐地,行半跪之礼,口里喊叫一声:“王爷在上,小生这相有礼了。”

    王爷见问直起身来,抬起头来看了一眼,他一边随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一边带着怀疑的目光,上下打量这位既莫生而又面熟,似面熟而又莫生,好象在哪见过,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只好随口应声:“免礼!平身。”于是放下茶杯,低下头来又继续翻起他那几页奏章。

    只见青年,面带笑容,躬身立起,口喊一声:“扎!”站立一旁。

    这时福晋走进门来,一边笑着,一边又向青年挤眉弄眼,好像是两个合起来给王爷搞什么变戏法。福晋一手拉起青年,满面笑容向王爷介绍:“你看我们的儿子?”

    王爷再次抬头对青年上下瞅瞅,眉头一邹:“我怎么想不起来了,他到底是我们哪一位儿子?”

    “唉呀!我说你老了吧,你还不承认!离家也只不过半个多月,怎么儿子就不认得了?”福晋一边笑着,一边找椅子坐下。

    王爷摇了摇头,笑了笑,歪起头来再看,又点了点头:“有点面熟!确实想不起来了……”

    “怎么!难到你对我们这个儿子还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