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武则天〗女皇之路 >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42部分阅读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42部分阅读

   吴诩简直有种喜极而泣的冲动——她儿子终于开窍了!

    这一高兴,吴诩也就不再对李弘小朋友隐瞒有关她对半岛和倭国下一步计划了。

    “兵是一定要派的,不过不是现在……”吴诩向自家儿子眨眨眼,还想卖个关子。

    不过,跟吴诩母子同坐的还有武大郎这个心机深沉冰山小子和属性不明的二胖潞王殿下。

    两人一直静静地听着吴诩和李弘的对话,脸上的神色十分耐人寻味……

    武敏之且不论,吴诩相信以这小子的聪明才智,只要稍微动动脑子就能明白她跟李小九不会马上增兵半岛的原因了。

    倒是李二胖同学,吴诩真不知道这娃一脸纠结的神色是怎么回事,话说这么高深莫测的话题,这娃真的听得懂吗?

    想到这里,吴诩忍不住逗弄之心大起,伸手捏住二胖同学的小圆脸,笑着问他:“二郎,你在想什么?”

    出乎吴诩的意料,二胖同学听了她的话后,没有像以往自持不会说话就不吭声,而是努力用最简洁的词语回答了吴诩的问题。

    “高句丽,失群之狼……倭国……”说到这里,李贤小朋友皱起了细细的眉,脸上露出厌恶之色,“豺狗恶犬之流,必须除之!”

    “二郎,你……”李弘小朋友有些诧异地看着素来沉默寡言的弟弟,不明白为什么他会对一个小小岛国如此憎恶,但同时他也对弟弟的聪颖感到骄傲不已。

    一旁的武敏之也定定地看着李贤小朋友,不知在想什么。

    吴诩听了二胖小朋友的话,也收敛起了笑容,用带着深深疑惑的目光上下扫视着与她坦然对视的二儿子。

    小吴同学也无法判断,她家二胖到底是天生聪慧呢,还是……穿的?!

    现代人对于小日本的憎恶,是这个时代的国人所无法体会的,即使被小吴同学耳提面令洗脑了这么久,李小九还是没太把倭国的事放在心上。

    而她家二胖儿子的话虽然简单,却分明把小日本看作要处之而后快的东西……

    吴诩看了李贤小朋友好一会儿,最终因为肚子里的小包子一阵剧烈胎动而放弃了审视自家二儿子的属性。

    正如吴诩所说,李小九陛下并没有继续派兵前往半岛,而是出人意料地接受了高句丽的割地赔款,不但把高句丽王的爵位给还了回去,还赏了泉盖苏文的长子一个爵位。

    而派往百济的百来名青年官吏,很快就在百济五都督府所辖的三十七个郡县站稳了脚跟,不但把流离失所的百姓都召回了原籍,还趁机招揽了不少亲大唐的豪侠之士充当各府衙的护卫。

    至于熊津府的都督一职,李小九陛下也依着政事堂的一致建议,任命刘仁轨暂代,并命其剿灭游曳在熊津府附近的黑齿常之贼匪。

    刘仁轨不愧是政事堂一致推荐的不二人选,接下守城大任之后,首先整顿熊津府的军队,杀鸡儆猴处置了好几个虐杀俘虏和纵容士兵抢掠的高级将领,在熊津府立下威信。

    然后,刘仁轨亲自带兵出城,以奇计引诱黑齿常之的匪军主动出击,用三千骑兵抄了黑齿常之的老巢,再与副将前后夹击,一举击溃了黑齿常之的主力,生擒了匪首黑齿常之。

    黑齿常之也是识时务之人,见刘仁轨用兵不凡,军纪严谨,不像苏定方那样会纵容将士烧杀抢掠,当即表示愿在刘仁轨麾下做一马前卒,为其扫平百济其余反唐势力。

    刘仁轨听说黑齿常之之所以投身反唐匪军,是因为苏定方扬言要坑杀百济所有青壮,才不得不奋起反抗的。

    刘仁轨原本就对苏定方这种土匪习性很不感冒,当下就上书李小九陛下饶恕了黑齿常之的罪过,让其在军前效力,戴罪立功。

    李小九陛下当即允了刘仁轨的请求,还封了黑齿常之宁远将军,命其率领本部在刘仁轨麾下效命。

    黑齿常之非常感激刘仁轨对其的恩情,至此对刘仁轨忠心不二。

    这是后话。

    却说收服了黑齿常之一众百济海匪之后,刘仁轨又上表请求朝廷颁下《唐历》和李唐皇族的宗庙名讳,并立下誓言:必将扫平东夷,颁大唐正朔于海外!

    这一言论传到了洛阳,吴诩对这位文武双全的大叔钦佩不已,当即赏了李义府、杜正伦、长孙诠和薛元超这几个举荐人。

    小吴同学此时早过了怀胎头三个月的危险期,又开始参知政事。

    倭国那边的消息几乎是三天一报,吴诩对倭国的信息分析工作完全不假手于人,只让武敏之和两个儿子在身旁打下手——当然,有了太子殿下在旁,吴诩还能顺便听一听小李相公的意见。

    倭国国内因为齐明女皇的猝死,很是乱了一阵子,先是帮助过中大兄皇太子诛杀权臣苏我氏的苏我石川麻吕,扶持中大兄皇太子的异母兄长古人兄皇子发动了谋反。

    谋反被平定后,倭国的属国虾夷国又趁着倭国内乱开始搞起独立运动……

    焦头烂额的中大兄皇太子费了偌大力气摆平了谋反和叛乱后,当机立断以谋反之名杀了对其执政地位有极大威胁的孝德天皇的儿子有间皇子,这才把倭国的权柄牢牢抓在了手里。不过,中大兄皇太子并没有趁势称帝,而是以皇太子身份‘称制’,并将都城迁至奈良县飞鸟城。至此,倭国君主集权的政治体系已经初现端倪。

    吴诩只能感叹时不我与,小日本偏偏在她安胎那段时间搞定了了纷乱的局势,不然趁着岛国内忧外患之时,乘船过去把他们揍扁是一点悬念都没有,唉!

    吴诩想归想,只能先顾着眼下。

    在倭国自顾不暇,暂时想不起帮助扶余丰回百济复国的这段时间,李小九陛下已经下诏免了百济、新罗之地三年的赋税之后,又颁布了新修的《大唐律》,晓谕各州。

    百济旧地和新罗境内的百姓已经逐渐习惯了大唐的统治。

    这一形势,不但让远在倭国的扶余丰跳脚,就是在本土不屈不挠马蚤扰大唐驻军的鬼室福信和道琛和尚也觉得局势越发艰难了。

    因为,在大唐皇帝的数道市恩旨意一下之后,百济原居民的反抗之心几乎全部消弭了。而新任抚慰百济的长官刘仁轨实在是个正直仁爱之人,又精通兵法,勇武无畏,不但收服了悍勇非常的黑齿常之军,还以少胜多,用计解了鬼室福信和道琛和尚的大军攻打刘仁愿德安城之围。

    正当鬼室福信和道琛和尚损失惨重,军心丧失,士气低迷,开始出现大量逃兵的时候,倭国那边居然突破唐军重重封锁,给两人带来了好消息:中大兄皇太子将遵照齐明女皇在世时许下的诺言,即刻送百济王子扶余丰回国……

    291第 291 章

    第二十章征伐11

    这一信息很快就传到了吴诩手上。

    “这个倭国太子倒是有点本事的,居然能绕过薛仁贵的封锁,给百济余孽传讯……”吴诩靠坐在榻上,神色十分慵懒。

    李小九陛下坐在她身旁,正在看刘仁轨刚刚送上来的则子,忽然听到吴诩提到倭国的太子,不由顿了一下。

    “我听说倭国的这个太子相当了得,先前两代国主都是他一手扶持的,还学着我大唐的制度对倭国进行改制……”李治说到这里,不由微微皱起眉头:“此人不除,后患无穷!”

    既然打定主意要干掉倭国,李小九陛下也就耐下性子对倭国的国情历史进行了一番了解,当他得知那个小小岛国居然敢称泱泱中华大国为‘日落之国’时,便是一向以仁爱温良示人的李小九陛下也怒不可遏!

    难怪阿武一定要剿灭这个小岛国呢,这些蛮夷根本不知道什么事天高地厚!

    而今,这蝼蚁一样的小国,还敢明目张胆地帮助已经被大唐覆灭的百济,送一个质子王子上半岛跟大唐争锋,简直是自寻死路!

    “既然他们要送扶余丰上岛,就让他们送来就是了……”吴诩看青年面色不豫,就知道他心情不爽,便道:“扶余丰就是一面旗帜,正好可以把百济反唐余孽都吸引过去……”

    百济各地的残余反唐势力跟大唐军队打游击战什么的,真心不好对付啊,还不如把一干余孽全部聚在一起,一网打尽好些呢!

    李小九大概也想到了这一点,脸色也了一些。

    “这事朕会密令薛仁贵便宜行事的……”

    其实,李小九在听了吴诩关于扶余丰的‘旗帜’言论后,心里立刻又有另一个想法。

    那鬼室福信和道琛和尚两人作乱,打的就是复兴百济的旗号,以远在倭国的扶余丰为幌子,招揽了大量残兵游勇。那鬼室福信还自称是百济宗室,又名扶余福信。

    如果扶余丰回到百济,那么乱军到底是该效忠扶余丰呢,还是继续听从鬼室福信和道琛和尚两人的军令呢?

    想来背后有倭国支持的扶余丰肯定也不甘心做个傀儡,他到了鬼室福信和道琛和尚军中,一定会想方设法夺取军权的!

    到时候,逆军内部必然出现内讧……

    想到这里,李小九脸上的神色完全舒展开了,又开始查看高句丽那边的谍报。

    高句丽大军这次被薛仁贵打得落花流水,主力十停里起码去了四停,更可怕的是,薛仁贵军还出乎意料地围了王城平壤,虽然围了不到十天时间,可也把高句丽人吓破了胆。

    而损失的高句丽军队大部分是泉盖苏文的人手,所以泉盖苏文的势力被极大地削弱了,高句丽国中与之敌对的势力难免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为了保证自己在国中的权威,泉盖苏文只能暂时向大唐求和休兵,割地赔款也在所不惜。

    其实,高句丽割让给大唐的城池已经在唐军的控制之下了,割不割也不过是取个合法的名分罢了。

    李小九陛下当然是大度的,乐呵呵地收下了三十几座城池,当即派了官吏去治理当地庶务。

    休兵什么的没问题,撤军就没得商量了。

    李小九陛下不但不撤兵,还从海南那边紧急抽调过来三万颇能打海战的军队到辽东,其意图昭然若揭。

    泉盖苏文为此恨得牙痒痒,可也不敢把自己放在边境的军队全部撤回平壤来威慑反对分子,生怕唐军兵临城下的事件再来一次!

    而让高句丽闻风丧胆的薛仁贵同志,此时正遵照李小九陛下的密令,故意放过了倭国护送百济质子扶余丰的船队,还装出一副不谙海战的样子,把兵马全收缩回了金涟城。

    倭人素来自大,见薛仁贵军畏惧,不由洋洋得意,把扶余丰送到鬼室福信和道琛和尚军中后,当即派人回国报告中大兄皇太子,表示唐军在百济的兵马稀少,还不善海战,简直不堪一击!

    中大兄皇太子听了细作报告,非常高兴,认为出兵夺取百济十拿九稳了。

    不过,能当上倭国的一把手,那也是个十分谨慎的人,虽然听了百济那边属下的汇报,信心暴涨,但他还是又派了数艘战舰,让士兵全部化装成海匪,往离倭国最近的新罗港口马蚤扰,以探测唐军的实力。

    结果,驻守新罗的大将陈名振骁勇非常,把企图上岸的倭国士兵全部射成了粽子,倭国的船队只好退走,绕过新罗往西沿途马蚤扰。

    然而,唐军早就接到几位(代)都督的军令,禁海迁民,使得沿海数十里范围都没有人烟。

    倭军即使上岸也找不到补给,更勿论查探唐军虚实。

    倭军不敢轻易深入大6,只得继续乘船,沿着半岛的海岸线往西。

    很快,倭国的队伍就跟鬼室福信和道琛和尚的军队接上头了。

    鬼室福信在熊津江以北建了一座极为坚固的堡垒,曰: 真岘城。

    该城池地势极高,背临江水,易守难攻。扶余丰被送回百济之后就一直待在真岘城里。

    自从扶余丰回百济后,正如李小九陛下所料的那样,百济国中那些企图反抗大唐帝国统治的逆党都纷纷投向真岘城。

    鬼室福信趁势收拢了大批人马,并扶立扶余丰为百济王。

    倭国军队来到真岘城后,就专程去拜见了扶余丰这个百济王。

    扶余丰当即提起当初中大兄皇太子承诺过帮他复国的事。

    “国主放心,太子派我等前来,就是为帮助国主而来的!”这次带倭军道百济的将领也非泛泛之辈,只稍稍一留意真岘城的情况,就看出端倪来了——扶余丰名为国王,其实不过是鬼室福信手中的傀儡而已。

    鬼室福信为了执掌大权,必然不可能让扶余丰有自己的兵马,所以倭国也就成了扶余丰唯一可依靠的盟友了,这种局面正是倭国上下希望看到的。

    倭国将领想到这里,不由露出一抹堪称和善的笑容来,再三安慰情绪暴躁的扶余丰,并保证等他回倭国后,就立刻禀奏皇太子,督促他立刻出兵打败唐军,为扶余丰光复百济。

    扶余丰闻言,喜得差点哭出来,对倭国大将连连拜谢。

    “国主不必客气,在下此来还有重任在身,须得国主鼎立相助才行……”倭国大将也不客气,受了扶余丰几拜后,直接说明了来意。

    来百济之前,他家太子就再三叮嘱他要仔细查探百济的各方势力分布情况,重点就在唐军和鬼室福信军……

    如今,有了扶余丰的协助,查探百济残军的实力完全不费吹灰之力。而唐军的状况,倭国大将也有了一定的判断。

    根据他之前沿途过来的遭遇看,唐军的兵力严重不足,而且不善海战,否则也不会使出禁海迁民、坚壁清野的战术来……

    倭国伪海匪在真岘城待了五六天,就在扶余丰的再三催促下返航回倭国了。

    中大兄皇太子听完这次去百济的将领带回的情报,当即召集岛国各级贵族,召开了一次关于‘打败唐军,占领半岛’的军事会议。

    经过隋朝时期的‘圣德太子改革’和‘大化革新’的岛国众贵族们正处于‘物质需求不断增长,资源却十分有限’的关口上,对于皇太子的对外扩张建议,那是百分之两百赞同。

    倭国上下觊觎半岛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如今乍听唐军疲敝,半岛犹如断了一半犄角的羚羊一样,倭人的好战情绪顿时如焰冲天。

    在中大兄皇太子的煽动下,倭国上下从军者如云,各地贵族也都贡献出了自己的私兵和战舰,集结兵力,准备一举击垮在半岛的唐军,把百济这块肥肉吞下肚!

    到了显庆三年八月,倭国纠集战船8oo余艘,水6军队十五万余人,号称‘战舰千艘,雄兵二十万’,浩浩荡荡杀向百济腹地——熊津江。

    就在倭国出兵的两个月前,熊津府代都督刘仁轨忽然出兵攻打真岘城,仅用三日就攻破了真岘城坚固的城墙。

    鬼室福信和道琛和尚当即带着扶余丰突围逃到熊津江以南的周留城。

    到了周留城后,鬼室福信的亲信兵吗损失惨重,对扶余丰的控制力也下降了许多。

    扶余丰在身边的倭国亲信挑唆下,顿时起了夺权之心。

    偏此时刘仁轨亲率大军包围了周留城,扶余丰只能暂时按捺下除去鬼室福信的念头。

    而刘仁轨久攻周留城不下,便准备用计破城。

    他派了数百名臂力强悍的士兵,把近千封劝降书射进周留城,劝说鬼室福信和道琛和尚投降,并以黑齿常之为例劝说二人,许诺不但不会杀害二人,还会向唐皇保奏二人。至于那个伪百济国主扶余丰,刘仁轨的劝降书里却一字也没提及……

    周留城内的鬼室福信、道琛和扶余丰三人看了这封劝降书,不禁心情各异。

    扶余丰固然是怒不可遏,道琛和尚也强硬地拒绝了投降,而三人中的实权人物鬼室福信则有些动摇了……

    扶持一个亲近倭国的无能国主,还是正式投身强大的大唐帝国,这真不是一件有多么难选择的事啊……

    倭国算什么东西,也不看看自己有多少斤两,居然还想要趁火打劫,简直不可理喻!

    何况送来劝降书的是唐将刘仁轨送来的,而不是苏定方,鬼室福信觉得完全可以为百济的百姓搏一把!

    293第 293 章

    第二十章征伐12

    刘仁轨自从领熊津府后,在百济这片土地上一直名声在外,杀乱纪之军,收黑齿常之,几次狠揍鬼室福信和道琛之军,现在又把百济复国的最后一点力量全部围死在周留城中……

    理论上来说,刘仁轨应该一鼓作气,彻?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