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铁血战袍 > 铁血战袍第78部分阅读

铁血战袍第78部分阅读

    呆的看着,在落日的余晖中,山下那连成一片的灰色身影如蜂拥而来的潮水一般,轻易就淹没了几撮屎黄|色的鬼子兵。因为山下的鬼子是摆出的进攻阵势,刚刚已经很分散了,一边的鬼子被西北军冲散,另一边的鬼子距离却还很远,随即那些距离较远的鬼子立即飞快的集中在了一起,依托茂密的森林草场,用手中密集的火力给予冲过来的西北军巨大的杀伤,刹那间掀翻了几十人,堪堪抵住了西北军的砍刀冲击。

    但是毕竟架不住西北军人多,经过刚刚两次冲锋的消耗,剩下的鬼子已经不过几百人了,可这一窝蜂举着大刀冲上来的西北军足有两千多人。更何况,西北军虽然穷了些,可并非只有砍刀,毕竟那只是缺乏刺刀的西北军的权宜之计,每个人身后还背着步枪。

    近战用大刀,跟日本鬼子对射当然就要把步枪端起来了。

    虽然西北军的火力与鬼子相比弱的多,可架不住人多啊,两千多条步枪居然也跟鬼子拼了个热火朝天。

    “咱要不要帮忙?”一个连长眼睛里闪着光,兴奋的问任志强道。

    “呆着你的吧,咱就这几口人了,都冲出去了,谁还来死守着这山头?”任志强舔了舔干干的嘴唇不屑的答道:“再说,看样子鬼子很快就要顶不住了!”

    居高临下,透过弥漫的硝烟,山顶上的学生兵对山下的战况洞若观火,可以清楚的观察到,鬼子已经被压缩在一处小山包上,但是火力密度更大了,西北军的攻击显然吃力了许多。虽然依仗着人数的优势,可随着伤亡的直线上升,攻击也逐渐停滞了下来。毕竟不管是谁的命也都只有一条,面对着几条机枪的攒射,即使是最为凶悍的西北战士也不得不将高贵的头埋在了弹坑中,低的不能再低。

    战斗打到这个份上,就陷入了僵持,谁也奈何不了谁。

    负责这次对鬼子突袭的,是赵登禹的一零八旅一部。赵登禹亲自带兵赶来增援,本来打算偷偷摸到附近,一举将鬼子砍翻,可开始打的还真是不错,顺风顺水,将鬼子杀了个措手不及,可打着打着,怎么就成这样了?这可是自诩强悍无比的西北军战士在国内战争中从没遇到过的现象。

    其实这也不能怪西北军的士兵,他们已经打的很拼命了,可关键问题是,在国内战争中,他们从来就没有遇到过像日本鬼子这么难缠的对手。国内的军阀,从火力上说,最强的不过奉系,从作战意图来说,最坚决的不过中央军,其余的都不值一提。可今天遇到的对手却拥有比东北军更强的火力,比中央军更坚决的作战决心,还有远远高出国内军阀一大截的作战训练水平。

    赵登禹终于知道,为啥会让他带兵亲自来增援了,这块骨头实在太难啃。

    来的时候,张自忠亲自找到他说:“后杖子,是整个战线的重中之中,咱们的磁性战术……”说到这,他抬头看了一眼庄健:“是这个词吧……”看到庄健的点头以后才接着说到:“这个点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万万不得有失!”

    赵登禹连连点头,心里却不以为然:什么“磁性战术”?光整些新名词,打仗么,拼命就是了,也就这些书呆子会整这些无聊的玩意。

    赵登禹是旅长,庄健不过是个团长,而且赵登禹还是西北军的旅长,庄健是东北军的团长,这关系就更远些了,现在不过是被捏在一起,本质上却互不隶属,这样一来,互相之间就少了许多顾忌。自然而然的,赵登禹心里的那些小九九就印在了脸上。

    庄健当然马上就发现了赵登禹脸上的些许不屑,摇摇头,笑着对张自忠说到:“你们先忙,我出去透透气。”说着晃了晃手中的香烟。

    张自忠自然点点头,当看到庄健走出门口去,却突然变了脸,扯着领子将赵登禹拽到方桌前,桌子上铺了一张作战地图。

    “你给我好好看看!”张自忠用力在地图上点了两下,低声吼道:“人家庄健的兵,一共只有六百多人!在后杖子顶住日本鬼子两个大队,已经整整半天了!”

    两个大队的鬼子,那是什么概念?两千多鬼子啊!

    漫说两千多鬼子,就是两千多中国军阀的杂牌军围着攻六百多人,这几个钟头的时间也差不多了。更何况是各方面都强过军阀的鬼子呢?

    一句话,立刻让赵登禹收起了轻视之心,开始正视面前将要分配给他的任务。

    “首先,你要支援学生独立团!”张自忠不容置疑的语气说到:“首要任务是帮助他们守住后杖子高地!”

    “是!”赵登禹立即严肃答道:“保证完成任务!”

    “没那么简单!”张自忠一摆手,喝道:“守住阵地只是任务之一!”

    “啊……”赵登禹茫然抬头。自己两千人,去硬撼鬼子的两千人,虽然说西北军将士悍不畏死,可毕竟也是血肉之躯啊。谁都知道,鬼子的装备比所有中国军队都要好,更何况装备最差的西北军。人数相当的时候,与鬼子面对面硬碰硬,任何一支中国军队都讨不到好去。

    赵登禹也不是傻子,对于这些事情,他也是清楚的。所以当张自忠要他死守后杖子阵地的时候,他已经是把自己看做一名非常悲壮的烈士了。

    烈士怎么还能再执行其他的任务?难道自己是猫托生的?

    “啊什么啊?”张自忠拍了赵登禹的肩膀一下,说到:“注意听着!”

    “是!”赵登禹摇摇头,将那些念头统统赶出去,听张自忠继续说下去。

    “磁性战术!”张自忠点点头说到:“就是刚刚那个庄团座提出来的。”

    团座!这可是敬称。作为一名师长,在背后提到庄健的时候,居然用上了这个词。听的赵登禹背后一阵恶寒,这小个子给咱张师座灌了什么迷魂汤?当然了,这些只能在心里暗地里琢磨一下,是不能说出口的。

    张自忠却没有去管赵登禹的想法,只是感叹了一句:“磁性战术!啧,牛逼!”

    赵登禹更加难受了,心说:“您还是快给我个任务,下命令吧!”

    好在张自忠只是这样略一感叹,就赶紧拉回了思路,继续说到:“这个后杖子,是整个磁性战术的重心,是绝对不容有失的!”

    第0280章:喜峰刀客(七)

    随着张自忠的解说,赵登禹逐渐明白了,更明白了后杖子阵地的重要性,以及自己肩头的任务之沉重!

    原本赵登禹以为,自己的任务只是守住后杖子,然后与来攻击的鬼子死磕,然后尽可能的歼灭更多的鬼子,最后为国捐躯。可听张自忠这么一说,原来这场仗是打算这么打的啊,不由的对庄健逐渐有了些小小的佩服。

    而当他真的赶到后杖子阵地那激烈的战场,目力所及之处,漫山遍野全是鬼子的尸体残肢,不由更加佩服庄健的新战术。

    其实所谓的“新战术”非常简单,就是利用几个鬼子必然进攻的关键地点,像磁铁一样牢牢的吸附住敌人,然后再利用从鬼子手里抢夺来的重炮远距离的进行火力支援,以杀伤鬼子的有生力量。只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最大的障碍就是通信不畅。

    与后世的军队不同,无线电设备还是比较新鲜的精贵玩意,甚至与这个时代其他的部队也不相同,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因为太穷了,连刺刀都装备不起,更不用说昂贵的电台,全军不过只装备到了师一级而已,而庄健的独立团只有一台电台。这几台精贵的电台在指挥部用都嫌不够,更不用说放到前线去了。

    没有电台,前线的部队如何在鬼子进攻的运动中及时的向操作重炮的部队报告鬼子的方位就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庄健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十几公里的山路,如果用平常的传令兵的办法,也许要跑上一两个钟头也说不定,但学生兵的旗语却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比无线电传递的速度要慢的多,可比两条腿也快的多了。

    使用旗语的办法,十几分钟足够将鬼子的方位兵力等信息从前线传递到孟子岭的炮兵了。这样一来,只要前线的士兵顶住这十几分钟就可以,十几分钟,对于在枪林弹雨进攻中的鬼子来说,前进的速度一定不会太快,只要预先能够估计到鬼子大概到达的位置就好。

    当然,庄健所谓的“磁性战术”与在朝鲜战场上李奇微的原装货不可同日而语,毕竟人家依靠的是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还有地空结合的一体化火力支援,而现在的中国军队,什么都没有,甚至连担任火力支援任务重炮都是从鬼子手里抢来的。

    不过以赵登禹自己的眼光看来,显然庄健这个山寨版的“磁性战术”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面前目力所及之处,那些残破的鬼子尸体已经说明了一切。

    与日本鬼子交手以来,谁都知道,干掉几百名鬼子的战斗已经可以称之为很成功的战斗了,毕竟就当时一盘散沙的中国军队来说,用手中乱七八糟的落后武器想要大规模的歼灭敌人,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现在,摆在赵登禹面前的鬼子尸体,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几百具,这说明什么?

    这场战斗已经打的非常成功了,如果换个位置,让他来打的话,能干掉这么多鬼子,就已经很知足了。可关键问题是,他很清楚的知道,山上的学生兵只有六百余人,而他自己带六百人是绝对打不到这个程度的。这才对庄健的能耐第一次有了直观的感受。

    当他带领西北军两千多人一窝蜂的杀出密林之后,立即将近处的几拨鬼子杀的人仰马翻,总有上百人挥舞着砍刀团团围着一撮十几个鬼子。这个时候,每个鬼子兵都要几乎面对十来柄大刀,鬼子兵的体能再好,训练再精也早无济于事,只能被活活砍成|人棍,然后再被西北军的草鞋逐一踏过,最终变成一滩成肉泥。

    这个时候,赵登禹的心情还是非常爽的,看着自己的士兵就像举着西瓜刀在追砍一群西瓜一样痛快。

    但很快,在砍翻了百十多鬼子之后,措手不及的鬼子就组织了起来,且战且退,最后终于在山谷中一处微微隆起的小山包上牢牢的站住了脚,再也没有后退一步。而西北军的士兵的压力可就大了,砍刀用不上了,换步枪,可子弹又不多,都要省着用。

    西北军的士兵,每个拥有步枪的人,都只带了五发子弹,打光了就没有了。刺刀是没有的,手榴弹却很多,这是西北军最常用的“重武器”了。只是,这个重武器的作用距离太近了,要冒着枪林弹雨摸到鬼子跟前,适合投掷的距离基本上难比登天。

    距离稍远就只能靠步枪跟鬼子对射,可每个人只有五发子弹,枪声稀稀拉拉的,跟人数远远少于西北军的鬼子相比,差得远。就算不说鬼子的机枪和掷弹筒,即使是鬼子的步枪,每个人也携带了一百二十发子弹,弹药充沛,就可以使劲的抛洒子弹,枪声反而比人数远多于他们的西北军更加密集的多。

    看着自己的弟兄们一批一批的冲上去,又一批一批的倒在冲锋的路上。赵登禹心痛刀绞一般,终于在第四次冲锋被挫败,天也将将擦黑的时候,忍痛阻止了下一次冲锋。可是这个时候,他麾下的弟兄已经死伤了二百多人。如果不算上开始砍死的那一百来措手不及的鬼子,甚至才杀伤了十几个敌人。

    四次冲锋折损了这么多人,战损比甚至达到了一比二十的恐怖比例。这样打下去,再多的人也不够填啊。不过所幸的是,经过几次激烈的战斗,再被重炮轰了一顿,早已损失惨重,两千多人现在不过剩下八百多人,还有一少半都是伤员,也早已没有了清晨出发时候的锐气,接连被挫败的感觉已经弥漫开来,垂头丧气的鬼子兵虽然奋力抵抗住了西北军的几次突袭,可也再无力反冲回去。

    双方就这么相持着。

    西边的红霞渐渐退去,天慢慢的暗下来了。借着日落后最后一丝光线,赵登禹和身旁的亲兵几乎同时发现了远处的鬼子正在有秩序的撤退。

    “旅座!”亲兵皱着眉头凑过来指着前方喊道:“鬼子要跑!”

    借着扭头喊道:“要不要追?”

    “追个屁!”赵登禹仔细观察了一番吼道:“追个屁!”接着往前一指道:“山高林密,天色又这么暗,鬼子撤退都是很有秩序的断后,咱追上去送死么?”

    亲兵似乎想起鬼子那些密集的机枪弹,不由头皮发麻,打了个冷战,但还是嘴硬道:“那……就这么让他们走了?”

    “他们明天还会再回来的!”赵登禹叹道:“所以不用担心没有杀敌立功的机会!”

    “鬼才盼着杀敌立功呢!”亲兵瞪着眼睛腹诽道。在鬼子的机枪网前冲锋,那可真i九死一生啊,盼着跟鬼子死磕,他活够了么?

    当然,这样的话是不能说出口的,尤其是当着自己长官的面。亲兵只好挠挠脑袋,讪讪的笑道:“那是,那是……”

    天完全黑下来的是,鬼子已经不见了踪影。赵登禹聚拢了部队,一面趁黑夜打扫战场,一面带人上了山。山顶上当然是庄健的独立团一直在固守的阵地。

    任志强一直在山上注视着山下的动向,所以赵登禹一行人刚刚爬上来就早早就被发现了。任志强起身迎了上去。

    经过这一路,已经被重炮轰的早已破烂不堪看不出地形的山坡,惨白的月光下,到处都是奇形怪状,残缺不全的鬼子尸体,不经意间就会踩到一条没有手掌的胳膊或者离开了身体的大腿。

    第0281章:名动神州(一)

    喜峰口大捷的消息在仅仅一天之内传遍了神州大地,全国各地的报纸都在头版头条不惜版面的长篇累牍的报道这个消息。

    宋哲元的二十九军以及麾下的张自忠等将领的大名随即传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同时作为东北军此次战役唯一的亮点庄健的学生独立团以区区六百于人的兵力却歼灭了超过一千鬼子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战绩也成为了全国报纸的宠儿。

    也难怪国内的报纸如此大惊小怪,开战十日以来,二十万中国正规军在六万日本关东军面前就像羊群见到了狼,一路望风而逃,很多甚至都没见到鬼子长的什么样,部队就散了,有些部队甚至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整编制的消失了。

    整个热河战场上,鬼子遇到的硬茬只有三支部队。最早给鬼子迎头痛击的,就是孙殿英的第九军。在围场一线与鬼子激战七天七夜,即使伤亡过半也未曾后退半步,直到另外一支鬼子兵绕到了身后,陷入了被包围的危险,才不得不撤退。

    要从歼灭敌人数量上说,宋哲元的二十九军无疑是最出彩的。接敌几天来,二十九军凭借低劣的武器,创造出了歼敌三千于人的傲人战果。

    但要从战绩来说,最令人佩服的还是庄健的学生独立团。投入战斗仅仅六百多人,死伤四百多,战斗减员达到三分之二强,部队不但没有崩溃,还创造出了歼敌一千多的战绩。战损比达到了将近三比一。

    要知道,在此前历次战斗中,常常是一个鬼子兵要换三四个中国兵,在中国军队发生溃逃的时候,甚至可以一个换十几个。可庄健居然把这个数字颠倒了过来,三个鬼子换一个学生兵。

    比如孙殿英苦战七昼夜,损失了五千于人,才干掉一千三百多鬼子。宋哲元虽然歼灭三千鬼子,却也付出了七千多人的巨大伤亡。

    庄健麾下的学生独立团的惊人战绩,一经报道出来,立即像久旱的甘露一般在全国引起了一阵热潮。这也难怪,全国人民自从开战以来听到的消息都是,溃败,失陷……所有关心热河战事的人都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莫非中国军队真的就这么差劲,真的就干不过小日本鬼子?

    但是,现在,庄健站出来了,用将近一比三的惊人比例告诉中国人,小日本也不是那么厉害,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再加上精心的准备和严格的训练,一样可以杀他们个落花流水。

    于是,除了宋哲元以外,庄健这个名字,也成为了各大报纸的宠儿。当然,有些记忆力比较好的记着或者读者也能够清楚的记起,仅仅半年前,蒋委员长还亲自为这个叫做庄健的小子题过词,称赞他为“三民主义之模范,救国图存之先锋。”

    更加有新闻敏感度的记